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43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4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队列军姿训练,人家背上是捆着木架子的,并且一站就是两个时辰!还没有一个敢不听话,戴红套套的军法官随处可见。

    有那自认好汉的士卒觉得自己不怕打,打不怕,但当他们被军法官带走之后,回来却全都变得老实起来,身上也没有什么伤痕,这显然确实不是被打怕的,经过再三追问,他们才说出了“小黑屋”的恐怖!

    三天的小黑屋出来,再写三天的思想认识,如果表现不好,那你就等着再重新去体验一回。不识字的更是痛苦,请人写一次一钱银子,没钱的先记在帐上,扣三天的军饷!

    晚上的军规、条例、口令、思想学习对这些读书人来说倒是轻松,但每五天一次的诉苦检举会上大兴军士卒们的血泪控诉简直让人心惊!

    郝浴原来知道百姓穷苦,但确实没想到官府和地主豪绅已经将他们逼到了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更何况这些年来还有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

    那些已经投降的明军和清军,只要有奸淫以及杀良冒功的,时不时的就会被人检举出来,然后不知道被送到什么地方,反正再也没有看见过他们的身影!

    这么多天过去了,郝浴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军训”,他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的改变显而易见,而且似乎连思想都受到了潜移默化,有时他甚至在想:换成自己到了他们那种地步,他也会揭竿而起!况且军队就应该是大兴军这样的,不管是清兵还是南明军,在大兴军面前,才是典型的贼匪!

第87章 其乐融融() 
诉苦检举会这东西还真不是李元利授意的,他只是在原来的军官培训时,提到过后世的这种斗争方式,对于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清除内部的异己分子效果极好。没想到教导营的教官们,竟然在新兵训练中将它活学活用起来。

    李元利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将大兴军打造成一支老百姓的军队,只有老百姓认可了他们,他们才能如鱼得水。什么朝廷、世家、地方武装全都靠不住,他要做的就是率领老百姓自已的军队彻底碾压这些人!

    特别是所谓的世家,不过就是一群读过四书五经的官僚和地主豪强,他们就是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寄生虫,对推动社会发展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反而在王朝败亡的过程中出了大力!

    在中国浩瀚漫长的历史中,世家大族的身影始终伴随着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他们从崛起的那一刻起,便如同影子一般地附着于每个王朝的强大身躯之上贪婪吸吮。

    世家门阀对家与国的观念,向来是把“家”放在“国”的前面,所以他们用尽手段争利于国、争利于民。对他们而言,哪怕“国”不在了,只要“家”还在,那就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这一类人他绝对不会去拉拢,他要做的是不能改造他们就从肉体上彻底消灭他们,哪怕是为此多付出一些代价!

    大兴军的前身大顺军的将士基本上都是贫苦老百姓出身,他们很轻易就认同了李元利的这些观点,并且开始付诸行动,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快过年了,李元利又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整个四川尽入掌中,他现在是大兴军的掌舵者,身上的责任也更重。要指导下面的人做事,还要做明年的规划,不管是军务、政务,还是工业、农业,都需要他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出来。

    刘玄初被拉来帮忙,做的仍然是文书的工作,在其他事情上他现在也帮不到李元利多少,不过他却乐此不疲。

    随着和李元利接触得越来越多,他发现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大兴军元帅,不但见闻广博,无论军、政、农、工、商说起来都是条条有理,而且极为睿智,一双眼睛似乎能够看透人心。

    更厉害的是李元利对战局的把握,出手也是既准又狠!这一次吴三桂和刘文秀在川中决战,这样的战机可谓是一闪即逝,可李元利远在千里之外,却对整个战事了如指掌,悄无声息地调动十万大军,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介入,将吴、刘两部一网打尽,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大兴军盛传李元利乃是仙人弟子,连军中将领也是深信不疑,到现在连刘玄初也起了疑惑:如果元帅只是个普通人,那他做的这些事情根本就没办法说得通!

    刘玄初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在没有投靠吴三桂之前就碰到了李元利,要不然吴三桂就算这回逃过一劫,早晚也得栽到李元利手里,到时候自己可就性命堪忧!

