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78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78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侠是什么,小的见义勇为,拨刀相助。大的为国为民,共赴国难。郭靖大侠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注解。人人都说笑傲无侠,岳不群来到吐鲁番后,见到当地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朝不保夕之境,想要以传教的方式,来改变吐鲁番百姓的生活状态,难到不是侠的一种吗?更何况吐鲁番还是中国的地方。

    对于其他的,本人不想说什么了,世人有各种各类,或者本人只是那一小绰人吧,不属于大众,有些落伍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武当() 
武当派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其三面绝顶,千丈滑如冰,进入武当派,只有一条通天的小路,而这一条小路的唯一路口,就位于武当的解剑池。解剑池,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池水,并不叫“解剑池”。但是,之所以在江湖上几乎无人不知,是因为在池中,有不少名剑利器沉在池底。这都是想带剑上武当的武林高手的兵器,都是不听武当道士劝说硬要带兵器上山的武林高手的兵器。

    开始原本是因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乃冠绝古今的绝代大宗师,他不但武功卓越,而且人品也无可挑剔,为武林中人所敬重,所以大家自发在解剑池解下武器,以示对张三丰的尊敬。长此以往,就成了惯例,事实上等真的上山,就会有武当派弟子把兵器送上,这本是一种形式罢了。可偏偏每过几年,就有不肯解剑入内的狂妄之人,难免与武当弟子起冲突,最后输掉了骄傲,最终只得将自己的兵刃留下,沉入池底。池底兵器不多,但每样皆属精品。

    岳不群与宁中则上报大名后,解下配剑示意尊敬。行了百几十步,又有武当弟子将配剑送回。若是在平日,两人倒可以接剑上山,但今日是为拜寿而来,自然不肯接剑,直接空手上山。半道又有武当弟子迎住两人,知两人是初次前来武当山,少不得跟随为两人指点诉说武当之景。

    在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时,两帝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壮丁三十余万人,费银计百万,历时七年,(一说十三年)大修武当山宫殿。在武当山修建了三十三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桥等,绵延百四十里。建筑格局均依经书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设计而成。

    武当山紫霄官正殿梁上仍有大明永乐十一年、十二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三天门绝壁上则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蔚为壮观。天柱峰顶太和宫又称金殿,殿中供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坐像。武当道教的黄金时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武当山更赐名称为“太和太岳山”。在武当派光修道的道士,就有四百余人之多;就是习武的武当派弟子,也有**百人之多。加上各地的分院道观,全部的武当派弟子不下两千人;俗家弟子也有两三千人之众,可见武当派之盛了。

    武当宫殿群比起西域五德五行宫更见奢华,但实用性就远远不如了。毕竟是山上的宫殿群,景观还是极好的。今日前来的各派高手不少,半途却并未遇见,想是武当弟子为接待方便,以观景之名故意错开了。辰时上山,午时初终于轮到岳不群两人了。

    紫霄宫前,有两个三旬有余的英气、随和的道人,站着迎接岳不群、宁中则。上前互道姓名称呼,岳不群才知这两人也是“熟人”。乃是武当派第二代的高手清虚道长,和比岳不群小半辈,但年纪差不多的成高道长。此时两位道长的武功不弱,但还不入一流之境,在武当派并非是主要当家的那几人。想来是岳不群的声名太小,而宁中则前年还是二流中品的身手,所以并未引起武当派的重视。

    岳不群并无所谓,低调做人也好,先至太和宫祭拜了张三丰真人的铜像,再将礼盒送上。清虚成高两位道长与岳不群宁中则两人分宾主坐下,说道:“贫道师伯身体不适,要在寿筳那日才能接见宾客,失礼之处,还请两位见谅。”

    岳不群笑道:“无妨,无妨,我们不过是两个小辈,岂敢劳动玉清真人大驾。只是我华山派将于十月十五那日,举办掌门人交接大典;还望两位道长转告玉清真人,派遣贵派高手前往观礼。”

    清虚道长惊道:“哦,华山派的段掌门欲退隐江湖了?可是华山派风不言风大侠继位?”

    宁中则不悦的说道:“华山派的下任掌门人选,一直是我夫君岳不群,难道你武当派不知么?”

