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63部分

汉起-第63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他!刘备心中巨震,不比第一次见到袁术的震惊小。

    。。。

    “原来郑兄家是世代研究《左传》的权威啊。”刘备想起关某人灯下读《春秋左氏传》的典故,嘴角不由自主笑出一个酒窝。

    “贤弟也喜欢研究《左传》?现在士林中流传最广的注释本,就是家祖和贾公的注释,也得到过贤弟师祖马公的称赞。”卢植教刘备读《左传》时也曾经说过,马融评论贾逵的注释精而少,郑众注释的博而广,两者代表了东汉研究《左传》的最高水平成果。

    当然刘备关心的不是经学,而是郑泰这个人!郑泰可是历史上几次三番能够把董卓玩弄于鼓掌之上的谋略家,为袁绍、袁术起兵反董卓创造条件的牛人。

    而且开封郑家据说有个很牛逼的特长——善于治水、农业、冶铁。传说修建郑国渠的郑国,与开封的郑家是同宗,家族世代流传治水的法门,郑泰祖父郑众为大司农时,在治水和农业方面也展现出杰出的才干。

    在刘备刻意引导话题下,郑泰也没有隐瞒此行的目的——他每年都到扬州买谷米,贩卖到司隶、陈留、颍川,甚至南阳等地。

    郑泰:“冬天买米北上,水浅,又无南风难以行船,谷米又潮湿价格又贵,并不是好时机。最好时间是秋季,粮食刚刚收获,新粮刚上市,质量好,价格便宜。”

    刘备给郑泰倒上酒水:“我曾给袁司徒提过,可惜没有被采纳。我是幽州人,并不善水,如今只能勉为其难。公业兄有如此之才干、见识,又熟悉这段水纹,且是名门之后,我想向袁司徒推荐兄代替我当这个尉曹掾,公业兄一定要答应啊!”

    “不!别!真得不要!我幽游闲人一个,族中有田上百顷,日常修水渠、制种子、除草施肥、卖粮食,都够忙的啦,不想卷入雒阳如今不甚明朗的局面中。”

第120章 孙坚的一石三鸟() 
广陵郡

    孙坚:“夫人啊,在这东海之滨待了几年,海滨贫瘠,我这县丞当得无滋无味。”

    吴夫人牵着蹒跚学步的儿子,头也不抬:“夫君年不过双十一,就已是200石的县丞,何必烦恼?”

    孙坚:“我当日居吴郡,年十七,斩杀寇贼,因功为富春县尉,与盐渎县丞还不是一般大小?几年了,也没个进展。”

    吴夫人把儿子抱起来,塞孙坚怀里,笑道:“怎么没进展?不是娶了妾身,还生了策儿。你看策儿多乖,目似点漆,皮肤洁白,萌萌的,比县长家的女儿还漂亮。”

    孙坚眉头为之一松:“是哈,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娶到了你。从此踏上官运亨通之路!”

    吴夫人:“尽贫嘴!”

    孙坚:“我十七为县尉,后州刺史、郡守令我为司马,二三年间好歹也管理上千人,让他们进,不敢退,让他们站,不敢坐,威风凛凛。可如今,当这县丞,比郡司马俸禄低一半,尽是些琐碎之事,上面处处受到县长掣肘,还每次都把麻烦事情丢给我做,下面吏胥处处给我挖坑设伏。一言难尽啊!”

    孙坚用满是胡须的脸,在儿子脸上亲了几下,胡须扎得儿子哇哇大叫,连连挥舞着小手推据。

    吴夫人急忙接过儿子,踮起脚尖在孙坚额头上按了一下:“让你把胡须剃干净,把策儿扎到啦!”

    孙坚:“这小子怎么跟我不亲?”

    吴夫人:“策儿才两岁,当然跟我们这些妇人更亲,大了就跟你亲了。你小时候肯定也是这样。”

    孙坚:“太小了,记不得了。对了快给我出个主意,不想当这个劳什子县丞,不如我们用这几年的继续,回吴郡买田和做生意?反正吴郡、会稽地广人稀,地价便宜得紧。”

    吴夫人出门把儿子交给妹妹,回来表情很严肃:“夫君,当日为县尉,乃是假尉,临时署理。为司马,也是假司马,州郡任命,未经过朝堂任命。如今盐渎县丞虽小,乃是朝廷正式文书任命,只要不犯大错,以夫君的年龄,短则数年,长或十余年,做县长、郡丞总有机会。怎么会说辞官这种丧气话?”