    想想李元利对付吴三桂手下那些将领的手段,刘玄初觉得自已的脖子都有点发凉!

    李元利不知道刘玄初肚子里这些弯弯转,他正费尽心思地想明年的规划,时不时地卷了食指在面前的书桌上“笃笃”地敲上几下。

    辛苦了几天,总算是将所有的事情都清理了一遍,有些细节上的问题就交给下面的人去考虑,他一个人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再说下面的人也要给他们一点压力,不能够什么事情都依赖自己。

    高信回来了!因为张献忠沉银还没过几年,他把江水用堤坝一拦,江里的沉银就全都无所遁形,收获竟然远远超过了李元利的预期,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两!这也是赶上了冬季枯水,要不然肯定没有这么顺利。

    冬月十四,太后奶奶和母亲黄氏终于和兴山老营的人一起到了涪州,李元利和刘体纯迎出了一百多里将她们迎了回来。

    现在,大兴军的重心基本上转移到了重庆,只在兴山留下了驻守部队、政务人员和巴东各厂矿的必须人手,其他人全都搬了过来。

    高夫人和黄氏喜不自胜,黄氏是个没见识的,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都只知道哭,李元利宽慰了几句便高兴起来,也不顾劳累,饶有兴致地和月桂她们一起去看自己的新房间。

    吃过晚饭,李元利就要安排她们歇息,虽然这一路上来多数都是骑马,但骑马也是累人,时间长了颠得全身都要散架一般,年轻人尚且如此,何况高夫人和黄氏年纪都不小了,而且还是女流之辈。

    高夫人却精神很好,她叫住了李元利道:“元利,这次取了重庆,你可得好生守住了,免得咱们娘俩还得跟着你东奔西走!”

    李元利笑道:“奶奶,您和娘就放心吧!咱们以后啊,想住哪儿就住哪儿,没有谁能赶得走咱们。”

    “当年你皇爷爷还不是一样?打进西安后,都以为稳定下来了,谁知道没过多久”高夫人有点黯然神伤。

    李元利连忙安慰她道:“奶奶,那都是因为吴三桂那贼子带了清兵入关!不过孙儿在保宁炸死了他,也算是给先帝爷出了口气。如今我大兴军坐拥十八万精锐之众,而且还占了整个四川,就算东虏倾巢而出,孙儿也不会怕了他们!”

    “何况东虏和南明在湖广一带打得难分难解,哪儿抽得出人手来对付咱们?等孙儿经略好了川中之地,再让他们瞧瞧我的厉害!”

    高夫人展颜笑道:“那就好!等我和你娘歇息几天,就找人去给你相个婆姨!这家里呀,还是得有个女人才像话,光靠我和你娘那可不成!”

    “那奶奶可得给孙儿挑个耐看的。”李元利呵呵笑道,上一辈子父母一直念叨,自己却到死也没讨个老婆,这辈子就顺顺老人家的心意,反正现在又不是只许娶一个老婆的年代。

    一旁的黄氏连忙道:“我儿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肯定要挑个配得上的才行。”

    “还有性情也要多了解下啊!别着急找个河东狮回来,以后吃苦的可不止我一个!”李元利见这事已经基本上定了弦,赶忙又提了一个要求,这事真马虎不得,想想要是娶回来一个悍妇闹得家宅不宁,这日子可还怎么过?

第88章 扩军() 
“晓得了!要相貌好的,要性情好的!”高夫人呵呵笑道。以自己孙子的条件,要找个漂亮贤惠的大家闺秀也是容易得很。

    她现在想起来,自己这个孙儿,可比先帝爷要厉害,先帝爷在世的时候,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地打过这种大胜仗!每攻下一城,大顺军都要死伤无数,可以说那些年大顺军一场场的胜利,都是用流民的尸首硬生生堆积出来的!

    大兴军这次取了整个四川,缴获无数,收降七八万人,自身的伤亡竟然不到三千,而这样辉煌的战绩就是在李元利的运筹帷幄下取得的!

