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

第15部分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15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赶之间,只见曹操暗暗叹息,“果然正如云生所言,盟中诸军,怀有二心!”

    “如此孟德还往那长安?”云生犹豫一下说道,“依城之见,路上必有伏击之军!”

    曹操闻言,顿时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话还未说出,四周喊声大作,伏军顿时杀出。原来是贾诩担忧关东军追击,乃特意留下了一军,用以伏击。

    曹操不愧是枭雄,在云生眼中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上阵与麾下诸将杀出一条血路。

    死战一个时辰,曹操方才走脱,寻了一地让将士休息一二,复对云生苦笑道,“吾悔矣。”看着自己那数千人马片刻之间只剩下千余众,还有许多人附了伤。曹操心中很是难受,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曹操的同乡甚至死去的人里有夏侯一族之人。(这里指的是夏侯一族旁支)

    既然无法追击,而且又已经深夜,往回行走数十里后,曹操便下令安营扎寨。

    至于危险,曹操并不考虑,因为董卓余孽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退回长安才是最佳的选择。

    曹操还是那个曹操看的非常明白。

    此时,曹操的军帐中,云生等人皆坐了下来,听听曹操接下来到底要去何方。

    “孟德今后欲往何地?”军帐内沉寂一片,云生开口率先打破此间的沉默。

    曹操闻言抬头看了云生一眼,随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一笑道:“此处便是今后我等的安身立命之处。”

    望着地图上曹操所指的地方,云生沉默不语,还是如后世所记载的那般,曹操终究选择了东郡做为根据地。

    但在云生看来东郡虽好,却不是最好的选择。云生的沉默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有些不解的望向云生,问道:“云生,难道有何不可?”

    “孟德,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孟德可曾想过,如果我们进了东郡,等于入主兖州,你让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作何想法。”云生沉默片刻复答道“再说了,就算是孟德你是为刘岱清除贼匪,但谁又会相信你的一番心意。若是那刘岱处处防着,时不时下个绊子,这样又如何在东郡大展手脚!”

    闻言,众人点了点头。确实这样一说再一想,东郡虽好,但却不是最佳地方。

    不等曹操出言,云生接着讲到:“依城之见,东郡毗邻陈留,背靠冀州,要是孟德有所成就,令人心生忌惮的话,今后就是三面环敌之状,况且东郡的贼匪过多,对于自身的兵力也会造成极大的损耗,更何况我们现在兵力已然不足。在我看来不如选择。。。。”

    此时云生把手指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泰山郡?”顺着云生所指的方向看去,曹操眉头一挑,按理来说这泰山郡地理位置应该更加的不妙才对。

    泰山郡背靠青州、徐州、豫州!这三大州,面对敌人应该更多,怎么可能变成最佳的地方。

    “孟德,豫州虽说刺史是孔伷,但孔伷乃是孔融所举荐,只不过是一个喜欢清谈高论之辈,不足为虑。况且此人已经年事渐高,再加上这数月的舟车劳顿,恐怕要不行了,如此一来豫州群龙无首,然而孟德乃是豫州人士,想来对于豫州应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生继续为曹操分析道“况且巨高公人尚且在华县,对于孟德而言,入主泰山郡与入主东郡二者这就存在差异。

    至于青州,本就是无主之地,群龙混杂之所,何惧之有。

    徐州嘛,城还是比较了解的,孟德大可放心,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对于陶恭祖只需注意点就行了。

    陶恭祖向来以仁义出名,孟德与陶恭祖又与其有同盟之谊,况且讨伐董卓,孟德出了多少力,天下士子都看的一清二楚,若是此时他攻击主公,岂不是落下了把柄!

