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47部分

汉起-第147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回到天上人间三楼,苏媚见苏固、刘德然、刘朗等正等在这里:“兄长,怎么也在这里,是来给玄德送别的么?”

    苏固:“我也要出征,跟在卢中郎将属下做参军。”这次舍皇甫嵩而隶属于卢植,也是代表了扶风苏氏的决心。

    刘备接过刘德然递来的几张写着字的纸:“媚娘,看看要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吧。”

    “这是?”苏媚,“啊!天上人间的一成股份!会不会太过贵重?”

    苏固笑着:“你反正都要嫁过去的,刘备送给你又不会亏。”

    苏媚红着脸,咬着嘴唇,汉律是保证妇女的财产所有权的,即使是嫁妆,离婚改嫁时也是可以带走的。这薄薄的几张纸,代表着的是信任和情义。

    苏媚声音软糯:“你就是想把人家栓住么,好,我签。”

    。。。

    晚宴后,苏媚越想心中越是慌乱:刘备在出征之前分割财产,还郑重的让女方的从兄做见证人,不得不让苏媚怀疑此行的危险。

    她轻轻的推开刘备卧室的门,回身将它关上,将刘备正在研究的地图和兵书收起来:“别看他们了,今晚,看我。”

    烛光摇曳,罗衫轻解,如桃花月季花色的肌肤露出来,因为略寒冷的春风而颤抖着。

    洁白的绢布铺开,苏媚风景则紧闭着双腿,扭头看扔在地上衣裳上的月季,插在瓶中的桃枝。

    两个人影合而为一,一声痛呼,苏媚眼眶都是晶莹的泪水,自愣愣瞪着身上的男人,伸出手抚摸他如刀削编般坚毅的脸:“夫君,好好爱我!”

第284章 吴岳 赵浮() 
苏媚:“真不多带些人?穿越冀州火线怕是有些危险啊!”

    “不怕!”刘备捏了捏苏媚的手,与卢植、何进、袁术、臧洪、刘德然、刘朗、苏固等人一一惜别:“河北天高地平,天高任鸟飞,地平凭马驰,五十骑足矣。”

    “小心些!”

    大将出征不可无亲卫、嫡系。为了支持卢植,刘备将从弟刘德然、外亲苏固,以及从幽州带来的从骑三十余人全部留下。

    又从何进手下要回刘朗,以及刘朗曾率领过的亲近虎贲、卫士百余人,给卢植做亲卫。

    袁术则送来做长水校尉时的骁将纪灵及其营士数百人。令人吃惊的是,袁绍也塞来吴巨统帅的数十轻侠、壮丁。

    东汉的军制大部分与西汉类似,而不同主要在于兵力大幅度减少。虎贲、羽林、执金吾、城门校尉、北军五营手下的常备军都不多,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士”而不是兵、卒,类似后世的士官和中下级武官。

    例如刘朗曾经担任虎贲郎中、节从虎贲,秩比三、二百石,负责护卫皇帝,平时手下没几个卫士,一旦发生战争,则按照官职、能力大小、资历深浅,转职为军候、屯长、队帅、什伍长等职务。

    同时,招募百姓服兵役,或者从戍守京师的南军戍卒中抽调,组成一支临时性的部队出征。战后百姓壮丁受赏赐、得抚恤之后归家务农、从工,其中特别优秀的给予官职,“士”则按功绩提拔或贬斥。

    东汉这种养士为吏+藏兵于民的方式,与后世的士官(志愿兵)+义务兵制度颇为相似。

    优点是机动灵活,财政负担小,保证了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国家总体长治久安的情况下,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上来。同时百姓服义务兵役比例较高,形成了民间尚武风气,所以终汉之世,国家强盛,即使国家政治混乱、阶级斗争激烈,大部分时间既然吊打周边少数民族。

    东汉军制的缺点是军队训练时间短,战斗力低,专业性低,士气低,战争中容易出现溃败和逃亡。此外,在面对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时,官军的人数明显不够。

    招募士卒的时间也比较长,黄巾一月起义,汉庭中央官军二月底才准备好4万多人,其中3万余人将由卢植带入河北,朱俊、皇甫嵩则需等待凉州、关中、汉中、巴郡兵继续汇合。

    。。。

    刘备等从雒阳东郊都亭出发,现先向东行,之后却折向北。

    吴岳望着茫茫大河:“都尉大人,前面就是五杜津,我们渡大河么?”

