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419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19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很明显,他并不认同这句话。儒家思想的确是好东西,但是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万能的,这一点不要说李二,就连只有五岁大的李治都不信。

    “父皇,治大国如烹小鲜啊。”李承乾看老头子不说话,不由接着自己的话说了下去:“做菜都讲求个法度,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要有条有理,国家又何能例外,大唐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大唐律却从来没有变过,您认为这合理么?”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父皇,以前大唐缺粮,缺铁,缺所有的东西,可是现在大唐不缺了,但官员的考评却还是在按照以前的标准来考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官员不懈怠?”

    “不错,这是一个疏漏,还有么?”李二眼前一亮,连声追问道。

    “父皇,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以前开多少田是按耕牛犁田来算的,可是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在用马耕,这样的情况下开出多少田来能和以前一样么?再或者税收,以前我大唐的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是紧俏物资,但是现在不是了,还像以前那样收税会不会影响国库的收入……”李承乾扳着手指一连数了六七样大唐律法中不合时宜的地方。

    “真的有这么多?”李二有些发懵。

    当了皇帝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是如果按李承乾的说法,似乎自己这几年都在原地踏步,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好的发展。

    “父皇,修改唐律吧,儿臣认为大唐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大官员的管控力度,吏部对官员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缺憾,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才行。”李承乾到底是从后过来的,在很多事情上,有着先见之明,这是李二这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皇帝陛下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章完)

第858章 齐王李佑() 
第八五六章

    一个国家,想要修改律法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经过很多道手续,所以李承乾在给老头子提过建议之后就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他是太子,不是下面具体办事的业务员,没有必要事事都操心,否则非得累死不可。

    再说他所熟知的法律条款也就那么几条,而且还是从后世记的那么一点,与大唐社会匹不匹配都不知道,与其拿出来献丑还不如藏拙。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是两天时间过去,距离李承乾要求答复的日子只有一天,可是驿馆中的吐蕃众人却还是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

    故土难离可不仅仅是在大唐人身上存在的一种情怀,相信只要是个人就不会放弃生养过自己的那片土地,尽管那片土地上或许什么东西都没有一片赤贫。

    松赞干布到底也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他的意见是按李承乾的要求去做,无论如何先保住手下这些人的人命再说。

    他可以不重视那几十个贵族,但却不能不重视跟着他出来的几万吐蕃士兵,若是这些人都被李承乾拿去当奴隶或者坑杀,那么很快他就会变成一个光杆司令,就算是被放回吐蕃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他这样想,手下人却不这样想,毕竟这一次的离开说不定今后永远都回不了高原了,而那片李承乾答应他们的土地却还需要他们自己去争取,这样一来短时间内他们等于是无根之萍,一点领地都没有。

    而且这一切似乎都是松赞干布上一次执意进攻大唐所造成的,没道理大家一起跟着背黑锅吧?大唐太子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算到他们吐蕃人身上,但是吐蕃内部是否也应该商量商量,追究一下‘责任人’呢?

    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掺杂到一起,产生了让人无法估计的后果,所以这些吐蕃贵族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由尚囊与禄东赞(使用汉族名字的葛尔·东赞)为首的保王一派;而另一派自然就是人数重多的倒王一派。

    这两派人缩在驿馆之中每天不出户,整日争论不休,为了就是松赞干布到底应不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而且要负多大的责任,到底还有没有让他继续当吐蕃赞普的必要。

    或许这便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最佳表现了吧。

    不过任何事情总是相对的,驿馆中捶鼓的人很快被一群冲进来的皇宫侍卫打断,然后变成了被人的捶的‘鼓’!

