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

第14部分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第14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易也!”那人微微一笑,淡淡说道,“只要一面星夜赶往洛阳,一面且再守关数日,拖住关东联军。待事成,一同归与长安即可!长安也有天险,当得无事!”

    “可”李傕皱眉问道,“就怕关东联军紧追不舍,强攻函谷关如此”

    “呵呵。”那人笑着摇摇头,说道,“将军真当那诸侯会同心协力?

    诸侯本为讨伐董公而来,如今不想董公蒙难,其是进退不得,尴尬非常。只要我等到时让出洛阳,等那诸侯占了洛阳,期间自然矛盾重重,其联军将不攻自破诶!”

    “不想先生如此大才,某等眼拙,乃用先生为区区刀笔吏,还请恕罪!敢问先生名讳?”四人对视一眼,以徐荣为首歉声说道。

    “在下姓贾名诩,字文和,乃武威姑臧人。”

    “今日若非先生恐误大事!”徐荣沉思片刻说道,“还是某留下吧。某留三万兵,且再挡那关东联军几日。你等可即刻速去洛阳!”

    李傕、郭汜、张济三人对视一眼,拱手沉声说道,“保重。”

    徐荣重重的点了点头,遂对贾诩说道,“今日多谢先生指点,先生还是同他们一道去洛阳吧。在这里先生无法施展,而洛阳王允、吕布皆是难缠之人,恐得借先生之谋!”

    贾诩微笑着说道,“某自当尽力。”

    “那某且与公茂相约十日之期,时至,望公茂速退,某等当在函谷关为你接风!”最后李傕沉声讲道。

    “一定”

    关外诸侯联军处,曹操帐中,云生微闭双眼,小憩了一会儿。这几天云生一直在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首先,自己当君主最先排除,没办法,习惯了这样的人生,怎么也改不了。

    那就剩下投靠诸侯,辅助其争霸天下了。(平平淡淡的隐居深山老林不考虑,毕竟这样写就偏离大纲了!不过,最后的结局会考虑这种的*^^*)

    三国三国

    最后淘汰剩下的诸侯也就只有曹操、刘备还有孙坚了。(孙坚还没死)

    首先孙坚淘汰,东吴位于扬州,那里世家派系林立,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去了恐怕怎么被玩死的都不知道。

    刘备

    好吧现在的他真没法投靠,一没地盘,没多少兵力,二武不过关、张,三文呵呵,总之还是潜力股,前期投资有可能会打水漂,暂不考虑。

    好吧,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曹操。

    曹操其人,好猜忌独断又好色,却有明人之眼,用人之心。为其手下,不愁无法施展,尤其是前期,无有顶级大局观的军事型谋士。

    自己如果投靠其下

    就在云生决定投靠时,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倩影,深深的徘徊在脑海中怎么也忘不掉

    好吧,云生犹豫了,他准备再看看,这种事情没法说清楚,再说,随缘吧。

    “云生云生”曹操轻声叫道。

    “噢!城失礼了。”云生甩了甩头,让头脑清醒了下。

    “无妨!云生啊,如今这虎牢关虽说破关是迟早的事,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可有对策?”曹操有些烦恼,连带着面容都憔悴了不少。

    云生低头算了算时日,不多不少刚刚好,即心中大定,“孟德,城却有一计。”

    “何计?”曹操急问道。

    “城昨日心血来潮,夜观星象推算得知那董贼必陨于今日!孟德今日攻打虎牢关,可试探一二,如关内守兵有所减少,那必是关中守将闻洛阳有变,带兵赶回洛阳去了。到时孟德可着二百五十嗓门大的兵卒大喊‘董卓已死!降者不杀!’顺势允夏侯渊将军带兵强攻敌军布防薄弱处其余兵马佯攻,虎牢关可一战定也!”云生又干起自己的老本行,忽悠起曹操来,星象嘛,北斗七星云生到现在还没认全

    “不想,云生还会夜观星象,推人生死!”曹操先是惊喜,复沉思道“云生可有几成把握?”

