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42部分

汉起-第142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扶起荀攸夫妇:“她大着肚子,你怎么能让她上海船,毛手毛脚的的,也不怕有闪失!”

    九九妹:“是我自己要来的,兄长不要怪荀君。”

    荀攸讪讪地陪笑:“见她整天闷在家里,我也想带她出来散散心。静海周围人又太多,太杂。”

    刘备知道荀攸是想来乐浪看一看,作为搞情报工作的人,怎么可能不好奇刘家的海船、人参、貂皮、铁器、人口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前少让你知晓乐浪的事,最主要的原因是这边有不少事情都是瞒着州郡在做,不合律法的太多,知道了也没好处。”

    荀攸:“是我孟浪了。听说许多根基深厚的大家族,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秘而不宣的底牌,大多传男不传女,目的是危险时救命用的。”

    刘备看了看九九妹的肚子:“我本打算明年就带你过来一次,提前来了也没关系,你们抓紧时间带足护卫四周走一走。

    过些天你跟我去一趟雒阳,活动活动官职,把你母亲接过来,也好带带孙辈。”

    “兄长讨厌!”九九妹害羞地逃了。

    。。。

    城墙上,刘备、荀攸慢吞吞的散步。

    荀攸见只有两人就问:“我有一事不明,既然杀了其他太平道,为何不杀掉此妖女?”

    刘备:“留下馨曦一条命的原因,是希望把双方的冲突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荀攸:“兄长在幽州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部曲数千人,何必怕张角、邓茂这等妖道?杀就杀了,他们能作甚!”

    刘备:“你知道程远志、邓茂在幽州势力很大,但不知道张角的实力是程、邓的许多倍!如果陷入死斗,单凭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不可能吧?”如果不是刘备脸色郑重,荀攸一定认为在说谎。

    “这次南下,就是因为张角的事情,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些事情慢慢告诉你。”

    刘备没有说的是,张角的目标很大,大到整个天下,首先当然是雒阳,在幽州的行动是服务主要目标的次要目标,目的是为了抵挡和分化幽州边军。刘备的目标是保护乡党、家族、兄弟,而不是整个幽州边军,双方在目前并没有本质的矛盾。

    让太平道俘虏带的信口气虽硬,展示了实力、能力和决心,实际上要求却很小,想必在张角眼中,没有越过底线。

    交易不论是否达成,都是一次和解的态度,也是观察张角心胸、处事方法的一次试探。

    此外,从某个角度讲,危机与机遇共存,暴跌同时也是买进的良机,刘备甚至应该感谢挑起变乱的馨曦和太平道,是他们,让流民抛弃了幻想,真正向刘备这边靠拢。

    感谢的方法也很简单,把他们送给百姓,以百姓的名义公审,以百姓的名义执行处罚!

    太平道已经将这些流民发动过一次,民主和下克上的魔盒已打开,即使想强行关闭,也不可能,还不如因势利导,用一定程度的自治来换取开明的形象,获得流民的信任!

    信任有多重要?

    刘备不知道。

    只知道要是双方不能相互信任,就不敢将他们放在身边,更不要说带着这支流民组成的部队去战斗。

    战场上,一个士卒如果没有相互托付后背、侧翼的战友,其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将军若有没有同进退的同僚,在进攻中,会陷入围剿,在撤退中会被友军抛下。战场瞬息万变,军心、部队配合、地理、天气都可能影响结果,即使以飞将军李广之勇也多次战败,刘备可不敢在得军心之前把一支掺杂太平道的流民队伍拉上去做主力。

第275章 一路向西() 
张飞的这次失误,让刘备感触颇深。

    论功绩,张飞大小十余战,斩获常居全军之首,因战功为平城县尉,作为提奚县尉当然符合条件。

    论武勇,张飞年仅虚岁18,已经与典韦、关羽接近,连正在黄金年龄的刘备、夏侯博都不是对手,用“才力绝伦”形容绝不为过。

    论骑术、骑射,率领骑兵的能力,公孙瓒、吕布分别冠绝幽州、并州。刘备如果对上两人,没有成倍的骑兵绝对不敢放对,张飞虽然不如两人,在相同兵力下也有一战的勇气。

    论名气,现在张飞已经小有名气,历史上更是蜀国五虎上将排名第二,立功无数,打下巴郡、阆中郡,打得曹魏五子良将张郃弃军而逃,有开疆拓土之大功业,封号“桓候”。

    然而这么厉害一个人,却整治训练不好三千流民,两个月时间,竟然还会被奸细刺客摸到指挥所,差点被人刺死。

    “张贤弟是斗将,骑将,猛将,但不是大将!兄长暂时不可让他独当一面。”荀攸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其实他年龄比刘备为大,因为娶刘备从妹刘九九为妻,所以也跟张飞一样称刘备为兄,刘备纠正两次,这就由着荀攸乱叫。

