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00部分

汉起-第200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后只要勤恳任事,以君之勇烈,前途远大,一个郡守或都尉跑不了。”刘备前世对太史慈有很深刻的印象,记得太史慈在数百米弯弓箭钉敌将之手,带一骑直讨孙策十三骑并安然归来,乃是骑术、射术少有匹敌的猛人。张飞也说太史慈武艺不在他之下,这种武力90以上骁将,要做不到郡守都尉,岂不是苍天无眼。

    周围的徐岳等人都不知道太史慈有过人才能,都都惊诧莫名。

    刘备只好说:“君等亦能位至州郡。”

    左伯指着自己鼻子欢喜道:“我也能?”

    说了一个大话,刘备只好用另外一个来圆,拍着胸脯说:“当然,本府与何大将军相识于微末,以君等之才干,只要勇于任事,日后一定大力推荐。”

    “谢君侯大恩!”

    刘备抹着汗水,心想神棍当习惯了,差点说漏嘴,本来想夸夸太史慈,结果把其他人也捎上了。

    。。。

    上计队伍由徐岳负责,太史慈负责率领着五十车、骑,换句话说,太史慈是军事指挥官。

    行到兖州境内,就遇到飞驰追踪而来的几名幽州骑兵。

    原来北海太守状告刘备将北海流民私自带走,州刺史焦和派人前来核查,发现安置在黄县等地的10万流民不知所踪。多经盘问调查才知道运输到黄海之东,于是焦和上奏章,批评刘备四大罪状:其一,打着东夷太守之名,擅自压迫东夷。其二,擅自设置带方郡,挑选任命官吏。其三,为养子娶辰韩妻,私通外国。其四有狂妄之语,不臣之心。

    恰好州吏中有东莱人,消息悄悄报告东莱郡。刘备急忙写了一奏章,派遣骑兵送来。这时候,州郡经常在一件事情上互相攻讦,谁的奏章先到,谁就容易给皇帝形成固有映像。十分不巧,昨天州刺史的使者已路过。

    太史慈于是给徐岳告了罪,只带着三骑,日夜兼程前往雒阳。本来,刘备的意思是将州里的使者留下几天。太史慈担心州里的奏章依然对东莱郡不敬,就守在报奏章的门口,将州里送奏章之人拦截下来,并弄坏了奏章。

    州吏那肯善罢甘休,拉扯着太史慈要求给说法。太史慈哄骗州吏说:“府君本没有叫损坏奏章,我如今犯了大错,你也有责任,与其被追究,不如我们一起逃跑,还有个照应。”

    两人从雒阳逃到巩县,恰遇到关羽。关羽正愁投靠刘备却没有功劳,就假装投靠青州刺史焦和故人,将州吏骗走一路。于是太史慈这才能偷偷返回雒阳,做成郎中。

第384章 太史慈御前展威() 
十月,雒阳

    东莱的奏章如同丢入水塘中的大石,激起得不止是涟漪。

    司徒丁宫,字元雄,沛国人,曹操之姻亲:“臣闻青州奏报,东莱太守刘备毫无根据,擅自启战端,击灭东垂百济国!”

    “竟有此事!可有奏本?”

    皇帝看了看中常侍赵忠递过来的两份奏章,其一是九月上旬青州刺史和北海太守联名奏报:刘备拒绝归还流民,将数万流民跨海,前往去辽东、乐浪。

    其二为太史慈才送来之奏报:青州遭到海侵,移民安置于乐浪南方过程中,为十济袭击,死伤三百五十一人,因此反击,三战破十济都城,斩杀四千一百七十五人,俘虏数万。

    曹操:“因流民死数百人,就斩杀对方数千人,对比太过悬殊,很难让人不怀疑刘备是借机生事!”

    袁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休说数百人,就是几个人,一个人,身为大汉太守国相,也要成倍讨回来!”

    曹操:“这话时没错,可刘备擅自行动怎么说?不报皇帝陛下而擅杀一王,岂有臣下之理?不报皇帝陛下而擅自设置郡丞、县长,丞、尉,岂是为臣下之礼?”

    这时曹操还不知道刘备为养子与辰韩王女订婚,否则绝对是更好的攻击借口。

    “。。。”袁术无言以对

    尚书左丞郦炎说:“东莱远离雒阳两千里,乐浪、带方远达五千里,一来一去需二个月,岂能不临机决断?”

    深深地看了郦炎一眼,袁绍站了出来:“边郡诸位长吏,自然可以临机决断,内郡则不然。东莱可不是边郡!”

