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梁祝劫运榜 >

第38部分

梁祝劫运榜-第38部分

小说: 梁祝劫运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知道这把噬魂匕是上古宝物,被自己偶然得到,机缘巧合下解开了封印,以前这件最强的魂魄攻击手段,用之无往不利,这次却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说明七品的神魂类攻击手段,已经没有办法奈何他了!

    “看来山伯的神魂以及文人身,都很强大啊!至少要比七品的噬魂匕强上几个品级才行,是五品还是四品?看他如此轻松地就对付了噬魂虫,难道他的文人身是三品不成?”

    想到此处,马文才的面色有些难看起来,文人身的品级太高,那自己还怎么打?要知道儒家之人互相争斗,大部分都是远程攻击,靠的就是儒气的品级和数量,文人身的品级太高,那能提供儒气的质量就很恐怖了!

    既然这两种软硬兼施的方法都试探不出他的深浅,那我也只好动用儒气攻击了!

    马文才想要大战一场,对面的梁山伯也做如此之想,二人不约而同,选择的进攻方式都是《史记》中的文章。

    《史记》是(西)汉朝亚圣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第53章 七品李广 箭射六品卫与霍() 
《史记》成书后,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故在汉朝,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东)汉中期以后,朝廷下诏杨终删节和续补《史记》为十多万字发表,以后一直流传的都是经续补的《史记》。《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自三国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中有《李将军列传》,马文才书写的正是汉朝李广将军的传记,他有高超的祖传射艺,他射匈奴、射雕者、射白马将、射追击者、射猎、射石、射敌方裨将,百发百中,矢能饮羽!

    马文才有儒家七品儒士修为,尚不能临空书写,但他用儒气将纸固定在空中后,飞快地书写完了一整篇的《李将军列传》,此时纸张已经放平,悬浮在空中,纸上的文字个个如珠玑般耀眼夺目,其上升腾起道道宝光,放射出无量的光华。

    此乃七品文章所具有的异象:字字珠玑,大放光明!

    纸面上的光华凝聚成一位白马银袍的老将形象,但见他胯下一匹千里雪,左腰悬五尺三寸长的古越剑,右侧身后一壶箭羽支支如雪,得胜钩上挂着一柄梨花狂雪刀,左手紧握三百斤的大黄灵宝弓,右手正如飞轮一般取出穿耳箭,向山伯连连射击,支支不离要害,此人正是汉代令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

    马文才儒家七品初级,梁山伯已经到了儒家六品中级,比马文才高了一个多品级,已经能够用笔墨凌空书写了,他写的是《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这是卫青与霍去病二人的合传,故而山伯用文字凝聚的,也是卫青与霍去病二人。

    卫、霍二人都很年轻,刚刚二十出头,生得虎背蜂腰,英俊异常。

    卫青骑着御赐宝马玉斑,这匹白色的宝马骨骼高大,耳如劈削,豹眼环形,通体光华,虽连年征战,却一丝伤痕也没有,此时正昂首睨视,如万乘之君。左腰悬御赐的泰山宝环剑,右侧挂着一壶长箭,得胜钩上挂着一柄雪满弓刀,左上臂贴着一面泰山玄盾,手上握着一张宝雕弓,右手不紧不慢地取出一支支长箭,向马文才射去。

    卫青旁边是十七岁时得封冠军侯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见他头戴黄铜虎头盔,身穿盘龙锁子甲,座驾踏雪无痕白龙驹,左腰悬御赐的大夏龙雀剑,得胜钩上挂着梅花枪,护卫在身后的十八燕骑,身影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左手正握着元狩弓,从身侧不断地取出一支支长箭,与李广对射。

    山伯是六品大儒,其书法仙气飘逸,可令满室生香,所以由文字凝聚出来的卫青与霍去病二人,身上也有道道灵光闪烁,仙气飘逸出来,带着阵阵香气,令人神魂清朗。

    汉代有歌谣:卫家刀,霍家枪,李家的弓弦断人肠!

