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99部分

汉起-第199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焘儿的婚事就定在明年春天,具体胭脂、敏英操办,用度都从静海侯私库中走。”

    静海的大宗商品交易所、钱庄是与李定、郦炎、公孙氏、刘元起等家共同所有,相当于股份公司,是公产。耿氏去世后,静海的田产、店铺就由王荣掌握,也是刘家的私产。走货马队不少掌握在乌敏英、祁黄芩手中,十几年前刘备可没有那么多人、马,不少是两女带过来的嫁妆,日后又加入了赋闲在家的幽州骑士,马队护卫们日常行商,顺便收集情报、熟悉路径,战时屡次转为骑兵。

    没落士族出身的刘备,少兄弟鲜叔伯之助,既没有袁绍袁术袁门故吏遍布天下,也没有曹操宦官世家、宗族、友族庞大,也没有孙坚兄弟、侄儿多。可是刘备在十年之内,从一介伍长成长为二千石,刘家从破落户壮大为家资巨亿、佃户上万、良田数十万亩,在内就出现核心团队人员素质不高、向心力不足,在外则缺乏外势――所有暴发户的通病。

    古罗马人云天理人情不必细诉,婚姻在于有利可图,华夏亦认为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好”女人。

    十年间,刘备好色而慕少艾,尤喜追逐姿色殊丽,或身份特别的美人,其结果是娶了一群好“女”人――多世家豪族之女,嫡房王荣代表冀州汉人士大夫正统,乌桓三房代表乌桓、与军方关系更近,苏媚、宋佳房代表了关西士族,拓跋伽罗房代表鲜卑拓跋部。

    刘家成长起来之后,与世家豪族联姻就成了默认之策略,从妹九九嫁颍川荀家、刘德然娶卢植之女,令王斌娶常山赵浮、赵云从妹,刘备之女许夏侯博子也都是固本强基之举。

    如今,轮到刘备之子刘焘,娶一位“好”女人为妻,就成了祁胭脂、乌敏英等的共识,刘焘身份敏感、颇有胡风,在汉地娶一门当户对的世家豪族淑女并不容易。四海之外的辰韩朴小敏,毫无疑问身上潜藏着巨大的政治资源。

    刘备:“别以为攻下开城、汉城、水原,带方郡就属于我们。古尔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返攻,马韩至今没有臣服,弁韩、辰韩、秽人也只是暂且称臣,而我们只有十万尚未归心的汉人流民。

    就是朝堂,也决计不可能放任我们经营带方!我这个护东夷校尉、带方太守是自己给加的名头,朝堂肯定会派出县令、长、丞、尉,甚至可能任命一位带方太守!联姻,才是我们稳固带方的长远之策。”

第382章 关云长怒鞭督邮() 
冀州,中山国,安熹县

    “县君还没出来?督邮大人等了一个时辰了,到底为何跟郡中闹僵?”

    “还不是赋税,郡里要求加征,县君不肯!”

    关羽独自一人枯坐,看窗外飘落的黄叶,呐呐不言,寻思:“今年已加征了40钱,再加百姓怎受得了?我本已拒绝府君,可他为上计多报成绩,偏偏要派督邮三番五次催促。督邮年轻、出生豪族,只唯府君之命是从,哪管百姓疾苦!”

    “国家财政越发困难,府君如同君父,上命不可违。百姓如子民,连续数年遭灾,今年好不容易缓过气来,我为县君,当待百姓如子侄,又怎忍心他们吃糠喝稀、沦为盗匪?”

    上下左右为难间,不知不觉,关羽竟然睡了过去。

    。。。

    “好个关云长,让我在驿站等了两个时辰,自己却在这睡觉!本官一定向府君揭发你懒政怠政!”

    关羽被人推揉、踹了几脚,迷迷糊糊间还以为自己在战场上,一脚将督邮踢飞,一跃而起:“谁人害我!”

    “你敢打我?”

    督邮捂着大腿,只觉得一瞬间半边身子都麻了,他年轻力壮,常在外形走,身体强壮,也有些武艺,片刻间起身,指着关羽的鼻子大骂:“你个兵痞,违抗府君命令在前,殴打无理上官在后,等着丢官去职!”

    关羽怒从肝中来,恶向胆边生,一拳打翻督邮:“你算什么东西,不过投了个好胎,也敢在爷爷面前拿大!就是府君也对我好声好气。”

    一把提起来,向县衙门口走。

    县吏们见督邮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不由咋舌。

    “看一眼,都疼!”

