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54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5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杀父之仇啊,他什么样的手段使不出来?

    考虑两三,李元利觉得还是开展地下工作发动农奴起来斗争的办法最为靠谱,但他还是想听一听别人的意见,于是便吩咐栓柱将刘玄初和周勉二人找来。

    通讯不方便,交通也不方便,虽然只相隔一二十里,却仍然等了一个多时辰才等到二人前来。

    李元利等两人见过礼,在他下首两侧左右坐了,方才把石砫土司的事情一一道来,其中与大顺军的恩怨也说了个清楚,最后才问道:“两位可有什么良策?”

    周勉想了想道:“大帅,标下觉得向松他们在酉阳做得就不错,石砫大可沿用这个方法!不过根据手下兄弟们传来的情报,马万年麾下尚有五千精兵,不如我派几个高手去石砫,暗中结果了他,到时群龙无首,必定大乱,我大兴军便可乘虚而入,轻取石砫!”

    李元利道:“不妥!咱们前脚派人杀了马万年,后脚又派兵抢了石砫,无异于掩耳盗铃,谁都知道是咱们杀了他!咱们大兴军宁可堂堂正正用兵征伐,也不能因为这件事背上刺杀的恶名,使得天下人戳脊梁骨!”

    “元帅,如果马万年确实不是死在咱们手上呢?”刘玄初此时却道:“如果是石砫土司自已起了内讧,自家人杀了自家人,那就谁都没话说了吧?”

    “学生听老辈人说过,万历年间的时候,石柱土司马千乘(秦良玉的丈夫)因被太监陷害而冤死狱中,秦老夫人便代幼子暂领土司位,当时石砫土吏有马氏族人中的另一支不服,纠结党羽数千人叛乱抢了土司之位。但因没有朝廷册封,名不正言不顺,最终被秦老夫人赶下了台。”

    “马氏这一支虽然争土司落败,但数十年来一直蠢蠢欲动,只要有人稍加挑拨,石砫土司必生内乱!到时向松再鼓动土民,带领土兵平息内乱,然后再投靠大兴军,如此一来,别人还有何话可说?”

    “妙计!”李元利仔细一想,微微颌首道,“只是何人能当此大任?”

    “元帅,此事非茂遐莫属啊!”刘玄初哈哈笑道,“学生不敢称贤道能,但在川中也算是小有薄名,如果去投到马万年帐下,想必能被他接纳,到时要做成此事可就容易得多了。”

    “好,那就有劳玄初了!”李元利抚掌道,“若能平稳拿下石砫,玄初当居首功!”

    刘玄初连忙站起来躬身道:“为元帅效劳,茂遐安敢居功?”

    “我大兴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你的功劳谁都抢不去!”李元利伸手虚扶了一下,然后起身负手走到屋子中间,“嘉佑,这事情你们军调司得大力配合。还有这次拿下贵州和酉阳,军调司也要按功行赏,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他们暂时不能得名,就多赏一些钱财吧。”

    “至于你,尽管用心做事,我都是看在眼里的!”李元利转身拍了拍周勉的肩膀,周勉受宠若惊,也连忙躬身道:“标下当为元帅效死!”

    “别老是说生道死,还有好日子等着咱们过呢!”三人相视而笑。

    刘玄初和周勉走了,李元利还得工作。他拿起桌上的月报继续翻看,工务司下属各厂矿都已经开始正式投产,只是规模有点小,还需要继续扩建、扩大生产。李元利批了一句“保质保量,注意安全”。

    贵州初定,军务司和政务司都将重心转到了那边,刘体纯和袁宗道去了贵阳,现在连刘玄初也被打发去了石砫,李元利只得自己留下来掌控大局。现在他既要处理各府县报上来的各种事务,而且还要花大量时间来跟进工匠们的枪弹试制。

    一晃就进了六月中旬。也许是人少树多的缘故,现在的重庆并没有后世那么热,不过在两江环绕的城内还是有点难受,太后奶奶和母亲都已经去了北碚避暑,只留下李元利一个人留守,没有了两位老人(其实根本就不老)在耳边唠叨,李元利欢畅了许多。

    蓉城那边已经开始双抢,抢收抢种。其他地方也只是迟上十天半月,丰收已经确定,所有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这年头,还有什么事情能比看着满仓的粮食更让人觉得幸福?老百姓们累死累活,不就是图的能够吃饱肚皮?

