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47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47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大船容易触礁,而且转动躲避不灵敏,所以川江上才全是这种小船。锁彦龙也没得选择,船造大了那是自已找死!

第95章 东进计划() 
想想那些苦难的百姓,李元利心里挺不好受!矿工的问题还好解决一些,只要花大力气整治,注意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矿难就会大幅度减少。

    但这川江水道却不是他目前能够改变的!三峡近四百里的水道,光普通的险滩就有四十几处,更别说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下面令人闻之色变的三大险滩,千百年来葬身这三大险滩的船工简直是多不胜数!

    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炸药,根本别提治理川江水道的事情!没有机动船只,从下面上来就还得用人背着纤绳脚蹬石头手扒泥沙地拉!

    “得加快进程了!哪怕拔苗助长也行!”李元利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以前的时候,他准备慢慢培养人才,让基础更扎实一些,可现在看来,他得加快步伐了!

    想想川中那些饿得皮包骨头的老人和孩子,想想那些卖儿卖女四处逃荒的流民,再想想那行军途中随时都能碰上的饿殍白骨,李元利觉得,要是再磨蹭下去,自己的良心将会很不安!

    他准备马上去巴东!现在四川的厂矿都还在建设当中,最快还要一两个月才能投产,只有巴东的厂矿一直都在全力运转。

    自已必须尽快把击针枪研制出来!虽然燧发枪在目前来说已经占据了优势,但这玩意一碰到雨雪天气,不用说结局都不会美妙。

    “老锁,水军现在招收了多少士兵?”李元利转头向锁彦龙问道。

    “已经有三千多人,咱们大兴军中原来会水的少,这些都是从南明降卒和渔民船夫中招收的,操船倒是没有问题,只是战力欠缺。”

    “缺口还很大啊!这样吧,造船的事你就不用守着了,多派几个人去盯着就行。”李元利的思绪已经收了回来,开始考虑以后进军湖广楚地的事情。”

    “最要紧的是兵员,你现在以招收水军士卒为第一要务,川江两岸的百姓全都会水,稍一训练就可使用,去夷陵一带多找会放滩的滩师和熟练的船夫。”

    川江险滩水急礁多,一般的船夫根本招呼不住,于是就有了专门帮人驾船下滩的“滩师”。

    “另外,组织人手在三峡各处险滩修建绞盘拉船,要保证咱们的船既能下又能上!这事情你去找工务司的人一起负责。”

    李元利建立水军的初衷,就是打通四川到荆楚之地的运输线,战斗力倒还在其次,说白了就是把水军当成运输队。但如果船到了长江下水却回不来,那可就没了意义。

    “玄初,咱们的计划要改一改了!”李元利没有回头,只是轻声说道。

    “元帅!”跟在身后的刘玄初欠了欠身,“什么计划要改?”

    李元利叹了口气,“我原本计划在四川休养生息两年,然后再东进湖广坐收渔翁之利。然而每每想到湖广、闽粤之地东虏肆虐,百姓悲号,就实在是忍不下心来坐视不管。”

    “元帅仁义!”刘玄初道,“只是学生还有疑惑,听闻李定国在湖南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我军如果要进湖南,就得先取贵州!如果此时与南明军开战,不是让东虏捡便宜了吗?”

    “李定国两蹶名王,势必名动天下,威望如日中天,孙可望岂能坐视?我料他不出今年,必然要兵进湖南,到时就是我大兴军攻取贵州之时!况且咱们还可以沿江而下,先取荆州、岳州,再转头回来取湖南。”

    李元利不知道的是,孙可望怕李定国拥兵自重,已经于去年年底就率“驾前军”东进沅州(今湖南芷江、洪江、麻阳一带)。

    “两蹶名王?”李定国于去年七月攻破桂林,东虏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尽,这事情已经传得天下皆知,可“两蹶名王”这话又从何说起?

    “李定国杀了孔有德之后,又于十一月衡州(今湖南衡阳)之战中阵斩东虏敬谨亲王尼堪!”李元利也没有卖关子,这事情估计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要传到四川了。

    不过他现在对周勉的特别行动处也有些不满,都四五个月了自己还没有收到相关禀报,每个月几万两银子的经费都用到哪儿去了?看样子是得整顿整顿了!

