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36部分

汉起-第236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妹妹,当然是真的,以刘家在海东的势力,再不济也可割据乐浪、带方,做个朝鲜公!”

    甄脱捂着砰砰直跳的丰满胸口:“公爵的儿子,至少是侯呢!”

    “你这没志气的,当然要争一争那个位置!

    二兄曾言,王夫人虽得宠,亦年近三十,王家人才凋零,难为助力。祁胭脂之子刘焘勇猛善战却名不正言不顺。世子之位,或未可知。”

    原来这俊美男子是甄脱三兄甄尧,其兄弟甄俨长期在外做官,现在更做了渤海太守,甄尧则留在老家负责家族生意。

    甄脱咬着手指:“可夫君一点没有疏远王荣母子的反应,昨天还在王荣房间。。那个呢。”

    甄尧:“襄楷曾经言,刘青州命硬寿长,刘茂即使得立为世子,而刘青州富有春秋,世子岂能做上几十年?色衰则爱弛,我甄家还有三个未嫁女儿,又有同郡张世平等支持,总能熬过隔壁王家!”

    。。。

    刘备回到府衙,想身后的女人们各有打算,不由越发烦躁,无心政务。

    荀攸奇怪而问之,刘备略过香艳细节,只说养子刘焘得祁胭脂、乌敏英等乌桓人支持,祁胭脂之女刘雪梅嫁给赵云,乌敏英之女刘翠竹又与关羽长子关平有口头婚约,显得太过强势,让嫡长子刘茂与王荣有些难办。

    “怪不得!兄长平日把关羽当做兄弟,昨日却发那么大火,没想到有这层关系。”荀攸恍然大悟,又疑惑地问,“兄长既然有不止一位亲子,养子当然不能做世子。”

    刘备关上书房门,面色怪异,拉荀攸坐在榻上,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焘儿不是难楼王之子。”

    荀攸暗怪自己多事,心想刘焘多半是刘备与祁胭脂的私生子。

    刘备将荀攸八卦非常的神色看在眼里,知道他误解了,急忙解释:“焘儿是我与乌敏英之子,雪梅是我与祁胭脂之女,当初为了收拢乌桓人不得已出此下策。”

    荀攸被雷了个外焦内嫩,半天缓不过来:“兄长家事,还真是,那个,出人意料。”

    刘备:“这是绝密,千万不能给外人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快想想办法。”

    静海刘氏家大业大,子女众多,按照传统观点,多子多孙即多福。可也带来了问题,子女相互争斗是一个,还有就是容易出现不肖子孙,轻者懒惰混吃、奢侈、不务正业,重者荒淫、残暴,丧命破家。

    王荣之子刘茂是嫡长子,而刘备却问计于人,荀攸能够猜测刘备必对刘焘也颇喜爱:“兄长欲立庶长子乎?欲立嫡长子乎?”

    刘备双手一摊:“我才三十岁,再过十年考虑这个问题也不晚。”

    荀攸长舒一口气,不用表态最好,若站错队,后患无穷,直身体一拜:“

    窃为兄长谋划:

    桓灵以来,宗室零落,党锢数起。士人怨恨,黄巾肆虐,百姓倒悬。

    何进无断,袁贼叵测,豪杰并起。董卓暴虐,西迁长安,皇室遂衰。

    皇室难速兴,二袁难速灭。为兄长计,唯收拾青州,平定黄巾,开发海东,鼎足东国,以观天下之衅。”

    刘备:“然后呢?”

    荀攸:“然后有上中下三策!”

    刘备大喜:“卿就喜欢卖关子,速速说来!”

    荀攸:“上策,袁绍狼子野心,不欲居韩馥之下,久之必生间隙,而韩馥优柔寡断,必不是袁绍对手。

    兄长可北联公孙瓒、甄俨,南和袁术,与袁绍并争冀州。

    公孙度反复无常,兄长可趁公孙瓒南下之机,破辽东,北通乌桓、鲜卑,招抚胡骑,攻昧兼弱,进图河北,平定袁绍。

    而后联合刘虞共平公孙瓒。刘虞虽贤,必不是兄长对手,尊其名位,夺其统属,则河北可定。

    成如光武之居河北,三兴汉室可期!败亦能取辽东之地,规大河、大海、泰山以自守。”

    刘备:“中策呢?”