    李广擅长冲锋陷阵,非得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所以他格斗的经验和技巧十分丰富,匈奴人都十分惧怕。

    霍去病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极擅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曾俘虏匈奴王等高层共二百余人,追得匈奴单于连夜遁逃,曾在封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

    虽然卫青的武功并不弱,但匈奴畏惧的是他的骑兵部队,他奇袭龙城,收复河朔,曾七战七胜,击破单于,但主要的职能在于临阵指挥、战前策划,所以卫青的格斗经验不如李广。

    单论武力值,李广第一;霍去病是将才,排名第二;卫青是帅才,并不以武力见长,排名第三。

    场中的众儒生都见识过马文才用文字凝聚出的李广的箭术,尤其是他的连珠箭,一支支角度刁钻古怪,箭箭不离要害,叫人防不胜防,而梁山伯虽然高了一个品级,但毕竟刚刚练习,所控制的将军身手不娴熟,所以大家还是对马文才的战斗力最有信心。

    果然,李广射出十箭,霍去病只能还七箭,而且还不能次次命中李广的箭头,将其射落,李广也三者兼顾,将剩下的三箭,都射向了卫青和梁山伯,一时间,梁、马二人面前,光箭齐飞,来来回回,眼花缭乱!

    围观的众儒生也都目光犀利,发现每一次李广的大黄箭射中卫、霍二人,他俩身上的白光就黯淡一些,很明显如果黯淡到极点,文字凝聚的二人就会溃散了,而每道光箭射向山伯,都被他面前的纸盾挡住。

    不对,众人又仔细看了一下,发现那光箭还没射到纸盾,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带偏了,斜斜地向外引走,并未与纸盾接触。

    众人看得大奇,不由议论纷纷,卢嘏思索了一下,迟疑地说道:

    “莫非是飞到盾里的那条龙起了作用?”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这种现象了,不由看向英台,英台发现众人注视,一边盯着场中二人,一边淡淡说道:

    “不清楚!我也是头一次看到这种招式,不过,为何他射向李广和马文才的箭,却一点作用也没有?”

    众人一看,可不是吗?霍去病射向李广的羽箭,以及卫青射向马文才的箭支,还未与李广及马文才身前的降龙木盾接触,就消失了!

    很诡异啊?

    众人都看不明白,这是马文才研究的招式,还是梁山伯的力量不足,或者他另有什么妙计破敌?

第54章 龙跃在渊 胜败全在一念间() 
再看梁山伯,就见他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托着棋枰,上有跃龙,是为龙跃在渊,原本蜷曲成一团睡觉,现在正伸着懒腰,全身一涨一缩,正在成长,看来山伯翻盘的机会正在增大。

    其头顶悬浮的白银宝典,上有一条见龙正紧盯着李广的动作。

    在见龙透明的脑门上,可见脑海中有无数的李广虚影,每个虚影周围,又都有无数的八卦符文在剧烈地运转,使得李广的每一次射箭,都被分解出成百上千个动作静止在那里,供见龙分析,破解其射箭的诀窍!

    每当理解了一点,就传给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得了传授,实力在逐渐提升,射出的箭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熟练。

    见龙,可学习对手的优点,复制其长处!

    围观的众人也发现,霍去病拦截李广的羽箭,一开始是七支箭只能拦截到三四支,现在一刻钟后,霍去病射出的七支箭,将李广的七支箭,全部射落。

    非但如此,霍去病射箭的速度,也有提高,李广射出的十箭中,有第八支箭,正在被拦截!

    但卫青射箭的精度和力度,好似都没有变化,依旧在不紧不慢地向着马文才射去,但都被降龙木盾抵挡住了。

    众人大是疑惑,但都知道梁山伯多智,这么做并非没有道理,可难道他不急吗?李广射出去的箭,落在卫青和霍去病身上,将他俩身上的白光,射得越来越暗淡了!

    山伯忽然感觉到心脏中的惕龙,越来越是不安,有一拨拨的恐慌、警觉、危机的情绪传来!