    “八成。”云生眉毛一挑,继续忽悠道。

    “好!”曹操一听把握高达八成,面色一喜立道。

    今攻打虎牢关,曹操依云生之计,先是命夏侯惇带军佯攻片刻既退,复着二百五十个嗓门大的士卒于敌方士气大盛之时对着关内的兵马大喊“董卓已死!降者不杀!”关内兵马气势有如正高声歌唱的鸭子被断了气一样低下。

    曹操见时机已到,即刻命夏侯渊带兵强攻敌军簿弱处,夏侯惇看见机会,也改佯攻为强攻。

    不过片刻,敌军被杀无数,虎牢关破!

    时主将徐荣不知所踪

第二十七章 司徒王允() 
关东联军终于攻破虎牢关,而此时,洛阳也正面临着董卓余孽的进攻。

    城外李傕等人为了活命猛攻洛阳,吕布率军力拒。然两军数量差距实在悬殊,几番大战下来,便是吕布也感觉到无比的疲惫。

    半日之后,董卓余党河蒙、于方在城中为内应,乘守将不注意偷开城门,郭汜、张济二人带着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顿时分身乏术,只能一人左冲右突,可惜怎么拦怎么挡都不行,吕布只好且战且退。

    城上献帝虽心中惊惧,看了看身边司徒王允的脸色,见其面色平静,无视城下数万逆贼,想起以前王允对自己帮过的忙,献帝心中无奈只是叹息也有着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怕是今日

    好,献帝心中又是叹息又是惋惜。如此忠心之臣,今日怕是难以

    “王子师!可敢出来见某?”李傕策马至内城之下,喝道。

    城楼之上王允冷哼一声,怒喝道,“叛逆贼子,老夫有何不敢见!”

    李傕一愣,心中说道,这个老头倒生得好胆气。

    “王子师!董公乃陛下的社稷之臣,何以无端被你谋杀?!如今臣等特来报仇,尔快快下来受死!”

    献帝实在看不下去,乃上前一步喝道,“你乃何人?欲造反耶?”

    只见一小孩身穿黄袍,出言喝己,李傕连忙下马抱拳答道,“某乃董公麾下李傕,此行只为董公报仇,非造反耳。只诛了王允,臣等便即刻退兵。”

    “你!”献帝虽然年龄还小,但是素有机智,只见献帝心中一怒正要好好说说李催这厮,却被王允一把拉住。

    “陛下”王允躬身叹息道,“老臣这一生只为大汉,如今时运已尽,实乃是天数啊!非人可力挽!还望陛下好生保重!”

    “司徒”献帝看着王允那双充满寄托,饱含真挚的眼神,见其衣衫有些许凌乱,边上隐隐有丝丝红色,不禁想起当日被张让胁迫去邙山之时,眼眶一红,梗咽不已。

    王允往后退了一步,复对献帝施一大礼,随即一挥衣袖,对着城下的李傕厉声喝到,“董卓其人,恶贯满盈!罄竹难书!乃自取死道!依老夫观之,你等也是命不久诶!”

    李傕听得,立马愤怒地拔出腰间宝剑,大,“老匹夫!还不下来受死!”

    “诸位先帝在上!臣王允护大汉三十载!如今时运已尽,实乃天数使然,若有来世!臣愿再为大汉之臣!”王允先是大笑三声,后对天喊道。

    接着王允怒喝道,“你们这些逆贼,老夫在地府等着你们!”

    言毕王允毫不犹豫地跃身跳下城楼,时蔡邕已于半天前去了。

    数万之人当面,死一般寂静,皆看着城楼之下。

    献帝死死地攥紧拳头,怒视李傕。

    李催一脸的惊叹,乃说道,“这老匹具传言王子师性子刚烈,这乃至于此?”

    身边贾诩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王子师乃天下名士,其人广有贤名,将军待会可令士卒,先善待王允之尸首,过段时间再商议安葬之事,如果就这事从而惹得天下学士憎恨,怕是不妥!”

    “善!”李催点了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王允的尸首说道。

    吕布在城内叹一声,对身边几人说道,“如今王司徒身死,某等于朝中再无根基,不若早走!”

    张辽赞同后点头说道,“当死战!杀出重围!”

    高顺看了看远处的李肃一眼,恨声说道,“那等小人,我等也要带上?”

    吕布一皱眉,缓缓说道,“李肃其人虽品行不佳,但也算是个人才。现如今正是用人之迹,且再用他一等!待日后,再细细图之!”

