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商路仕途 >

第131部分

重生之商路仕途-第131部分

小说: 重生之商路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主意是李俊想出来,其他防段的人纷纷派人过来取经,整个防段猛不丁涌过来这么多人,倒是显得热闹了不少。

    最让同学们高兴的就是来的人都会主动派烟打招呼,刚开始几个不抽烟的还客气的推辞说不会不会。

    后来被几个老烟鬼喊过去咬了咬耳朵之后,只要有人发烟,没谁还会说不要的话。

    等所有的防段都来取过经,李俊这个临时副班长身上居然有了十几包香烟,除了两三包整包的,其他的都是散烟,至于牌子更是五花八门。

    为了方便挂网,李俊建议岳飞云把铁丝网分成了1020米的段,再根据木桩的分布情况添加竖丝和套环,然后再一段段套在木桩上再固定好高度。

    铁丝网的制作并不繁,而且1020米长的铁丝网也不重,在50几个学员的共同努力下,150米的铁丝网顺利挂在了最外面的这层木桩上。

    多了这层铁丝网,河水泛起的浪速被迟缓了许多,水里夹杂的各种石块和杂物也被挡在外面。

    虽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杂物挂在网上的现象,但通过及时打捞和拆除,不仅没有对铁丝网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有利于泄洪。毕竟少了这么多枯枝杂物,水的流速加快。

    一个上午河面的水位再次上涨了近10公分,但还没有超出大堤。其他防段上出现的几次小型管涌,在抗洪人员的通力协作下迅速得到了控制。

    根据指挥部的消息,今晚还将有一场大雨。现在河里的水位早已经超出了警戒水位,离堤顶只有20公分不到。如果再来一场大雨,水位超过堤顶是必然的事。

    于是整个下午大堤上又忙着加宽加高临时堤坝,60多名学员带着旧伤和疲劳铲土、装袋、运包,一直忙乎到晚上6点才在150米的大堤上重新筑起了一道近1米高,底下8层顶上4层的梯形临时堤坝。

    晚上8点,预期的大雨终于来临,在大堤下面临时搭起的避雨棚里,李俊和40多名早已经筋疲力尽的学员,就在雨滴敲在棚顶上的油布发出的“笃笃”声中,蜷缩在地上的防水布上酣然入睡。

第22章 临江抗洪(三)() 
凌晨五点,隐隐传来的轰隆声把所有在堤下休息的人们惊醒,随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纷纷涌上大堤。经过一夜大雨形成的洪峰终于来临,而这也是整个临江大堤必须挺过的一个坎。

    伴随着轰隆声越来越近,临江河的水位迅速上涨淹没了临时堤坝的第一层沙袋。又过了几分钟,洪峰的前锋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浑浊的浪头吐出泥黄色的泡沫不断朝前翻滚着,粗大的树兜被拱出水面又迅速被后面的浪头吞没。

    伴随着洪峰还有狂风,呼啸着的大风不仅疯狂的撕扯着站在堤坝上的人群,还夹杂着不少树叶细枝,这些玩意抽在人身上就是一条红印子。

    看着这些场景,包括李俊在内的所有学员站在大堤上都绷紧着脸。虽然之前就听说过洪峰要来,但当时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从来没人想到洪峰居然这么可怕。

    注意到上游防段上的人群纷纷撤退到临时堤坝内侧,岳飞云在大堤上一边跑一边大吼着命令所有的学员赶紧撤到堤坝内侧。对那些来不及反应的学员,则毫不客气的直接一脚踹下堤去。一旦这时候被狂风卷到河里,就是神仙也救不回来。

    看见岳飞云的动作,站在学员当中的李俊赶紧招呼身边的卢聪宇等人跳下堤坝,死死的趴在堤坝内侧的沙包上。

    第一波浪头夹带着狂风呼啸而过,临江河里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上漫。在岳飞云的吼叫声中,趴在大堤内侧的学员又迅速行动起来装填沙包,进一步加高临时堤坝。

    就在李俊扛着第三袋沙包朝堤坝上爬的时候,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巨响,只见下游百来米处江堤向内转弯的地方,一堆沙包和上面的几个人员像被一根巨大的原木狠狠顶入堤坝内侧,滚滚的河水随即哗然而下。

    “堤破了!!”看到这一幕,李俊脑海里刚闪过这个念头,堤坝上就传来岳飞云的吼声:“李俊带上一组二组跟我走!!其他人员继续加固作业!!”

