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37部分

汉起-第237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仅关系援军的派遣,也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邴原:“如果不能控制泰山北段山岭、历城、黄河等天险,青州中部、西部就沦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菜市场,谁都能够分一杯羹。”

    荀攸:“昔日划分州郡之人,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青州没有泰山、琅琊二郡国,就如同益州失去汉中和三峡之险,荆州失去南阳和三江汇合的夏口一样。”

    既然能够体会到这个的关键,后续的策略就容易得多。

    遣孙嵩、刘朗等帅数千人,打着刘备旗号前往乐安郡助守。

    刘备自帅万人,向北海国西部剧县靠拢,与昌霸、孔融一起,将青州黄巾赶回齐国、济南国,进驻剧县!

    鲍信、颜良、鲍忠都是泰山人,很快察觉到刘备的意图,双方在临淄与剧县(昌乐)之间斗智斗勇,战争不断,像两只斗狠的公鸡,如争夺配偶的雄性,谁也不肯让步。

    焦和、鲍信、应劭有兖州兵、尤其是勇猛的泰山兵不断加入,刘备军有敖仓迁移过来的壮丁做补充,双方不断投入,淄河、弥河成了谁都没法越过的天险,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超过任意一方的估计。

    。。。

    金黄的麦穗,将大地化为金色的海洋,夏日烈日下,百姓、军队几乎全员出动割麦。

    麦子从南面先黄起,刘备能够把修建胶莱河的徐岳部全部拉过来突击收麦。鲍信则出动大批士卒抢麦,刘备这边官吏、百姓如临大敌。几天后,情况倒转,轮到鲍信护犊子,刘备遣人抢麦。

    战争间隙,刘备大规模整顿军队,

    护东夷将军幕府设随军长史,由荀攸担任,负责情报、邮驿等,随军作战;相对的留府长史,在刘备外出期间留守东莱,负责各郡县军机,以邴原担任。

    将各郡刑名诉讼事宜交给郡丞负责,和都尉一起削弱“一把手”太守国相之权力。将耽罗、带方南部、日本、夷洲之事和各郡军、丁、粮食全部归口直属于青州刺史、东夷将军幕府的各长史联系、监察、督促。刺史府和将军幕府的权力因此膨胀。

    州刺史、将军幕府四位长史就有孙邵、邴原两位北海东莱人,徐岳、国渊皆都尉、太史慈假都尉,孙嵩、管宁皆郡丞。。。北海东莱之士大获重用,无不弹冠相庆,精神振奋。

    邴原同时兼任东莱郡治黄县令,黄县目前也是青州刺史、护东夷将军驻地。颇有内为谋主、外统都畿、监视官将之姿,权势大盛,毫无疑问是东莱北海人的龙头。

    拜访巴结、送礼套近的人多如牛毛。

    邴原宁静淡然、清静自守,书对联一副贴大门两侧:“室陋家贫且谢客,耳聋目浑羞见人”,一刀切不在家中接待拜访之士。

    很多人批评他故作姿态,不近人情,拿架子,假清高。欲走门路的任更怨声载道,批评他不讲乡谊。

    邴原坚持不改本色,面对偶尔返回的刘备,也只说:“原之初心,最初不过颜回之志,居陋巷,缺衣少食亦甘之如饴。

    后获君侯提拔,每日思考的是如何做好工作不负君侯之恩。

    及董卓执政、关东乱起,汉室倾覆,原只希望能助君侯安定百姓,清扫叛乱。”

    刘备大喜,对邴原更加信重:“希望卿不忘对本候、对百姓、对学问之初心,牢记为国为民之使命,再接再厉更立新功。”

    特赐邴原地五百小亩以养廉,其余诸官将也各有赏赐,以聚人心。

    。。。

    区别于各地太守、都尉之地方兵,在护东夷将军府下设常备‘中军’一支,设骑、步、水三军

    齐鲁多鸿儒侠士,燕赵多名将壮士,文官青州顶大半天,武将幽冀稍占多数

    骑兵有:骑都尉乌长英、祁济、赵云,骑兵司马李浩、傅士仁等

    步兵有:都尉典韦、滕和、刘朗,司马管承等。

    孙坚投靠袁术后,扬言要杀典韦。典韦给袁术留下告别信,只帅部亲信曲游侠数百人,顺淮水乘船逃亡,刚刚返回青州。刘备正是用人之际,大喜过望,厚加赏赐重用。

    水军有:都尉简雍、王翁,司马王豹等。

    刘元起、王斌为辎重司马负责后勤。

    部众既多,就必须加强训练、管理,刘备身兼太守、刺史、将军、校长数职,横跨行政、监察、军事、海洋、商贸、科技、教育等数个领域,不可能天天呆在军队中,一名或几名可靠的副手就是必须。