    “县君,使不得啊,督邮毕竟是府君之代表。”

    “县君留他一命!”

    关羽走到府衙外一棵大树下,脱其腰带,将之绑在树干上,命县吏敲锣打鼓,说县里有重要事情宣布。

    关羽灵光一现,对百姓能说:“督邮伪造府君口信,言每丁加征40钱。府君爱民如子,怎可能如此,都是这督邮编造谎话!”

    督邮:“我没有说谎,是府。。。”

    关羽一个耳刮子扇过去:“还敢嘴硬,败坏府君名声。”

    督邮肿了半边脸,呜呜的说不出来。

    关羽令县吏取来纸笔,当众写下通告,宣读于众,表示郡县绝无加征算赋之意。

    百姓欢声雷动。

    又让县吏誊抄数十份,盖上县长和督邮之印章,贴到县衙门口、城门口、集市,各乡、亭。县丞、县尉知道关羽与督邮不睦,一早都找借口下乡去了,督邮虽然呜呜哭泣,竟然没人能阻止关羽。

    “督邮乱法,我亲自把他押往郡里!都散了吧。”

    关羽随即通知妻妾家人,在后一并出发,到县边界。挂印綬于督邮之头:“暂且饶你一命。”又转头看自发相送的部分县吏、百姓,“我能为百姓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县君!”百姓号哭于道

    关羽抹了一把英雄泪,对左右县吏、从骑说:“我建了许多功劳,仅得县长,今反被督邮侮辱、逼迫。今弃官归乡,别图长远之计,愿意留下的,我也不阻拦,愿跟我走的,即刻出发。”

    遂绝尘而去,县中官吏、百姓、游侠二十余人弃官、离家跟随。

    。。。

    中平五年,九月下旬

    刘备回到黄县,上计的队伍整装待发,吕疑、刘喈、李勉都在积极地熟悉情况,卖力表现,希望得到孝廉名额

    刘备:“徐岳,会稽东部都尉、算学家刘洪之高徒,设计修建渔阳海堤,剿黄巾之役组织修建攻城守城设施,多立功劳,本府举为孝廉,总理上计事!”

    上计具体实施方案是西汉丞相张苍为计相时改进的,他还校正九章算术,组织制定历法,本来就是一位数学家。徐岳对东莱各地人口多少、田亩增减、赋税盈亏了若指掌。

    刘备:“左伯改进造纸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兼深通经学,文理通畅,书法工整,本郡之奏章皆由他誊抄。”

    这下就议论纷纷,闹腾开了:“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知书有文,左伯每一项都不突出,家世也一般,怎能左孝廉?”

    “家世?徐岳、左伯皆寒门,有何家世可言?”

    “我算是看明白了,君侯自己出生寒门,因此对我等豪门出身之人心存不满。”

    “肃静!”刘备吼道,“第三个。。。”

    吕疑、刘喈、李勉和郡中诸官吏都屏住呼吸,希望府君叫出自己的名字。

    刘备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都是一脸的期盼:“徐岳、左伯年长有功,因此率先考虑,现在名额只剩下一个,选上之人必须认真温习经书,切不可给本府丢脸,切不可给本郡丢脸!没选上的,也决不能气馁,还有明后年!”

    “我宣布,第三名孝廉为吕疑!”

    “谢君侯!”

    吕疑欣喜上前一拜,吕氏乃吕尚之后,历来官宦之家,表面上看起来选上是正常的,不意外。其实,他父亲曾说,今年竞争激烈,选不上是正常的,刘府君已经答应明年一定举荐。吕疑早就以为今年选不上,今日纯粹意外之喜。

    刘备:“还需一名上计吏,需要能言善辩,机敏勇毅者方能担任,可有人愿意报名?”徐岳敏于行呐于语言,脑袋比嘴巴快,思维跳跃,就需要一名能言者为辅助。

    “君侯,喈(勉)愿意毛遂自荐!”

    刘喈、李勉先是满脸黯然,复又恳切地仰望着刘备,大多数情况下,上计吏都被留在雒阳为郎中,虽不如孝廉,亦是正道。

    郡府诸吏本都跃跃欲试,见两人报名,知两人颇有背景,于是都住嘴不言。

    刘备的目光扫过两人,心里的闪过不满,两人入府衙不到三月,趾高气扬,风评一般,远不如管宁、徐岳、左伯名声在外;实绩欠缺,功劳远比王修、国渊、孙邵、太史慈等人为少,跟随时间也比王翁、王豹等人为短,不知道哪里来举为孝廉、拔为上计吏的自信:“你两人年纪尚少,经验不足,政务未通,还需磨砺。上计吏人选是。。。”

    刘喈:“君侯,我是阳城王后裔!我们都是刘氏子孙!”

