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55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55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相心说怎么老来这招啊,我现在也是御史大夫了,给我留点面子啊。可是已经晚了,皇帝陛下注意到了,于是就问:“御史大夫有话要说?”

    “我,我……”魏相看丙吉一直对他使眼色,心一横说拼了,“臣一直掌管着国库,拿得出来。”

    刘病已有点疑惑的道:“你真能拿得出来这笔钱?”

    魏相道“回皇帝陛下话,我就是砸锅卖铁扔媳妇儿,我也不敢耽误皇上大婚。钱,有!”

    皇帝陛下听后脸色更加阴沉。但他多聪明的人呵,不能得罪这满朝文武中的顶梁柱。不过刘病已到底是文武双全的皇帝陛下,他索性想了个更绝的损招堵住丙吉他们的嘴……

    刘病已说了:“要是娶霍成君,那就委屈博陆侯了,‘门不当户不对’啊。本朝皇后的老爹一没封侯二没纳聘,总不能坏规矩吧!”

    丙吉一听心说这个麻烦了,他知道皇帝陛下直到现在仍对自己老丈人许广汉没有封侯、没有赏赐万斤黄金的事情“耿耿于怀”,尤其是许平君死后,他更觉得欠许广汉家的。当初他们是平民百姓小两口的时侯,过日子还挺好的,谁能成想许平君当了皇后命还没了。皇帝陛下这时候公开把话放出来,就是想借此讨个公道。

    霍光嫁女儿不给好待遇是不行的,但要说提高许广汉的待遇,这更麻烦,尤其是许平君虽死,却留下了一个皇长子,许广汉既是朝廷侯爵,又是皇帝陛下的恩人,再加上“别有用心”的朝臣——比如韩增帮忙,那将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老实说那就麻烦了,霍光未见得愿意以女儿进宫的代价换来局势的混乱,就算他肯,丙吉也不敢做这个主。

    于是丙吉只好说:“礼仪是大事,臣不是专家不敢做主,容我回去找个明白人问一下。”

    他还能去找谁啊?当然是霍光。

    霍显”迫不及待“地怂恿夫君将霍成君送入宫中,霍光思忖良久,终于应允。

    霍光对丙吉说:“谢谢你了,丙吉,你是个好人,我谢谢你,霍家谢谢你,朝堂上也要谢谢你。要是我哪天走了,霍家后人拜托你照顾,他们要是不听你的话,我在天上都不放过他们。”

    这一番话,把丙吉说的眼泪都快下来了。霍光从来都不傻,他已经开始为自己身后铺路了。能够巩固霍家和皇上的感情、维护天下大势的平衡,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送女儿进宫,为此,他不能再要求什么架子什么赏赐。

    当然,霍光更感谢丙吉,打心眼里谢谢这个人,谢谢他的这份苦心。所以咱们看霍成君后来做了皇后,霍光非但没有得到什么赏赐,反而自愿削减封地,这在整个汉朝都是反常的,甚至比那许广汉还反常。后者是没得到,但毕竟没赔本。不像霍光,赔本嫁女儿,这根本就是认栽服软。

    当然,霍光不能不服软,他服的也不是皇上,而是时间。如果霍光和刘病已都是正值壮年,结局绝不是这样。很多斗争的最后结果,其实都是人输了,时间赢了。

    临入宫前一晚,霍光特意将兴致勃勃的小女儿叫到自己跟前,”语重心长“地进行一番规劝。

    “为夫老矣,终有一日这个家要交到你哥哥手里,你哥哥他。。。。。。“想到儿子资质平平,身上尽是沾染奢华习气,论”吃喝玩乐“无一不精,论政治谋略只怕连皮毛都不通半点。

    如今的霍家子弟依仗他在朝中的势力早已”为所欲为“,甚至自己的妻子竟已狂妄得敢弑后,形同谋反,这一切癫狂行径的背后,无不是因为他“只手遮天“的权欲可倚靠,但他终究还是一日一日在衰老。

    霍光已经是个六十余岁的老人,这样的年纪实属高寿,整日的谋算令他积劳成疾,他原本还并不太担心霍家子嗣的将来,因为即使霍禹不是主控朝政的材料,至少靠着博陆侯的声威和家底,霍家的富贵亦足以延绵长存下去。但是这一切在许平君死后都变得不可确定起来,霍光很怕自己死后,他的这些无能庸俗的子嗣们会再次愚蠢地干出傻事来,而那时候又该由谁来替这个家收拾烂摊子?那个时候”岌岌可危“的霍家又该倚靠谁?

