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654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54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您已经听了半天了,要不今天就这样吧。”长孙皇后羞红着脸,手搭在李二的肩膀上低声劝着。

    “再听一会儿,你还听说,那混小子还真是干了点好事儿,这听诊器果然不一般,真的能够让朕听到朕孩儿的心跳声。”李二先是给老婆比了个禁声的手势,随后又继续听了半天,直到耳朵被小铁管弄的有些痛才算是放弃了听胎心的举动。

    “乾儿这段时间怕是对二哥有很深的误会了吧?妾身好久没有见过他了。”听到老李提起李承乾,长孙皇后语气中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观音婢,你高估那小子了,没脸没皮说的就是他这样的。”李二陛下哼了一声继续说道:“朕就不明白,你说他怎么就能这么执着的折腾呢?这才老实了几天啊,又旧病复发了。”

    “二哥,要不你就随他去吧,我看乾儿也不是什么品行不端的孩子,虽然经常惹些麻烦,但终究也是为了大唐在考虑。”长孙皇后很清楚老头子如果和儿子斗起来吃亏的会是哪一个,若是这两人真的斗出真火,到时候只怕会是大唐的一个灾难。

    所以长孙皇后是真看不下去了,老李一次次打压李承乾,为的是什么她十分清楚,虽然老李理由说的天花乱坠,但其真实目的是什么明眼人谁又能不清楚。

    (本章完)

第1351章 大军归来(上)() 
    李二和长孙皇后的讨论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不了了之而告终,李承乾这个儿子不但老李没有办法,就连长孙皇后也同样不知道应该如何教导他。

    所以尽管长孙皇后心疼儿子,可面对老头子关于如何教导的问题她还是只能以叹息来表示自己的无奈。

    不过作为当事人李承乾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到底让李二和长孙操了多少心,大量堆积到一起的铜钱让他感觉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无耻的老家伙们终于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将铜钱送进了东宫的府库,虽然不是足额的三十万贯,但至少都送来了五万贯。

    李承乾知道,这是前段时间在老秦家里施展‘七星续命’的后续,那些老家伙们大体上也是认为有备无患,想要打个良好的基础,防止万一将来有什么不测的时候也好张嘴求人。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李承乾相信在大唐除了老头子的要求他无力反抗之外,其他人不足挂齿。

    “老钱。现在有多少家把钱送过来了?”东宫府库外,李承乾背着手,看着里面堆积如山的铜钱,拉过以前的管事老钱问道。

    “殿下,一共二十六家,铜钱共计有两百一十万贯。”老钱果然不负自己的姓氏,帐本都不用翻便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长安世家勋贵一共有多少?还有谁没到么?”李承乾大体上估算了每家送来的钱数,不动声色的问道。

    “世家勋贵一共百余家,但是够资格参与的只有四十余家,所以还有大概十余家没有到吧。”老钱并不知道李承乾想要干什么,只能如实回答。

    “派人通知下去,后天,也就是正月二十五,所有想要参与铁路公司的世家和勋贵,务必把启动资金移交完毕,过期不交者按弃权处理。”

    既然有人带头交了钱,李承乾就不怕有人会赖账,涉及到金钱相信如果有人赖账一定会被其他世家群起而攻,到时候不用他动手,自然会有其他人出手帮助整治那些不按时交钱的。

    铁路公司是股份制的,也就是说,股东越少越好,如果只有两个股东那基本上就是五五分成。所以定下期限之后,相信那些交了钱的世家与勋贵们一定会自发的监督其他人,并且不会有任何的不满情绪。

    “是,臣一会儿就去处理。”老钱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拿出夹在里面的铅笔,将李承乾刚刚的吩咐一这不落的记了下来。

    如果不是这里的环境和衣着与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老钱的表现几乎与后世的专业秘书有一比。

    “对了,现在铁路修建的怎么样了?具体修到什么位置?”钱的事情说完了,李承乾又看向杨雨馨。

    “因为除夕和上元节的关系,前段时间铁路一直处于停工阶段,而且马上就要春耕了,百姓大多不再出来参与铁路的修建,所以与陛下回来之前相比,只修了不足五里。”杨雨馨详细的说了一下铁路修建的进度。