    李勉:“我是云台二十八将嫡传!这几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第383章 太史慈上计() 
关羽心灰意懒返回河东,可老家也不安定,依然有酷吏催粮、催款、催人头税,不给就迁羊捉鸡。

    关羽一身武艺、力气,又担任过官员,酷吏们不仅不敢逼迫,还有意接纳、交好。可惜,虽免了几户之赋,却免不了众家之困。

    少时游侠乡里,关羽尚且认为百姓困苦只源自于贪腐、恶吏。如今做了几年官,才知道乡里为县中逼迫,县中又为州郡逼迫,州郡为朝中考核,朝中又因为外患频繁、天灾人祸财政入不敷出。

    关羽越发不知所以,除了带人做点小生意,成天闷在家里,又将追随者们渐渐遣散归家,只周仓佩服关羽为人,伺候在侧不离不弃。

    关父见儿子总是神色抑郁,担心给闷出病来:“失败一般是什么原因?”

    关羽:“能力不够,或者做得不够好。”

    关父:“那你认为这次丢官去职是哪一种?”

    关羽:“好像都不是。”

    关父:“你啊,什么事都想要做得最好!你能力也很强,又很努力,这条路依然走不通,绝不是个人的问题。就不知道换条路走?”

    关羽气呼呼道:“难道让我屈服于贪官污吏,也去横征暴敛?”在当前皇帝统治下的政治环境,做清官、好官不易。

    关父:“别顶牛。失败不可耻,失败意味着扫除不紧要的东西,你无须为一个不恤民的府君悲哀,也无须为失去县长之位惋惜,因为你找到了自己的本心!

    在嗷嗷待辅的百姓面前,府君和权位对你来说都不那么重要!你用智勇断绝县里加收赋税的可能,为民请命,阿父为你自豪!”

    关羽:“明白了,可为民请民之后又如何?今年不多征,保不定明年还是老样子。”

    关父:“国家需要好皇帝,郡县需要臧府君、刘府君这样的好官,县里需要你这样的清官。之前有刘君看重你,接着又臧(旻)府君依重,他们与你脾性相合,顶住上面乱政压力,你就顺风顺水。之后臧府君去世,你就数年难以寸进,才干无从发挥。”

    关羽:“可新任府君也很重视我的武艺兵法,我却坏了郡里大事。”

    关父:“道不同不相为谋,他重用你只是用你做打手罢了!”

    一番开解,关羽的懊恼释放:我活着,我自由,登高一呼可得数十个追随者,还有一匹马、一把长刀、一身本事和一个伟大的理想。

    生活是困难的,官场是复杂的,非决定性的失败让人重新认识自己,学会内心安定,进退从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生存下去,活得更好。

    关羽同所有经历挫折的人一样,曾经迷茫过,自我怀疑过,但他从不放弃,他有一位读过几卷春秋左氏传的父亲,引导他不再自怨自艾,挣扎着从人生的低谷爬起,作浴火重生的凤凰。

    “我决定了,找刘府君去!论施仁政,安百姓,恤孤弱,刘府君当仁不让。”关羽当即收拾东西,带上周仓,叫了乡中游侠、退役士卒,第二日上午即出发。

    望着渐渐远去背影,关父抹着眼泪,喃喃自语:“走了好,再不走就把为父吃穷,再不走就把县乡官吏们得罪光了。”

    。。。

    太史慈挥泪辞别老母,踏上计之路:“真没想到,君侯竟然选我做上计吏。与徐岳、左伯、吕疑众人相比,我只算初通文墨。”

    其母说:“君侯解衣推食,赠送宝马雕弓,步步提携,大恩不言谢,你必涌泉相报!”

    太史慈:“孩儿铭记在心!”

    离别时刘备拉他的手叮咛嘱咐:“得了郎中之职,可与同年认识宴饮一番,之后迅速返回,本府在奏章中已推荐君为县尉,青州多灾民,东莱将多事,皇帝三公应该不会驳斥本府的面子。

    今后只要勤恳任事,以君之勇烈,前途远大,一个郡守或都尉跑不了。”刘备前世对太史慈有很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