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31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31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尚书,你派过去的人想必现在已经到辽东了吧。”黄立极开口说道。

    “昨日回信,已经到了辽东。”

    “他可否能言善辩?”李国普询问道。

    袁崇焕点了点头道:“此人名叫张惶绩,在辽东当过军差,是名参将,天启六年,被调往京师兵部任职,早些年在辽东我认识他,此人不仅能言善辩,还颇有胆气,与蒙古打交道,最合适不过。”

    “袁尚书知人善用啊。”黄立极轻声说道,他心中有些抑郁,皇帝做的事情为何他都阻止不了呢,这内阁首辅当的也太憋屈了。是不是我写的越来越差了,收藏不停的调,肿么回事,拜求大家收藏推荐,感激涕零。

第五十一章 国法何在?上() 
虽然自己阻止与蒙古结盟,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了,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便要竭尽全力为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件事情也十分关注。

    坐在一旁的李国普轻声说道:“与蒙古结盟有利于辽东局势,皇上用心良苦,我等也万万不能怠慢,坏了朝廷的大事。”

    黄立极冷笑一声道:“李辅臣此话有何意?”

    李国普支持与蒙古结盟,这让黄立极心里面十分不舒服,此时听到李国普的话,像是在嘲讽自己一般。

    “黄阁老,本官绝无它意,你万万不能多想啊。”李国普脸色平淡的说道,他丝毫不惧黄立极。

    “李辅臣,你有无它意,心中明白,本官也不愿与你争吵。”

    李国普轻笑一声道:“下官才是不敢顶撞阁老啊。”

    看着两人斗嘴,袁崇焕也不插话,低头沉思,思绪早已飞往辽东。

    陕西这几日的天气极好,万里无云,金乌高挂。

    在长安城外,一行数十人走在农田小道之上。

    为首的一人正是新任的陕西巡抚李烁,宋明义也跟着他一同前来。

    宋明义屹立陕西政坛数十年,无论东林党当政,还是阉党得势,与他都毫无关系,他稳稳的做着布政使的职位,最大的依靠不是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而是陕西本地的地主与富商,这些人钱能通神,利用手中的钱财让宋明义一路高升。

    这次私访李烁带上宋明义,心中是有算计的。

    宋明义到府衙来找李烁,看到换好便装的李烁,心中奇怪,便问道:“抚台大人要去向何处,做此打扮。”

    “闲来无事,想下去看看农物生长如何?不如宋大人也与我一同前去。”虽然用着商量的口气,却透露出不容拒绝的威严。

    宋明义点了点头便说:“下官回去换身衣服。”

    “不用了,宋大人,实不相瞒,本官正等着你呢?这边已经备好了衣服,你换上,我们现在便出发。”李烁笑着开口说道。

    听完这些话,宋明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在府衙中穿好衣服,与李烁一同下去视察。

    这次私访,李烁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带着八名锦衣卫与宋明义从府衙的后门出去,六名锦衣卫骑马,两位锦衣卫驾着两辆马车,李烁与宋明义坐上马车后,便出了城。

    宋明义心中搞不清楚李烁的用意,等到到了城外农田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抚台大人真是是来看农物的。

    看着眼前一望不到边际的农田,李烁笑着说道:“长势喜人啊,来年注定大丰收。”

    站在一旁的宋明义也笑着说道:“对啊,长势真是喜人?”

    “宋大人可曾来这里看过。”李烁随意的说道。

    “下官失职,从未到过这里。”

    李烁笑了笑道:“这不怪宋大人,宋大人乃承宣布政使,公务繁忙,抽不出身,也是人之常情。我看前面有个村庄,你我二人便去讨一口水来喝。”说完,便抬步朝前走去。

    忽然李烁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来对着跟随自己的六名锦衣卫道:“你们在这里呆着。”

    从京师来的一百名锦衣卫中有个百户长,名沈铁牛,长得如名字一般,孔武有力,脸上还有两道刀疤,让人生畏,不敢靠近,从京师跟随李烁之后,就一直尽职尽责的保护李烁的安全,此时过来视察,也是陪同一起。