    “又是缺劳力。”李承乾叹了口气,负手望着不远处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的太极宫,心中隐隐有些发怵。

    可是没办法,劳力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需要老头子来想办法解决,这里是长安不是山东,大量不管是征民夫还是使用战俘都不是他李承乾一个太子可以做决定的。

    吃了无数次亏之后,李承乾也学的聪明了一些,开始意识到太子的身份并不是万能力,很多时候必须考虑老头子的感受。

    是夜,老头子的晚膳刚刚端上来,李承乾便意外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又来干什么?那几个官职不是答应给你了么?”李二陛下望着正盯着满桌子美食垂涎欲滴的李承乾,压着火气问道。

    “父皇,儿臣这次可不是来讨要官职的,实在是这段时间铁路建设太缺人了,不得不找您调些人手。”李承乾也不等老头子吩咐,主动从宫女那里讨了一副碗筷,一脸可怜相的拿在手里,嘴里说着铁路眼睛却盯着老头子面前的各种美食。

    “你先坐下吧。”被李承乾看的浑身不自在的李二陛下终于妥协了,让李承乾坐到他的身边:“一会儿你母后也要过来,若是你再装出这副脸孔,信不信朕回头让你顿顿只有饭没有菜。”

    “儿臣明白,可是父皇,咱那铁路是真的修不下去了,这眼看就是春耕,百姓都要回家务农,春耕之后又要防汛,夏季又要……”李承乾拿出死皮赖脸的招式,敷衍这老李,又把话题扯回到修铁路上去。

    至于说老头子的威胁,反正吃的不好就拉家带口一起到太极宫蹭饭,估计老头子也不会把自己赶出去,再说老头子这里不让吃那不是还有老妈呢,长孙那里一定不会缺他一口吃的吧。

    而且苏玫的肚子可是一天比一天大了,老头子就算忍心饿着儿子,想必也不会忍心饿着孙子,所以老头子在吃食上的威胁对李承乾来说无限趋近于零。

    “停,你就说你要干什么吧,莫要再唠叨了。”李二陛下也知道自己用吃来威胁李承乾没有什么作用,索性将这个话题放到一边,直接问起他的目的。

    “人啊父皇,修铁路没人啊。”李承乾摊手说道。

    “高句丽那边不是还有不少战俘,你小子不会没把他们算计进去吧?”李二陛下冷着脸戳穿了李承乾的无奈。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铁路现在一天都不能耽搁,每耽搁一天那就是在和钱过不去啊父皇。”李承乾直言不讳的说道。

    反正房间里也没有外人,小李干脆将话题摊开了说:“铁路越早修通,就越早能收回投资,而且现在为了抢工期,我们都是高价在雇佣长安附近的百姓,长此以往不说耽误农时,就铁路的造价来说,便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李二陛下不动声色的听着李承乾的阐述,良久之后才淡淡问道:“你想调六率回来?”

    (本章完)

第1352章 大军归来(中)() 
    李承乾想不想调六率回来?

    当然是想,做梦都想。

    可是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可不是他想调就能调的,没有老头子的军令,就算借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

    所以老头子的问题让他很为难,纠结良久才试探着问道:“那,父皇想不想调他们回来?”

    “朕想让他们就在那边呆着。”李二陛下夹起一片晶莹剔透的鱼脍,放在蘸料里面滚了滚,缓缓放入口中,享受的闭上眼睛。

    “那俘虏呢?能不能把俘虏押回来?高句丽的那个什么王可还羁押在那边呢,说来也该弄回京城了吧。”李承乾无奈的看着老头子说道。

    他不知道为什么老李竟然会喜欢鱼脍这种东西,以古代的医疗条件,如果这些鱼肉里面有寄生虫的话,会很难清除,搞不好可是会死人的。

    听说东汉时候的广陵太守陈登就是因为喜欢吃着东西,结果生生把自己给吃死了。

    “俘虏的事情回头再说,还是先研究你的六率吧。”李二陛下斜着眼睛,乜视李承乾一眼:“知道你早想调他们回来,不过……,朕很不放心。”