    “走,咱们回去,好生商议商议。”李元利众栓柱手里接过马缰,又叫金彪去请各司负责人到元帅府来议事。

    现在春耕忙完,袁宗道轻松了许多,党守素和刘体纯却还是不得轻闲。工务司在叙州和重庆都要修建大量厂矿,他得随时去盯着。至于军务司事情更多,李元利只负责大方向的制定,具体实施还得靠刘体纯。

    还好这几天他们都在重庆。未时左右,三人陆续赶到,李元利命人上了茶,这才切入正题。

    “诸位,如今情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咱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李元利没有把他那悲天悯人的想法说出来,而是另外说了一个理由。

    这些人都是见惯了生死的,早就不把人命当回事,如果跟他们说要早点多救些老百姓,恐怕他们都会不以为然。

    三人一听是正事,连忙正襟危坐,李元利继续说道:“李定国在湖南大败东虏,已经杀了孔有德和尼堪两名虏王,孙可望和李定国翻脸内讧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孙可望兵进湖南,贵州定然兵力空虚,正是攻取的好时机!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啊!”

    “元帅此话有理!”刘体纯一听连忙赞同,“咱们正好趁机取了贵州,和孙可望把新仇旧恨都算清了!”

    “贵州肯定要取!但用不着心急,徐徐推进即可。”李元利点了点头,“咱们大兴军现在虽然有十五六万之众,但多数新兵仍未形成战斗力,因此一开始不宜大战,还是以前的老办法,拿下一地,稳定一地!”

    “元帅放心,袁老二和我配合得挺好,比他哥强多了。”刘体纯还不忘贬损袁宗第一句,袁宗道尴尬地笑了笑却不好答话。

    李元利没有理他,对袁宗道说道:“政务司这边,仍然是以招徕民众为主。另外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考察,千万不能放任他们坏了咱们大兴军的根基。玄初暂时去帮袁司长,先挂司长助理的职务。”

第96章 观音土() 
身后的刘玄初躬身领了命。他在大兴军中一直是以李元利谋士的角色出现,但李元利觉得让他去多熟悉政务更能开阔他的眼界。

    袁宗道最多也就能胜任个县令,现在让他主管一省之地的政务,确实是力不从心,又苦又累不说,关键是有些事情根本摸不着门路,不知道怎么去处理。现在听李元利安排了刘玄初来帮忙,自然是喜出望外。

    李元利也是迫不得已,袁氏兄弟二人原本就是大顺军中的将领,去年又率兵来投,自己也不能吃干抹净就翻脸不认人,只能先让袁宗道担着这政务司司长一职,至于以后能学到多少,那就要看他的造化。

    如果以后大兴军地盘扩大,而他还是不堪重任的话,那也怪不得别人,总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如今大兴军的战斗力,应该是略高于清兵和南明军,但人数没他们多,和他们硬拼起来损失肯定小不了!咱们将士的命比他们宝贵,损失一个我都心痛。”

    李元利站起身来,背着手踱了两步,“大兴军以后和南明军、清兵的血战、大战肯定少不了!为了保证绝对的优势,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士兵素质、战斗意志,这方面就要靠教官们的训练和将领们的管教,奖惩条例牢记于心,执行的时候一定要铁面无私,思想工作也一定要做好!”

    “另一方面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我准备明天就下巴东,开始研制新式的火枪,快则数月慢则一年,应该就有成果。这段时间内你们就只能靠长枪大刀来拼了。”

    几人一听都兴奋不已,燧发枪好用他们都知道,现在再研制的新枪,肯定要更厉害啊。

    刘体纯道:“元帅,燧发枪以后就不用了?我觉得挺可惜的。”

    “燧发枪最怕雨雪,就算火门可以说做个东西来盖住,但装填弹药时仍然难免打湿火药。枪不能击发,就只能和敌人拼刺刀,但如果碰到骑兵,咱们就要吃大亏!”

    “新枪不再用燧石击发,也用不着再把定装子弹拆开来装填,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击发,就算敌人再多,咱们一枪一个,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说的都是优点,至于缺点,以后再慢慢说。

    三人一听更是高兴,党守素大声道:“元帅,现在要工务司做些什么?”