    “善!”张辽点头,高顺沉默不语。吕布乃高呼道,“并州军听令!我等杀将出去!”

    “是!”众将皆喝。后吕布复率军杀出,恰巧又遇上李催,李催身边贾诩急忙说道,“将军!且放他们出去!”

    李催看着吕布众将在自己军中往来直突,只将自己西凉军当土鸡瓦狗一般。如何再敢上前,急忙下令放过。吕布驾着赤兔,手握方天画戟,冷眼瞥过李催,冷冷一笑,“某等走!”

    十余万西凉军惊惧地看着吕布率军离去,互相来回张望,心中甚是惶惶。

    见大事已定,李催等人又着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数抓获,只是如何处置就有些犯难了。

    无法,李催只好请教贾诩,贾诩说道,“我等所求者,名也!只需善待王允尸首即可。但今日若是不杀此些王允族人,若是被其逃脱,日后恐有祸事!”

    “杀?还是不杀?”李催看了看郭汜、张济,几人一起合计一番,终于下了狠心,下令道,“将那王允府上老幼尽皆诛杀!休得放过一人!”

    上到迟暮老人,下到族中刚出生没多久的幼儿,端的是不放过一人,士民闻者无不下泪。

    有一张姓老管家服侍王允四十余年,闻祸至,喝退王允族中欲求生者,怒声说道,“死便死尔!吾等何惧之有?莫坏了司徒名望!”

    李催等人听了俱是一愣,但见张姓老管家从容赴死,临时前悠自恨声怒道,“你等贼子,老朽虽死不悔,汝且杀尽司徒族人,这天下自有人为我家老爷报仇!”言毕诛杀,其从头到尾,都不曾露出半分惧色,真乃是好汉!

    受老管家的感染,便是方才欲求生的那些人也不再言语,虽面露惊惧之色,然无一人出言哀求。

    不过片刻,王允一族共计三百一十八口,全数被杀。

    献帝闻司徒王允全族三百一十八口尽数被诛,心中戚戚,在楼上宣谕道,“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恭声说道,“臣等今日见洛阳败落,恐已难为京师,故特请陛下移架长安。长安富饶,当为京师!”

    “不可!”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出言劝道,“陛下!陛下!万万不可从之啊!”

    李催听闻,心中大怒,命人将那五人斩杀,又奏道,“陛下!还请移架!”

    献帝又怒又惊,见朝中百官尽皆面露恐惧之色,惶惶不敢言语,心中甚是绞痛。

    李催等人怕关东军赶至,竟挥军直入内宫,挟持了献帝与百官,连夜奔走长安。

    “如此洛阳,再不可留与关东联军!”看着败落的洛阳,贾诩沉声说道。

    李催从之,放火焚城,百姓皆逃亡。

第二十八章 定根基 泰山郡() 
此时的洛阳,经历了两次焚烧之祸,终于落寞

    这晚,熊熊烈火像梦,像幻,对洛阳的百姓来说这一切更像一场电影。

    对于年老体迈的长者来说这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一生的回忆,对于中年的人来说这里是他们奋斗大半辈子的地方也是孩童时渐渐忘却的记忆,对于年少无知的小孩来说,这只不过是将要忘去的孩提时代记忆里的一个画面罢了房沿上燃烧着的烈火慢慢熄灭,待关东联军行至洛阳时,脸色皆变。

    只观这洛阳,城中皆是废墟残渣,街道上来不及跑的城中百姓已成尸体,多不胜数。

    城中一片灼热,连吹来之风也是滚烫袭人。

    且说孙坚率军飞奔洛阳,遥望红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鸡犬人烟不留。

    无法,感慨万千的诸侯只好各自于荒地上屯住军马。

    曹操急见袁绍说道,“今董贼已死,然其余孽胁迫当今天子与百官,正可乘势追袭!此时此刻,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做了那联盟之主,心中渐傲,闻曹操之言,顿时脸色一沉,说道,“众诸侯兵马已是疲困,此时追击无益。”

    曹操沉声怒道,“董贼余孽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

    众诸侯看看曹操,又看了看袁绍,纷纷言语不可轻动。

    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和云生,星夜追击。

    追赶之间,只见曹操暗暗叹息,“果然正如云生所言,盟中诸军,怀有二心!”

    “如此孟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