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91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91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病已看着魏相,直截了当的告诉他:“朕已经选好了下一任的御史大夫了!丙吉将接任爱卿的职位!”

    毫无疑问,刘病已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无论魏相是否服从,是否同意,这都不可更改!而且,魏相也没有理由反对这个提议。

    丙吉的资历,可是比魏相还要老!当初魏相落魄的时候,还是丙吉出手搭救的。早在先帝时期,丙吉就已经有机会触及丞相之位。当年,与韦贤竞争丞相之位的人里就有丙吉。因为霍光临终前托孤给丙吉的事,让皇帝对丙吉的忠诚性产生了疑虑,于是让他去当太傅,这种有名无实的职位,还取消了给事中的权力。但”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丙吉通过自己辅助太子的忠诚表现,又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刘病已道:“爱卿下去后,起草一份计划,内容是如何对付霍氏集团,给朕过目。”

    魏相道:“喏!”魏相当然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同时控制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那样的话,不仅仅满朝文武,都要暴走,儒家和黄老派,更是会跳起脚来,不惜一切代价阻拦这个结果。

    甚至,魏相怀疑,若无韦贤的推荐以及天子的认可。他想当丞相?做梦!那些政敌,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拦他,儒家和黄老派也会拼命。

    如今,有了韦贤和天子的联合推荐,他想爬上丞相的宝座,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

    遍布朝野的霍氏党羽,也必定会无所不在的给他下刀子。接下来一段时间,种种”明枪暗箭“,都将伴随自己。

    他避无可避,也不想再避,只能迎难而上,顶着枪林箭雨,开辟一条通向最高权力的道路!

    刘病已听了,很满意!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丞相!连这个问题都不能想到的丞相,要他何用?

    刘病已要找的,可是一个能为他分担压力和大部分具体事务的丞相,一头“任劳任怨”,同时可以快速解决积压问题的老黄牛,而不是一个指哪打哪,甚至指挥不动的丞相。一个韦贤这样的丞相已经很恶心了,再来一个,刘病已就要崩溃了!

    铲出霍氏集团,难不难,是挺难的,这种事情,不是刘病已需要去关心的事情。这是魏相的责任!谁叫你是丞相!丞相是什么?是皇帝的副手,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文武两班首领。是百僚之首,群臣避让,宰执天下的相国!这偌大的权力交给魏相,可不是让魏相去玩过家家的。

    汉家目前的体制和政治生态,就是天子至高无上,天子生而神圣,天子永远正确。

    官方的说法就是——天子受命于天,履则乾坤,明像日月,动合阴阳。

    君权大于其他所有一切事物和一切自然、物理规律。天子的意志,就是天意,就是天命。

    作为即将上任的丞相,他魏相唯一能做,也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尽心竭力,贯彻天子的意志!

    至于怎么去贯彻?那就只能看他魏相的手腕了。

    刘病已却是呵呵一笑,对魏相道:“卿不要觉得朕这是强人所难……曲逆献候曾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陈平的这个对于丞相的定义,在刘病已看来,哪怕在现在也是不过时。

    丞相,作为内阁的首臣,百官之长,其实就是后世的总理。他的权力重大,自然责任也重大,。

    作为丞相,视野不能狭窄,必须有全局意识。像韦贤,他虽然态度和立场,都是亲近儒家的,但是,他从未因为儒家的缘故而给儒家什么优待。诸子百家在他哪来,哪怕是最不喜欢的小说家,也能得到比较公平的待遇。

    像这次推荐魏相作为继任者,要换一个人,恐怕怎么也不会推荐有政见分歧,还不是一个阵营的魏相,偏偏韦贤推举了。因为他知道,魏相是最好的人选。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气魄。

    与之相比,魏相还远远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到现在都还没有摆正位置。他可是要出任丞相的人了!但思想和视野,却没有站在丞相的立场上!这怎么行!你是丞相,不是御史大夫了。

    丞相,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包容!俗话说的好,“丞相肚子里能撑船!“不这么做,朝中的各个派系就要互相怼起来了。

    说起朝中目前的形势,皇帝和霍氏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一旦矛盾全面爆发,那就必定要死一个!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人,铲除霍氏集团,再来谈其他的事。