    听到岳飞云的吼声,李俊把肩膀上的沙包扔下,七手八脚爬上堤顶跟着已经行动起来的一组二组学员朝岳飞云追去。

    等20几个人跑到那里,护堤的当地民兵有的在离缺口稍远的堤坝上预先打桩保护堤上的临时堤坝。有的扛着沙包不停朝豁口处扔,试图重新封堵豁口。但几十斤重的沙包扔下去,刚到水面就像纸片样的被河水卷走。

    看着湍急的河水一点点撕扯着堤坝上的沙包慢慢扩大豁口,岳飞云捡起地上一根拇指粗的保险绳朝腰里一捆,吼了一句“跟我上!!”便抓着堤坝外侧靠近堤顶的一排的木桩朝豁口中心挪去。

    岳飞云跳了下去,李俊拿起系在岳飞云身上的保险绳跟了下去,随后附近的民兵和学员也跳了下来。看到这边的动作,对面的民兵立即也行动起来,在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带头下,一个个依次跳进了豁口,摸着木桩朝中间移。

    但等岳飞云摸到最前头的那根木桩,难题来了,刚才那根原木不仅撞翻了堤坝上的沙包,也把豁口最中间的五六根木桩全部撞断。朝前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借力,而且这个位置正处于豁口中心,水流速度更是快了三分。

    “给我一根木桩!!”岳飞云停在那迟疑了几秒钟,突然朝趁着他们竖起人墙的机会,抱着木桩下到水里准备打桩的民兵喊道。

    听到岳飞云的喊声,走在最前头的那个民兵赶紧把手里的木桩递了前面的人墙把木桩传到岳飞云手中。

    接过木桩夹在腋下,岳飞云没有任何犹豫就去解腰上的保险绳。明白了岳飞云的意思,李俊急了,自己现在两只手抱着面前的这个木桩都这么吃力,岳飞云现在单手抓着,再把保险绳解掉的话,万一没抓住那就死定了。

    “后面跟上!!”李俊大吼一声朝外跨到了面前这根木桩外面,再移到岳飞云抓住的那根木桩外面。顾不上胸口顶在木桩上带来的疼痛,李俊赶紧腾出双手把岳飞云紧紧抱着。

    有了李俊的帮助,岳飞云快速的接下绳索捆在木桩上朝对面的民兵递过去。等对面的民兵接过木桩把保险绳拖过在那边的几根木桩上固定住,岳飞云和李俊一里一外挽着手抓着绳子慢慢朝中间挪。

    等和对面朝中间移的民兵汇合,后面的人员又递上来几根绳索固定住,一个由两排人员组成的人墙终于稳稳的挡在了豁口上。趁这个机会,两边的民兵迅速在人墙内侧竖起了两排新木桩,并把一个个沙包堵在木桩中间。

    等到身后的临时堤坝加宽到四排木桩四排沙包,40几个当人墙的学员和民兵才被拉上去迅速转移到堤坝下面的休息。

    “兄弟,大哥谢了!”躺在避雨棚地上的防水布上面,岳飞云扭过头朝还在拼命喘气的李俊笑了笑说到。

    “毛线,谢我还不如给根烟抽!”李俊骂了一句后世才有的粗话,举着手做了个夹烟的动作笑道。

    “一组二组,报数!!”听到李俊这么说,岳飞云侧着头左右望了望,突然喊到。

    “1”、“2”、“3”、“4”听到岳飞云的命令,避雨棚里此起彼伏响起20声有气无力的报数声。如果要放在平时,谁要敢这么报数,岳飞云早就踹过去了,但现在听到这20声报数声,岳飞云只说了声“好好休息”便没了声音。

    这波洪峰来的快,去的也快,到第三天,临江河里的水位已经下降到了旧大堤以下,并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根据李俊对临江河的了解,接下来只要不下大雨,他估计这里的抗洪任务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了。如果不调往其他地方的话,再过几天他们就可以打道回府。

    “李俊!!”这天中午,李俊正和卢聪宇等七八个一组的学员坐在遮雨棚里抽烟休息。岳飞云突然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进来喊道。

    “到!!”看见有外人来,李俊把手里的香烟递给卢聪宇,赶紧站起来敬礼报告。

    “根据指挥部决定,命令你带1组全体人员赶赴河口村,参与救援任务!!”岳飞云还了个礼,说了新任务。

第23章 河口村救援(一)() 
听到岳飞云说到河口村是去执行救援任务而不是抗洪,李俊心里觉得很奇怪。前世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河口村人,河口村位于临江乡的最南部,地势比临江河还高根本不可能闹洪灾。这个时候有什么救援任务?

