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5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开口请辞,却在张嘴的瞬间被长孙皇后一双凤目瞪回肚子里,知道老娘或许有什么话要说,索性闭口不言,杵在桌子边上当木头,对老爹瞪过来的目光视而不见。

    宫里的娃没成年前都归长孙皇后管辖,所以李承乾认为这个时候没必要考虑老爹的意见,然后去触老娘的霉头。

    “二哥,高明此次也算是为君分忧,不知二哥想要如何奖赏?”和老李同志谈论书法的长孙见时机差不多了,再憋下去只怕李承乾有被老李乱棍打出的危险,是以开口将话题引到他的身上。

    “嗯。承乾此次表现不错,只是身为太子实在不应该去考虑这些奇技淫巧之事,不过念一片孝心的份上,朕许你自己说一个要求。”老李现在只想快点把李承乾打发走,所以干脆也不想赏什么,直接开口问他想要什么。

    李承乾当然想要钱,当纨绔怎么可以没有钱呢。

    但话到嘴边却发现,老娘修长的手指一直按在桌上一块青色砚台上面,当下心中一动,略有所悟。

    当下躬身壮着胆子说道:“父皇,儿臣没有其他要求,只想请您免了二弟青雀的处罚。”

    “哦?你真是这么想的?”说起正事,老李的脸色就变了,看不出一丝喜怒哀乐,让人猜不到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这……。”李承乾话音一滞,心说我当然不是这么想的。

    偷眼看看老娘,希望再得到一些指示,却发现老娘已经把脸转到一边不在看自己。

    没办法了,硬着头皮编下去吧,反正后世没少看这些宫斗剧。

    “回禀父皇,二弟这次的事情是儿臣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请父皇责罚。”李承乾这是在赌,赌李世民不会真的迁怒于他,而且老娘就在边上,应该不会让自己吃亏。

    大唐帝国从立国伊始讲的就是仁孝,兄友弟恭当然也包括在仁孝之内。是以李承乾认为在老李面前表现一下身为兄长的大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是么,那说说你这个兄长有什么责任?”李世民继续不动声色的问道。

    “父皇,儿臣,儿臣昨日只是想和二弟开个玩笑,逗弄他一翻,不想被他误以为真,此事是儿臣思虑不周,是以若要责罚,还请父皇责罚儿臣,免了二弟的处罚。”

    半真半假,这就是李承乾的回答,他知道李泰如果来告状必须会说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所以自己说的诗句出自孔颖达必然已经被老李知晓,所差的就是当时自己说这句话的目的,如果让老李认为自己是在陷害李泰,只怕后果难料。

    “这么说那诗句当真是你亲自所作?”李世民憋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自己心中疑惑问出来。

    李世民并不反对自己几个儿子互相之间斗一斗,必竟皇位之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多,要说没人惦记这事儿还真不靠谱。

    但就算要斗也是放到明面上,不要搞阴谋。

    如果昨日李承乾所诵诗句当真是他所作,那么就是李泰想要害他在先,他作些反击也是合理的。

    可如果诗句不是李承乾所作,那就有可能是李承乾想要害李泰在先,这样的心思决不能存在于一个未来的储君身上。

    “回父皇,确是儿臣所作。”李承乾有些无奈,但牛逼吹出去了,硬着头皮也得顶上。

    “如此,一柱香之内,再为你母后再作一首吧。作的好,朕便赦了李泰的过错,否则你这欺君之臣怕是没机会关心你二弟了。来人,点香。”谁都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想的,为何会做出如此不尽人情之事。

    但李世民却有自己的想法,李泰被罚如果说没有李承乾从中作怪,鬼都不信,可要罚李承乾总要有个理由,所以他才想出这个办法来给李承乾一个小小的教训。

    至于说如果李承乾真的在一柱香时间作出一首诗来会如何?