    清虚道长老脸一红,说道:“贫道和成高师侄于西域待了十一年,直到前年方回。一直听闻华山派乃风不言风大侠主事,所以有所迷惑,方有此误会。还请贤伉俪见谅,见谅。”

    岳不群笑道:“无妨,无妨,岳某德薄识浅,声名不显,本不能得传华山派掌门之位。只是风师弟重伤未愈,华山派又无其他贤才,所以岳某迫不得已,才接任掌门之位。”

    清虚道长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贫道在此恭喜岳先生了。”

    一旁的成高道长忽道:“不知贵派的张不惑、陈不寂两位大侠如何了?前年贫道曾与他们二位有过一面之缘,近年来却不闻他二人行踪,是否是闭关练功了?”

    宁中则听了不由大动肝火,两人的弟子基本逃离华山,在江湖上多多少少有风声传出,这武当派岂会不知?两个道士阴阳怪气的乱问,十分可恶,当下猛拍桌子,站起喝道:“那两个恶徒意欲刺杀本派长老,强迫本派掌门传位于他们,已被本女侠斩杀,你武当派欲要为他们出头不成?”

    清虚、成高两道大吃一惊,呐呐不知言,忽闻后殿传来一阵笑声,一个近五旬的中年道士步出后殿,说道:“久闻华山玉女,宁仙子宁女侠之名,果然豪气干云,不让须眉啊。贫道冲虚,在此有礼了。清虚师弟和成高师侄皆直爽之人,因久在西域,早忘了中原的礼节,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失言之处,还请两位贤伉俪多多见谅。”

    岳不群和宁中则一惊,冲虚道长乃是武当派下任掌门继承人,在江湖上的地位,并不比宁清林差。辈份上只比段清玄低上半辈,比岳不群宁中则至少高出一辈半辈,江湖地位就不知高出多少了。他出来打圆场了,岳不群宁中则两人忙站起见礼。

    岳不群笑道:“无妨,无妨,只因陈、张两叛徒欲要行刺宁师叔,我师妹救父心切,才斩杀了二人。人本是我师妹所杀,师妹还以为旁人不知就里,欲为陈张二人出头呢,所以才一时激愤失言。还请冲虚道长不要怪罪我师妹才好。”(。)

第一百四十章 太阴() 
冲虚道长摇摇头道:“宁女侠豪爽大气直有男儿之风,江湖上多年未曾见到宁女侠这样的奇女子,贫道欣赏还来不及呢,怎会怪罪。”

    冲虚道长又请两人坐下才道:“君子剑岳先生的大名,贫道也多有耳闻。岳先生多在陕西甘肃四川一带行走,连江南之地也有踪影,为何却不至中州湖北之地访友?”

    岳不群说道:“岳某武功低微,向来不喜争强好胜,而中州湖北两地多出高手,岳某自不敢来此献丑,贻笑方家。”

    冲虚道长笑道:“江湖中人多喜争斗,岳先生反而谦冲自牧,倒与我武当同类。岳先生日后有隙,可常来我武当访友问道。”

    岳不群应道:“一定,一定。”

    冲虚道长又道:“贵派所送吾师的贺礼太过贵重了,五百年的人参,乃疗伤的上品灵药,可遇而不可求。贵派段掌门和风大侠皆身负重伤,更需灵药的调养,还请岳先生收回才是。”

    岳不群说道:“多谢冲虚道长关心,去年末岳某于长白山偶得两支五百年的人参,其中一株已让风师弟服用了,风师弟伤势大好。而吾师之内伤非药石可医,需以极高强的内力打通续接经脉方可,可惜此世并无此等高手,只得作罢。剩下这支人参留之无用,正好送与玉清真人以做贺礼。”

    冲虚道长又推辞几句,方才收下,毕竟是武林中的级大派,五百年的人参虽然还算贵重,却算不上太过难求之物。五人又谈了几句,岳不群肯求在寿筳上邀请各派参加华山派掌门交接大典一事,冲虚道长也代其师同意了。岳不群和宁中则正欲告辞,好让他们接待其他宾客。

    不想冲虚道长忽然问道:“听闻在两年前,宁女侠于郑州,以拳术击败**门少门主夏莫言,当时使的是一种类似于太极拳的拳法,不知到底是何拳术?”