    霍光决定送女儿入宫,不是因为妻子那个可笑的虚荣心,而是他想给这个家谋划个长久的将来。现在,霍光唯有将投注都压在了小女儿身上,趁自己还活着,竭尽全力给霍家找寻一个长久的倚靠。

    “成君!”霍光注视着女儿,她十六岁了,正是像鲜花般怒放的年纪,“进宫后,你就是刘家媳妇,要恪守妇道,孝敬长辈……”

    “父亲!”霍成君打断了父亲的话,更正道,“陛下早没亲人了,要说长辈,上宫虹可算不得长辈,她是我的外甥女,哪有姨母孝敬外甥女的道理?”

第二百八十三章 掖庭采女() 
霍光愠道:“尊长说话哪能随意打断?你也太过骄横刁蛮了,平日家人宠爱你,难道你出嫁后也这般放肆无礼?出嫁后女子入夫家宗籍,自然以夫家论伦常叙尊卑,太皇太后是你的祖母,不再是你的外甥女!你给我牢牢记住这一点,否则,你就别进宫给我丢脸!”

    霍成君满腹委屈,“我哪里丢你脸了?”

    霍光慨然道:“有恭哀皇后在前,如果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样样都及不上她,那不是丢我的老脸又是什么?”

    “父亲!”好胜心起,霍成君不服气地嚷道:“你放心!女儿绝不会丢你的脸!许平君能做到的,我霍成君一定也能做到,而且肯定做得比她好!”

    霍光笑得有些苦涩,这个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在继承了母亲美貌的同时,也被从小娇惯出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刁蛮性格。她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没吃过半点苦,受过半分委屈,他忽然有些不舍,担忧着把霍家的命运压在她稚嫩的肩上,是否真的合适。

    “君儿!”霍显在边上插嘴,“母亲给你置办的嫁妆里,你别忘了把那个压箱底的宝贝取出来,你进宫后首要重任就是生个皇子出来!记住了没?”

    成君没料到母亲会在父亲的面把话说得那么直白,不由得羞红了脸。

    这一次霍光并没有责备妻子,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要尽快生下皇嗣!”他喃喃地自语,“尽快地……”

    霍显质疑道:“君侯,听说这一次选入掖庭的,可不只我们家的君儿一个,这是怎么回事?”

    霍光道:“许皇后亡故,宫里若要采选,不能单单挑我们霍家女子一人,总要广招采女做做样子的。”

    霍显试探性地问道:“可我听说这些采女里有个人和陛下的关系菲浅?”

    “那是关内候王奉光的三女儿,幼时与人结亲却总是丧夫,如今年纪大了无人问津。陛下在民间时和王奉光斗鸡相识,有些交情,王奉光担心成年的女儿长久留在家中,名声不好听,便求陛下收入宫中奉养。”嘴上虽这么说,霍光却仍记得自己见过王奉光的那个女儿,留在他记忆中的那个女子和传闻中的克夫女相差极大。

    霍显放下心来,得意地笑道:“原来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陛下也真是的,岂能亲身去冒险!再说了,区区关内候家的女儿岂能和我的女儿相提并论?”

    其实何止霍显想凭借“母凭女贵”,大汉皇朝想将自己的女儿奉献给皇帝陛下,以求能为家族谋一场“荣华富贵”的人多了。说到这里,就要谈一谈采女制度了。

    按照汉家制度,掖庭的采女制度是相当复杂严谨的。

    采选第一步,是郡县海选。

    各地的百姓报名,年龄在十岁上下的可以报名。然后官吏核实报名者的家庭背景,古代重农抑商,商人和个体户的家庭背景是不行的,家里三代以内有犯罪的背景也是不行的,总之,首先出生要好,做到“根正苗红”。

    确定采选者的家庭背景没有问题,郡县会发放盘缠,把所有参选者集中到郡的治所,由朝廷派来的宦官进行挑选。

    采选第二步,是初选。

    通过郡县海选的参选美女,被带到都城长安,由宦官进行初选。

    参加初选的美女,一般有上万人的规模,这么多人,当然挑选起来要“有条不紊”。

    参选美女被人称若干队,每队一百人。每队同时在宫中的大院里走步,官宦们观察队伍中有没有走姿不雅的,有没有身材偏胖的,有没有特别矮的,有没有看不顺眼的,当即挑出来退回原籍。

