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7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7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3章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李承乾果然感冒了,包着一圈的皮裘冷的瑟瑟发抖,想找棉被,发现棉花这东西在大唐只是观赏性植物,棉被还只存在于他的理想当中。

    三天前从老李同志那里回来,心里想着要不要装病,结果顺嘴说了出来,没想到一语成谶,还真感冒了。

    所以李承乾现在很后悔,一边暗骂自己乌鸦嘴,一边抱着一大碗太医开的药,艰难的往下咽,不是因为太苦,而是实在喝不下去。从早上到中午,饭都没吃一口,药已经灌下去6碗,肚子喝的滚圆不说,还特么饿的难受。

    而且天实在是太冷了,在寝宫搞了4个炭盆都不顶事,房间中除了没有结冰,比外面好不了多少。

    “太子殿下,铁匠省亲回来了,就在门外等着,您见不见?”春晓打开门与外面的侍卫交待几句之后,带着一身的寒气走回来,对李承乾说道。

    “铁匠回来了?让他进来,快进来。”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这位爷给盼回来了。

    炉子的图样已经画好两天了,奈何宫里的铁匠带着婆娘回家省亲,一直就没有回来,所以只能把图摆在那里和春晓大眼瞪小眼的瞅着。

    “殿下,小民回家省亲,回来的晚了,还望殿下恕罪。”铁匠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给李承乾见礼之后,哆嗦着请罪。

    不是吓的,是刚刚在外面冻的。

    大唐皇朝没有棉衣棉裤,百姓在冬天主要御寒的衣服是绵衣。而绵衣与现在棉衣是不一样的,绵指的是蚕丝结成的片或者团,把这东西塞到衣服的夹层里面就成了绵衣。

    这种东西怎么说呢,要说能御寒那是肯定有这功能,但你要说这东西能保暖,好像就有点扯蛋了。

    “免了免了,你看看她手里的图你能看懂不。”李承乾被铁匠带进来的寒气一吹,激灵灵打个冷颤,皮裘裹的更紧了些,然后指指春晓手里拿的炉子的图画。

    “待小民看看。”铁匠继续哆嗦着,从春晓那里接过几张纸,认真看着。

    “你还是放到桌上看吧。”李承乾看着铁匠抖的跟筛糠一样的手,眼珠子乱蹦,这特么能看清楚么。

    “是,是。”铁匠把图放到桌子,认真看了一会儿后扭头说道:“殿下,图小民看的情,但这上面的写的字,小民不懂。”

    “字?!”李承乾皱起眉头想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那图上标的尺寸全是拿阿拉伯数字写的,整个大唐好像除了刚刚学会的春晓和自己,就没人认识。

    不过李承乾最佩服的还是铁匠的识图能力,纸上的炉子画的如同鸡刨,圆也不圆,方也不方。直线像浪线,弧线像正弦曲线,就这样的图,铁匠竟然也能看懂,不得不说大唐匠人确实牛逼。

    足足过了有十几分钟之后,铁匠才搞明白那些数字的意思,这个明白指的是灵活运用,并不是指认识。

    “殿下,小民已经看明白了,这物件小民能做。”铁匠经过这么长时间,终于算是缓过来一点,不那么冷了,说话也顺畅许多。

    “能做就好,能做就好。”一听铁匠信心满满的说能做出来,李承乾当时觉得身上寒意都弱了几分,总算是要告别这种寒号鸟一样的生活了。

    “不过,不过……。”铁匠眼神闪烁,欲言又止,结巴了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来。

    “不过什么,快点说。”李承乾最受不了这些匠人畏畏缩缩的样子,想说啥就说呗,难道小爷还能砍人不成?就算是小爷想砍,那皇帝老子也不会同意啊。

    “小民只是想问问殿下,您这阿~,阿拉伯数字小民今后是不是也可以用?”铁匠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把想问的事问了出来。

    “我靠……。”紧张了半天的李承乾大大的出了口气,还以为铁匠能说出什么有难度的问题呢,结果就是这个。

    “没问题,你用吧,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教给你的学生。”看着铁匠那眼神,李承乾知道,如果自己不给他个明确的答案,只怕这老小子一定不会放心。