    “不放心?不是,父皇,这有啥不放心的啊。一个个都是咱大唐的忠耿之士,在外面打老了仗,这都快两年了,怎么也得回来和家人聚聚对吧?”李承乾见老头子话里有松口的意思,连忙打蛇随棍上。

    结果老头子一点面子也没给他留,手里筷子几乎戳到小李的脸上:“朕是不放心你!你以为朕是不放心什么,那个大头兵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啊?!”李承乾愣了一下,顿时感觉无比尴尬。

    感情老头子这是怕自己造反?至于么?当初不是说好了不造反的么,怎么老头子……。

    “二哥,乾儿难得过来一趟,您就不能好好说话么。”就在李承乾尴尬的要死,不知道怎么接茬的时候,长孙皇后及时赶到。

    “观音婢,你就宠着他吧,早晚把他给惯坏喽。”关于长孙皇后宠李承乾的评论,老李并不是第一次说,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当着小李的面,这一次不知为什么竟然如此直白。

    “难道二哥就不宠他了?”长孙皇后凤目流转白了老李一眼,配上姣好的面容,雍容的仪态,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情。

    坐在一边的李承乾突然感觉到气氛无比的尴尬,与刚刚被老头子说‘不放心’相比,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好吧,小李同志实在看不下去自家老爹老妈打情骂俏的样子,起身从桌上端起两盘肉食:“哪个,父皇,母后,儿臣刚刚想起有件要事没有处理,先行告退。”言罢也不等李二陛下说什么,飞一般逃了出去。

    在大唐皇宫,有些事情是可以看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看的,李承乾可不想因为看到不该看的东西而受罚。

    不过李承乾跑了,房间中的饭局也没结束,长孙皇后看着儿子飞奔离去的背影,转头瞪了老李一眼。

    “观音婢,这和朕有什么关系,刚刚明明……”李二被老婆瞪的有些无奈,本想说是因为长孙的风情把小李吓跑了,但是考虑到后果,最后还是把后半句给咽回了肚子里。

    “二哥,怎么又吃这个,不是说这东西不卫生么?”长孙皇后见老李收回了后面的话,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不过在看到老头子面前摆的鱼脍后,又皱了皱眉头。

    “朕只吃了一口。”李二陛下知道长孙是好意,叹气解释了一句,便让人将鱼脍移到了别的地方。

    “孙神医都说生的东西吃多了不好,二哥今后还是不要再吃这些生的东西了。”长孙皇后并不是想数落老李,只是想到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实在是有些担心。

    “朕知道,知道。”

    老李一边点头,一边吩咐人伺候长孙皇后入坐,随后又将一些不相干的人都赶了出去。

    “您真觉得乾儿会有造反之心么?”等到那些宫女和内侍离开,长孙皇后并没有入席,只是走到老李身后将手搭在他的肩上,心事重重的问道。

    “这和他有没有这份心没有关系,如果所有事情都是出自本心就不会有‘身不由已’这个词。”李二陛下按住长孙皇后的手,有些失神的说道:“朕为什么会当这个皇帝?别人不清楚,难道你还不知道么?”

    “如果朕不当皇帝,跟着朕的那一班兄弟怎么办?看着他们被人肆意的凌辱?他们是功臣,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朕又怎么能辜负他们?”

    “承乾虽然面对的环境比朕当初要好,但是很多时候事情会逼着他一步步走下去,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就算是他没有野心,他的那些手下也会将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所以朕必须时刻警告他,让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希望他能明白这一点,今后不要怪朕吧!”

    不管真假,这是李二陛下第一次说了这么多和李承乾有关的评论,听上去让人觉得伤感又无奈。

    长孙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老头子这话说的是对的,虽然依旧不赞同他的做法,但却不得不默认。

    “好了,我们用膳吧。”沉默半晌之后,李二收敛精神,将注意力放到了桌上的美食上。

    不过刚刚吃了几口东西之后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长孙皇后:“观音婢,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