    李元利笑道:“当然少不了工务司的事情!一是趁现在农闲。抓紧招募人手把重、叙两地的厂矿修建起来,争取最快时间投产。二是把炼钢炼铁、造枪造炮手艺好的匠人,全都给我召集起来。第三嘛,现在就要开始收集采购物资。”

    党守素连忙打包票道:“元帅,您根本用不着去巴东啊!重庆的厂矿最多十天半月就能投产!这回咱们可不愁没有得用的匠人了,去年抓的俘虏中就有好多,都是吴三桂和刘文秀军中随军的工匠,特别是南明军中枪匠炮匠最多!足够您用的了。”

    “有这么快?”李元利想了一下,自己得先研制击发药和发射药,这玩意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暂时还生产不了,在重庆倒也是一样,于是说道:“那就在重庆吧。”

    不过物资的收集和采购是两回事,收集得让人去找,这是工务司的事,采购拿银子去买就行,这归政务司管,因此党守素和袁宗道又一齐问道:“元帅,咱们要收集(采办)哪些物资?”

    坐在身后的薛普运笔如飞,他要随时记录李元利说的重要事情和各种命令,用毛笔自然不适合,但用李元利“发明”的石黛(石墨)木笔那就完全没有问题。

    李元利一边想一边慢慢说道:“上等棉花水银酒精硅藻土,另外还要硫磺和硝石。”这些是做炸药和击发药的原料,接下来还有炼钢要用到的东西。

    “元帅,其它的我都知道,只是那个硅藻土是什么东西?”党守素等李元利一停下来,就连忙问了一句。他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应该就不会有卖,还得着落到工务司身上去找。

    “是一种泥土,白色或者灰白色,很蓬松,而且细腻,吸水性很强。”上辈子这东西泛滥,连装修房屋都用到它,李元利自然不会陌生。

    “元帅说的是观音土吧?我知道好多人就是吃这玩意,给活活涨死的!”党守素道。

    “嗯,也叫观音土,观音土有两种,一种可以用来烧制瓷器的,叫高岭土,这种硅藻土是不能烧制瓷器的。只要找到有这种土的地方,问一下当地人就清楚了。”李元利一下想了起来,硅藻土是后世的称呼,现在还真叫观音土,也有些把它叫做白土。

    “记好了吗?”他转头望向薛普,见他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石墨,哦石黛,要质量好的石英砂,就是烧玻璃用的那种砂石,重庆就有。”这些是制坩埚用的。

    李元利在前几天考虑火炮改良的时候,突然想到后世的克虏伯炮钢,那就是用坩埚炼出来的。去年炼钢的时候只想到制弹簧用的苏钢,却把这好玩意给忽略了。对这种后世闻名遐迩的大炮,他也是潜心研究过的。

    克虏伯大炮在清末几乎成了中国海防的代名词。当年李鸿章周游世界,特地到克虏伯公司进行实地参观,随后便把中国军火采购重心转到了德国,于是有了后来一尊尊的克虏伯后膛大炮和一艘艘的海军舰船。

    可以这样说,克虏伯炮在中国近代兵器史上都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李元利,怎么会对它不了解?

    坩埚钢虽然好,就是成本高、产量低,也只能想办法搞点出来做钻头等工具。

    李元利道:“所有的火药和子弹一定要严格看管,绝对不能有安全上的隐患,而且不能有一粒外流!你们回去后马上办理我刚才交待的事情。”

    “我明天就要开始忙新枪的事情!怕没有时间来管其它东西!你们每个月给我写份报告,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好抓紧时间改正过来。刘司长,你出兵贵州的方案到时也给我一份,不过不用等我回复,你自已安排这次作战任务就行。”

    三人起身领命后告辞而去。李元利又叫栓柱去把李盖和周勉请过来,先前的事情让他有些恼火,都四五个月了自己还没收到湖南的消息,这样的特别行动处要来何用?

第97章 军情司() 
直到下午栓柱才把两人找来,原来李盖带了手下的新兵去山里拉练,顺便还带回来两只山羊。

    两人一进门刚要说话,见李元利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