    吴岳,字子山,乃吴巨之侄,身高八尺,从小就爱舞刀弄棍,便弓善马,颇有膂力,使一条丈余长槊。

    如今年仅十六岁,就担任大将军属下的一名骑兵队率,与三十骑一起被袁绍打着何进的旗号硬塞过来。

    刘备:“不,我们坐船。”

    吴岳心想坐船与渡河有什么差别吗。

    很快吴岳就发现事情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五十余骑分开登上五艘船,每艘船上有水手十余人,个个精干,为首的几个甚至穿着皮甲,吴岳本能警惕地睁大眼睛,手按在腰刀上:“你们是?”

    “军候王翁拜见刘侯。”王翁露出开怀地神色,“儿郎们天天等着刘侯一生令下,屁股都坐的蛋疼!”

    刘备上前拍了一下王翁的交办:“吴岳,来你认识一下,王翁是我属下军候、舰队统领。”

    吴岳脸色变了变:“可是人称黑头渔翁的王大侠?王兄几个月闯出好大的名头!”

    王翁:“吴贤弟也不赖!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两人俱都大笑。

    原来袁绍、何隅等经营雒阳产业,党锢之前吴巨经常奉命从汝南运输粮食、布匹、鱼盐、蔬菜、水果、工具、手工制品等货物入雒阳,船只需在经过五杜津停留,之后从洛水入雒阳,或者换成马队。袁家势力大,产业广阔,顺便控制了一些马帮、船帮。

    王翁来到雒阳之后,亦协助刘德然开展水陆运输。

    袁绍何隅双方各自一批追随者、商业伙伴、外围帮派,长期跑这些线路、经营商品也有交叉,竞争时各使手段,难免在商品市场、运输走镖、码头道路上发生争磨擦,怨恨逐渐积累,发展成械斗。

    一般情况下只是外围帮派之间械斗。有几次袁家的外围帮派使用的刀剑,杀了人,王翁就带着人亲自下场报仇,吴巨、吴岳于是也下场械斗,双方各有胜负。加上双方都有高官背景,谁也奈何不了谁。

    如今相见,倒很有些惺惺相惜。

    。。。

    吴岳原以为船队会向北过黄河,没想到却顺着大河向东,第二日中午便到了魏郡黎阳县西。

    吴岳是长沙人,早已习惯了乘船,乐得闭目养神,三十骑却晕船吐的稀里哗啦。反倒是刘备、王翁属下什么事没有,个个吃饭、烤肉、打牌、钓鱼、唱歌。

    “南人行舟,北人骑马。如今北人却不晕船。”吴岳一时有些想不通。

    黎阳营空荡荡的,从外面看上去,都是些懒洋洋地壮丁站在城墙上守营寨,与之相反的是驻守营门的一屯极其严整,见了刘备一行人前来,立即警戒,弓箭齐刷刷对准,大呼“来人止步!”

    屯长赵浮全身披挂,见了篮子吊上来的传符、骑都尉、静海亭侯印绶,神色才放松下来,令打开营门:“传闻静海侯年纪轻轻,没想到比我还小几岁,不知此番来此有何贵干?”

    王翁、吴岳见赵浮态度傲慢,颇有些气愤,毕竟刘备官职高得多。

    赵浮解释道:“失敬,黎阳营当清河与黄河之间,控清水入河口,乃是雒阳的东北门户。原本驻扎有营士近2000人,如今大部分开到邺城扩编抵挡张角去了,属下不得不谨慎。”

    刘备:“我虽然官职更高,但没有持节,你并非我下级,如此态度,并不为过。”

    赵浮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神色,心想这人却有些气度。

    刘备拿出一张盖有官印的帛书:“有这个,现在你知道该怎样做否?”

第285章 挖角黎阳营() 
黎阳营建筑在黎阳城以西一片天然台地上,城基经人力夯高,北俯清水、南望黄河。居水陆之要冲,处司隶河内郡、冀州魏郡、兖州东郡之交,可北上邺城,东下濮阳,南入陈留,西归雒阳、温县。

    黎阳营名为“营寨”,实为城塞,长宽不过各数百步,内里东南有都尉府,西南有不小的武库,中间以甬道相隔,都尉府内设有粮库。

    城塞北部分布着军营,校场,马厩,铁器、铠甲、弓箭、木工、皮革等作坊,以及各式生活设施。整个城塞只有东西南三门,无北门。

    参观了城塞,刘备就有感慨:“本官见诸屯之中,就数你屯军容严谨,士卒整肃,士气颇佳,精气神足,不是普通屯能比,为何在后方看管粮草缁重?”