    一个8岁的孩童,可在一柱香内成诗,有这样的儿子,他李世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是赏他一次又有何妨。

    帝王心术,果真难测。

    “啊?!”李承乾却被自家老子一句话吓了一跳,欺君之罪啊,要不要这么重?偷偷看了一眼老娘,却发现老娘一点表示都没有,只是给了自己一个鼓励的眼神。

    对于作诗,李承乾并不发愁,唐诗宋词作为一个现代人谁还不会背几首,可老李同志不对劲啊,不都说他是一个好皇上,而且念旧情么,怎么对自己这个亲儿子就这样了呢?

    不过想归想,诗还得抄,香都烧了一半了,一柱香抄不出来,后果难料。

    假模假式的装了半天,在一柱香快要烧尽的时候,李承乾终于还是开口诵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好,好一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着马上就要熄灭的香头,李世民的眼中原本充满了失望,果然还是自己期望太高了。

    可谁知突然间的峰回路转让这位名传后世的大唐皇帝惊喜莫名,抬手抓过身边的毛笔,凭着记忆,几乎是一挥而就,将李承乾剽窃来的游子吟写到纸上。

    长孙皇后也是眼中精光闪烁,看着桌上一手漂亮的飞白体写出的字迹,越看越觉得此诗不凡,其意境远超昨日在后宫诵给自己的那首《晒旧衣》。

    “不错,我儿不错。”李世民在学问上也是通古博今的人物,诗的好坏自然看的出来,自家小子能在一柱香之内作出如此诗篇,只怕整个大唐也只有少数顶尖人物才可比拟了。

    “二哥,既然高明已经达到您的要求,您看……。”长孙皇后瞟了一眼在一边忐忑不安的李承乾,扯了扯李世民的衣袖说道。

    “哦,对对。来人,去通知卫王,就说他的禁足令被撤销了。”得了长孙提醒,李世民也想起刚刚答应的事情,当即就撤了李泰的禁足令,只是看看站在一边耷拉着脑袋的李承乾,又开始犯愁。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10章 给孔老头找点事做() 
李承乾拿着老头子赏的玉佩,走出丽正殿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看边上两个太监抬着的书箱,有些欲哭无泪。

    原本打算到长孙这里讨好一番,骗些钱财花差花差,没想到竟然被老爹堵个正着,钱没骗到反被好一顿说教,末了赏了一箱子书,说是必须通读,堂堂太子要学会为国分忧,莫要学那些酸丁腐儒。

    想想老李同志坐在自己设计的椅子上,看着自己抄来的诗,带着一脸的夫复何求,然后不停的说教的样子,李承乾的心就开始疼,年龄这个硬伤到底啥时候才能好呢。

    李承乾郁闷,却不知身在丽正殿中老李看着自家大小子垂头丧气的离开,也在摇头叹息:“承乾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怂了些,不太像朕。”

    “二哥一生征战杀场,朝中许多大臣在二哥面前都抬不起头来,高明能有如此表现已是不凡了,必竟他还是8岁的孩子。”长孙皇后却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而且对李承乾能在无言中领会自己的精神,更是觉得这个大儿子挺不错。

    “哼,当然不凡,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娘儿俩搞的把小把戏,不过还真是母子连心,承乾这小子竟然只看你点着砚台就能明白你什么意图。”李世民与长孙两人从小就生活在一起,此时没有外人,干脆也不称朕,直接你我想称。

    “是臣妾不好,让陛下生气了。”长孙皇后口中认错,面上却无一丝认错的表情,反而像一只偷到鸡的小狐狸般掩嘴偷笑着。

    看着长孙如此态度,李世民也是无奈,两人自小长大,如何能不知自家老婆的性格,当下只得摇了摇头,苦笑说道:“好了好了,知道你心疼青雀,我又没说什么。”

    然后也不等长孙再说话,就扭头看了看大殿外的天色,说道:“时辰也不早了,下午约了李靖他们谈事,晚上再来,你先休息吧。”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表情,同样的长长出了一口气,同样的一脸无可奈何,只是人物由李承乾换成了他老子。