    孙坚:“我也是被县长压着愁苦难受,一时心急。我有如此功劳,县长只是有家世而已,凭什么在我之上?应该给我个县长当才对嘛!”

    吴夫人:“县长是世家名门之后,从小观摩家中长辈治理政务,家学渊源,这是我们比不上的。县长精研经学,学识渊博,也是我们比不上的。夫君又想当大官,又不想从小官、小事做事,妾身觉得好笑呢。”

    孙坚尴尬挠了挠头发:“那些调解纠纷,收粮收钱,断狱之事,我嫌麻烦。经学嘛,一看就想睡觉,还是兵法来得好些。”

    吴夫人:“这就对啦。夫君既然在治理政务上没有专长,没有兴趣,又何必嫌弃县长掣肘?小心对付就是,何况还有景弟帮衬,料想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夫君武艺绝伦,深通兵法,何不在治政权上谦让以交好县长,在治安、捕盗、运输上使力气?”

    孙坚眼睛睁的老大:“治安捕盗之事是县尉的权力,这不是侵权么?”

    吴夫人笑道:“盐渎这片地方,由于靠海,海上还有不少岛屿,其他地方犯罪之人,多往这边跑,流民百姓也多有到此的。

    县尉管理不善,经常被县长和郡里斥责,郡县豪族也多有说闲话的。县丞官职在县尉之前,帮他管一管,他还敢反对吗?同时对县长表示恭顺,县长也定会支持的,毕竟县里盗贼横行不法,出了事情县长也有大责任。

    此一石三鸟之计!既能交好县长、县尉,又能得些功劳。”

    孙坚:“不是两鸟么?还有一鸟是?”

    吴夫人:“夫君喜欢纠结豪侠和乡中少年,这可是很花钱的。家中钱财大多花于此。”

    孙坚急忙干笑几声:“让夫人受苦了。”

    吴夫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夫君好武功,素来有封侯之志,妾身不怪你。妾身琢磨着让豪侠和少年跟夫君剿盗贼,有功劳的,可推荐个亭长、求盗、捕快作作,他们必然会感激夫君提携,拼命为夫君效力。

    此外呢,咱们盐渎县最有名的是什么?”

    孙坚:“当然是盐。”

    吴夫人:“如今法令废弛,走私贩卖私盐着众多,禁是禁不绝的。夫君不如打压其他私盐贩子,择豪侠少年中勇猛可靠的几人做私盐贩子,这样夫君就是最大私盐贩子,再把县令县尉和一些豪族拉进来共享利益!”

    孙坚:“贩卖私盐是犯法的,他们会同意吗?”

    吴夫人:“一年十数万,数十万的利润,没人有不心动。有了钱才可以给郡里请客送礼谋求发展嘛。”

    。。。

    那边孙坚汲汲于功名,这边郑泰却拒绝功名毫不犹豫。

    刚才虽然聊得很投契,但他并不信任刚刚认识的刘备。更有一点,他不想去神都雒阳为官:“家有良田百顷,年产粮食万石,何必为了二、三百石而折腰?”

    刘备:“万亩良田,兄家中真是富有!百顷就是一万小亩,若以五口之家耕种一百小亩计,日常管理一百户、500人的庄园,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无事不管,的确是繁重的工作。”

    郑泰的推脱很有道理,一个年收入数万石的家族掌门人,需要接受一份年收入300石的工作?

    郑泰:“原来玄德也是个中行家?”

    “鄙人家中只有千余亩,比兄长家差远了。只是这千亩,就够我和家亩劳烦啦,我完全无法想象万亩庄园怎么管理。”想着财不露白,刘备把家里的田往少了说。

    乘坐船只,闲来无事,与郭泰讨论起农业、商业、手工业来。

    两人都是行家里手,一人家在幽州,一人在黄淮之间,风土不同,各有擅长之处,更有许多相同看法,从白天聊到晚上,同踏而眠,第二天接着聊天。不由自主引为知己好友。

    郑泰这才不好意思地说:“玄德,初次见面,为兄开始时未说实话,我家实有超过400顷地,族人徒众一千余人,都是经过精细治理的熟田,既有旱地也有水田,一年产量能达到12万石以上,大概是黄河南北大部分地区平均产量的接近两倍!”

    这次旱灾,整个黄河流域都哀鸿片野,唯独郑家没受到多大影响,反而把危机处理成机遇,一面赈灾,一面不断放出利钱,一面做起粮食生意,好不快活!