    至少在明面上陶恭祖是不敢有所动作,至于暗地里,不过是小打小闹,孟德何惧之有!”听完云生这一番分析,曹操微微的点了点头。

    如此一听,的确泰山郡与东郡相一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更何况,冀州实力强大,若是韩馥要向南下,有青州与山阳郡在前面挡着,自己不必过多操心。

    这要是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人欲要对自己行不轨之事,这山阳郡的贼匪和山阳郡太守袁遗则是成了最后一道的屏障。

    更何况,据闻泰山的臧霸臧宣高在琅琊郡开阳一带,占山为王,聚众称霸一方。还有徐州不仅仅只有臧霸一人为祸一方,更有阙宣祸乱下邳,陶谦要想空出手来对付曹操,就必须要先把这两个人给解决了,让这二人安静下来,不然如何安心的腾出手来。

    不一定陶谦到时候还有可能会请曹操去帮忙剿了臧霸、阙宣也未可知呢。

第二十九章 入主泰山郡() 
曹操站起转过身子沉思了许久,有些为难道,“依城之言,好是好,可这泰山郡的太守”

    云生会意,答道:“这太守好办,要知道巨高公可还在华县”

    曹操恍然大悟道:“也对。”

    要知道,以曹操父亲的名望帮忙的话,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当晚曹操手书一封,急令人快马加鞭的赶往泰山郡交与巨高公。

    之后,曹操则带着兵马缓慢的向泰山郡行军。

    然而就在曹操离开没过多久,身在洛阳城的皇宫内,一马当先闯了进去的孙坚竟然在一口枯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

    得到传国玉玺后的孙坚,心惊胆颤。孙坚知晓此地已不宜久留,在呆下去,恐怕会被这些人合起伙来干掉。于是孙坚赶忙带军离去。

    而就在孙坚走后不久,在原董卓府内,袁绍搜到一还未被烧毁的记录本,上面隐约提到的东西,让袁绍心神大震。

    随即袁绍立刻亲自率领兵马冲进皇宫内,四处找寻之后,都没有找到他想要东西。当他听手下将领谈论时得知孙坚刚刚离开不久,而且走时神色慌张,急急忙忙的。

    袁绍顿时就明白了过来,那件宝物定然落在了孙文台手上!

    “孙文台,此仇不报非君子!”

    触手可得的宝物,结果转头落在了别人的手上,袁绍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话说得到传国玉玺的孙坚马不停蹄的想要返回自己的地盘,但是袁绍岂能让他如愿。

    对于袁绍来说,既然他得不到的东西,那么谁都别想得到,于是袁绍派人四处散播那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

    人心都是贪婪的,诸侯一听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些人心中都升起了以往不会有的念想,个个都想把传国玉玺攥在手中。

    自洛阳被烧,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月,这期间众诸侯都已经纷纷返回自己的地盘去了。

    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

    对于泰山郡的百姓们来说,这半个月发生了许多大事。

    首先,曹操曹太守,没错是的你没看错。这曹操刚来泰山郡时,巨高公已经联合当地世家大族重新推举曹操为新任泰山郡太守。

    这对于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苦哈哈的日子还得继续过。可这曹太守刚上任就先将平日里经常贪污**的官吏给革职了,这就大快人心了。

    接着平稳的对接好众多事宜后,曹操亲自带兵一千五百多号人跑去剿匪了。

    剿匪嘛,大家一提起剿匪就只记得前太守的百般推脱,对剿匪的事情绝口不提。

    哪可想这新任太守,一来就将困扰泰山郡百姓许久的匪乱给清除了,这可就是大事件了。

    顿时民心所向,诚心归附。

    太守府中,云生正与曹操讨论今后的发展。

    “云生你这主意不错,这匪一剿,贪官污吏一革职,民心就上来了。可以说,操已经坐稳了这太守之位。”曹操微笑着谈道。

    “孟德还是不要太大意了,虽然民心可用,但四周邻居可是紧紧盯着你呢。还有兵力如今虽已有三万,但其中新兵占了百分之九十,仍不堪大用。接下来半年时间,孟德你只需带着这些新兵剿匪就行了,没见过血的士卒,可不算一个合格的士卒。”云生一口气将道。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内,曹操毫无动静,就是到处剿剿山贼,打打马匪!一时间在泰山郡内马匪山贼销声匿迹。