    赵浮大囧,斟酌言辞好一阵子:“可能是郭都尉认为其他人能力在下臣之上吧。况且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守护缁重亦是要紧之事。”黎阳都尉乃是司隶冯翊人,名郭典。

    刘备:“那就让本官看看黎阳营的缁重是不是名副其实。”

    赵浮:“黎阳营既有驻军,经常承担平叛任务,因此武库颇大,中有铠甲数千,刀剑矛戟弓弩各万余,箭支弩矢过十万壶。”

    为了表现出黎阳营维护工作做的漂亮,自己守护缁重尽职尽责,赵浮尽往好的说,尽往多的说,尽挑光鲜的一面给刘备等人看。

    王翁、吴岳等人都是第一次进入武库,只见矛戟如林,刀剑如枝,铠甲满积累,箭矢成捆,仿佛进城的边鄙之民,皆啧啧称奇。

    吴岳打开几个包,只见刀剑都用油布裹好,矛戟头、箭矢头都用油脂涂抹,以防生锈、虫蛀:“管理得真是谨慎!”

    刘备亦赞叹道:“黎阳营不愧与京兆虎牙雍营、北方渔阳营并列的三大营。

    赵屯长不愧黎阳营之骁将。”

    赵浮面露喜色:“谢大人夸奖。”

    刘备在一张空白文书上刷刷刷的书写了些字,递给赵浮。

    赵浮马上就笑不出来了:“铁甲一千、皮甲三千,骑盾、步盾、大盾各一千。

    长短刀剑共六千、矛戟共二千,斧钺棒锤八百。

    弓三千,弩二千,箭枝弩矢各二万壶。

    刘侯是想武装万人么?”

    刘备翻了个白眼:“这点兵甲这就够五六千强卒全副武装而已。”

    赵浮看了看文书上面的北中郎将的印章和卢植的签名,快哭了:下官要是不同意,就是抗命!

    要是同意,郭都尉回来即使不把我杖杀,也一定降职为小兵,到城头做先锋。

    刘侯何必要与我一个小小屯长计较,饶了下官吧!”

    原来刘备准备了大量空白文书,上面盖着北中郎将卢植的印章,以便于协调地方,还有数十个印绶,以任命官职。

    刘备大笑:“你想立功么?”

    赵浮:“当然想,否则也不会把军队整顿严肃,兵甲管理妥当。”

    刘备:“那好,本官给你指一条明路,抽调你屯与我一起北上幽州,你可愿意?”

    赵浮:“这,太突然了吧,让下官想想。”

    王翁嚷嚷道:“想什么想,让你跟随是看得上你。

    侯爷十年间从一个士卒升为两千石骑都尉,战无不胜,斩获无数。

    侯爷故吏武有典韦、关羽、刘朗、张飞等,文有刘德然、任旐、邴原都从平民一跃获得官职,就是我也做了屯长。”

    见赵浮颇为心动,刘备继续诱惑:“赵屯长是哪里人?”

    赵浮:“在下常山郡人。”

    刘备:“可是巧了,太原臧(旻)府君曾是本官上司,正整兵出井径资源常山,你若是想回乡,本官也可以举荐。”

    “那感情好,二月以来,许久未得到父母、儿女、宗族的消息,心里怪担心的。”赵浮急忙回答,见刘备似笑非笑,想了想就明白,颓然道,“张角起于巨鹿郡,如今既没有信使过来,说明道路也已断绝,便是想回去也不可能。”

    刘备:“知道就好,勿要做逃兵,免得军法难容。”

    赵浮:只是我实在不明白,刘侯要如此多的兵器,要怎样才能运回幽州?难道很像张角一样撒豆成兵,变出数千人,穿上铠甲兵器打回去么?幽州有武库,又何须从从黎阳武库运输?”

    吴岳亦很好奇,但他沉默寡言,喜欢多看多观察,不愿多问。

    刘备:“走,我们出去看看。”

    。。。

    黎阳营北面清水、南面黄河之之上,不知何时,竟然聚集了数十艘船只,黎阳营的士卒们都爬上城楼、握紧武器、弓弩上弦,紧张的盯着这些船只。

    刘备:“别紧张,莫动手,自己人。”

    数十人穿着汉军服饰,打着刘备旗号,下得船来。当先一个文士行到城塞下,扬声道:“兄长别来无恙乎,小弟来迟一步。”

    赵浮问:“他们是?”

    “幸会,骑都尉属下参军荀攸拜见诸位将军。”原来荀攸早就跟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