    “这。。。”

    这下就把郦炎难住了,想说东莱是边郡,岂不是距离朝鲜半岛很近?乐浪带方远达五千里就不攻自破,自己打自己的脸。

    大将军何进完全看不懂,向自输诚的袁绍、袁术、曹操、郦炎明明都是自己人,怎的闹腾起来?

    袁隗在一边沉默不语,手心手背都是肉,袁绍、袁术的内部竞争,他不仅不反对,还乐见其成,越是大家族,越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皇帝则好笑不已,静坐看戏。

    尚书卢植站了出来:“诸君,百济王族,乃是屡次侵略我乐浪、辽东之高句丽人南下,乃是旧恶。百济首都大汉称为汉城、霅(zha)县,百济、三韩称之为首尔,乃是前汉真番郡治故地,非百济本有之地。

    讨伐旧恶,夺回故土,是大汉臣民之期望,却不是擅起战端!”

    曹操还要辩驳,司徒丁宫示意他上:“青州刺史、北海太守之前上书状告刘备未报朝堂而擅自将十万百姓脱离青州户籍,因此青州算赋大大减少!”

    卢植:“东莱、北海遭受大水、海侵,无钱粮供养流民。请问诸公,十万流民,朝堂不出钱粮,州里不出钱粮,北海一郡如何安置?请问诸公,朝堂、州里不出一兵一卒,而东莱自当之,如此也要问罪么?”

    丁宫针锋相对:“流民自当有县乡亭里护归原籍,何须统一安置?”

    卢植:“乱民因没有粮食而为乱民,流民被抢光粮食而被裹挟成流民,回归原籍我能变出粮食?”

    丁宫:“你非流民,焉知道县乡里无粮?就算没有粮食,本公身为司徒,莫非不知道安排他郡救济?”

    丁宫有意以三公身份压人,卢植非他直属部下昂然不惧:“六月糟灾,丁司徒十月才言救济,不会太晚了吗?”

    丁宫:“六月本公还未任司徒。”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都别说了!口说无凭,让两郡上计吏上前对峙。”皇帝一槌定音。

    。。。

    “府君披肝沥胆,省吃俭用以救困顿之民,世家豪族莫不开设粥场以赈灾。别说五万人,十万人也安置得下。”北海上计吏名刘谦、字义逊,身高七尺七寸,一表人才,西汉王室后裔,让人见而生好感。

    太史慈:“属下乃海隅鄙人,想向刘君请教一个问题,刘君不会拒绝吧。

    请问去年北海多少人口,今年多少人口?”

    刘谦:“北海国十八城,去年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一,口八十五万三千六百零四,今年户十二万六千三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零七。”

    太史慈:“人口减少的原因,可是六月之后的黄巾乱起?”

    “那是当然,也与之后被刘太守运走5万口有关。”

    “慈有一事不明,东莱郡十三城,去年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今年亦遭乱,人口都大量减少,依然有户八万五千一百一十六,口四十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二人。为何东莱只减少了六万多口,北海却减少了二十二万余口?”

    刘谦:“这。。。人口多少又有何关系?”

    “北海、东莱一同生乱,刘府君能迅速平定东莱,北海太守却屡次败仗,因此北海损失更大。刘府君见临郡有难,亲率东莱子弟救援,没想到北海上计吏竟然恩将仇报。臣等冤枉啊!”太史慈一个方脸大汉,竟然声泪俱下,见者无不叹息。

    刘谦:“你血口喷人!北海国是靠自身力量平定黄巾的!”

    太史慈转身下拜:“陛下,诸位上官,太史慈本偏僻乡野之人,无通经做文之能,有幸被刘府君选为上计吏,是因为有一颗忠心一点武勇罢了。我愿赌上郎中的资格,与这位刘君比试武艺,以证明东莱有襄助临郡的能力!”

    殿前比武?!

    “好!准奏!”皇帝刘宏正听得打瞌睡,立即同意了,迫不及待起身。诸重臣拉也拉不住,“怎么个比罚,步战决斗,还是骑战决斗?”

    众人都为之汗颜,一直没有说话太尉马日磾忙说:“不可,陛下面前流血相拼,大不吉,不可!”

    于是改为在殿外比试,首先比射箭

    刘义逊也有些勇力,射五箭,皆中红星:“无名之辈,还是再练几年!”

    太史慈只是一笑,口咬四箭,手捻一箭,猿臂拉弓,如同满月。

    嗖!嗖!嗖!嗖!嗖!

