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27部分

汉起-第227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钜鹿太守张导说:“刚才使者逢纪说过,关东群情激奋,河内郡、兖州、豫州大部分郡已经举兵,分屯怀县、酸枣、阳翟、鲁阳等地,总共数十万,对雒阳形成了半包围态势,一年半载后,雒阳粮食、财货皆缺,董卓必败。军事上方伯还有什么迟疑呢?

    方伯的亲属不少在颍川,如今颍川太守李旻已与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孔伷结盟共誓,方伯难道可以不顾宗族倒向董卓么?”

    韩馥:“董卓暴虐,皇纲失统,我意已决,共襄盛举,清君侧!”

    。。。

    不久,袁绍、韩馥、王匡、张导等于魏郡漳河之旁会盟,史称“漳河之盟”,盟曰:

    “贼臣董卓,承汉室之微,负甲兵之众,陵越帝城,跨蹈王朝;幽鸩太后,废弃弘农,挟持幼主,残害忠良。

    神明怨惧,无凭恃之士;兆人泣血,无控告之所。仁贤之士,痛心疾首;忠义之士,目眦欲裂,皆欲奉辞伐罪,替天行道,诛灭贼臣。

    凡我同盟之后,必毕力致命,以伐凶丑,同尊王室,翼戴天子。有违此盟,神明是殛(ji杀死),俾坠其师,无克祚国!”

    共举袁绍为盟主,韩馥此时本势力最强,却持两端以观望,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只是誓言却与酸枣不大一样,没了“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改为“毕力致命”(尽力用命),也没有提到臣节,誓言见证者也从“皇天后土,祖宗明灵”简化为“神明”,违背誓言后果也去掉了“无克遗育”。

    酸枣、漳河两篇盟誓,不久传遍四海,天下人皆为之瞩目。

    作为对手和宣传的重点,刘备自然得到了不止一份,他专门用袋子仔细装起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等三五年后,本侯就用这个打袁绍等人的脸!”

    袁闳、袁忠、袁弘是袁基、袁绍、袁术的从祖兄弟,曾祖皆为蜀郡太守袁京,前三者祖父是袁京长子袁彭、后三者是袁京次子袁汤,三人皆隐居在老家,

    袁闳看到袁绍、袁术起兵的盟誓、檄文,叹息道:“先祖的福运,后人不能凭德行守住,却竞相骄横奢侈,在乱世中争权夺利,这就是晋国被灭族的三郤啊!”

    其弟袁忠、袁弘皆流涕,问如何是好。

    袁闳说:“门阀争龙,成则鸡犬升天,败则身死族灭!本初、公路既走出这步,天下必将大乱,汝南是多事之地,我是长子,目标太大,哪都不去,就守在老家,隐名埋名。你们率领族人分头逃难吧。”

    袁忠遂逃亡江东,袁弘则就近逃亡大别山中。

第435章 贾诩论五胜五败() 
初平元年,190年,春

    正月关东兵起后,董卓欲集中兵力出击。因为外放的许多刺史、郡守国相的叛变,董卓已经陷入疑神疑鬼的地步,担心离开雒阳后,刘辩为人利用以控制朝政。竟然狠下心来将皇帝刘辩鸩杀。

    消息一出,舆论为之哗然,从雒阳到司隶,从司隶到其他州郡,所有人的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不敢相信竟然有人敢弑君。

    一时间人心惶惶,人情恐怖,皆不欲与董卓为伍。

    荀攸:“董卓鸩杀何太后,何太后确实有逼死董太后之罪行,逆孤妇之伦,坏夫妇之纲,算得上当死。

    鸩杀弘农王就全无道理,只能用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解释!”

    刘备也心有余悸:“皇帝可杀,而何人不可杀?

    听说太傅袁隗系董卓故主,一家数十口人已被拘押,很可能也要上刑场,故主可杀,而何人不可以杀?”

