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58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58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国普也提出些自己的看法,有贬有褒,看起来颇为中立。

    三人的议事,朱由检也没有什么收获。

    在屏退二人后,他又把刘权召来,让刘权联络靠近他的御史共同出言,为李烁鼓旗呐喊,当时刘权有些为难,可最后也没有拒绝朱由检,表示尽力而为,实际上刘权也在做一种选择,若是此时出面联络御史替李烁说话,那他的身上便会打上新党的标签,怎么也洗刷不掉,日后,陕西因为此事,发生重大的****,那他也难逃其责,而他同意为李烁说话,也是选择成为了一个赌徒,他选择相信李烁的能力,陕西绝对不会因为此事而发生什么变动。

    朱由检知道明日的大朝会绝对是一场龙争虎斗,截杀锦衣卫这件事情与李烁动兵这事相比的话,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不过他心中却没有什么惧意,那是因为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且做了最坏的打算。

    而此时的李烁在陕西巡抚衙门中设了一场酒席,宴请被抓到长安的乡绅富户。

    整个巡抚衙门中站满了士兵与锦衣卫。

    李烁端起酒杯,道:“本官把你们请到长安,便是想求大家一件事情。”

    “有这么请人的吗?”

    “对啊。”

    “没有王法,没有天理。”

    “大胆,抚台大人训话,你们也敢插嘴。”站在一旁的沈铁牛怒声喊道。

    沈铁牛样貌丑陋狰狞,他这一说话,倒是把说话的那几名乡绅给吓住了。

    李烁看着无人再敢开口,心中颇为满意,

    “刚刚有人说,没有王法,没有天理,那本官便问众位员外,何为王法,又何为天理,难不成侵占军田便是服了王法,拒不受罚,便是应了天理吗?”李烁一下子把酒杯摔倒了地上。

    清脆响声袭来,个别乡绅听到后,吓得站立起来。

    “本官想求你们的事情,便是把军田归还,有粮交粮,无粮交银,也好让本官与曹布政使对朝廷有个交代。”李烁虽嘴中说着求着,但语气之中却无半点求乞之意,反而用着一种不可拒绝的口气。

    “那我们要是不交呢?我们的田地是我们自己用白花花的银子买的,即便是朝廷追究,罪责应该是那些卖的人,又与我们这些买的人何干呢?”一个胆大的乡绅站起身说道。

    “若是不交,朝廷会治本官的罪,在这之前,本官也会让你们吃尽苦头。”李烁狠声说道。

    李烁话音落后,站在那人身边两名士兵便把说话这人拉出,走上去四个锦衣卫,不由分说,直接开打。

    这个主意是曹德章给他出的,曹德章在地方时日已久,当然清楚地方乡绅,对付他们不能光用好话,必须让他们吃些苦头,而在宴请乡绅之时,便严惩一个出头之人,杀鸡给猴看。

    这人痛苦呻吟,躺在地上不住的求饶。

    不过李烁却没有开口说话,直到这人奄奄一息之时,李烁才开口道:“助手。”

    四名锦衣卫得令停手。

    “把他关进大牢。”

    “是。”

    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本小说,也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支持,不胜感激

第九十九章 礼数,王法 (上)() 
听完李烁的话后,两名锦衣卫拖着躺在地上的乡绅便走,许多乡绅看着李烁竟然如此对待这人,都已经吓破了胆,不过也有许多人看透了李烁的把戏,心中不屑,但也不开口说话,做那出头之鸟。

    这时候一直端坐着的曹德章站起身来,走到李烁旁边,大声道:“抚台大人受皇上嘱咐,从京师千里迢迢奔赴陕西,便是要把陕西治理好,此时你们拒不听令,也怪不得我们无情。”曹德章脸色十分难堪,也有些气冲冲,只因为这曹德章本是阉党的外围成员,平日里面跟这些个乡绅富户的关系并不好,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此时看着这些乡绅富户,侵占军田在先,竟顽固不灵,不领罪,不受罚,更是有些恼怒。