    朱由检极其看重李烁,骆养性明白,在挑选锦衣卫的时候,用尽了心思,从几十名百户长中挑选出了沈铁牛,这沈铁牛的身手在锦衣卫中也是数一数二,并且为人忠勇,在锦衣卫这个大染缸中是个思想单纯的汉子,当然骆养性把沈铁牛放到李烁的身边,也是用心良苦。

    “抚台大人,万万不可,我等受了皇命保护抚台大人,怎敢离开抚台大人,万一抚台大人有个闪失,属下以死谢罪也弥补不了过失啊。”沈铁牛赶忙摇头说道。

    “不要多虑,本官这是在大明的国土之上,能有何危险,倒是你们手中拿着刀剑,进了村庄后,难免吓到百姓。”

    “不行,抚台大人是读书人,属下说不过你,反正属下就知道一个理,出门在外,属下不敢离大人一步。”沈铁牛坚定的说道。

    “你个呆子,本官让你在这里等着,你等着便是,哪里来的那么多话?”李烁大声说道,不过脸上却带着一丝丝笑意。

    这时候站在李烁身边的宋明义说道:“抚台大人,他们也是职责所在,不能因为咱们的事情坏了他们的公事啊,我看这样吧,就让这位侍卫一人跟着我们入村庄,刀剑不要携带,抚台大人,你看可好。”

    这沈铁牛跟自己时日不长,但顶撞的次数却不少,李烁从未生过气,相反,看着憨憨的沈铁牛,心中还有些欢喜。

    李烁点了点头道:“沈百户,你跟着我一同进村庄,但不要带刀剑,进去后,也不要多说话。”

    “属下遵命。”沈铁牛大声说道。

    李烁抬步向村庄走去,宋明义与沈铁牛紧随其后。

    没走一会儿,三人便进入村庄。

    三人在村庄中走了一会儿,不见人烟,李烁心中奇怪,便开口说道:“为何这庄中没有人烟呢?”

    宋明义摇了摇头道:“这也不是农忙之时,百姓都应该在家啊。”

    正当李烁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前方忽然传出痛苦**声,接着便是一声声咒骂与哭泣。

    李烁快步朝前走去,宋明义沈铁牛两人也加快了脚步。

    走了一会儿,李烁看到了在前面的农厂上,有一大群百姓,大多数是些老弱妇孺。

    幼童大声哭着,在人群的前方还有痛苦的**声。

    只不过人群挡住了李烁的视线,他也看不到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急于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管宋明义两个人,小跑着向人群奔去。

    这一举动可吓坏了沈铁牛,沈铁牛也跟着跑了起来。

    至于宋明义脸上也是一片迷茫,心里面也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那么多人围在这里。

    沈铁牛追上了李烁后,替李烁分开人群,走到了前面。

    人群的最前面与后面不一样,全是精壮的少年,手中拿着木棍铁棒,更有甚者手中还持着明晃晃的刀具。

    这些人的情绪都非常不好,眼色不善的看着前方。

    李烁在沈铁牛的护卫下,走到了人群的最前面,看到了数十名官差在一个捕头的率领下,正对着一个少年拳打脚踢,而在数十名官差身后,还有上百名的衙役,长刀出鞘,寒气逼人。

    少年抱着头躺在地上,不时的发出痛苦的**,李烁大吃一惊,往后看去,才发觉在身后这些精壮少年身旁总有妇人拉扯着,不然他们一定冲上前来。

    不管那名少年犯了什么罪,也不能这样殴打,一股怒气窜上了李烁的心头。

    “住手。”李烁大声喊道。

    数十名正在殴打少年的官差吓了一跳,都停下手,看向李烁。

    “哼,胆子不小吗?敢阻拦官府做事?”这名捕头厉声道。

    “他犯了何罪?”李烁冷声说道。

    “关你屁事,我听你口音,像是外乡人吧,你这种穷酸书生我见多了,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免得惹祸上身。”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第五十二章 国法何在?() 
“天下不平之事,人人皆可过问,我问你话呢,这少年犯了何罪。”李烁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这名捕头手中扬起了马鞭指着李烁道:“你小子还真的不怕死啊,信不信,老子把你投入大狱,吃些苦头呢?”