    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李俊想归想,但还是立即招呼都在避雨棚里的三班一组跟在那名乡干部的后面朝河口村走去。

    一路上听了那个乡干部的介绍,李俊顿时想起前世父母亲老是念叨的一件事来。河口村地处临江河上方,每逢雨季倒不受临江河的影响。为了解决村子里用水问题,70年代乡里在离村子大约10里路的江山脚下修了一座神口水库。

    这座水库在90年雨季的时候曾经发生过崩塌事件,把整个河口村全部冲成了平地。李俊那一年正在江口县中上高一,发洪水的时候根本没有回家,这些还是等他放暑假回家的时候才知道的。

    根据父母亲说,在水库崩塌之前,村里的人都不愿意从村子里撤出来,后来还是乡里的干部请动了解放军上门做工作,村民们才不得不从村里撤到了村子附近的一个山坡上。

    李俊的父母亲之所以这么念着解放军的恩,最主要的还是李俊的妈妈在撤离的时候,中途居然偷偷溜回家里想去拿几件衣服。

    但就在村民们撤到山坡上没半个时辰,神口水库的大坝就崩开了一个大口子,把她的母亲困在了村子里。

    幸好李俊的母亲也算机灵,当即爬上了屋顶求救,最后是解放军冒死冲回村里,把她救了出来。

    要是再晚个半个小时,等到大坝彻底塌掉的话,李俊的妈妈不仅就死了,说不定连尸骨都找不到。

    想到这回事,李俊心里恨不得身上长双翅膀立刻飞到河口村去,连忙吆喝着加快脚步朝河口村跑去。

    那名乡干部根本不知道李俊现在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前世的父母安危,以为他完全是为河口村村民的安全着急,心里激动万分的喘着粗气跟在后面。

    等李俊带着9名同学冲到河口村里,正在为村民们死活不肯撤离急的头冒青烟的乡村两级干部赶紧迎上来把情况介绍完,就眼巴巴的等李俊拿主意。

    李俊不知道前世那些解放军是怎么做的工作,但现在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心一横,最后下了一道因此挨批评的命令:“先劝,劝不动,有小孩把小孩抢走,没小孩抢老人。”

    听到李俊这个蛮横无比的命令,包括卢聪宇在内的9个同学和一旁的乡村两级干部都目瞪口呆。李俊这幅作态哪里是解放军啊,简直就是旧社会的土匪行为。

    “我是副班长!执行命令!有责任我来扛!都TMD的动起来!”看到一班子人还站在那不动,李俊铁青着脸破口大骂着冲进了旁边的一家人家。

    听到李俊的话,再加上李俊都已经冲进人家家里去了,卢聪宇和其他8名学员赶紧招呼旁边的干部带路,一人一家冲了进去。

    要说这个村子里的人,李俊没有不认识的,他现在进得这家人家主人叫李仑员,跟前世的李俊还是同族,论辈分李俊该叫他三伯。

    李俊闯进来堂屋的时候,今年50多岁的李仑员正安慰哇哇大哭的小孙子,刚才村里和乡里几个干部进来说神口水库的大坝要塌了,让他撤到村外面的山坡上去,被他破口大骂一通,把小孙子吓着了。

    “别劝了,解放军来了都没用,老子当年也是军人,那个大坝是老子当年流血流汗修起来的,不可能塌!”李俊还没吭声,李仑员已经把他的话给堵了。

    “三伯,你应该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当年是普通战士,我是少尉,现在我命令你撤离!!”李俊朝他敬了个礼,板着脸说到。

    “少来,老子要留在部队,现在至少是中校,你一个少尉能命令我?”李仑员瞅了李俊一眼嗤笑一声说完,低下头继续哄小孙子。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李俊现在没时间跟他再讲道理,话音未落,抱起还在哇哇大哭的小男孩就跑。

    李仑员根本没想到李俊居然敢这么做,一下没提防小孙子就被李俊抢过去了,等他回过神来李俊已经跑出了堂屋,当即勃然大怒的操起一根扁担就追出来。

    “虎虎不哭了哈,俊叔叔现在带你骑嘟嘟马上山去掏雀雀,山上雀雀可多了。”李俊抱着小男孩走出堂屋后,把小男孩举起来架在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