    “殿下……。”春晓被李承乾搞的一愣,从未想本他会这么简单就把字套数字传出去,而且还是传给一个匠人。

    李承乾却没有让春晓把话说完,摆摆小手手止住她接下来的话,对铁匠说道:“去吧,把本王要求的东西做出来,最好多做一些,这宫里怕是有很多地方都能用的上。”

    得到肯定答复的铁匠眉开眼笑的走了,太子殿下很和气,而且还传授了简单的计数之法,这计数的方法拿回去足可当成传家宝来用呢。

    春晓接过李承乾手中的药碗,有些埋怨的对他说道:“殿下,你怎么如此轻易就答应他了?要知道这些文字很重要呢,就算是到了私塾先生都不一定会教。”

    春晓是前隋犯官之女,很小的时候就入了教坊司,后来因为长相甜美入宫作了宫女,所以根本知道,就算是外面的私塾也是教不了阿拉伯数字的。

    “文字发明出来就是给用的,如果都敝扫自珍,只怕我们现在还在吃生肉,喝生水呢,所以别计较了。”看着气鼓鼓的春晓,李承乾想到自己的妹妹,慢慢给她讲道理开解她。

    虽然李承乾现在只有8岁,可身体里面却装着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广开民智的重要性。只有整个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纨绔的生活才会显得有意义,否则在一个缺衣少食的时代,就算是想纨绔也纨不起来。

    “哼,殿下就是太好说话,搞的匠人都能提条件。”春晓对李承乾的话很不以为然,依旧在生闷气。

    “好啦好啦,不说这事儿了。”可能是刚刚喝到肚子里的药终于起效了,李承乾觉得身上不那么冷了,就把皮裘松开了一些,又似乎想到什么就扭头问春晓:“昨天你说的白叠子有消息了没?宫里有没有?”

    “奴婢问过管事啦,说是库里好像还有一些,但具体有多少不清楚,过一会儿应该就有消息了。”小丫头的郁闷,来的快,去的也快,提到白叠子,春晓几乎立刻就忘了刚刚铁匠的事情,开始叽叽喳喳说起白叠子的可爱。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14章 ‘兰若寺’幼儿园() 
“殿下,白叠子取回来了,足足有两大车,要放到哪里啊?”春晓带着整整两车白叠子,从后宫库房回来之后,就从外面跑回屋里,缠着李承乾问东问西。

    李承乾年龄虽然小,但行事却与成年人一般,遇到事情也十分大气,不像同龄孩子那样与人斤斤计较。

    时间长了不管是待卫还是宫女,都不再把他当成8岁稚童,贴身宫女春晓更是把他当成主心骨一般。

    “才两大车么?”李承乾从春晓手中接过一小团白叠子,放在手中摆弄着,心中微微有点些失望,还是太少了。

    从籽棉到棉花,就算是在现代也只能拨出38%,余下的都是无用的棉花籽。所以就算大唐的棉花脱籽技术与现代差别不大,两大车白叠子能取到的棉花数量也极有限。

    当然,在现代棉花籽上的棉绒也可以拨下来,而且这东西还挺贵,但在大唐就别想这样的事情了,只要能拨出皮棉,李承乾就谢天谢地了。

    “殿下,库里搬空了也就只有这些,而且钱管事都生气了,还要去皇后那里告状呢!”春晓嘴巴嘟的老高,一看就是受了那姓钱太监的气。

    “没事儿,让他告去,以后咱找机会修理他。”李承乾一边用手揪着手中白叠子,一边无意识的说着,心思全都跑到棉花脱籽上去了。

    春晓也看出李承乾有些心不在焉,也没有再纠缠于钱管事如何说的,只是把一边的炭盆向李承乾的位置移了几分,让他不至于再冻着。

    而棉花脱籽的工具,李承乾可以说是一点印像都没有,整个过程只记得好像是用刷子一类的把棉花的纤维刮下来,再具体……,完全‘莫宰羊’。

    “春晓。”李承乾决定,想不起来就不想,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来处理。

    “奴婢在,殿下有什么吩咐?”春晓正拿着几团白叠子扯的开心,听到李承乾叫她,立刻应道。

    “去拿两床夏天的被子来,然后缝成一个大口袋,把这白叠子的外皮去了,装进去。”现在不具备制皮棉的条件,但总不能冻着,李承乾打算先随随便便做一床被子先用着。

    “啊?被子?装白叠子?”春晓的脸上充满了惊讶,眼中满是不解和……。

    “你那是什么眼神?本王没疯。”春晓的眼神让李承乾很郁闷,一定让他形容的话,那眼神和他在后世看到有人在街上果奔差不多。

    看看站在原地没动弹的春晓,李承乾再次崔促道:“让你去就去,快点,弄完了本王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办。”