    可刘备并不打算设置护军、中护军,因为权利太大,改成留营司马,负责监护中军诸将,实际上是中军副将,位卑权重。

    刘备最满意的留营司马是牵招,智勇双全,自幼相识,肝胆相照超过十年,但他在渤海,渤海太守甄俨极其依赖,离不开。

    剩下几个人选,资格比较老的关羽,才吃了败仗,且不善于与人相处,首先排除。自幼相识的张飞虽有小智,但脾气暴躁,还需多加磨炼,不适合协调诸将。

    赵云严正明法,谨慎细致,能文能武,可惜正守敖仓。想来想去,选择了另一个女婿田豫。涿郡、静海刘家人丁不多,人才匮乏,赵云、田豫也算女儿多的福利和锦鲤。

    。。。

    架设主体后,又以卢养、左伯为功曹,协助四位长史、留营司马考核政绩、战绩,赏功罚过。

    征辟陈群为主薄兼记室,郑浑、华歆、刘熙、祢衡等皆为参军或从事。

    虽然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入,刘备依然感到人才不足,属下只有卢植、刘洪、邴原、郦炎、任旐等少数人有足够的资历和经验担任方面大任。

    荀攸、典韦、关羽、张飞、赵云、昌霸、于禁、陈群等虽然在未来都是青史留名、威震一方的响当当人物,但目前或者经验尚浅,或者性格有缺陷、棱角过于突出,或者不足以服众,距离独当一面或优秀统帅也都还有距离。

    邴原建议:“大哉青州,济济多士,中原流民,贤隐其中。君侯可利用印刷术,广贴告示,招募贤才。再出题考核,分配任务,加以期限,考核成效,以观其贤德不孝,所长所短。”

    没想到这一招贤士,就出了问题和笑话

    “方伯安好,在下平原刘惇,天文星相无所不知,最善于卜卦。”

    “在下琅琊葛玄,善于道学和练制丹药,特别善于炼壮阳金丹,只要食一颗,可一个时辰,那个,不倒。”

第454章 泰山掏空二乔流离() 
“正如你所说,刘备不敢全军来攻!”鲍信兴奋地拍了拍身旁一人后背。

    “他一向自诩思虑周详,用兵虽常好出奇谋,实际极少干没把握的事。你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现有的困难,别被识破虚实。”

    这人却殊无欢喜之色,脸上神色复杂,正是臧洪。

    鲍信脸上抽了抽,颜色颇不好看:“本将军自有妙计!”

    臧洪知道,焦和、鲍信等人屯兵齐国、济南看起来兵多将广,实际上是虚胖,不是真强壮。最精锐的泰山兵已不剩什么了。

    。。。

    泰山郡

    功曹道:“府君,河内太守王匡和鲍信三弟鲍忠又来募兵。”

    应劭:“这俩人还有脸来?!不见,让他们在前面等着。”

    王匡等了二日,好不容易见到应劭:“好个应府君,对老朋友也摔脸子,给吃闭门羹。”

    应劭:“你们的来意本府已知,回去吧,到别郡想想办法。”

    王匡:“我本泰山人,当然优先选本地人。”

    应劭:“那你自个儿去招啊!看看他们愿意跟你走不?”

    王匡泄了气:“盟主之托,你可不能甩手不管。”

    应劭:“盟主和你在河内河阳津、孟津被董卓击败,酸枣盟军两次汴水之败,泰山兵总共损失超过万人。你不知道一万人意味着什么?

    每十户就有一两户发丧,泰山郡百姓往往分户不分家,分家不分宗,几户十几户才是一大家子,家家皆缟素,恨不得戳脊你我梁骨,恨不得你我早点去死。”

    王匡辩解道:“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盟主。”

    应劭的话:“泰山郡户不过十万,口不过四十万,还要阻挡黄巾与青州军,先前出兵2万已经是极限,哪里还能再征兵?”

    王匡惭愧之极,掩面而退。

    。。。

    王匡虽退,却不死心。

    鲍忠与刘备、董卓、徐荣不肯干休:“如今仇恨已立,已是死不死不休之局面,不是董卓死,就是我等亡,且牵连家人,宗族不能翻身!”

    王匡:“小民百姓只看到眼前利益,谁管国家大义?我等可自行出资厚赏募兵,实在不行。。。”

    鲍忠:“就抓壮丁!”