    其实李元利的担忧也是纯属多余,在这个封建社会,虽然不敢说绝对没有悍妇,但肯定是凤毛麟角。你以为从小的三从四德的教育和大明律的七出三不去是闹着玩的?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所有的规划也都整理得差不多,李元利做出了决定开会。

    大兴军的将领们又济济一堂,这个“堂”就是李元利的元帅府的正厅,没办法,重庆原来的府衙之类的办公场所都毁于战火,新的还没有开始修建。

    这一次会议多了王复臣和刘玄初两人。开始照例是各司汇报情况,形势一片喜人!最后才是李元利说话,基本上也就是对明年的工作安排。

    “咱们拿下了四川,又往前走了一大步,再不像以前一样小打小闹了。大兴军现在的规模已经不适合以后的发展,因此,我决定将大兴军从原来的三个军扩编到六个军!其中五个军为陆军,一个军为水军。”

    话音刚落,众将便一片哗然,当然都是兴奋的!谁都清楚大兴军越是壮大,他们的前途也就越远大,只有大兴军强大起来,他们才能水涨船高。

    喧闹了一会,李元利伸出右手往下压了压,然后轻咳了一声,众将立刻就安静下来,李元利满意地扫视了一眼,很不错,看来自己在众将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些威望。

    “第四军由火枪师扩编,高信任军长!”

    “免去刘永昌教导旅总教官一职,改任第五军军长,兵员由新兵训练营中择优录取!”

    “免去吴子正七师师长一职,改任教导旅总教官!”原来的教导营经过不断扩充,现在已经升级到了旅级编制,而且因为它的特殊性,主官比其他部队的师长级别还要高。吴子正这也算是升了半级。

    “免去锁彦龙一师师长一职,改任水军一军军长!水军暂设一个师的编制。”

    “任命王复臣为一师师长,任命冯启凤为七师师长!”

    提到名字的将领纷纷出列,躬身领命。现在大兴军中都是由李元利一言而决,当众宣布之后再发张任命状,大家知道了就行。

    李元利等几名将领回了座位,才又接着说道:“新编三个军的将领,由原来老三军中的副职担任,至于班、排长,则由老三军中的老兵来担任,以老带新,用最短的时间形成战斗力!这个事情各军主官要大力配合,不得推诿扯皮,刘司长从中协调,尽快把架子搭起来。”

    “旅级以上军官,先报上来由我和刘司长先审核后再行任命!”李元利又补充了一句,这中高级将领的任命权,现在还必须掌握在自已手中。

    “政务司这边,由于袁宗第司长身体不适,司长一职由袁宗道暂代。”

    “接下来安排咱们往后的工作!诸位都听清记牢了!有觉得做不到或者是做不好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别到时候又有诸多借口理由!”李元利的声音严厉起来,众将也是鸦雀无声。

    “政务司方面,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开科取士!如果忙不过来,可以到大营中去调那些学生来帮忙,他们表现好,就可以留任继续观察,表现不好的,拉回大营去继续军训,直到合格为止!”

    “开科举的事情,立即用快马传讯川南各府县,川北不用管,现在川北的读书人都在这儿了。这个事情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开考之前通知我一下,考题由我来出。”

    “取完士之后,就要把这些人用起来,着手筹建各地官府,统计人口,恢复治理。开春之后的农桑是大事,一定要把所有工作都做到位,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切不可高高在上,不顾百姓疾苦!”李元利现在给大兴军的将领们开会开得多了,讲起话来抑扬顿挫,已经有了几分气势。

    “四川现在田地荒废得多,开春后就需要大量人手来种耕种,所以招纳流民、灾民的事情也要全力进行,不能松懈!趁现在农闲,可以让这些人和民夫一起修路,工钱还是每月八钱银子。”

    李元利示意了身后的薛普一眼,薛普立即拿着手上由参谋处誊抄好的文件走上去递给了袁宗道让他签收。

    “说到修路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缓!如今川中基本上道路断绝,不说平时行走艰难,运送军械物资劳神费力,一旦有了战事,等大军翻山越岭地赶到时,怕是人家连战场都打扫干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