    于是挟持敖仓麦粟谷米数十万石,收集周边船只数百,按兵不动,即不攻击关东诸侯,也不运粮食回雒阳。

    此时,河东有白波军、汉中有米贼,雒阳粮食缺口相当大,又不等得到外地补充,董卓急忙派遣左中郎将蔡邕、平津都尉贾诩奉董卓之命,前往荥阳,名为劳军,实际催促敖仓粮食。

    蔡邕:“未得朝廷命令掐断敖仓与雒阳通道,其行径犹如叛逆!你不怕董公攻击你么?切不要意气用事。”

    “还真不怕!大不了乘船东下就是。”刘备清楚屯兵荥阳的徐荣是幽州玄菟郡人与他有故交,很难下定决心攻击。要是从雒阳派兵前来剿刘备,不仅让天下人看笑话,还会给关东诸侯提供机会。

    蔡邕:“你道理想要什么,可以提出来。”

    刘备:“如今青州刺史焦和叛变,董公应以我为青州牧、东莱太守、护东夷校尉,第二以卢师为乐浪太守,第三允许我将青州的空缺职务封赏给这段时间有功劳的部下。

    只要有这三者,敖仓之粮、敖仓之军,即可全部移交两位和徐荣。”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贾诩知道董卓不可能全部答应,为了显示本事,贾诩当然要压一压价:“董公有五胜,关东叛军有五败,刘校尉切不可看不清形势!”

    贾诩分析:一胜在政治上,雒阳是天子之都城,董公奉天子以令不臣。

    二胜在军事上,雒阳有南北军,有各地精锐组成的西园军;有武库,存有数十上百万兵器铠甲!

    三胜在经济上,雒阳存粮食上百万石,足够军队吃几年,有大量的冶铁、制陶、制衣服等工厂,能够自给自足。

    四胜在地理环境上。河南尹东有成皋轩辕之险,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北有黄河之深,南有嵩山之高。八关都尉,据守八方,防御设施完善。

    五胜在人口上,河南尹人口百万,且多为青壮年,很容易组织其起10万以上的讨伐队伍!

    贾诩又分析盟军有五败:

    一败在政治上,名为叛逆,号令不齐,心思各异。

    二败在军事上,关东军士缺乏操练,不是关西士卒对手。

    三败在经济上,关东联军的粮食需要向百姓征集,时间长了,就会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士卒逃亡。

    四败在地里上,关东想围住雒阳,需要河内、太原、颍川、南阳一起包围,每一地都要数万人,兵力分散。而董公只需要命令各地固守,而后集中优势、精锐之师,击关东军之防守面,以点击面,相当于以众敌寡,因此每每都能胜。

    五败在人口上,关东联军看起来占据了整个关东,实际上并没有。董公只需要派遣得力、忠诚大汉的官员,到包围圈外,对关东联军形成反包围,就能打破现状!

    刘备大笑:“董丞相必败,必然退出雒阳!

    上百万石粮食的确可以够三万军队吃三年,但雒阳的太仓并非只供应军队,还要供应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如今商路断绝,还要卖给或赈济百姓,时间长了,朝堂的政策必然入不敷出。”

    从地理和地缘政治上看,雒阳哪里都好,最大缺点,就是太小!这一缺点,却是致命的。雒阳盆地只有一千平方公里,换算成汉代进制,不过500万汉小亩,除去房屋道路,不超过400万小亩,以亩产一石半计,不过600万石,以人耗费20石计,最多能养活30万人口。

    但实际上,河南尹有户籍人口一百万!如果算上大量官员、富商、数万军队,以及他们的家属,还要增加一二十万人口。也就说说河南尹有8、90万百姓,依靠关东来的粮食生活!

    刘备:“如今哪里去找这1500到1800万石粮食供应河南尹多出来的8、90人口?敖仓里可没有啊!”

    。。。

    原本董卓以为杀了少帝刘辩,关东联军被釜底抽薪,没有可拥立的皇帝,就会各自散去。

    哪里知道在袁绍、袁术、刘岱、张邈等人组织下,在党人串联下,关东盟军越发成熟,打算首先攻下雒阳,再论其余。袁绍认为即使让其他人继承天子之位也可以。

    陆陆续续,关东盟军越来越多,前后有22镇诸侯,皆将军、刺史、守相,共以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哪22镇?

    后将军袁术、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度辽将军耿祉3名正牌将军

    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冀州刺史韩馥、青州刺史焦和4名州刺史

    济北相邟乡侯袁绍、河内郡太守王匡、西河太守崔钧、自领上党太守张杨、故钜鹿太守张导

    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泰山太守应劭、奋武将军曹操、破虏将军破鲍信、颍川太守李旻

    广陵太守张超、丹阳太守周昕这两人距离较远,只是派遣军队、提供粮草。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还在长沙,刚刚接到三公移书,正准备集兵北上。

    22镇诸侯声势浩大,令雒阳、关西之人屏息,许多刺史、郡守国相都与讨董军暗通款曲,扬州刺史陈温暗地里支持讨董,只是并未公开宣誓,幽州牧刘虞未发表意见,却对公孙瓒派兵南下不加阻拦。