    宁中则自豪的笑道:“那是我师兄自创的拳术《岳氏太极》”

    冲虚道长三人脸色一变,说道:“竟是如此,岳先生大才,令人好生佩服。”

    武学之中,要新创一路拳法剑法,当真何等不易。若非武功绝高,又有过人的才智学识,决难别开蹊径,另创新招。像华山派这等开山立派数百年的名门大派,武功中的一招一式无不经过千锤百炼,要将其中一招稍加变易,也已极难,何况另创一路拳法?虽然听名字是仿照武当派的《太极拳》而创,也是极为难得了。

    岳不群说道:“岳某师妹过溢了,岳某翻阅了华山派历代先辈对《武当太极拳》的描述和研究,以及先父对《岳氏太极拳》的一些想法,磕磕碰碰近十年,才偶然创出一门类似太极的《太极拳》来。”

    冲虚道长说道:“岳先生不用过谦,即使修改一路拳法,也是极难得之事,何况自创拳法。岳先生可愿与贫道以太极切磋一番?”

    岳不群道:“久有此愿,还请冲虚道长手下留情。”

    冲虚道长大笑请岳不群和宁中则至后殿,又来到一个小练武场。各人在旁站定,岳不群与冲虚道长站于场中,互施一礼后,皆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

    冲虚道长先一步上前一式“单鞭手”,岳不群还之“云手”,冲虚道长又一式“手挥琵琶”,岳不群一式“揽雀尾”,冲虚道长再一式“双峰贯耳”,岳不群一式“白鹤亮翅”,两人你来我往慢悠悠轻飘飘的打着《太极拳》,并无半点烟火气,实则十分凶险。《太极拳》虽说是以柔克刚,其中更有十分刚猛之劲,如“双峰贯耳”“搬拦捶”“撇身捶”“肘底捶”等等招式,无不有开碑裂石之劲。两者的《太极拳》招式名称有相同,但是具体招式并不同,而且使力运劲之法更不相同。

    《武当太极拳》可谓纯内家拳法,杀伤性极大的战阵之拳,一招一式莫不带有内力运劲之法,圆转如意,以内劲沾滞对手,随已之劲而动,既有柔劲的绞杀方式,又有刚劲的捶击方式,可谓七柔三刚。又多了粘、引、挤、按等内力运劲之法,以静制动,后制人。

    而《岳氏太极拳》与后式的公园式太极拳极似,招式多仿后世大路货的太极拳,对古内家太极拳参照极少,运劲之法多是内外结合,外劲仿后世之法,内劲仿空明拳之法,借力打力,卸力守御,可谓九柔一刚。以守为攻,以不胜为胜。威力上当然是冲虚的古法《武当太极拳》更胜,但易学度和守护程度却是新《岳氏太极拳》更胜。

    两人交手半个时辰,招式运用了三遍,才相互收劲立定。岳不群问道:“冲虚道长,不知岳某之拳与贵派《太极拳》有无相通之处。”

    冲虚道长摇头笑道:“虽然贫道的《太极拳》未明太极之真意,但也看得出来,岳先生的《太极拳》虽然高明,与武当的《太极拳》拳意类似,皆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用意不用力,圆转如意,一招一式,节节贯串,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但是在运使劲力方面,却并无太极之阴阳转化,刚柔并济之意。纯是一味的至柔守护,绝无伤敌之意。与岳先生谦冲自牧的品性甚合,与道家上善若水之意甚合,亦与恒山派的《万花剑法》甚似。虽说也是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之法,但还称不上太极,可称为《岳氏太阴柔拳》。”

    岳不群笑道:“冲虚道长武功见识远胜岳某,说岳某的拳法是《太阴柔拳》,那自然是对的。岳某多谢冲虚道长为之改名。”

    冲虚道长赞道:“岳先生太谦虚了,贫道惭愧之极。想岳先生年不过三十许,功力不及贫道,但武学修为却更胜贫道。如岳先生日后能潜心锤炼此拳,想来二十年之后,定会成为华山派一绝。”(。)

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会() 
岳不群借机又向冲虚道长请教武当《太极剑法》,冲虚道长不好推辞,又以《武当太极剑法》对阵岳不群的《养吾剑法》。≥≦不过冲虚的剑法并不如拳法,想来应是《太极剑法》尚未练成,只得其形,未得其意,剑法生硬而棱角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