    不过恰恰如此,曹操的举动却让他们这些当邻居的安心了下来,于是泰山郡在他们的默许下就归于曹操。毕竟好歹人家也是曾经敢刺杀董卓,并且敢拉大旗喊口号召集诸侯举兵干掉董卓的人物,给一个地方,有何不可。初平二年,曹操从一个孤家寡人,到如今的一郡之首,手中掌握着数万兵马一方诸侯,这其中的过程,没有多少人可以理解。不过曹操崛起的速度,也是让人惊讶,但仅仅是!:过恰恰如此,曹操的举动却他们这些当邻居的安心下来,泰山郡在他们的默许下就归于曹操。毕竟好歹人家也是曾经敢刺杀董卓,并且敢拉大旗喊口号召集诸侯举兵干掉董卓的人物,给一个地方,有何不可。初平二年,曹操从一个孤家寡人,到如今的一郡之首,手中掌握着数万兵马一方诸侯,这其中的过程,没有多少人可以理解。

    不过曹操崛起的速度,也是让人惊讶,但这仅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迅速成为一方郡守,倒是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初平二年,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从南方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说孙坚竟然被人给干掉了!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时间感慨万分,如此人杰就此陨落,让人唏嘘不已。

    天下诸侯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表面上看,孙坚是被刘表手下的大将黄祖给一箭射死的。

    归根究底,还是袁术干的好事,若是袁术心中不惦记着孙坚手上的那颗传国玉玺,又何至于让孙坚去征讨刘表。

    谁不晓得孙坚勇猛无比,但孙坚虽猛,可行事却太过冲动。没想到这孙坚居然敢追杀黄祖,纵然死在敌手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袁术到底是不是算准了这一点,才让孙坚出战。不过纵然有诸多的猜疑,也是无济于事,这孙坚最终还是死了,这传国玉玺最终也还是落在袁术手上。

    时在北方的袁绍听到孙坚死去的消息,在这一刻他才突然明白,他这弟弟到底是什么想法。

    在袁绍看来袁术实在是愚不可及,这个时候,天下形势还未曾明了,谁敢自立为帝!

    一旦有人敢这样做,诸侯必定是群起而攻之!

    袁绍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纵然自身实力再怎么强大,他也不可能自立为帝,要不然他也不会与韩馥等人商量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可惜刘虞拒绝了。

    也正因为这件事情,袁绍与袁术两兄弟彻底撕破脸皮,互相干架干了起来。

    不过谈起刘虞所有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此人牧守一方有功。

第三十章 冀州归袁绍() 
曾经幽州是一个穷州,非常依赖冀州与青州的支援。

    但自从刘虞来幽州以后,一边大力发展商业,并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进行交易。一边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其取得的收入,令本地居民以及从徐州、青州流窜过来的难民得以安居乐业。

    可以说幽州的繁荣,刘虞是最大的功臣。

    刘虞实行仁政让幽州的士族认可他,并且以他为首,就连外族也有许多人相当尊敬刘虞。

    然而公孙瓒就不是如此了。

    在幽州可以说刘虞就是文的代表,而公孙瓒则是武的标杆。

    在边疆一带上,公孙瓒的偌大威名那都是靠着一个个蛮夷的头颅堆积起来的。只要有人提及公孙瓒之名,外族之人都会纷纷寒噤若蝉。

    如果说幽州的繁华是靠着刘虞才发展起来的,那么幽州的安宁则是靠着公孙瓒一个一个杀出来的。

    在冀州,韩馥就是老大。

    最近这位老大有些烦恼,他对于渤海太守袁本初忌惮非常,一直小心的防备袁绍,着实耗费了他不少的心神。

    还有对于大将鞠义叛变一事,感到头疼。鞠义虽然已经被镇压了,但不知怎得,又好死不死的跟袁绍搞在了一起。

    而且现在北方的公孙瓒隔三差五的就来骚扰,规模从小打小闹,到如今欲要一举拿下冀州的态势。

    韩馥心里不禁担忧起来也感到了迷茫。

    这个时候,兖州泰山郡,曹府上

    “云生,你觉得这袁本初可以拿下整个冀州吗?”曹操眉头一皱,心中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这袁本初的志向是什么?曹操至今还记得袁本初对他说过的话。

    冀州他曹操势在必得,但以袁绍如今的实力,与冀州牧韩馥可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袁绍要想拿下整个冀州恐怕难了。

    “孟德,前些日子城曾听闻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