    整个函谷关以东地区,只有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王睿、并州刺史站在雒阳一侧。

    作为关东盟主的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自行任命、征辟州郡官员,称之为‘承制诏拜’。袁绍手中有货真价实的车骑将军印绶——杀掉前任车骑将军何苗后,袁绍将何苗印绶收藏,如今起了统一号令的大作用。

第436章 蔡琰哪里跑() 
蔡邕极震惊,从贾诩的表情发现,迁都是真有其事:“如此滔天大事,董公居然没有提前征求我的意见!难道朝廷还敌不过叛逆者?”

    蔡邕拉着旁边一名身材矮小的亲卫,扭身就走。贾诩、刘备都不知其然。

    那小亲卫的清秀面庞一晃而过,过了好一会儿刘备才明白过来:“昭姬怎么来了?奇怪,蔡中郎将上前线劳军居然把女儿带上,莫非把女儿当儿子养,花木兰就是学得昭姬?”

    “刘校尉!”贾诩一把将刘备抓住,他非常惊讶,震惊。不是因为弃守雒阳的结论……经过董卓、董旻、李儒、贾诩等关西将帅谋士多次推演,早已得出了类似结论。

    贾诩震惊的原因是刘备在不知全局的情况下得出了类似结论,这一刻他十分怀疑有人泄密,死死拉住刘备讨论这个事。

    刘备推不过,眼睁睁的看着蔡邕父女出门。

    。。。

    “君侯,蔡中郎将出北门往河边去了!”小半个时辰后,赵云带来的消息让刘备、贾诩面面相觑。

    张飞嚷嚷道:“蔡中郎将莫非改了主意,要投敌?”

    赵云也傻眼了:“不会吧,他带了二三十人,投敌不至于这么招摇。可他们载了好几辆大车。”

    贾诩:“应该不会,蔡中郎将绝非朝秦暮楚之人。”

    “大车?难道!难道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刘备当即决定前去追踪。

    行了十余里,到达黄河南岸,就见一群穿着鲜艳的人在岸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赵云:“那乐曲就像是在。。。迎亲,对,迎亲!”

    赵云的话,让刘备如被雷劈中,他策马上前,见蔡邕果然在其中,只是不见蔡昭姬:“蔡中郎将欲何往?”

    “昭姬快走!”蔡邕扭过头,见是刘备,急忙张开双臂拦在码头上,“贤侄留步!”

    那船头上,露出一个女子身形来,早脱掉外面的亲卫服,穿回女儿装束,唇红齿白,面容清秀,此时正抱着焦尾琴哭泣,不是蔡昭姬还能是谁。她旁边一个青年,身高近七尺八寸,身形瘦弱,然双目有神,此刻满脸不善地瞪着刘备。

    刘备怒道:“好个蔡邕,三番五次求你把女儿嫁给陈群,你不干,如今竟嫁给敌人!”

    蔡邕急忙解释,趁此时机,船已经松开缆绳,向江中游去。刘备大呼:“拦住他们!别让昭姬跑了!”

    “着!”

    赵云弯弓满弦,箭矢如流星坠地,船上风帆应声而掉,原来是缆绳被射断,船横亘河中。

    刘备急忙找了一条小船,带着几个人划过去,控制住船上之人,将迎亲船划了回来。

    “放开我,你们这些卑鄙小人!我是河东卫家的人,你们别想欺负我!”原来迎亲那个青年,就是传说中的蔡邕弟子卫仲道,其兄名卫凯,他此时被绑住手脚,尤挣扎不已。

    刘备拉着蔡昭姬的胳膊下船,只觉得她的身子仿佛羽毛般轻:“你没吃饭?怎的如此轻?”

    蔡琰:“别碰我,放了卫郎!”

    刘备:“没拜过天地,就叫起卫郎来了,蔡姑娘何时变得如此爽朗?”

    蔡琰明显被‘拜天地’刺了一下,脸色羞红,低头不语。。

    蔡邕:“老夫的家事贤侄也要管?”

    刘备指着卫仲道:“蔡师,看卫仲道印堂发黑,一定短命,昭姬嫁过去没多久就得当寡妇。”

    “刘校尉如何能污蔑卫郎。”蔡琰气呼呼的,打定主意要跟卫仲道北归。

    卫仲道气得一张俊脸发白、发红,扬声大骂:“混蛋,流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