    乡绅无人说话。

    李烁接着开口道:“若你们没有触犯王法,本官绝不会派兵把你们抓进长安府,此时你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此时站出来,说愿意遵守军田私占调查司制定的处罚制度,并在十日之内,交出罚银,粮食,那么本官这便可派人送你们回府,而第二种选择,便是冥顽不灵,拒不受罪,那本官只能把你们关进府衙大牢,逼迫你们的家人,让他们交纳罚银与粮食,本官知道,你们吧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宋明义身上,实不相瞒,宋明义确实弹劾本官了,并且奏章已经到了京师,但你们也不要庆幸,即便朝廷与皇上认为本官鲁莽行事,要革本官的职,治本官的罪,但在这之前,本官定能让你们屈服,你们一直锦衣玉食,想必,也吃不惯牢饭,不过,也不用担心,慢慢习惯便可,本官有时间陪你们。”

    李硕说完后,便等待着乡绅之间的回话。

    实际上这些乡绅被分成了两个极致,第一方是侵占军田亩数过多,面临的赔偿极大,他们虽有钱粮,但却不希望大出血赔付朝廷与官府,当然这些人跑宋明义的府邸也是十分勤快的,还有一类人,是侵占军田亩数较少,赔偿较少,但官府抓的都是在地方很有影响力的乡绅,抓捕这类人是因为他们家中生意极大,拒不交付粮食与白银,只是心中有股投机想法,自觉的涉及面广,官府也没有什么办法催要,可现在人却被抓到了长安府,受罪是小,生意若是有些损失,那可大大不妙,故在李烁说完这些话后,这些人心中便就有了不同的想法,等待一会儿,一人站起身轻声说道:“抚台大人,我愿遵守处罚制度,交付罚银。”

    第一个人开口说话了,接下来便有几十位乡绅当众表态,表示愿意赔偿。

    这些人的表现让李烁心中大为满意,他看了一眼曹德章后开口说道:“既然愿意,本官也会遵守承诺,把你们送回家,曹大人,这事便就交给你的办。”

    曹德章点了点头,两人又等待一会儿,再也无人开口说话。

    李烁也不想在等下去,摆摆手道:“把他们压下去,关入大牢。”

    “是。”得令后的士兵便羁押着这批乡绅出了巡抚衙门,奔赴巡抚大牢。

    李烁没有食言,同意交付粮食罚银的乡绅,被送回家中,而那些没有拒不交粮交银的乡绅,则全部被关入巡抚大牢。

    陕西卫所超过六千人马进驻三府,戴世辉亲自调度,卢象升虽然没有出面,但也关心着这件事情,他可不想在裁剪军户的紧要关头,闹出什么民变的事情来。

    三府城中的乡绅禁止出城,家门口均有兵士把守,而城中也有兵士巡逻,闹的三府中的百姓都有些民心惶惶,当然也有人高兴,看着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吃瘪,心中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总体来说,在巡抚衙门的高控政策下,陕西的局面还未恶化。

    而朱由检在度过一个难眠的夜晚后,大朝会开始了。

    这日朱由检起个大早,梳洗打扮一番,在数十名太监的陪伴下,进入了太和殿。

    朱由检坐上龙座后,满朝文武尽皆下跪,高呼万岁。

    朱由检轻声道了声平身。

    百官起身。

    朱由检轻声道:“众位爱卿,可有要事禀奏。”

    朱由检这话一说,满朝文武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些不舒服,这陕西之事在京师闹的沸沸扬扬,你难道不知道吗?或者这是要包庇李烁的一种前奏。

    朱由检话语落后,户部尚书郭允厚先行出列道:“微臣有事要奏。”

    看到出列的是郭允厚,朱由检脸色有些不好,当然他以为郭允厚是要弹劾李烁呢。

    朱由检淡淡道:“说吧。”

    “禀奏皇上,我军需司拟定购粮准则,购粮各地,大都遵守,但洛阳府之事一出,微臣以为违反准则的大有人在,奏请皇上,再度派出御史,在各地巡查,绝不能让百姓受了委屈。而洛阳各级官员,应该严惩不贷,以正法纪。”郭允厚大声说道,绝口不提陕西之事,实际上,朱由检还是有些看错了郭允厚,虽说他有些迂腐,但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他当着大明王朝的家,当然知道现在的大明王朝面对着一种多么尴尬的处境,说白了,便是无钱无粮,不然增设西北大营的时候,郭允厚也不会如此顶撞朱由检,现在陕西之事,虽说李烁有些鲁莽,但万一成功,便能为朝廷收回上百万亩良田,粮食,白银更是不计其数,陕西绝不敢吃独食,也必定会给予国库一些,到了那时候,国库便会充盈一些,做一些事情也不会显得如此束手束脚。