    荀攸:“青州黄巾肆虐,百姓流离,而徐州富裕,户口数百万,陶谦老迈,世家百姓并非归心。

    兄长可秘密结好徐方豪族俊杰,待陶谦一死,必能据其地,有青、徐之富、泰山之险,可得步骑十万。

    然后向西以尊皇室,上可替天行道,讨伐贼臣,下可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齐桓公、晋文公之业可成!”

    刘备:“下策呢?”

    荀攸:“昔日周王室封建亲戚,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北至燕、南到越、东为齐鲁,以藩屏宗周,遂有周朝八百年江山。

    高祖定都关中,分封子弟功臣为王候,及王莽篡位,光武登高一呼,宗室贵族子弟应则影从,遂有光武中兴。

    兄长负青州之众,舰队纵横四海,有子女外亲众多,若青州不能守,亦能效仿徐福,雄飞海外。

    海外多异族,将士恐思归,可分封子弟功臣为候伯子男之爵,有恒产者有恒心,以守四境,同化异族。不失王公之份!”

    刘备:“光武中兴、齐桓晋文、雄飞海外,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策呢?”

    荀攸难得翻了白眼:“当然是上策。”

    “我与公孙瓒多年并肩作战,实打实的师兄弟加泽胞,若兄弟相争,必大失人心,反利于敌人。”跟公孙瓒对决,就意味着幽州人严重内战,刘备实在不想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荀攸:“兄长实乃仁义之君,只是机不可失,失必后悔!”

    “既规划了国事,又规划了家事,卿真是我之吕尚、张良、陈平啊!”刘备哈哈大笑,“可是幽州牧刘虞,光武之后;伪车骑将军袁绍据河内,围雒阳而不攻。他们两个家学渊源,又早早前往河北,莫非不知光武旧事么?”

    荀攸一楞,陷入了沉思。

第452章 青州改制() 
关东盟军与董卓,关东盟军内部的矛盾还年将持续,基于这个外部环境,青州就能够获得喘息、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然而,一件大事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前任青州刺史焦和率部返回青州,一举击溃济南国肆虐的黄巾,入驻郡治东平陵,连带着主要在黄河北岸的平原郡也纳入囊中。

    刘备大惊失色:“焦和军何时战斗力变得如此强悍?”

    东平陵西面的历城,后世叫济南,控制了泰山与济水之间的交通要道路,是青州兖州交界要害,一直为青州黄巾大帅张饶占据。

    刘备从敖仓返回,本想一举平定泰山以北、黄河之南所有黄巾,因为公孙度的牵制,在平定乐安郡后,只好先行北上辽东。暂时将张饶、管亥等人留给济南郡、齐国自己对付。

    没想到慢几天就失去了三郡!

    荀攸:“据最新消息,焦和并未亲自率军作战,负责指挥至少有这几个人:济北相鲍信、鲍信三弟鲍忠,袁绍之弟袁叙,军司马泰山颜良、南阳文丑。”

    刘备倒吸一口凉气:“这亏吃的不冤枉,袁绍竟然把精锐全都派来了。”

    荀攸:“固守城池的齐国相蔡伯起,开临淄城门,放纵焦和军入城,才是齐国落入敌手的主因。”

    刘备:“蔡伯起为何不喜欢我军而接受焦和军?”

    荀攸:“现在想来,估计有几个原因:

    蔡伯起是南阳人,袁绍部下许攸、文丑等都是南阳人,且南阳为袁绍之弟袁术所占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蔡伯起与南郡襄阳人蔡讽是远亲,蔡讽之子蔡瑁又与袁绍、曹操等同为公卿子弟,早就有交情。”

    心知这就是人脉,刘备有些郁闷!世家大族往往有潜藏背后的各种令人想不到的关系,不为外人道,又在关键时刻冒出来出来,足够致人死命!

    刘备:“济南太守刘琬又是什么情况?”

    邴原:“刘琬是东海王刘强之后、现任东海王刘祗之子,幽州牧刘虞亦东海王之后。

    如今,袁绍多次表态将推刘虞为皇帝,刘虞派出骑兵南下资助袁绍、袁术、刘岱,袁绍与刘虞近似于结盟!”

    刘备:“号称忠诚的刘虞也禁不起大位的诱惑,权力使人昏头,可惜!可叹!”

    孙邵安慰道:“幸亏有辽南之麦为补充,要不然就亏大了!”

    击败公孙度后,即使有公孙瓒调和,青州军也不可能不索取补偿,相比于公孙度慢腾腾地还债,青州将士更喜欢直接的方式:大批军队还部属在辽东南部的平郭、汶县一线,在这青黄交替,麦穗渐渐熟之时,等着收辽东之麦!