    刘病已最怕出现的情况:就像后世北宋的新旧党争,新党上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怼死旧党那帮遗老遗少,旧党上台,也不会管其他事情,先弄死新党那帮余孽再说。

    为此,什么辽国、金国,什么收复燕云,什么富国强兵,统统先放下,统统都可以成为筹码,变成交易,作为打击对手的手段。而且,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旋涡,情况很可能无法控制。只要有一派的刀子上染了对方的血,那就必定是无休无止。

第三百五十九章 独掌大权() 
若真是那样,刘病已就不得不把闹事的双方,一起搞死了事。想到这里,刘病已就非常严肃的看着魏相,郑重的对他警告:“卿一定要牢记今天朕说的话,将曲逆献候的这句话,刻在丞相府里,放在卿的心里,‘朝思暮想’,片刻不可遗忘!”

    这也是刘病已对魏相最大的担忧和不放心的地方,以后的朝堂上,必然是“百花齐放”,不可能再有任何罢黩百家独尊某术的空间了。

    魏相前脚刚出未央宫,后脚,整个长安都在议论起了明年的新丞相和新一界三公九卿。各种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魏相将是新任丞相的说法,却出现在了所有版本之中。这自然,让有人不舒服。

    “哼……”尚冠里的霍府,霍禹、霍山将自己家里的精美家具砸在地上,有些“怒不可遏”:“魏相要做丞相?这绝对不行!”

    刘病已通过手下的情报网,得到了朝臣们私下里对此事的看法,霍家坚决反对,丙吉以亲赴魏府道贺的动作,表明支持的态度,其余人等持中立的态度。魏相也按照刘病已的吩咐,亲自拜访一些政见不同,甚至平日关系紧张的人,阐述“有容乃大“的施政主张、

    “虽然略显早了点,可形势不等人呵!”刘病已心里想到,他看了魏相的计划,在后续的一系列安排称得上“有条不紊”。

    刘病已下了决心,只能先把他扶上这个位置,然后自己再来慢慢调理了,

    过了几日,刘病已派使者前来魏相府宣读诏书,魏相连忙上前迎接天使。

    “皇帝制曰:御史大夫魏相,数年以来,夙兴夜寐,劳苦国事,朕甚嘉之!昔日高祖皇帝曾与天下约:非有功不得候!今魏相佐朕,辛劳数载,而天下升平,功在社稷!太皇太后尝对朕曰:御史大夫相,当以爵酬之!丞相扶阳侯韦贤上书奏曰:御史大夫有功社稷,当以列侯而酬之!

    使者停顿了下,继续大声朗读道:“朕命有司以查魏相过往之行,皆曰:御史大夫秉公执政,劳苦国事,夙兴夜寐,天下共闻!夫赏功赐爵,三王之所教也!朕封尔魏相为高平候,赐食邑七百户!易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道以载物!愿尔臣魏相深悉之!”

    听着面前的使者宣读的天子制书,魏相激动万分的拜服在自己家中的院子里,深深叩首再拜:“唯!臣相谨奉圣训,夙兴夜寐,不敢或望!”

    然后,使者将诏书交付于魏相,笑着道:“君候快快请起!今君候得封高平候,跻身汉家贵戚之间,天下幸甚!”

    魏相起身拱手道:“多谢使者!”

    “吾当即刻入宫,以谢陛下、太皇太后及皇太后恩典!”对于魏相来说,这是改变他命运的一天。

    从此以后,他就成为大汉帝国的列侯了!同时,他也握住了那张通向丞相宝座的通行证。如无意外,一个月之内,他就将成为大汉帝国的丞相。成为萧何曹参、樊哙灌婴、陈平周勃等先贤之后的继承人。

    大汉帝国的政冶与国事,从此操于他之手。他距离人生的巅峰,已经近在咫尺,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处于他的巅峰了。魏相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自是难以掩盖。

    皇帝陛下独掌大权的脚步一日紧似一日。六月七日,任命御史大夫魏相为丞相;同日,任命太子太傅丙吉为御史大夫;十九日,任命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大学者疏受为太子少傅。

    就在这一点点的换血中,有人用一纸上书,再次给了整个朝廷一剂猛药……

    九月十九日,京城下了一场大冰雹,惹得满朝文武心神不宁。要说汉朝也算是个奇怪的朝代,只要天上一有点啥响动,那准得死人,这是董仲舒他老人家,“天人感应”学说的经典案例(前文提到过)。

    借这场冰雹,一份上书将朝廷最高权力的斗争,推倒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份奏折上说,冰雹是上天的警示,因为朝中的一姓专权已经十分严重,天下臣民盼着皇帝及早下手,“乾纲独断”,“扶正朝纲”!