    ‘兰若寺’并不只有春晓一个宫女,所以春晓和其他几个跟她年龄差不多的宫女齐心合力下,按照李承乾的说明,很快大唐历史上第一床棉被就被制作出来。

    看着足足有5公分厚的棉被,李承乾很想让人记下大唐史上第一床棉被的诞生过程。但凹凸不平的被面,和上面粗大的针角,让他犹豫一下之后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棉被实在是丑到爆,没有任一个褒义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它。

    可棉被虽然丑,但并不影响它的保暖作用,将皮裘扔到一边,裹上棉被的李承乾竟然觉得病都好了一半。

    铁匠也被招回来了,带着二十几块巴掌大的铁片,上面用钉子钉满了小孔,美中不足的是这混蛋把那些铁片都给磨的锃光瓦亮。

    “拿回去吧,再准备一些铁片,钉上孔。千万记得,别再磨了。”打量着手里可以当镜子用的铁片,李承乾最终只能无奈的让铁匠回去再弄一些过来。

    可上天好像注定就不认李承乾消停,铁匠走了,裹着棉被的李承乾原本打算睡一会儿,奈何一群毛头小子却在此时闯了进来,身后大门外面就是小丫头叽叽喳喳像麻雀吵架一样的声音。

    一个和李承乾年龄差不多的小帅哥,拉扯着一个正在挣扎的小家伙,弯腰对李承乾施礼之后道:“皇兄安好,弟李恪带弟弟们来看望皇兄。”

    李恪,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亲是前隋公主,历史上记载这小子就是个苦命的娃,因长相和性格深得太宗皇帝喜爱,但却因为其母亲身份的缘故,一辈子几次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最后又因长孙无忌的忌惮,落得个蒙冤赐死。

    所以每次见到李恪,李承乾都觉得心里挺纠结,努力控制自己不露出‘你死定了’的眼神。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少来这套。你们几个不去进学,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来到大唐这么长时间,李承乾总算是学会了怎么看太阳算时辰。

    李恪还没来得及说话,手里拉着的小家伙就像脱缰的疯狗一样冲了出去,直奔墙角放着的小冰车,抓在手里后才说了进屋的第一句话:“皇兄,上次您可说了,这次我先玩,说话要算数。”

    李承乾瞅着李愔极认真的表情,心中好笑,不自觉的就逗他道:“这可不行,这小冰车是我的。”

    此时的李愔还只是个6岁的小娃娃,并不像历史中说的那样跋扈,被李承乾一说,当时就傻了,看表情似乎要哭出来,鼻子一抽一抽的说道:“皇,皇兄赖皮,你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

    一片李愔真的要哭,李承乾也有些麻爪,他可不会哄小孩,只好在一众弟弟羡慕的眼神中打了个响指,把春晓招了过来:“春晓,找人把前些天赵老二做的那些小冰车拿出来。”

    “喏!”春晓答应一声之后去找人,房间中的一众小子却围到榻前,好像忘了冰车的事情,李恪更是双眼放光说道:“皇兄,你甩手指那个动作太帅了,教教我吧。”

    摇头,坚定的摇头,李承乾不想惹麻烦,瞅瞅这几个不靠谱的弟弟,他很害怕这个流氓一样的动作教出去后被老头子们发现,到时候可怜自己一身好皮肉,怕是要遭殃。

    “哇,好漂亮的小冰车,给我给我。”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傲娇,熟悉的人能听出来,这巴陵公主的声音。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15章 猜测() 
声音如同一声号令,李承乾房间中的四、五个毛头小子霎时跑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李恪继续软磨硬泡。

    “老三,回头哥教你,现在你先放过哥,啊!没看哥正病着呢。”李承乾很快就在李恪天直无邪的眼神下败退,点头承诺病好之后再教。

    随后李承乾又安排李恪去外面看着弟妹玩闹,不要打起来,不要受伤,总之他这个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