    “你们就是吐蕃人?一群不自量力进攻松州的土鳖?”整个大唐最桀骜不驯、最叛逆的亲卫,齐王李佑用丝帕掩着自己的鼻子,一脸厌恶的看着被集中到一起的吐蕃贵族。

    “尊敬的大唐皇子殿下,请问您有什么事情么?”尚囊作为松赞干布手下头号大臣,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他来出面。

    “你特么是什么东西,本王是在跟你说话么?哪里有你说话的份。”李佑看都没看尚囊一眼,双眼盯着皱眉不语的松赞干布说道:“听说你是吐蕃国主?入侵大唐就是你的主意?”

    “不错!”被人逼到这个份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松赞干布就是再不情愿,也必须承认这件事。

    “嘿,本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结果不过尔尔。”李佑嗤了一声,与左右对视一眼,然后看着松赞干布说道:“给本王献上美女十人,本王保你一生无忧如何?”

    什么人啊这是,一群吐蕃人面面相觑,他们可是俘虏,是在战场上被抓来的,侍女或许有几个,但是美女十人这就有些超标了。再说就算是大唐太子也一直对他们礼遇有加,这出突然冒出来的王爷是个什么怪物?凭什么可以对他们冷嘲热讽,说话夹枪带棍的。

    带着这样的情绪,吐蕃一方人的脸色自然不会十分愉快,看着李佑的眼神写满是不善。

    不过松赞干布到底不是一般人物,心中尽管愤愤难平,但还是谦逊的说道:“皇子殿下,小王此次来的匆忙,没有备什么礼物,不知能不能缓上一缓,等下次……”

    结果松赞的话没有说话,就被李佑粗暴的打断:“别跟老子扯什么下次,老子怎么知道你下次是人还是鬼。”一句话尽显其粗鄙本性。

    松赞干布脸上闪过一丝怒意,不过很快被他压了下去,赔着笑说道:“可是小王这次身边真的没有什么美女。”

    眼前这就是个不讲理的,如果真的和他一般见识,那么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对方再怎么说也是大唐皇子,不管是打起来还是吵起来吐蕃一方都没有赢的可能。

    “没有?”李佑邪邪一笑:“本王看你身边那两个就不错,把她们献了也不错,那就他们吧。来人,给本王带人。”

    “慢着,这两人是与小王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亲如自家姐妹,殿下若真是喜欢吐蕃美女,过上一段时间小王派人给殿下送来百十人如何?”眼看李佑的侍卫就要上来拉人,松赞干布不得不出来阻止。

    “吐蕃女人是臭的,本王不稀罕,要她们两个回去也是留着‘点天灯’用的,若是你再敢阻拦,当心本王不客气。”李佑一句话,将自己的残暴尽显无疑。

    可是这样一来却激起了所有吐蕃人反抗的意志。

    没有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族人被人点了天灯,哪怕这些吐蕃人已经分成两派斗个不休,但保护族人的念头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所以,在李佑话落的瞬间,整个驿馆中的气氛一下子便紧张了起来,所有吐蕃人围成一个圈子,把仅有的两个侍女围在当中,与逼上来的王宫侍卫对峙起来。

    松赞干布此时也是心情紧张万分,毕竟他身边的这些贵族也好,亲卫也好,因为身份的关系全都是手无寸铁,真的与那些皇宫侍卫打起来怕是很难讨得好处。

    更不要说现在还是在大唐地盘上,谁知道这个亲王是不是李承乾授意让他来的?若然是大唐太子派来的,怕是很多事情都要起变故了。

    (本章完)

第859章 小树不修不直苗() 
此时的李承乾正无所事事的享受着温暖的火炕,甘甜的葡萄汁,在听到手下人汇报的情况之后,整个人也有些愕然,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李佑?那个外公刨了李家祖坟的小子?这货怎么跑到驿馆去了?以那小子纨绔的性子,能知道吐蕃人入侵都算是他关心国事,若说他知道吐蕃人住在哪里更是如天方夜谭一般让人不可思议。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得不放弃美好的生活,叹息着换好了出行的衣服。

    半个时辰之后,一片凌乱的驿馆出现在李在乾的眼前,而李佑则是带着人,拖着两个吐蕃侍女从里面出来,正打算上车离开。

    “小佑,你在做什么?”催马上前,拦住李佑的车队,李承乾不急不火的问道。

    “大哥,小弟听说这些吐蕃人胆敢入侵大唐,特地来寻他们晦气。”李佑带着一脸的厌气,狞笑着看向两个瑟瑟发抖的吐蕃女人。

    李承乾看了两个女人一眼,给身后的夜魅打了一个眼色,示意她进驿馆看看里面的情况,然后才无奈的问道:“你一个大唐亲王,寻晦气寻到女人身上,哥是不是应该夸你一番?”