    美其名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

    任旐提出了新问题:“刘琬、蔡伯起、刘虞,皆叛我归袁,北海相孔融会不会也?”

    好几个幕僚脸色都变了变,不敢想象恶果。要是北海再倒戈,青州刺史就真退化成东莱太守,暂时接替关羽屯兵剧县附近的昌霸部数千也将陷入四面受敌!

    刘备:“不会,孔北海尊崇皇室,守信重义,必不背我!”

    话音未落,门亭长柳青道:“北海相孔融求见。”

    众人都长吁一口。

    孔融指着一个被绑得死死的文士:“这刘义逊,亏他还是汉室子孙,竟然劝我投靠托庇于‘大国’”

    郗虑:“刘义逊,如何是大国?”

    刘义逊:“车骑将军袁绍、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皆海内俊杰,结盟讨贼,得众州郡之助,党人是大国!”

    郗虑:“我呸!卖主求荣的家伙,身为青州人,竟然勾结外人图谋孔北海、刘青州。”

    刘义逊:“良臣择明主而侍,袁车骑宽宏有度。。。”

    孔融:“来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周边虎贲见刘备点头,将之拖下去,刘义逊吓得尿湿了裤子:“你不能杀我,我是北海王后裔,不能杀我,我是汉室子孙。。。啊。。。”

    孔融谈笑自若,面不改色,众人见了无不佩服。

    刘备道:“高祖子孙遍地,不肖后人污了孔兄眼睛。”

    孔融:“这些人不知忠义,只知道家族利益,竟然还满口仁义道德,讲什么纵横家,可耻、可憎!”

    刘备那还早孔融手臂上座:“众人都说孔君在都昌兴修学校,推荐贤士,奖励后进。

    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高兴;听说年轻士人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帮忙扩展完成。又当面告诉士子不足之处,并称赞他的长处。

    孔君不愧士人长者、文坛泰斗!”

    孔融嘿嘿而笑:“我倒是有些人推荐。”

    刘备:“尽数说来,无不允许。”

    孔融:“平原郡祢衡,字正平,年不足二十,而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正喝酒,一口噎住。

    。。。

    齐国、济南国等的倒戈,让刘备在心理上体验了一把自由落体运动,充分认识到目前青州的状况:并非占据刺史之名,就能指挥地方,郡守国相才是县乡心目中的“君”。

    与郡守国相不同,大批县乡中立,支持刘备的也不少。

    仔细推敲其中原因,还是光武帝惹的祸。县有令长为主官,丞、尉为副官,而郡国就没有郡尉,郡丞六百石,与郡守国相差大,权力太过集中。

    于是做出以下布置

    青州刺史设左右长史,左长史任旐,右长史孙邵。

    东莱太守刘备、郡丞郦炎,在青岛和黄县均有常驻机构。将辽南之旅顺、沓氏、平郭划入东莱,设东莱北部都尉,以司马关羽暂代。将北海东部数县划入东莱,设东莱西部都尉,张飞为都尉。

    以徐岳为河渠都尉、国渊为屯田都尉

    给北海相孔融,配上郡丞郗虑,两人都是善于辩论之士,让两人吵架,以限制孔融,任命昌霸暂代北海西部都尉。

    给乐安太守陈纪,配上郡丞郦炎,以司马于禁暂代都尉

    给乐浪太守卢植,配上郡丞管宁,以司马太史慈暂代都尉。

    给带方太守刘洪、配上郡丞孙乾,以夏侯博为都尉。

    至此,每个郡守都有明确的郡丞和郡都尉,一郡皆倒戈的几率,从此大大减小。

    刘备并不满足,除了青州刺史,他还是护东夷将军,一个类似军事参谋部的幕僚团队自然必不可少。

第453章 齐鲁多方士() 
焦和、鲍信、颜良、文丑、鲍忠给乐安太守陈纪极大的压力,战略上从西面的济南国、南面齐国,北面平原三个方向对乐安郡形成了包围,陈纪的求救信一封接着一封。同时,鲍信等人又与泰山太守应劭一起,将黄巾推向了北海郡西部。

    刘备:“乐安郡?北海郡?哪一个是敌军主攻方向?”

    这不仅关系援军的派遣,也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邴原:“如果不能控制泰山北段山岭、历城、黄河等天险,青州中部、西部就沦为想来就来,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