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77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77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不敢。”几名参将与胡均齐声道。

    敲打完以后,众人又开始分配他们的进攻方向。

    凌晨时分,休整完毕的官军开始想着通江城进发。

    通江城上守夜的叛军都躺在犄角中睡觉,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城外已经大军压境。在大后方的钱军书挥挥手,旗手发布进攻命令。

    虽然官军极力保持安静,但那么多人的跑动还是惊扰了城上睡着的叛军。

    “官军来了,官军来了。”

    城上开始惊慌失措中,在叛军的大喊声中,许多叛军都上了城墙,这些叛军前两日还是些普通百姓,没有受过训练,也不知道怎么躲避炮火,不一会儿,就在城墙上损失上百人。

    这二十门大炮不是佛郎机,而是更为先进的将军炮,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名字,叫红裔大炮,是天启四年,朝廷引进西方的先进技巧,打造而成的,炮身寿命长,射程可达1。9公里,也可以调节射程,具有瞄准器,但制造却不是那么简单,故在朝廷的军队中都够准备这种大炮的也是少数,明王朝每年都够生产两百门这样的将军炮,有百分之八十都装备到了辽东,当然少数的也分给了省府的守备军队,四川拥有将军炮只有四十五门,这次钱军书带了二十门来到保宁府,可见孙传庭对于保宁府叛乱的重视。

    大炮一轮齐射后,便停止射击,攻城的军队也都加快了步伐,喊杀声震耳欲聋。

    通江城本就是座小城,护城河中也早没有了谁,守在城墙上的叛贼也被炮火打蒙了,故攻城的军队付出了极小的代价便攻上了城墙。

    一轮城墙上的争夺战就这样开始了。

    城中的叛贼听到城外的炮火声与喊杀声,造就吓破了胆,统属他们的香主命令他们即可入上城墙守城,一些叛贼害怕,不敢前去,更有甚丢掉了手中的武器,选择了逃跑,死忠神教的信徒砍杀了想要逃跑的人,逃跑的人也不愿意任人宰割,便都捡起武器,与他们昔日的兄弟战在一起。

    县衙中的王士性也十分慌乱,但他却不能表现出来,若是他表现出一分一毫害怕紧张的情绪,那他手下死忠与神教的信徒的自信心便会瓦解,到了那时候,再无回天之力。

    大堂之中,王士性坐在上座,闭着眼睛,现在他也不想着什么宏图伟业,保命才是最重要的,他睁开眼睛,看着大堂之上的几位香主与死忠与他的信徒。

    “官军进入城后,你们便把我绑了,送给官军,也能让你们活命。”王士性满脸坦荡的说道。

    听完王士性的话,大堂之上的数十人都跪下身去,有一人哭着说道:“教主,您是救世主菩萨在人间的使者,即便我等全部战死,也要保护教主。”

    “对啊,我们一定保教主无恙。”

    看着属下的表态,王士性这才放下心来,刚刚那招是退而求进,他说这话,一方面是要拉拢手下的人,另一方面也是要看看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是不是发生了改变,现在看着与以往一样,松了一口气。

    “我们还能冲出去吗?”王士性叹口气道。

    “教主,官军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想要冲出去,只怕很难,但教主,通江城之中现在十分混乱,对于我们有利,官军没有见过您,我们只需派一个人假扮您,再让数百人保护着假扮您的人,那时候入城的官军一定会被骗到,在混乱之中,我等便可保护教主出城。”一名香主开口说道,说着他握了握腰刀,满脸的坚毅。

    明天上架,日后更新也会稳定下来,希望大家都够喜欢这本小说,给予这本小说多多的支持,谢谢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叛 下() 
王士性听完这名手下的话,脸上装作有些不忍心:“那装作我的那位兄弟,只怕难逃一死,我又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们都是凡人,聆听不了救世主菩萨的教诲,只有教主,您才能,只有您逃出去,才能拯救万民,教主,您下决定吧。”有一名香主开口说道。

    正当这时候,一名叛军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大喊道:“城门被官军破了,大军已经杀入城中。”

    这名叛军的话撕破了王士性最后一层伪装,他开始变得慌张起来,也顾不得演戏,急迫的说道:“既然如此,那谁来假扮我。”