    不料李佑却振振有词的说了一番他自己的道理:“哥,这话让你说的,难道你不认为这是对吐蕃人最大的羞辱么?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还当什么国王,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似乎这小子说的还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李承乾若不是因为吐蕃人另有用处,说不定还真的就让李佑把这两个吐蕃女人带走了。

    但是在理智上,李承乾知道这事儿办的不靠谱,激起一众吐蕃人与大唐为敌的决心是一回事,拿几个无辜的女人来出气,授人以话柄这才是最要命的。

    想到这里,李承乾叹了口气说道:“把她们两个放了吧,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大老爷们儿被人打了就要再打回去,调戏人家老婆算怎么回事。”

    “啊?谁,谁调戏人家老婆了?”李佑被李承乾没头没脑的一个比喻干懵了,大张着嘴巴一时不知应该怎么反驳。

    “不说谁调戏谁的问题,这两个女人今天你给哥留下,明天有时间哥在迎宾楼摆上一桌请你。”李承乾摆摆手,打断李佑的反问。

    事实上他完全可以仗着太子的威慑把人强行从李佑手里要回来,可是这样一来未免落了下成,让人看了兄弟阋墙的笑话,一个不好回到宫里还会被老头子打板子。

    毕竟李佑这小子是属顺毛驴的,而且对皇位没有任何威胁,李承乾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事搞的惊天动地。

    这就像我们在家里和兄弟相处,如果小弟拿了你的东西,你想要要回来,是拿一块糖果给他,哄上两句好呢?还是把他揍一顿,然后再被家里父母揍一顿好?虽然理亏的一方是你的小弟,但是他不懂事,你当哥(当姐)的也不懂事?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李承乾选择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算把李佑的毛给捋顺了,然后再找机会套他的话,让他说出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他来找吐蕃人麻烦。

    而事情果然没有超过李承乾所料,李佑这小子听到自己这个名声如日中天的哥哥亲自摆酒请他,立刻乐的忘了自己是谁,一摆手示意手下人把两个吐蕃女人放了,然后说道:“哥,你可要说话算数,不能忽悠我,而且我能带几个朋友去不?”

    “带什么人随你的便,咱们是自家兄弟,一家人还能说出两家话来?”李承乾索性好人装到底,笑着拍拍李佑的肩膀说道。

    “那成,明天中午,小弟一定准时到场。”李佑乐的嘴巴咧到耳朵根子,眉开眼笑的说道。

    这小子到底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就算是皇家子女早熟,但是孩童喜欢面子,喜欢被人夸奖的本性却不会变,所以在李承乾两句话的忽悠之下,立刻把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哥当成了自己的亲大哥。

    李承乾也是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己这个历史上颇为叛逆的弟弟,一时间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到底是什么让这小子走上绝路的呢?是老头子的教育方式?还是误交狐朋狗友?

    脑子里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直到看着李佑的车驾远去,李承乾这才摇摇头,有些无奈的转向身后的驿馆,这里面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松赞干布那个家伙远比李佑那小子要难付的多。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在双胞胎兄弟的陪同下,李承乾进到驿馆之后,便看到了一堆鼻青脸肿的吐蕃贵族,还有衣衫不整的松赞干布。

    “免礼!”李承乾抬手示意吐蕃众人平身,然后召来身后的两个吐蕃侍女,对松赞干布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