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75部分

汉起-第75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3章 打入死牢() 
常山国、栾城

    公孙度带了数十骑,在栾城县北面的官道上追上刘备及其商队:“你跑啊!有种你就跑,我把他们全抓起来,严加拷问,让你知道什么叫投鼠忌器!”

    糟糕,昨天为了在王荣面前显示大度,故意没有把公孙度绑走。哪知道公孙度如此睚眦必报,又带人来追,而且明显吸取了上次教训,这次带了不少弓弩骑兵。

    刘备:“公孙度,昨日在千秋亭,你的性命在我手中,如同婴儿一般。考虑到咱们是同州人,特地放你一马,你就是这么回报的?商队里有不少幽州人,你就不怕臭名声传到家乡父老中去?”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你若想我放你一马也行,留下王姑娘!”公孙度还真有些犹豫,若今日不抓住刘备,放其归去,则私自下令抓捕朝廷官员的罪名一定跑不了,若放下了聘礼的王荣逃走,他的脸面也没地方搁。若抓住刘备,杀掉肯定逃不脱罪,若暂时拘留起来,达成协议倒是有可能善了。不管将刘备如何,王荣是一定要抢回来的。

    刘备:“王姑娘不愿意跟你走,为何非要苦苦相逼?你给了多少聘礼,我请王伯父原封不动退给你,我再出二十金给你赔个不是可好!”

    公孙度:“混蛋,爱情不是买卖,王姑娘不是货物,而是千金换不来的绝色女子,怎么能因为点钱就违背聘礼!你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无用么?”昨日黑衣骑兵死伤太过惨重,二十金,还不够给丧葬费、汤药费,打发乞丐么?

    公孙度:“弟兄们,拿起武器,咱们杀。”

    刘备早就吩咐将车辆绕城圈子:“兄弟们,不要怕,昨日他们一百人也不是我们十个人的对手。”

    公孙度与刘备,就像两只为了争夺雌性而斗殴的虎蛇,各不想让甚至到了不计后果的地步。

    “慢着,公孙刺史别来无恙?”几日不见的苏双带着一批骑兵飞驰而来,其后是不断急行而来的步卒。

    “孙双,这是何意,未经批准,你等豪族怎能带弓弩等违禁兵器,你意欲何为?”公孙度数了一下苏双至少带了四十多人,加上刘备商队的四十多人,真要打起来怕是胜负难料。

    “公孙刺史,这话应该问你,作为刺史,你昨日袭击上官,现在又要打劫我的商队,我活了这么一把年纪,没看见这般刺史!你当我苏家是好欺负的?”

    公孙度:“你血口喷人。”

    苏双:“我苏氏乃是常山国栾城大族,州郡都有人为官吏,公孙度,你的不法行为,人证物证已经移交太守,你等着丢官下狱吧!”

    公孙度两眼一黑,往马下就坠,两边赶紧扶起。

    。。。

    “几位,且听老夫一言。”

    公孙度:“李君,怎么连你也来了?”

    刘备见这人佩戴印绶,知其一定是官员:“这位是?”

    “老夫辽东李敏,亦是本郡郡丞,得苏君举报,立即就来了,幸好没来晚。”李敏是辽东郡人与公孙度生父同郡,与刘备同州,“老夫痴长几岁,想着冤家宜解不宜结,欲做个和事老。两位意下如何?”

    “好,看在李兄的面子上,我就饶你一回,但是要交换俘虏、赔偿汤药费!”公孙度口气虽硬,心里却十分害怕事情被捅上去,只要刘备能交还俘虏和物证,多半没法追究此事,那他的官位和前途就能保住!至于王荣,他此时已经顾不得啦。

    。。。

    典韦:“刘君,我方本无过错,坚决不能同意。昨日我们10个人能大败100个,大不了一战!”

    苏双:“听说昨日你被伏击,今日我带了家中家丁护卫赶来,其他盟友家族也在赶来路上,我就不信公孙度能一手遮天。”

    乌敏英:“这姓李的与公孙老贼同郡,心里大大的坏。今天我们人多些,正好教训公孙老贼!”

    “贤侄”,李敏过来时正好听见乌敏英说他“大大的坏”,尴尬得笑了笑,“我劝你还是退一步,赔些钱消灾。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他那边都是精壮,你这边有商贾、女眷,伤着了怕是不好。”认定刘备这边打不过公孙度。

    刘备:“李郡丞,我敬重你是同州前辈,你过去告诉公孙度,若不陪我二十金,我跟他没完!打仗我十五岁就开始了,岂能怕他!”

