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26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26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夫人有些疑惑,晚上的时候他曾听丈夫说过,皇帝可能要重用与他,既然重用,又谈什么陕西之行呢?

    “老爷,去陕西何事?”

    “皇上今天已经任命我为吏部侍郎,巡抚陕西。”

    “吏部侍郎,巡抚陕西,你无大功,又如何担任呢?跟何况,老爷你也没有主政一地的经验啊。”头脑有些冷静的李夫人开口说道。

    听完李夫人的话后,李烁站起身后,脸上有了一丝忧虑道:“皇上如此信任,就算拼了微臣的这条命,也不敢让皇上失望。夫人,也不要担忧,为夫有些打算,世间万事,有法有理可依,去了陕西后,微臣只要记着十六个字,便不会让皇上失望,依法行事,以德服人,勤政爱民,严格治军,让为夫从陕西开始,辅佐圣上,共创盛世。”

    看到李烁如此有信心,李夫人会心一笑道:“那我让守礼与守孝也去收拾一番,跟着我们一同去陕西。”守礼与守孝是李烁的两个儿子。一个八岁,另一个五岁。

    “不了,让他们两个留在京师,去岳父家。”李烁摆摆手拒绝道。

    两个孩子长那么大,从未离开过李夫人身边,现在却要留在京师,就算是在明事理的李夫人也不同意。

    “带上两个孩子又能如何?”

    李烁走了两步开口解释道:“我出任陕西巡抚,管辖陕西所有官员兵马,皇上给了我如此大的权势,我也必须要让皇上放心,把两个儿子留在京师,也算是宽宽皇上的心。”

    “老爷你不是经常对我说,当今圣上,贤明果断,是个明君,又怎会多想呢?”

    李烁笑了笑道:“夫人,你还是不懂啊,古来明君,从未有豁达之人,他们从不会真正的相信一个人,当今皇上也不例外,虽说此时对我恩宠有佳,若是有一日我的势力大到让他有些忌惮,杀我,也绝不会心慈手软,我此去陕西,便是要大动一番天地,留下守礼与守孝,也是让皇上明白,我心系朝廷社稷,不敢有丝毫想法。”

    李夫人听完后保持了沉默,他知道夫君的苦衷,也清楚伴君如伴虎,但夫君志向在此,自己也只能支持。

    正当这时候,老管家到了屋里,对着李烁道:“老爷,外面有十几辆马车,还有上百的锦衣卫,为首的人说他乃是锦衣卫指挥骆养性,这是他的拜帖。”说着把手中的拜帖递给了李烁。

    李烁接过后,看了一眼,道:“骆养性,争权夺利的小人来我这里何事?”

    “老爷,骆指挥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言语之中切不可冒犯啊,不然惹恼了他,难免在皇上身边说你的坏话。”李夫人赶忙说道。

    李烁讨厌骆养性,这件事情曾不止一次的对李夫人说过,李夫人也经常规劝与他,在朝为官,不可与人交恶,更何况是骆养性这样子的权臣,若是不喜,远离便是,也不能让人家难堪。

    “夫人不知,这骆养性比之田尔耕不足之处甚多,若不是皇上找不到可信之人,这骆养性不知何时才能担任这个锦衣卫指挥,我去看看,骆指挥找我何事?”说完便跟着管家出了房间。

    大门之外,骆养性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李烁笑着迎了出来,拱手道:“骆指挥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进。”虽然心中不喜,但李烁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骆养性也笑着道:“叨扰李巡抚,还望海涵。”

    说完后两人进了府邸,没走几步路,就到了屋中,又是一番客套,两人才坐下谈事。

    “骆指挥公事繁忙,怎有时间来寒舍一叙呢?”李烁笑着说道。

    “李巡抚啊,皇上给您备了一份大礼。”

    “皇上可从未对本官说过有什么大礼啊?”