    “一姓专权”指的是谁不言自明。但盼皇帝及早下手,这样的话也能摆到朝堂上,就显得火药味十足。尤其上这道书的人也是个大炮筒子——

    天下第一学霸,新任考举状元萧望之。他如今这么不淡定地写了这么一份上书,张安世、丙吉等人却并不意外。该来的迟早要来,萧望之他有名分、有威望、有知识。。。。。。,最重要的是,他跟死了的霍光有仇。二十年了,出来混的,早晚你都得还人家。这就又涉及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了……

    这要说到当年,霍光与上官桀争权,后来上官桀要暗杀霍光却被干掉了,霍光害怕仇敌报复,就下令戒严。所有觐见他的官员都要扒掉衣服彻底搜身,并且由两个卫兵挟持着才行。

    当年萧望之在京城,跟着夏侯胜学习《论语》,已经很有名望,而且是齐家《诗》的骨干弟子,就这样,被当时的光禄大夫丙吉看重,推荐给霍光。本来都要提拔他入朝了,但当年萧望之一看霍光这么对待朝廷里的大臣,就自动离开了,后来霍光派人问他为啥走,萧望之说你不是以德服人,而是妄图靠武力使人屈膝,那么愿意受辱来求官的,能叫高洁之士么?

    可惜霍光当时大权在握,志满意得,非但听不进去良言,还迫害了萧望之,把功臣之后,贬去做了小苑(国宾馆)的守门官。后来很多和他一同被丙吉推荐的人都得势了,一个叫王仲翁的小人,还特意“耀武扬威”地奚落他说,你学问大啊,名声好啊,可你有啥资本“装腔作势“呢?如今我都是俸禄千石的官儿了,你再看自己混成什么模样!

    面对小人得志的侮辱,萧望之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人各有志”。后来这个词儿,也随着他的名望和品德一同流传下来。没过多久,萧望之再度被迫害,流放到山东,去做个空头的司礼官儿,幸亏丙吉心里不忍,叮嘱地方官好好照顾,后来做了丞相的魏相也敬重他,经常关照他,两个人关系特别好……

第三百六十章 惊天八卦() 
这都是陈年话题了,但可想而知萧望之和霍光的仇不小,堂堂萧何的后人、大学问家,你让人家去看大门,还有比这侮辱人的么,何况那时候的人还都重视名节。

    现在萧望之以新任科举状元的身份,上书请皇帝下手整治霍家、肃清朝纲,谁都不觉得意外。而满朝文武这时候全都提着一口凉气,看皇帝啥态度。

    为这事儿,丞相魏相和右将军霍禹,在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右将军霍禹说:“这封上书的用心实在太险恶了,他这是攻击咱们都是奸臣,皇帝是个昏君啊,应该拉出去斩了!”

    魏相说:“你知道人家是状元不?敢动他,全天下读书人得反一半。况且某些人口口声声什么奸臣啊,昏君啊,那是放屁瞅别人,其实就是你放的!”

    俩人心中早存着芥蒂,彼此怒目以对,现场情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丙吉见状赶紧上来拉架。最后皇帝说了,都别吵吵了,大司马,你有什么看法?

    张安世想了想,突然大吼一声:“啊,我肚子疼!皇帝陛下,我请假搞定一下先。”说完他真的跑了。当然后来张安世找魏相,去打听辩论的结果——各打五十大板,他才安心地知道自己跑得无伤大雅。再说韩增一看这情况,马上表态说皇帝陛下,我给大司马送手纸去,然后立马回家,喝酒赏花去也。

    最后,皇帝“乾纲独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