    刘备:“夏侯博可堪此任?”

    荀攸:“治军、理民除了才干,还需要经验和威望。夏侯博武勇或许略逊,但有十余年安置、编练治理流民、盗匪,屯田、打鱼、经商的经验,还当过大侠和乡亭吏,名震燕南赵北,且为人谨慎,可堪大任。”

    “强将必起于行伍间,飞弟家富,又没有做过普通士卒和小吏,不知平民和士卒的苦处,故而为人严苛,脾气暴躁,难得士卒、百姓之心。”

    过去,刘备迷信于历史记载的名声,对典韦、关羽、张飞、荀攸等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份外看重。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些人也确实展现出过人之处。

    这次,在张飞身上终究栽了个大跟头。

    仔细思索来到汉代后经历过的人和事,才发现太多人,太多事与他所知的历史有所不同:例如看起来很了不起的外戚何进其实是个绣花枕头,善得人心的袁绍实际内敛阴冷,被批评成冢中枯骨的袁术却坦率直爽好相处很多。还有前世完全没有听过的郦炎,竟然是名声遍天下的大诗人;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的任旐,有屯田治理之才;略微知道的寒士邴原,苦学于颍川,一出道就辩才无碍,做事细密,才具为众人文士之首。

    。。。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籍籍无名埋没于世的英才不知凡几!”

    立在向南航行的船头,刘备向身旁的荀攸感慨。

    荀攸又是另一番思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兄长就是荀攸的伯乐啊!”

    船队沿着半岛西海岸,向南航行,不久既登陆几个大岛或海岸。

    每登上一地,荀攸只见上千士卒,陆续下船,之后是此起彼伏、令人血脉喷张的喊杀声,不久既然有大量小眼睛、皮肤白的蛮人捆成一列一列的,拖上船来。

    荀攸:“抓这些人是做什么?”

    刘备:“这地方蛮人太多,汉人太少,我想请他们到汉地一游,顺便给我们帮帮忙。”

    荀攸很快就知道了“汉地一游”的意思。

    原来讨伐的都是些不肯臣服并占据肥美土地的马韩部落。马韩部落共计有数十小国,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数在数万到十家之间,其部落首领名臣智,或邑借,散居在黄海东岸,与半岛中央山脉之间,大片大片的丘陵、平原、岛屿之中,其中的一些小国大多没有城墙。

    其民能种植粟麦豆,能种植桑麻、制作绢帛,质量虽差一点,数量倒是不少,有些愿意与汉人贸易,也算一个跨境商品,此外除了各类人参、海鱼多点,就没什么特产。

    马韩人风俗素淫,一家人,不分男女、不分辈分住一个圆形的房屋里,晚上经常、多次发生若干不可描述之事,至于生下来的孩子,知道谁是母亲,弄不清到底谁是父亲。

    对于此等不知廉耻之徒,荀攸完全不忍直视,恶心地想吐。他尝试过用儒家、法家圣人的经典教导开化一些俘虏,却哪里哪里听得懂如鸟语一般的马韩语,只能作罢。

    刘备的军队,在大多时候如同高等文明穿越到低等文明的穿越者,如入无人之境,因为马韩部落低劣的冶炼水平,使得他们的弓箭穿透汉军的盔甲后,多数时候不能造成致命伤害。

    然而有几个地方马韩部落明显比其他高大上不少,其中一个在汉江流域及其南方的水原等地,有大块的山间平原,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的败退,扶余、高句丽人的南下,汉人逃户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丘陵和山脉的存在丰富了水原和石材、木材,使得建筑城邑成为可能。另一个在更南面今全罗北南道大片平原之中。