    “我愿意。”

    “我愿意。”

    虽然知道假扮王士性就代表着死亡,可大堂上的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表态,可见王士性的神教教义多么深入人心,从中也能看出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有多么的脆弱。

    最后,大堂上的一个香主承接了假扮王士性的任务,叛军从四处调集上百人的忠实信徒,保护着这名假王士性,往北门突围。

    当然真的王士性也没有坐以待毙,他的身边有数十人保护,这些人换了衣装,扔掉了兵器,慌张的出了县衙。

    此时的通江城宛如人间地狱一般,到处都是喊杀声,街头上面的死尸随处可见,官军入了城门后,叛贼便再也阻止不起一场像模像样的抵抗。

    在官军的配合下,叛贼被分割开来,投降一千多名叛贼,死伤也有一千三百人。

    正当一切顺利的时候,北城的叛军开始拼命的突围,让官军损失惨重,当然钱军书的视线也被吸引到了北城,亲自率领数千人去了北城。

    突围的人有五百叛贼,他们都是死忠与神教教义的信徒,他们都认为神教中所说的无罪,无痛世界真的存在,现在的他们是为了救世主菩萨而战,死了以后,便能进入那个向往许久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压迫,没有痛苦,也没有饥饿。

    所以这些叛贼不惧死亡,这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不过官军也没有退路,参将亲自冲锋,钱军书在后督战。

    就在北城各个街道到处都是砍杀的官军与叛贼,局面十分混乱,就在这混乱之中,假扮王士性的香主带领着数百的信徒来到这里。

    他们杀出一条血路,踩在兄弟与官军的身体上一步步靠近城门,当然钱军书也注意到了这伙叛贼,冷笑一声,一摆手,数百的弓箭手结成方阵,冲出战圈后的叛贼便看到了弓箭手的存在,虽然知道在往前走,性命便会不保,但他们还是没有迟疑,冲向了官军。

    当进到射程范围的时候,弓箭手便都开始射出了手中的箭,一个人倒下了,两个人倒下了,不过没有人害怕。

    到了眼前,钱军书看到了穿着神袍的假王士性,指着王士性所在的方向问身边的人道:“那个可是王士性。”

    “看衣着应该就是王士性。”属下回道。

    “哼,我看不是,即便王士性在愚笨,也知道大势已去,现在这么突围,无异于找死。”当然即便这么说,钱军书还是不敢打包票认为这个人不是王士性。

    “总兵大人明智。”

    叛贼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杀到了距离弓箭手不足十步的距离,弓箭手立即退下,在弓箭手的背后又是上百名手持长枪的步兵士卒。

    虽然这些叛贼在宗教的渲染下变得异常勇猛,但最后迎接他们的只是失败与死亡,假扮王士性的香主砍杀了四名官军后,被钱军书一箭射死,因为当香主抽出刀与官军砍杀在一起的时候,钱军书便十分肯定了这个香主的身份,王士性在创办神教之前,是个读书人,可谓是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么可能凭着勇力砍杀了几名官军。

    官军开始重新掌握了局势,北城的叛贼几乎全被杀死,而通江城乱了整整一天,临近傍晚的时候,官军才剿灭城中最后一伙叛贼。

    当官军控制通江城后,钱军书来不及清点伤亡,直接下令士卒,关闭城门,因为王士性还没有被抓到。

    关闭城门后,钱军书便派出上千人的官军,在全城搜捕王士性,他觉得王士性应该不会出城。

    官军拿着王士性的画像在各个街头张贴,并且开始一家家搜寻。

    通江城被关了整整三天,却没有找到王士性的人,钱军书心中也越来越没有底了,难不成王士性真的逃出城去了名,若是王士性跑了,那这场平叛上报朝廷也显得不是那么光彩。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正当钱军书忧愁之际,有手下来报,说整理尸体的时候发现了王士性的尸首,并已经得到了被俘叛贼的指认。

    原来那日,王士性在手下的保护下去了南城,但王士性耍起了自己的小聪明,觉得十几个人保护着自己,目标太大,便找个机会摆脱了随从,自己一个人想要逃跑,不过刚走没有几步,便被叛贼堵住。