    进入村庄后的沈铁牛一直遵从着李烁的话,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可此时看着这小小的捕头一次次对李烁无礼,也不管李烁的命令,怒声说道:“我家大人问你话,你便快点回答,不然定放不过你。”

    捕头与官差的注意在最开始的时候都被李烁给吸引住了,此时沈铁牛说话,才注意到这个书生旁边竟然还跟着个这么凶狠的角色。

    沈铁牛的样子不是唬人的,脸上的两道伤疤狰狞恐怖,此时牛眼瞪得极大,看向捕头。

    这捕头也只是个小角色,平日里面也只能欺负一下百姓,看到沈铁牛就知道他不是寻常之人,顿时,气焰便消退了一些。

    放下手中的马鞭道:“你们是哪里人?”

    “不要管我们是哪里人,我只问你,这少年犯了什么过错,被你们这样殴打?”李烁不改初衷的问道。

    捕头王后退了两步,看着满身伤痕的少年道:“这是个反贼。”

    “有何证据?”

    “他聚众阻碍官府办事,便是反叛朝廷。”

    李烁冷冷笑道:“你们官府所办何事?你又是隶属于哪个衙门?”

    “你问这些干什么?”捕头有些小心谨慎,他知道新任巡抚刚刚上任,各衙门管的也比较紧些,就连这捕头所在的县衙,县丞便就对他说过,要收敛一些,不要在这个紧要关头闹出事端,可就在县丞前脚交代自己收敛,后脚知府就下令,让他们县衙在两日之内解决一些事情,这他才不甘愿的带着人来到这里。

    “你是不敢说吗?”

    “关你何事?”

    “哼,官府所办之事,不敢明众,我看也是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李烁气冲冲的说道。

    捕头心中有些不安,这李烁的声音像极了京师口音,难不成这是跟随抚台大人一同前来上任的随从,想到这里,捕头心中害怕,挥挥手道:“把那个少年给放了,咱们走。”这是非之地,这捕头一会都不想多呆。

    李烁没有阻拦这名捕头,因为他知道,自己会在跟他见上一面的。

    官兵撤退后,一个瘦弱的女孩子跑上前来,摇晃着躺在地上不能动的少年,哭着说道:“哥哥,你没事吧,哥哥。”

    那名少年脸上满是伤痕,身上竟然还有两处刀伤。

    女孩子跑上去后,有两名精壮也跑了过去,一人背起少年,另一人在后面扶着,小心翼翼的往后面村庄走去。

    这时候,费劲力气挤到前面的宋明义走到李烁身边,气喘吁吁的道:“抚台大人,这里发生,发生了什么事情?”

    “官府肆意欺凌百姓,肆意欺凌。”李烁咬着牙说出了这些话。

    宋明义看着李烁这么不善的语气与铁青着的脸,心中叹口气,自己最担心的局面真的来了。

    正当这时候,一个老者走上前来,向李烁躬身行礼道:“今日若是没有先生出言搭救,那葛广定会被官府的衙役活活打死。”

    李烁赶忙扶起老者轻声说道:“老人家万万不能行礼,这不是折煞小子吗?”这老者满头白发,故李烁在他面前自称小子也无不可之处。

    “先生到我家去,备些饭菜来招待先生。”老者道。

    李烁摇摇头说道:“饭菜就不必了,小子只想问,官府的人为何会殴打那个少年,我又看着这村庄的精壮男人都手拿利器,想要与官府血拼,这又是为何?”

    老者叹口气,摇摇头,语气苦涩的说道:“先生是外乡人,这些事情还是不要管了,免得惹祸上身啊。”

    “老人家你不知道,小子有个同窗,关系极好,他此时在京当官,我可以写信给这位同窗,让他把这些事情捅到朝廷,惩治恶人。”李烁编出了同窗就是为了宽慰老者的心。

    “先生也不必写什么信给京里面的同窗,这大明官官相护,我们这些老百姓谁不清楚,罢了,既然先生想要知道,老汉便对你说上一说。”

    听着老者的话,李烁的心像被银针刺中一般,这吏治已经沦为今日这番模样,若在不管不问,大明这座大厦便会因为一处火星而轰然倒塌。

    “请老人家赐教。”李烁恭敬有礼的说道。

    “先生过来看一看。”说着,这老者往前走了几步,指着远处的农田。

    “老人家让我看什么?农田吗?”

    “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