    刘备笑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我昨日初识,不知人品深浅,怎么怪兄长呢?其实弟一开始也未说实话,弟家是有上千亩田不假,但不是小亩而是大亩。”

    两只小狐狸相视而笑。

第121章 飞月营() 
吴景急急冲冲地冲进门,一下摔在门槛上:“大兄,好消息,再好不过的好消息!”

    孙坚正在玩博弈:“能有什么好消息?哈哈,说出来要不是好消息,仔细把你丢河里洗冷水澡。”

    孙羌亦在一旁笑道:“德彰,冬天的河水,可是很冷的。”

    吴景若无其事地爬起来:“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有一二十余人的私盐贩子,正在十五里外。另一个嘛,听说郡里放出消息要让每个县出一名官吏带人运输粮食到雒阳。”

    数月之前。

    孙坚从吴夫人之计谋,招募人手,组织了一只精锐而人少的队伍,号曰“飞月营”,意思是人人皆敏捷如飞,能飞上月亮。对贩卖私盐的贩子、海贼、流民进行打击。

    名字取得很响亮,但其实人数和装备都不咋地,孙坚这人就是不信邪,敢作敢当,胆大包天,带着孙羌、吴景和十几个轻侠、少年,第一次就敢攻击二三十人的中等私盐盗贼。

    得村民报信,当时那只盗贼正在村中欺压百姓,勒索钱财、吃食。孙坚则带人悄悄潜入,三面皆围,只留下河边给盗贼。

    盗贼们抱着抢来的女人上下其手,喝酒吃肉正嗨,突然见三面立起官府旗帜,又听见不停有“抓贼”“杀贼”“别让盗贼跑了”吼声,以为有上百官兵。吓得丢下女人,钱财就跑。

    孙坚岂能让他们如愿!左手控马,右手持亮银七尺长刀,拍马赶到,舒展猿臂,一刀割向一贼背后,人借马力,瞬间将贼人砍到在地,手臂斩断,背后破开一个大口子,鲜血满地。接着又对一名举刀相迎从上向下猛砍一刀,第二面贼人哪知孙坚力气,举起的刀一下被砍回去,嵌入自身,接着被开膛破肚,好不凄惨。

    冲过几名贼人,孙坚见一贼身穿皮甲,头戴皮帽,手持环首刀,背上背了一个大布兜,猜测是贼人头领。于是稍稍一拉马头,侧向追了上去。

    那贼人也是个狠人,急跑几步,躲到一个树后,借树抵挡孙坚马的冲击力,让孙坚第一下砍空掉。

    孙坚刚才砍空,直接冲过树木,差点失去重心跌下马来,也不气馁,将马掉头停下,将长刀系在马上,取出背后弓箭,三息之中对贼人连射三箭。

    贼人见孙坚持弓,早往树后就躲,可惜树小,脚上、手臂各中一箭,翻倒在地。勉强起身时,只觉得面前一股亮光,颈部一凉,接着看见了蔚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桑树,村子的房屋,黑黄色的大地,和一人没有头的背影,奇怪这背影怎么这样像自己?只觉地钻心的疼痛传来,砰一声掉在地上,头仍然仰望天空,渐渐失去知觉。。。

    孙坚转头看了看人首分离的贼首,又看了看尤滴着血,刀刃上没有一点痕迹的亮银长刀,哈哈大笑:“好刀,今日第一次用你杀贼,就杀了三贼,痛快、痛快。”

    。。。

    在数十人的战斗中,孙坚极其高强的武艺起到了定海非常大的作用,几乎没有贼人是孙坚的数合之敌。面对如此杀神,一半的贼人心神动摇,第一念头就是逃跑。相反,本方士卒则士气高昂英勇无畏,所以每次损失都很小。

    在不断得伏击、追击中,飞月营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已经从开始时十余人,扩展到如今五十余人,如果不是县长强烈要求限制人数得话,100多人的队伍也能拉起来。

    飞月营的兵械器具以前只能做到人手一件,官吏两件,如今很大的进步,持长枪长戟者人手一把四尺单手刀,持刀盾者人手一个弹弓,持弓弩者人手一把五尺双手刀,一半人有皮甲,更有小船5只,马12匹,还领着县里的钱粮。人数多了,就以兄长孙羌、妻弟孙贲为首,分领队伍,轮流随孙坚巡查出击,发现小队盗贼直接消灭,发现私盐贩子,直接扣押没收货物,人带回县衙。遇到大队盗贼,则两队一起上。

    飞月营的战绩也相当彪悍,剿灭小私盐团伙十三支,中等私盐团伙五支,甚至剿灭了一支百多人的大团伙,基本上控制了包括各个乡亭里的整个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