    这些叛贼全是最外围的人员根本就没有见过王士性,他们在突围的过程中被官军堵了回来,现在看着一个普通百姓,雄性大发,不给王士性开口说话的机会,直接一刀了解了王士性的性命,当然,若是王士性没有自作聪明,在那么混乱的局势中,也不是没有逃脱的机会,可世上却没有后悔药可卖。

    王士性的死标志着天启七年末四川神庙叛乱被彻底剿灭。

    不过朝廷刚刚平静下来的局势被这场叛乱给打破了,四川巡抚孙传庭上奏,保江府发生叛乱,保宁知府刘国梁上奏,通江城被攻破,县令被杀,两日后,平叛成功的奏章又入了京城。

    从孙传庭的奏章入京得知四川发生叛乱后,朱由检便开始闷闷不乐,朝堂上的许多官员开始弹劾孙传庭治下不严,导致了这场叛乱,更有了解情况的御史上奏,说了这场叛乱的起源,当然孙传庭是皇帝钦命的四川巡抚,有人弹劾,当然也有人上奏去求情,围绕着孙传庭,大臣们从早吵到晚,让朱由检十分厌烦。

    上架了,求支持(。)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施凤来被扣() 
在朱由检心中从未想过去治孙传庭的罪,当然他也没有对孙传庭失望,相反因为这件事情让朱由检对孙传庭更加有信心,若说之前他是靠着前世的记忆觉得孙传庭是个有能力的人,那么经过这场神庙叛乱、短短几日孙传庭便就平定了叛乱,就可以说明他是个临危不乱,可寄重托之人,朱由检闷闷不乐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历史在已经改变,因为在他所熟悉的历史中四川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种可以震动朝野的叛乱,历史已经改变,当然最让朱由检失望的还是朝廷上的官员与应变能力。

    保宁府发生叛乱,大臣们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要弹劾孙传庭,难道他们就不不知道事有轻重吗?朱由检知道,凭着现在朝廷现在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应付日后的种种变局,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朱由检下了一个决定,他要再度增设一个行政机构,专门应对这种突发事件所用,严格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叛乱做准备。

    养心殿中,朱由检站在门前,在他的身后站着李国普,袁崇焕二人。

    “刚刚孙传庭上了折子,想必你们两人心中也都清楚,叛乱被平定了,贼首也死在乱军之中,可朕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不知皇上为何忧愁?”李国普开口询问道。

    朱由检转过身看向李国普一字一句道:“从四川叛乱到结束,朕所忧愁的事情就不是叛乱本身,而是朝廷的不作为,若不是四川官府处理得当,那这场叛乱便会尾大不掉,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当孙传庭上奏说保宁府有人举事谋反,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跟朕说,该怎么办,朝廷下一步该怎么做,是招安,还是平叛,没有一个人说啊,朕十分寒心,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弹劾孙传庭,李国普,你在京师呆了那么多年,有多少官员吃着闲饭,每日拿着朝廷的俸禄,等到朝廷用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拖着那些想为朝廷办事官员的后腿,你们说,朕该不该寒心,又该不该忧愁呢?”

    朱由检的话让李国普哑口无言,当然这些李国普也都想过,但是他不是张居正,他不敢提出精简机构,裁剪官员的方案来,故听完朱由检的话,他只能闭口不言。

    朱由检往前走了两步开口说道:“此次平叛死伤的官军家中要有抚恤,这笔银两由内库出,朕不希望有人在这笔银两上动手脚,而通江城的百姓最苦,受了无妄之灾,下旨,免征保宁府一年赋税,通江五年赋税。而贼首五马分尸,株连九族。”

    李国普与袁崇焕尽皆低头恭敬道:“遵旨。”

    “这次保宁叛乱,孙传庭确实有些责任,你们二人认为我该怎么惩罚他。”朱由检回到龙榻上坐下后开口询问两人。

    李国普与袁崇焕与孙传庭都没有什么交情,但从朱由检刚刚的语气中可以看出朱由检根本不就没有想过要惩处他,故看透一切的袁崇焕开口说道:“皇上,孙传庭监管不力,但处事不惊,为朝廷平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