    李敏顿时很无语,本来公孙度就是他同郡、同县人,平日颇有些交情。今日若不是顶头上司常山国相非要他来说合,他一定在一旁等着看公孙度杀刘备的人。他可不认为刘备能在冀州的地盘上翻天。

    “贤侄,为叔总算找到你啦!”

    刘备四处张望:“谁?不许叫贤侄,叫我刘从事,刘大人!”刚才李敏与公孙度兄弟相称,对刘备却叫“贤侄”,无形之中矮了一辈,刘备很不爽。

    “是我啊,你李世叔。”一个圆脸,大眼睛,中等身高的胖子,吃力地从人群中挤了进来。

    “真是李世叔,小侄刚才没看见,真对不住。”刘备急忙行礼,李定是父亲的朋友,曾经在郡县吹嘘刘备家必出贵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刘备懂得感恩、尊重。

    李定对李敏说:“李郡丞,今日多谢你啦。我跟我侄儿说几句话。”将刘备拉到一旁,“我与苏双一起,找到李郡丞和常国相,求了好一阵,才同意和解的。你不要意气用事,浪费为叔一片苦心。”

    刘备:“感谢李叔,只是公孙度派人截杀我,此仇不报非丈夫,且我又不怕公孙度,何必和解?”

    李定:“郡里出大事啦,十天前你师兄郦炎被太守打入死牢!”

    。。。

    “府君,公孙刺史同意放刘玄德离开。”

    常山国相双掌一合:“喔,还好没再厮杀,刀剑无眼,两人中无论死了谁,都是大案!你我怕都吃不了兜着走,丢官去职都是轻的!”

    李敏:“有这么严重?”

    “刘备之师乃尚书卢植,之前他担任司徒袁公的曹掾,这次是要做匈奴中郎将属下从事的。既是袁门故吏,又是边军将领,也就公孙度这种眼高于顶的人敢跟他动手。

    你知道昨日死了多少人?”

    李敏:“多少人?”

    “下面人偷偷报信,公孙度一百黑衣骑出征,完整回来的就二十几个,至少死了一半!伤了四分之一!刘备那边就死了一个!”

    李敏:“不可能!公孙刺史调教出来的黑衣骑可是极其厉害的精锐,就比边军差点,府君是不是被下人蒙蔽了?”

    常山国相:“行啦,你还帮公孙度说话,想把你我牵扯进去么?纸包得住火吗!”

第144章 不得不为国惜此诗才() 
在暗淡的光线下,一个衣衫单薄的文士,扯下衣衫,拿着一块木炭正奋笔疾书。

    第一封写给亡父:儿犯了弥天大罪,以致于死,名殁身亡。父若泉下有知,儿子归来,在旦夕之间。若泉下无知,我又有何面目见父之灵。。。我将离开这世界,永远灭亡。

    接着又给母亲写了一封:请母亲不要忧虑,不要悲伤,他死后选择贫瘠之地薄葬,布巾覆头,布衣蔽体,木棺容身,凿地容棺,不封不树,与亡妻葬在一起。

    这文士正是郦炎,灵帝年间大汉第一诗人,如今衣衫褴褛,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身体异常消瘦,写完第二封,已经冷的发抖。看了看旁边一个破烂陶琬,从中取出一个硬的像铁的馒头,用力咀嚼着,时不时舔舔另一个陶碗中冻成冰块的水。好一会总算缓了过来,给兄长和儿子写第三封信,大意为:

    小弟这就要去了,还望兄长和嫂子照顾好母亲,不要让母亲饿着、冷着。

    我儿名叫止戈,出生不过20天,以后就托付给兄长了。

    止戈,为父看到你时,你还闭着眼睛看不到我,也听不懂、看不懂为父的绝笔。。。做人要有志向,虽你是孤儿,要相信自己能繁荣家族昌盛自身。。。

    为父并非普通人,17作《郦篇》,24而《州书》,27而作《七平》,你以后一定要思虑为父的遗训,务必博学以着书,续受父母之业。。。

    陈留蔡伯喈(蔡邕),我敬仰他如同父亲,他却爱护我如同弟弟。庐江卢府君(卢植),我对他像对父亲一样尊重。。。这些人都是为父给你留下的良师益友,你寻机拜见,好好从之学习。