    果然不出任武所料,夏粮刚收,大批的难民就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四川,多数还是来自汉中,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竟然是从关中一路南逃下来的!接到军调司的情报,李元利大吃了一惊。

    自四月以来,凤翔、泾阳、永寿冰雹大如拳头,很多地方基本绝收!紧接着咸宁、宝鸡普降冰雹,铺在地上厚达一尺,十余天都不融化,犹如隆冬!

    兴安、安定、白河县雷雨暴至,水高数丈,淹没、冲毁民居无数,陕西全境再次受灾,大量百姓又走上了逃难的老路!

    李元利一声令下,各地官府、驻军、军调司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开设粥场,疏散难民,将他们分散迁移到四川各地,更多的是迁到重庆和叙州,因为这两地的厂矿正需要大量的人手。

    大兴军在夺取四川之后,便在各地都设立了安置难民的机构和地方,各府县的官史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大量难民的涌入,并没有给四川造成混乱,反而因为大量人口的增加,各地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政务司的官员也不再动不动就抱怨人手不够。

第110章 击针枪(一)() 
李元利终于松了一口气,带着栓柱等一干亲兵和十几个学生一起去南岸大营训练场去试验新枪,今天一大早工务司的人就来报告新枪制造出来的消息,他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去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这是一件大事!凡是留在重庆的军中将领都早就赶到了训练场,他们一见李元利来到,就全都围了上来。

    党守素去了叙州,那边也有许多厂矿,需要一个人在那儿坐镇。专门负责打造火枪的老杨带着两名工匠抬来两个封好的木箱,里面装的就是刚造好的十把新枪。

    这枪被工匠们打磨得十分光滑,金黄色的枪托是用上好的桦木制成,看上去就觉得特别舒服。李元利取出一支来仔细看了看,然后才旋转一下球形的枪机再往后一拉,露出黝黑的枪膛来。

    老杨递过来一粒定装子弹,这也是刚造出来的。前面的米尼弹头没有改动,只是在纸壳子弹的中部加了火帽,后面的发射药也换成了无烟火药。

    李元利将子弹装了进去,将三角形旋转表尺调到一百米的位置,再将枪端起来,从方形缺口照门望向枪管前面的准星,再瞄准一百米外的木质人形靶子,直到三点一线,正要扣动扳机,老杨却一把拉住他道:“帅爷,这枪后面闭气不怎么好,咱们想了许多办法也还是有点漏气,你开枪的时候可得注意点。”

    早期的后装枪都会出现闭气不好的现象,会干扰到士兵们射击,漏气特别严重的甚至会烫伤人,这个问题一直到金属子弹面世才算解决。

    使用了金属弹壳的子弹,在发射药燃烧的瞬间,弹壳受到气体的压力立即膨胀,紧贴弹膛壁,解决了后装枪的闭气问题,而且在发射药燃烧后的气体压力下降后,弹壳又能自动收缩,收缩后与弹膛壁之间有一丝空隙,便于子弹抽壳。

    虽然有一点小小的危险,但李元利并不在意,这些枪都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如果还会伤到射手的话,那这种击针枪根本就没有用处,在原来的历史上也不会列装部队。

    李元利点了点头,将脸颊稍微偏离了一点,然后猛地扣动了扳机,“呯”地一声响后,他没有去关注前面的靶子,而是低头看了看枪的后膛位置。

    这种击针枪的有效射程达到四百米以上,一百米的距离而且这么大的人形靶子,击中它简直是毫无悬念。

    还好,漏气并不严重,不存在烫伤人的隐患,但李元利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枪管膛线挂铅!

    这一次造的新枪本身就是试验性质,所以有五支是线镗枪五支是滑膛枪。李元利又另外拿了一支线镗枪试了一发,这一次更离谱,柔软的铅质米尼弹竟然刚飞出枪管就被威力巨大的无烟火药撕裂成几块,而且还有融化的迹象!