    惕龙,代表着山伯的风险,如果对敌时山伯有隙可乘,惕龙就会传来一股安然、必胜的坚定情绪,帮助山伯做出决断,此时棋枰就会自动翻盘,跃龙会直奔对手,或胜或平,此战都在山伯的一念之间!

    相反,如果山伯遇到了危险,那么惕龙也会将危机的情绪传给山伯,让他预先卜算、设伏,棋枰上的跃龙,也会越发的慵懒、无力,随后如果没有风险了,惕龙才会安然,跃龙才会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现在惕龙如此警醒,说明山伯再不采取措施,马上就要失败了!

    众人看梁山伯依旧气定神闲,手托棋枰,无视棋枰上跃龙的懒散,也不管卫、霍二人的危境,那些赌他输的人不由暗自高兴,而赌他赢的人,也有人开始沉不住气了!

    “嗖,嗖!”

    李广最后连发两箭,将卫青和霍去病二人的身影射爆,点点白光溃散后,写有《史记》的文字,不得不重新返回到山伯的祖窍中温养,等到重新积攒了力量,才能再次被拿出来使用。

    有些赌山伯赢的人不由发出了一声哀叹,马文才见对方的进攻套路已经消失,也是暗松了一口气!

    “就是现在,龙跃在渊!给我翻盘!翻盘!翻翻翻!!!”

    白银宝典上的见龙,虽然将文才的动作、功法一一破解,但这招儒术只是能学习对方的长处,对山伯做出判断的眼光,依旧帮助不到,所以山伯只能依靠肉身的力量!

    此时透过山伯的双眼,可见文宫内的文人身,周围的八卦符文在疯狂运转,掀起了道道如啸般的风声,他知道,胜败在此一念之间,所以毫不吝啬自己的能量与手段,在疯狂地推演。

    就在梁山伯一声低喝的同时,棋枰上漆黑的跃龙,立刻精神抖擞,身形大涨,其龙角如枪,龙舌如剑,龙牙龙爪如勾,龙鳞散发着森森锐气,龙躯上发出的道道光晕如剑芒一般刺人肌肤,其身躯蜿蜒,目中精光闪闪,择人欲噬。

    山伯“唰”的一下倒扣,棋枰翻转,将跃龙扣在下面!

    跃龙能飞能悬,并不向地下落去,而是脊背一弓,抓住了马文才刚刚松了一口气、精神有所懈怠的机会,“嗖”地一下如电一般向着马文才飞射而去!

    如流光火石一般,跃龙从李广心口穿过,来到极为坚硬的降龙木盾前,其森森的寒芒聚聚散散,降龙木盾立刻出现了一个圆洞,原来卫青射向马文才的箭支并非没用,而是找到了降龙木的变化节点,一点点的射破,等到跃龙来临,轻松破盾!

    跃龙从降龙木盾的孔洞中穿过,来到了马文才的脖颈间,头尾交接,盘做一个圆环,如项链般将马文才的脖子缠绕了一圈,动也不动!

    “龙跃在渊”用出来,就可以让山伯做出选择,是“击败”还是“打平”对手,能做到随心而发,怎么选择都没有害处!

    跃龙,全身锋锐不说,单单是它择机暴起后,可胜可平这一能力就不得了,胜败全在主人一念之间!

    此时,山伯选择的是击败对手,如果马文才不服,那。。。。。。

    “啊?~~~~~~”

    众人发出一声惊呼,就见跃龙虽然竭力收缩了全身的锐气,但依旧有部分剑芒刺破了马文才的肌肤,点点嫣红的血珠慢慢的凝聚了出来,这还是跃龙努力收缩的结果。

    如果跃龙发力,紧紧缠绕,单凭马文才的肉身,非但受不了龙鳞、龙躯上的剑芒,龙牙、龙爪上的铁钩,就连龙角、龙舌也会刺入马文才的喉部要害,将其灭杀!

    眼看就要失败的梁山伯,还未眨眼之间,就转败为胜,这让那些还以为能凭着赌博大捞一笔的儒生,着实难以接受!

    马文才也识时务,知道事不可为,坦然认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