    汉军在探查这两片区域时,明显比在其他地方更谨慎,受到的抵抗也更多,对方的武器明显比小部落先进一些。这些都说明,至少在这两处,存在一定规模的强力政权,不是刘备凭借千人就能招惹的。

    。。。

    不久,船队分成两半,一部分向北返航,荀攸则跟着刘备继续向南,各自载着一部分战利品、俘虏。

    到达一片群岛之后,补充够了水和食物,船队一路向西,在一片青黑色(黑山岛)的群岛中停泊一夜,继续向西绕过不知名的小岛(鸿岛)。

    大海全是水,海风却不小,荀攸颇为担忧:“这样漫无目的的航行,怎么能找到陆地?我们是在碰运气么?”

    连日不见陆地,士卒水手们也都很焦虑。

    刘备除了安抚大家,偶尔见拿出个仪器摆弄,测量天上的太阳和星辰,大部分时间在陪着那个羞于见人、名为“佳佳”的侧室。作为过来人,荀攸等人从她那日益红润娇媚的脸色,明显知道两人再干什么,都露出会心的暧昧笑容,紧张的气氛竟然因此消融。

    数日的航行后,黄色的大陆,在视野中出现,水手们纵情高呼。刘备则安之若素。

    荀攸:“这里是哪个郡?”

    刘备:“东海郡。”

    “这么确定?”荀攸愣了愣,神色上透着怀疑:“黄海之上,数日没有岛屿参照。”

    刘备扬了扬手中刘洪、徐岳出品的测纬度仪器。

    码头上前来迎接的糜竺高声大笑:“欢迎静海亭侯大驾光临东海郡郁洲山岛,你们几个月没来了。我的朋友,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好‘货物’?”

    刘备:“都怪那些该死的风暴!还是那些:木材,低劣的漆器、布匹,上好的人参、毛皮,此外还有一千多俘虏!”

    糜竺的眼睛为之一亮:“马韩奴仆可是抢手货,勤劳、温顺,比凶猛的高句丽人好太多,徐州的矿场主们等这些奴仆都等得着急!”

    刘备:“让他们省着点压榨,毕竟蛮人也是人,不像割掉的韭菜一茬接着一茬。”

    荀攸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俘虏卖钱。

第276章 大雪纷纷各思量() 
光和六年,冬

    一场鹅毛大雪后,整个司隶变成白蒙蒙的一片。

    袁绍等人置酒于高楼上:“好雪!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丰收两字显然意有所指。

    何隅、许攸、吴巨、张邈、王匡等人弹冠相庆,众都称是。

    只有刘表面赞同,然而心不安。

    在千里之外,巨鹿郡

    也有一个高大的人影在感慨,此人慈眉善目,说出来的话仿佛有磁性:“好雪,好大的雪!

    让这场雪为我们扫清人间一切污秽!换大地以宁静,祥和,安宁,富足!”

    马元义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贤良师,泽被苍生!”

    张馨曦亦跟着教众高呼,只是心里总有一丝丝抑郁,以及怀疑:摧毁大汉真的能够建立无上、无忧、富足、和谐之道国么?像乐浪那样,把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百姓迁移想待开发的大荒之中,或许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吧。

    到这里,她就不由得回忆数月的侍女生涯,回想起那个毛手毛脚,高大略胖,极其强壮的男人来,那么凶猛一个人,却长了一个圆圆的娃娃脸,不由得泛起微笑。

    张角正在环视众弟子,馨曦笑显然格格不入:“你笑什么?”

    张馨曦呆了呆:“我,我是想黄天道国之多么无上、无忧、富足、和谐,就十分快乐起来。”

    马元义:“放心吧师妹,师尊一定会带我们做到!”

    。。。

    更远处,幽州

    刘备之母耿氏:“走,媳妇,准备好粮食、石炭,去给军属、百姓、流民送温暖。”

    王荣抱着个手炉,披着件貂皮大衣,依然冷得发抖:“母亲,这么冷的天,还是别去吧。待雪停了再去。”

    耿氏紧了紧衣服:“我楼桑刘家,每年冬天救济灾民,近十年来从不间断,怎能因为雪太大而中断!尤其是前些日子玄德又屡次来信提醒,肯定有大事即将发生。”

    王荣:“是呢,玄德让妇孺老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