    骆养性笑了笑道:“李巡抚乃是天子门生,恩宠之极,皇上又怎能让你双手空空奔赴陕西呢。此次前来,皇上让下官为你带来了三十万两白银,已做他用。”

    “原来如此,皇上的恩情本官铭记在心,不知圣旨何在,户部文书何在,也让本官察验一番。”

    骆养性老脸一红,有些尴尬,但又不能说这笔银两是自己贪污所得,不然定会让李烁瞧不起,骆养性是个聪明人,看出来皇帝十分看重李烁,日后定要身居高位,此时让他瞧不上眼,对他的仕途也不利,他决定撒一次慌。

    “李大人不知,这笔银两没有经过户部,故没有官文,这是皇上私下面的嘱咐,所有没有圣旨。”

    “原来是内库所出,那宫中的公公何在?本官不能失礼啊。”说着要站起身。

    骆养性赶忙摆手道:“李巡抚,这也不是内库所出。”

    李烁听完后,心中有些奇怪,既不是户部,又不是内库,那这笔银子又从何而来。

    “那这银子从何而来?”李烁开口询问道。

    “李巡抚不知啊,下官去抄家之时,皇上便嘱咐与我,留下一笔银子不要过账,赠予李巡抚之用,近些年来,陕西多灾荒,到了陕西,李大人定能用得上。”

    “这笔银子是脏银,崔呈秀案的脏银,既没有圣旨,有无官文,那本官怎能接受。”李烁才不相信骆养性的鬼话。

    骆养性听完李烁的话后呆了一下,自己过来送银两,这李烁竟然还不想接受。

    “这都是皇上的一番心意,李巡抚万万不可辜负啊。”

    看着骆养性有些着急,李烁也猜出个**不离十,轻声说了句:“这可是骆指挥贪墨之银,上不了台面吗?”

    骆养性听完后,老脸一红,道:“李巡抚,你说的对,这确实是我从崔呈秀案中贪墨的白银,皇上法外开恩,饶了下官一命,让我把这些白银交给李巡抚,还望李巡抚拿去,作为民用。“

    听完骆养性的实话后,李烁更为不喜骆养性此人,但嘴上却笑着道:”骆指挥,本官明白,君子爱财吗?本官要去陕西,远离京师,朝上有些风言风语之时,还望骆指挥能够多帮帮我啊。“

    李烁深知一个道理,自己要想成为张居正那般的人物,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骆养性掌着兵事,虽然不喜,但与之结盟,对自己却有莫大的好处。

第四十三章 鸿宾楼议政() 
骆养性拍着胸脯说道:“李巡抚放心,咱们两个人都是皇上提拔,我明的远近,以后定会以李巡抚马首是鞍,在京中的事情,有下官帮您担待着,李巡抚在外建功立业,绝不敢让你有任何后顾之忧。”骆养性姿态放的很低,看样子是想要靠近李烁一般,实然,朱由检在朝堂之上的表现,已然让许多官员想入非非,这骆养性也不例外,并且两个人都是在朱由检掌政的时候大肆提拔的官员,有的时候,骆养性都有一个想法,自己被提拔,就是皇帝为李烁安插的左膀右臂。

    李烁看着骆养性如此姿态,心中有些惊讶,想到难不成是皇上授意的吗?

    “马首是鞍这样的话,骆指挥不要多说,万一传到御史的耳中,只能为皇上徒增烦恼。”李烁摆摆手轻笑道。

    “李巡抚有些妄自菲薄了,凭着李巡抚今日的恩宠,那些胆小如鼠的御史也不敢在皇上面前说你什么坏话。”骆养性却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烁笑了声,心里面对骆养性更加看低了,但他此时是真的需要骆养性这样子的人在朝中为他擂鼓助威,也不好多得罪。

    “骆指挥,我让内人准备些酒菜,骆指挥今天晚上便留在我家吃饭。”

    “万万不可,今日我来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次是为李巡抚送银两,而另一个目的,却是要为李巡抚送行,设宴在鸿宾楼上,内阁辅臣李国普主位,代天子为巡抚大人送行,陪同的有兵部尚书袁崇焕大人,兵部侍郎,三大营提督洪承畴大人,户部侍郎高举义大人,宫中的王公公,还有些李巡抚不认识的官员,新任都御使刘权,吏部侍郎王珂田,一些六部给事,还有些其他衙门的主事之人,共计三十六人,都在鸿宾楼上等着李巡抚大驾光临。”

    听完这个名单李烁有些震惊,自己只是出任陕西巡抚又为何会有那么多重臣为自己送行呢?