    无数妻离子散,父母别子,翻墙逃窜在泰山上演。

    一位老妪抱着年仅13岁的幼子不松手,走了五里路:“两位大人,老婆子大郎在河内战死,二郎不知所踪,求求两位大人留下小三,老婆子和两个寡妇活不下去啊!”

    鲍忠心肠冷硬:“老婆子在老家住不下,就跟我们到军中做饭去,来人,绑起来带走!”

    征兵十天,百姓逃亡,只征兵到二千多人,不少是十几岁的少年,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好几位老妇人上吊自杀,欲以死留下儿子、老伴。

    王匡不时对族人裨将军王朗(不是东海王朗)念叨:“我怕是死后要下地狱吧。”

    鲍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不征兵,打不过董卓我都都得死!百姓如韭菜,割之复生,泰山兵征不到,就往别处征!”

    。。。

    曹操在汴水失了大半部曲,留下夏侯渊带领余部,协助张邈、刘岱守酸枣,自与亲信夏侯惇、曹洪等人,前往扬州募兵。

    扬州刺史陈温是汝南郡人,与丹阳太守周昕都是袁门故吏,与袁绍相熟,代替边让担任九江太守的周昂也与曹操颇为亲热,听说曹操来的目的是招募军队,都帮忙想办法。

    曹洪与陈温素来有交情,曹洪家富,遂散家财,招募沛国兵千余人,在陈温帮助下,又前往庐江招募山民、蛮夷2千余人。扬州刺史陈温大开武库,得以装备坚甲锐兵,号称庐江上甲。

    周昕、周昂派遣弟弟周喁,字仁明,率领丹阳兵2000前往,丹阳与越人杂处,百姓皆精锐好斗,其中一些健壮汉人、越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能够在密林和复杂地形使用兵器和弓箭。

    曹操大喜,又见周喁颇通兵法,仙风道骨,明于风水,善于卜卦,遂聘为军师。

    曹操又招募了一些淮夷,流民、渔民,共得兵4500余,又得到陈温、周昂准备的不少粮草,一时间志得意满,豪气复生。沿着涡水岸边,九江郡阴陵到沛国谯县的官道,向西北进发,一面走,曹操一面向夏侯惇、曹洪笑道:“有此五千人,我能横扫荥阳、敖仓。”

    仅仅第二天晚上,刚出扬州地界,在龙亢县外,庐江蛮、丹阳越听说要去跟中央军打仗,都心中惧怕,晚上烧毁曹操大帐,造成混乱,以便逃跑,胆量大的,冲杀入曹操帅帐,欲抢金银、美人。

    因为是新募之军,曹操没有将武器全部发放,大多由曹洪收在辎重车辆上,叛变者缺乏武器,被曹操亲率近卫斩杀数十人,余下大多逃走,混乱方歇。

    第二天早上,满营空荡荡的,清点人数,庐江兵、丹阳兵总共只剩下200余人,沛国兵倒是还有不少。对周喁,曹操气得几乎吐血,却强忍下怒气:“岂能数千人皆叛乱?我等收拾散卒即可。”

    两日收集,却也得数百人。

    夏侯惇建议:“沛国之兵,虽战力不如丹阳兵、庐江兵强,但高祖立国之名将多出于丰、沛等县,未必不可用,且沛国之兵,知根知底,必不易逃!”

    曹参、夏侯婴、周勃周亚夫父子皆沛国人,曹操家自称曹参之后,夏侯惇乃夏侯婴之后,在沛国享有很大的名声,曹操转变思路之后,很快就在沛国招募到强健百姓千余人。

    从弟曹仁打算带数百兵投靠曹操。

    曹操说:“如今我虽有兵,而非一郡之守,一州之刺史,难以养兵。弟等不如留在谯郡,结交豪杰,招纳亡命,既聚集力量,又可守护家乡。”

    曹仁遂止了心思,只是将一半部众交给曹操。

    沛国兵加少量丹阳兵、庐江兵,曹操一共得兵约三千人,灰头土脸回酸枣去。

    此时,王匡、鲍信、颜良、文丑等皆回到东方,袁绍虽然不满曹操屡败,却无人可用,遂并不怪罪曹操炸营,并承制诏拜周喁为豫州刺史,派遣他和曹操一起抢夺孔伷留下的豫州。

    乔瑁,字元伟,其族叔乔玄曾任太尉。乔玄在刘岱之前担任兖州刺史,后转为东郡太守,又率先诈作三公书,为袁术发出讨董檄文,甚有威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