    朱由检笑着说道:“爱卿所言有理,朕已给在洛阳的骆养性下旨,让他尽快结案,对待洛阳各级官员,绝不法外开恩,手下留情。至于,爱卿刚刚说的,在购粮各地派遣御史巡查,朕准了。刘权,这件事情便交给你去办,记着,一定要切实巡查,不可敷衍了事。”

    刘权出列道:“遵旨。”

    而郭允厚道了一声圣明后,便就退下。

    太和殿难得的安静一阵,诡异的安静。

    那是因为朱由检在等着大臣说话,而大臣正等着内阁首辅黄立极说话,不过黄立极却迟迟不说话,才造成了这难得的安静。

    朱由检开口打破了平静:“众位爱卿,若是无事,便先行退朝了。”

    皇帝这话一说,大臣们就再也安静不下来了,这算怎么回事,宋明义的上奏被压,各级官员的弹劾,也被养心殿留中不发,这不是摆明要把李烁这事给掩盖过去吗?

    果不其然,在朱由检把这话说出口后,便就有文臣出列道:“微臣有事禀奏。”

    朱由检看了一眼这个文臣,知道这是名御史,名字朱由检也喊不上来。

    朱由检知道这名御史一定要说陕西之事,但他的脸色没有一点儿变化,实然,在有的时候朱由检十分迷茫,他想要独断朝纲,罢黜言官的特殊地位,但有的时候却想着不能只看眼前,要着眼未来,言官有些特殊地位,对国家确实有些好处。

    “不知爱卿有何事要奏?”

    “皇上,这京师上下,沸沸扬扬,各级官员无不知晓,难不成皇上真的不知吗?”这名御史上来便用着质问的语气对朱由检说话。

    朱由检脸色微怒。

    刘权也出列道:“大胆,你竟敢用这种口气对皇上说话,端是没有礼数。”

    刘权乃是都御使,这名御史算是他的属下,但御史台与其他衙门不同,你都御使有错,我也能上奏弹劾你,故这名御史根本就不怕刘权,反而出言顶撞道:“哼,刘大人,您是都御使,在这大朝会上,您难道没有要说的话吗?你说我没有礼数,但在陕西的李烁便有礼数不成,他未报朝廷,私做主张,调动卫所兵马,西北大营,抓捕乡绅,这那、哪一条都是死罪,微臣上奏,便是要皇上应陕西布政使宋大人之请,立即下旨,把李烁革职查办,押往京师定罪。”

    望书友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不胜感激

第一百章 礼数,王法 下() 
这名御史一开口便是死罪,让朱由检更加不满,这李烁乃是皇帝亲自任命的陕西巡抚,若是如此治罪,那帝王威仪何在,更何况在朱由检的心中陕西之事,李烁根本就没有错误,反而是布政使宋明义百般阻拦,耽误正事,在朱由检心中更有个猜测,那便是李烁被逼到用此手段,这其中定于宋明义的支持放纵脱不开关系。

    刘权听完这名御史的话后,脸色有些黑了下来,他厉声道:“哼,你冒犯皇上,可知这是什么样的罪状吗?”

    “皇上,微臣在皇上面前失礼,皇上治微臣的罪,微臣无话可说,但恳求皇上能够治逆臣李烁之罪。”

    “朕用什么罪名去革职李烁?”脸色铁青的朱由检不带一丝感情的问道。

    “私调西北大营,抓捕乡绅,让陕西民生鼎沸,有****之险,这还不是罪状吗?”

    “哼,你要清楚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李烁为何私调西北大营,又为何抓捕乡绅,这全部都是乡绅富户侵占军田在先,不愿归还在后,皇上圣旨诏令,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这些乡绅竟敢不服法纪,抓捕他们,未定罪状,对他们已是法外开恩,若是李巡抚在这个时候还不动用些手段,那他们定会更加猖狂,日后也不会把官府与朝廷放在眼中。”刘权反驳道。

    刘权话语落后,朝堂之上就再也安静不下来了,有的官员说军田私占调查,纯属祸国殃民,以前便不同意,现在看看,是不是闹出事端了,也有人说军田调查,必须实施,不然国有的土地被私人耕种,还不交税,平白无故的让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