    骆养性看到李烁有些惊讶,赶忙说道:“这些人中李辅臣,袁尚书,与洪侍郎,是被皇上亲自点名为李大人送行的,其余都是仰慕李巡抚,想与之亲近一番。”

    李烁深呼出一口气,站起身道:“那万万不可让众位大人等着,你我二人快快动身吧。”

    “正有此意,李辅臣乃内阁辅臣,袁尚书也是日理万机,让他们久等,真是大大不好。”说完后便做了个请得动作,让李烁先行。

    李烁走出门口后,对着站在门外的老管家,轻声说道:“你去告诉夫人,我今日可能晚回,让她准备好行装,切不要耽误了明个的行程。”

    “是。”

    出了院门,就有一名锦衣卫牵过来一辆马车,看到李烁坐进马车后,骆养性也翻身上马,十名锦衣卫也尽皆上马,一众人赶忙鸿宾楼。

    行了大半个时辰,到了鸿宾楼后,李烁下了马车,就见到了洪承畴,高举义,率领一干官员在外等候,而鸿宾楼周围布满了衙役,整条街上面冷冷清清,没有人烟。

    众人躬身行礼,一番客套后,进入了鸿宾楼中。

    到了二楼之上,李烁看到了李国普,袁崇焕等人后,躬身行礼道:“下官见过李辅臣,袁尚书。”

    李辅臣笑着说道:“李巡抚客气了,快快落座。”

    “李大人,袁尚书先行入座。”李烁客气的说道。

    最后,众人按照官位依次坐下,李烁那桌上面坐的都是朝廷的重臣,李国普坐在李烁的左侧,而袁崇焕坐在李烁的右侧,俨然把李烁当成了主角。

    “陕西近些年来多灾荒,皇上让你出任陕西巡抚,良苦用心,也不用本官多说,你兼任着吏部侍郎,皇上的用意,李大人也清楚,去了陕西之后,一定要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办事,为皇上效力。”李国普轻声说道。

    李国普的语气像极了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话,但李烁却没有觉得丝毫不适,点了点头谦恭的说道:“辅臣放心,下官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待。”

    坐在李烁右侧的袁崇焕说道:“不知李大人去了陕西后,有何打算?”

    “整肃吏治,亲善待民。”

    “你是巡抚,民政要管,卫所也要管,你觉得陕西营兵可算精锐。”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关心的是兵事,对于李烁,他心中也有丝毫不服气,因为他立下多少战功才当上了辽东巡抚,而李烁却毫无功绩,只凭着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却能担任陕西巡抚,此番说话,也有一番考校的用意。

    李烁知道这次能为他送行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想亲近与他的官员,拉帮结派已经成为了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李烁实际上根本就不排斥党争,相反,他觉得若是良好的竞争关系,对于大明朝也不是一件坏事,既然心有亲近,一些话说出来也无碍。

    “袁尚书,你乃是兵部尚书,有些事情比下官还要清楚,卫所耕田被当地富商侵占,军备废弛,缺乏操练,几十年来,陕西未有战乱,故陕西营兵,没有精锐。”

    “你又如何整治呢?”

    “侵占的田地那些富商必须要交出田地,不管任何原因,所有被侵占的田地都要按照侵占年数为卫所补齐粮食,还要重修军备,整治卫所,军纪严明,让士兵多加操练。”李烁开口说道,实际上按照侵占田地的年数为卫所补齐饷银,这是朱由检的意思,不过李烁却没有丝毫往朱由检身上推的打算,皇上如此信赖与他,有何损害名声的事情他只能一个人担着,明君他当,酷吏我做,历史上面的秦桧便是这样,为皇帝背锅,岳飞是被秦桧冤杀的吗?不是,下旨的人是皇帝,可为何全天下的人都在骂秦桧呢,这就是臣子与大臣的关系,好事永远是我的,坏事却都是你的。

    袁崇焕没有说话,自有些官吏开口道:“把侵占的田地要回来便是,在按照侵占年数让富商把所有的粮食补齐,岂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呢,李巡抚可曾知道,那些田地大多数都是被卫所里面的士兵给卖掉的。”

    李烁看了说话的官员一眼道:“刚刚本官说了,不管任何原因,都要把粮食补全,不然全部问罪拿下。”

    袁崇焕笑出声,端起酒杯道:“李大人,就凭着你这份胆量,本官敬你一杯。”

    李烁赶忙拿起酒杯与袁崇焕干了一下,一饮而尽。

    骆养性拿起酒杯站起身道:“李巡抚明天便要启程,不能多喝,若哪位同僚想要敬酒,本官替李大人了。”骆养性的这番作派无非就是再说自己与李烁的关系很好,他们是一伙的,你们中谁想入伙,赶快行动。

    都御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