    采选第三步,体选,也就是体检。

    先由宦官们检查参选美女的五官,眉毛不正的不要、眼睛特别小的不要、鼻梁塌陷的不要、耳朵大的不要、门牙露出来的不要。除此之外,宦官还要看,脚大的不要、腰粗的不要、头发过稀的不要。

    体检的第二步由宫人来完成,宫人是宫女的第四等,之所以让她们来检查,是因为这一步由身体接触,宦官虽然被阉割了,但毕竟曾经是男人,宫女除了天子,其他男人是不能摸的。

    这一步宫人要仔细检查参选美女,身上有伤痕的不要、身上有大黑痣的不要。宫人还要与参选者对话,问家庭情况和年龄,口齿不清的不要、声音粗狂的不要、反应迟钝的不要。

    当然,最重要的是,宫人要检查参选美女是不是处女,不是处女的一律不能要,而且要追究当地郡县的责任。

    采选第四步,是医选。医选,是由太医令进行把脉。太医令们,隔着帘子,轻握参选美女的手,检查是否有各种疾病。虽然宫女要漂亮才能博得天子欢心,但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采选第五步,是文选。

    文选相对简单,美女们照着竹简,抄写一遍文字就可以了,不会字的不要、字迹潦草的不要、写字姿势不好的不要。

    到这一步,一万多美女,已经剩下不到一千人了,“名副其实”的十个人里面挑一个。

    采选第六步,是试选。

    试选,就是试用。

    这一个月,处于试用期的美女们,要接受宫里无数双眼睛的监视,有不良嗜好者不要、举止轻浮者不要、不会做事的不要。采女,其实有干不完的活。不但体力活多,宫里还安排所有宫女学习孝经、诗、大学、中庸、论语等书。学习成绩优异的宫女,往上升的概率也大,这是被天子宠幸之外,掖庭中另一条升职的道路。

    霍家虽然答应了,但最难的还是皇帝陛下那边。对此丙吉却对此事“胸有成竹”,他也玩了把偏的,找了一个皇帝陛下最不能拒绝的人去说亲。

    谁呢?许广汉。

    也不知道丙吉是怎么把这工作给做通的,反正论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古往今来恐怕也没有几个比丙吉更牛的了,他算是孝宣朝的最牛说客。许广汉跟霍家有多大仇恨,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双葩并立(一)() 
具体过程没有记载,成了一个有趣的谜题。但我们可以猜测:要想说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威逼利诱”或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前者估计不通,丙吉也不是那种人,那么后一种办法最可能了。至于说怎么做,丙吉最可能只有一个——告诉许广汉自己的身份,也就是刘病已当年是谁救下的。

    唯有这一点最有可能打动许广汉。这些事情丙吉从未透露过,而且到死都没为此向皇帝陛下要过赏赐,可见他本打算把这秘密带进棺材,但那也分时机,如今不是矜持的时候。

    为什么说这个有可能呢?因为霍光死后,许广汉得势,最“炙手可热”的时候,他上书要刘病已把丙吉提拔成自己外孙(当时已经是皇太子)的师傅,而且最凶险的关头,他日夜看守自己外孙的安全,也是带着丙吉一起的。

    谁都知道丙吉是谁的人,许广汉能做到这一步,是基于绝对的信任,把自己性命和前程都交给丙吉了,要做到这种信任,最可能的就是许广汉知道丙吉的立场。自己宝贝女婿的命是丙吉救的,他必须信任丙吉!

    只要许广汉相信丙吉的话,其余都好办了。丙吉只需要对他说,我现在仍要救皇上一次,这就必须让霍成君进宫,你愿意信我么?就搞定一切了。霍光要死了,皇帝陛下积蓄力量正要发威,这时候容不得半点闪失,许广汉好歹也曾是皇宫的官员,对宫廷的政冶斗争见识的不少,这点道理他要是不明白,就找根面条上吊算了……

    总之这都是推论。结论就是丙吉把许广汉说通了。刘病已看见自己最亲近的老丈人,来给霍成君说媒的时候,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不过很快,刘病已捡起了快要掉的下巴,他同意了。虽然史书不可能记载这对翁婿之间的谈话,但理由是很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