    长孙的厉害李承乾他们年龄太小清楚,但和她一起长大的李世民如何能不清楚,只要不拿出皇帝的威严,私底下老李同志可是没少吃亏,所以只要她拿出一副狐狸吃鸡的表情,最好的办法就是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承乾如同妖孽般的诗词天赋也渐渐在外面流传,两首诗作也是传遍长安城,时不时就可以听到有人在低声吟诵。

    可为这事儿李承乾却没少被孔颖达教训,老头子一真认为诗词这东西只是游戏用的东西,真正的大道还是诗、经、子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李承乾的课业莫名的重了许多,如果不是穿越之后记忆力变的超强,只怕连脚掌都得被打肿。

    不过李承乾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纨绔必备的诡辩之术被他无意中练的炉火纯青,大有天下舍我其谁势,就连老夫子孔颖达也要甘拜下风。

    “孔师,您读那些经典是怎么断句的?”长安城降下第一场雪之后,李承乾在下课之后和孔颖达站在东宫的回廊上闲聊着。

    “怎么断句?”孔颖达有些疑惑的扭过头,看着自己这个聪明的有些过头的学生。

    “对啊,断句,咱们现在那些经典通篇都是连在一起的,怎么知道从哪里断开?”李承乾这段时间一直在被这件事情所苦恼着,皇帝老子给他的书不少,但是读书来太费事儿,作为一个现代人,这种古文对他来说就是天书一样。

    “这有何难?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断了。”老先生一脸傲然,分明就是表示自己书读的够多,另一层含意当然就是李承乾书读的不够,没文化。

    不满,严重不满,这帮跟着自家老子打天下的老头子们个个都是这样,依仗着资历老,总是牛气哄哄。

    而处处以大唐第一纨绔自居的李承乾,如何能够忍受被一个古人说成文盲,当下说道:“孔师既然如此说,不如帮学生断一下句子如何?”

    8岁身体里面装着20多岁的灵魂,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洗礼的李承乾,几乎在瞬间就想起好多句一体两意的句子。

    “哦?太子殿下有何题目,且说出来让老夫听听如何?”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断句这种事情若是说出来还断个屁。

    李承乾对耍小心眼的孔老头甩个鄙视的眼神,进了课室,找出纸笔短短一瞬间写出一行字: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萝卜不可少工钱不得。

    放下笔之后李承乾笑着对站在一边观看的孔颖达说道:“孔师且看,就是这句。”

    早就将字迹看在眼中的孔老头洒然一笑,缕着胡子自信的说道:“此句如此简单,太子殿下如何断不出来呢?”

    “不知孔师是如何断的?”李承乾脸上露出别有深意的笑容,出言问道。

    “太子且看。”孔老头言罢,伸手提笔,笑着在纸上写下: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萝卜不可少/工钱不得。

    李承乾看罢之后心中了然,淡然一笑后说道:“孔师且慢,学生却有不同意见。”

    然后在孔老头疑惑的目光中,在纸上随意的划了几下,整个句子就变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萝卜不可/少工钱不得。

    孔颖达老头子无语的看着上下两排文字完全一样,但意思却截然相反的句子,半晌之后才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到底想要说什么?还请明言”

    “孔师,这段文字如果作为一份状纸的主体送到县丞手中会如何?”李承乾没有正面回答孔颖达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这……。”孔老头被李承乾一句话问住了,这种一体两意的句子到底如果解释,完全就是看人的主观意识,如此一来很可能让无辜之个受到委屈。

    “而且不知孔师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李承乾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孔老头,言词上直接拿论语开刀,却不知此言一出顿使孔颖达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收藏推荐一下。

    (本章完)

第11章 把自己坑了() 
李承乾决对想不到,自己一句话会有如此力量,孔老头此时已经脸色惨白,口中讷讷不知所言,完全乱了方寸。

    身为孔子第31世孙,竟然从未想过老祖宗一句话会有如许多意思,这让孔颖达有种愧对列祖列宗的感觉。

    一个年仅8岁的小娃娃就能把一句话说成三个意思,如果是其他人呢?如果是别有用心之人呢?会不会曲解祖宗的意思?

    “孔师,孔师!?”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