    李元利皱起了眉头,这样的子弹肯定不能用,但要如何改进又是个问题。他转头看向老杨,老杨却愁眉苦脸地道:“帅爷,这个我也还没有想到办法,铅子太软!如果换成铁子,闭气又不大好,拉这镗线也就没了用处。”

    “要是把这铅子外面包上铜,应该就不会挂铅了吧?”李元利想了一下,好象后世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了问题,最后才逐渐发展成了金属子弹。

    “这倒没有试过,不晓得效果到底如何。况且包铜这子弹造价可就不便宜了啊!”老杨咂舌道。

    李元利又拿滑膛枪试了几发子弹,果然没了镗线,精度和射程都大幅缩水,有效射程不到两百米,要想准确击中人体这么大的目标,连他也必须要在一百米之内,普通的士兵能够在七八十米内击中目标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样的距离如果面对的是敌人的骑兵,士兵们最多能开两枪,就不得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要知道骑兵的冲刺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十三米以上,一百米的距离,只不过是七八秒钟的时间!

    李元利立即放弃了使用滑膛枪的想法,他转头对老杨道:“你马上召集人手试制包铜的铅子!走,我和你们一起去!”

    大兴军十几万将士,除了高信原来的火枪师和李盖的特勤大队之外,全都还是原来的老式武器,他们等的就是新枪。

    但新枪现在才研制出来,枪型确定之后还需要大量生产才能装备部队,李元利实在是没有时间来让他们慢慢去试验,直接提出了最可行的办法。

    至于铜的问题,四川并不缺铜,而且最早在汉代前就有开采历史,大兴军工务司在嘉定的洪雅县内就找到了原来开采过的好几个铜矿,现在都已经投产,只是产量并不高。

    况且需要包铜的只是弹头部分,应该也用不了多少铜。

    在这个年代,铜还是货币金属,因此才显得造价昂贵。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况且李元利也没有想过用纯铜来做弹头,而是准备象后世子弹一样用覆铜钢来做。

    覆铜钢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制造起来很简单,并不需要多先进的工艺。先把铜轧成薄铜皮,再把铜皮和薄钢板用水力机械压合在一起就成了覆铜钢。

    用覆铜钢做弹头好处多多,既保障了枪弹的性能,又节约了铜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防止枪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腐蚀。另外覆铜钢表面的黄铜有润滑作用,可减轻射击时对枪管弹膛和线膛的磨损。

    当初对于枪管如何拉膛线工匠们也是费尽了心思,最后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在李元利的指点下用挤线法拉出了膛线,拉了膛线的火枪射程和精确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虽然用原来的黑火药射击时也有挂铅的现象,但并不严重,最少也要打十来枪才会清理枪管,这在实际战斗中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现在换了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使铅质米尼弹头的初速度大为增加,在枪管内顺着镗线旋转得也更快,挂铅的现象就显得严重起来!

    工务司的枪炮局离南岸大营并不远,也是军事禁地,而且还有士兵警卫以防细作。一群人到了这儿,李元利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就吩咐工匠先去制模具、轧铜皮和薄钢板。

第111章 击针枪(二)() 
材料都已准备好,现在要先把低碳钢和铜合起来冲压成覆铜钢板,然后用模具冲压出弹头外壳,最后再把成型的铅子放进去压实就行,有了水力机械,做这些一点难度都没有,就是做两个模具需要时间。

    老杨带着铁匠们忙到下午,连午饭都没有吃,终于在未时前把模具弄了出来,几名工匠把把模具安装到水力冲床上,调整好距离和位置,随着水轮机开始运转,“咔嚓”一声响过后,十枚弹头外壳一次性冲压了出来,连续冲了一百枚才停止。

    紧接着冲压铅弹、装填、压紧,再用纸壳定装,一个时辰功夫,一百枚覆铜钢子弹便生产了出来。李元利又在几十个人前呼后拥下去了训练场。

    解决了挂铅问题,击针枪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李元利连续打了十枪,终于找到了上辈子打枪的那种感觉。

    “都试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改进的地方。”教导旅总教官吴子正等一帮将领正眼巴巴地看着李元利,听他一发话,连忙把另外四支枪也拿了出来,瞄准靶子就开始射击。

    不大功夫,一百枚子弹就被消耗干净,其间只清理了一次枪膛,这是因为纸壳燃烧不完全留下的渣滓,但比起原来用黑火药的燧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