    维熹平五年冬十二月绝笔。

    写完之后,郦炎躺在坚硬的榻上,缩成一团,不时咳嗽着,等待着自己的末路。

    。。。

    为了营救郦炎,刘备准备了厚礼拜访刘太守。

    刘太守见刘备做了官,而且恭恭敬敬的来送礼,很是高兴,还说留下一起用餐。

    刘备趁机提起郦炎的事情,哪知道刘太守大发雷霆,把刘备赶了出去。

    刘备又去找郦兴让,可他只是摇头叹息。

    如果说刘太守将刘备轰出来是处于对郦家的愤怒,郦兴让奇诡的态度,就让人疑惑。好在刘备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买通守卫,进入监狱中找郦炎。

    郦炎:“玄德?咳,咳,你不是去雒阳了么?”

    刘备见他形容枯槁、嘴唇冻得发青,吓了一大跳,很难把气质高洁的大诗人与现在的惨状重合成一个人,连忙把吃食递给他,又解下衣袍给他系上:“恰好我改任边军官职,走到常山国听说你入狱,这就赶来营救。到底是怎么回事?”

    郦炎自从入狱以来,有过许多人探望,但面对刘太守的权威,没有人可以把他救出去。渐渐的他也不相信能够出的去。急急忙忙吃了些,体力恢复一点才说:“说来话长,我挑重要的说说。。。”

    。。。

    “医生,他没事吧?”

    “病人感染风寒很数日,幸好身体底子好,若再晚几天,怕是不测,我开一个药方,若能按时服用,加以调养,则恢复不难。但监狱这环境,怕是难说。”

    刘备转头对典狱、狱卒骂道:“混蛋,你们就给我师兄吃这些,连个御寒的被子都没有,想冻死他吗?”

    “大人这是刘府君的吩咐,我们不得不从。”

    “你们怕刘府君,就以为我和卢尚书是好惹的吗?赶紧把被子、衣服拿来。”

    “大人,恕难从命,府君说谁要袒护郦君就让谁卷铺盖回家。”

    刘备给他们一人塞了一小块金子:“叫你们拿着就拿着。刘府君是流官,几年时间总要走的,我等则一直居住在涿郡。上面是刘府君说了算,下面的事情,是你我说了算。谁没有个亲戚朋友,你们要为自己家的长久考虑清楚。

    我刘备是个重情义的人,对我有恩的,我一定涌泉相报。跟我做对的都没有好果子吃。

    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做的事。说远的,上谷太守张平仲免职是我出的大力,冀州刺史公孙度最迟明年初就得问罪撤职,你们等着看。近的,本县督亢里的里长,对我打骂,撤职流放。

    这位是我兄弟,督亢泽有名的大侠夏侯博。你们也有道上混的,应该清楚。”

    一席话有白的也有黑的,典狱、狱卒们吓得两股颤颤。

    。。。

    等刘备和典狱离开,有个胆大的张狱卒气愤地说:“这刘从事有什么了不起,难道可以一手遮天?”

    另一个赵狱卒说:“虽不至于一手遮天,收拾你我几个人却没有半点问题。督亢里原来的里正,作威作福好几年,一二天就被流放、抄家,完全是墙倒众人推。”

    一个黄狱卒说:“这几年去边疆服过役的,大多得了他的好处,他母亲也经常救济穷苦人,他家要说句话,一呼百应是没问题的。”

    一个姓李的老狱卒说:“郦炎本就罪不至死,府君或许也不想见他死,刘从事的要求并不过分。被子目标太大,多弄点干草没问题。刘从事送来的裘衣、裘裤,穿外面容易被发现,可以穿里面嘛。”

    。。。

    从监狱出来后,刘备再次求见刘太守,直接被门亭拒绝,说刘太守已经交代:若是为郦炎而来,不得进门。

    救人如救火,刘备急忙去跟郦兴让联系,又召集旧部,在张虎的酒楼请吃酒,大把大把撒钱下去。

    第二天一早,刘太守发现太守府门口站着老少妇孺不少人,拉着横幅,旁边墙上还贴着告示,都是说郦炎无辜,官府草菅人命之类的话。

    刘太守大怒,吩咐卫士将这些人赶走。哪知道刚刚赶走,又来了一批人,继续示威,而且刘太守走到哪里,他们就示威到哪里。

    刘太守想处置这些人,一查之下发现都是军属,而且多老人老妇,有的家中男丁正戍边,有的家中有人牺牲。关也不好,打也不好,最多几句骂。

    而且刘太守曾经因为军属工作做得好,受到朝堂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