    众人一看,箭把上一个没有。

    “刘义逊,胜!”马日磾,“咦,等会,有情况。”

    众人仔细检查,发现太史慈箭靶红星处是空的,原来五箭全部射中了红星,前两箭已将红星钉到地上,上,后面三箭穿靶而过,钉在二十余米外的墙上。

    第二场比马术,太史慈刀劈、矛刺,无一落空,将做障碍物的稻草人、木桩一个个打的稀巴烂。

    第三场,双方各拿木刀相拼。刘义逊此时已经输了两场,战意全无。

    太史慈也不用招式,只连续几下重劈,劈断对方木刀,将之一脚踢飞,转身来报:“陛下,幸不辱命!”

    皇帝见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浓,国字脸,目光清正,就喜欢了几分:“刚才木刀比试,卿为何最后一下用脚?”

    太史慈:“陛下当面,下臣不敢伤人性命。”

    皇帝问了几句,见他下手有分寸,为人方正有义,越发欢喜:“如卿一般之人,刘太守属下有几人?”

    太史慈:“十来人吧。”

    “好,大善!以后卿就只忠朕一人!”皇帝当场赐虎贲中郎,属条候董重。一旁的何进、袁绍、丁宫、曹操脸色僵硬,卢植也惊诧莫名。

    被留在宫里,太史慈才如梦苏醒,回想起刘备让他早归,母亲临别时的哭泣,不禁一阵头大,请教卢植:“陛下怎不让我回东莱?”

    卢植:“哎,没想到丁宫等步步相逼,也没想到你太过英勇,竟然被皇帝看上,卷入立嗣之争,不知是福?是祸?”

第385章 史候?董候?() 
雒阳,永安宫

    董太后将怀里的‘董候’交给宫女,待门帘落下,轻声问:“太史慈这个人可靠否?刘备与何进相识超过十年,他的人怎么能够信任?”

    皇帝刘宏:“这些年内外多为何进、袁氏党羽把持;张让、曹家又倒向袁家,宦官们也不可靠,可用之人缺乏,就连赵忠都惧怕何氏、袁氏,为之奈何?”

    董太后:“董卓驻兵河东,倒是随时可以入雒阳,其弟董旻也有勇力。董重、蹇硕在内,董卓在外,未必不能一争。”

    皇帝:“董卓久在西羌,桀骜不驯,直来直去,又不熟悉朝中人物、事,怕难以承担重任。

    而且这是一枚暗棋!”

    “或者可像上次那样!”董太后挥着手做出斜劈的动作。

    皇帝刘宏眼神一缩,废宋皇后处死其父兄之事,一直都是他心中一根刺。时常梦见桓帝前来质问,时常梦见宋皇后与其姑姑满脸的鲜血,因此常常半夜惊醒,夜不能寐,身体也每况愈下。

    20年天子,本应大权操之于手,言出法随,嬉笑怒骂皆成国策,然而东汉政治缺乏制衡的缺点,不断放大,举荐制度造成被提拔官僚忠诚于荐主的缺点,逐步显现。在皇帝刘宏纵情声色,怠于政务之后,在三公频繁更换之时,大将军何进变得越发重要。

    “悔不当初,真不应该立皇后,即使立皇后也不该设大将军!”刘宏喃喃自语,皇帝虽为千万人之上,亦有难言之烦恼,立嗣,关系到许多家族数代人的兴盛或衰落,继承人可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皇帝写下一封书信,秘密藏入衣带之中,又写下一份圣旨,招虎贲中郎太史慈和一名谒者前来:“你等前去东莱宣诏,并将朕授予的器物、衣物、用具一并赏赐刘太守。”

    。。。

    大将军府

    “进能有今日,多亏本初为我谋划!当然也少不了公路与玄德。”何进抚着袁绍、袁术之背。

    这些年来,皇帝为了弥补扳倒宋家,压制曹家后的权力真空,而立何皇后,因制衡世家士族等外臣而重用外戚何进、何苗,因镇压黄巾而立大将军,何进步步为营,越发强大。

    袁术笑嘻嘻的说:“大将军过奖了!”

    “谢大将军。”怎又提袁术、刘备?袁绍内心不爽,脸上都是笑容:“如今皇帝又设西园八校,又设骠骑将军,又常说董侯聪颖,怕是来者不善!”

    “哪里冒出来的野种!”何进猛拍大腿,“本初,公路,如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