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42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4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了,这交通不发展根本不行!就算只是为了自已以后出行轻松一点,也要把路修好,再把船造出来,水陆并进才是王道!更何况现在四川是自己的地盘,以后的物资运送要是都象现在这样,那得多费多少事,多浪费多少资源?

    刘体纯带了五千人迎到了水土沱,看见码头上的李元利便秘一样地咬牙切齿,连忙上前问道:“元帅,是不是身体有恙?要是撑不下去,我叫人做个滑竿来抬你!”

    李元利连忙摆了摆手,“二虎叔,我还撑得住,只是这道路实在难行,心里有些想法罢了。”后世高速路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如今走了十天还没有到,有这个作对比,现代人无论是谁这么走上一回都会有想法。

    “元帅莫非是想造船?”刘体纯看了看面前的嘉陵江,放着这条大好的水道不利用,确实说不过去。

    “船也要造,路也要修。还有咱们的水军也得提上日程了!”李元利很有气势地一挥手,随即又蔫了下来,“咱们先到重庆再说,这一路行来还真是有点累人。”

第85章 初至渝城() 
刘体纯叫带来的五千人帮忙去抬木鞘,亲兵牵过马来,两人翻身上马,刘体纯又压低声音问道:“元帅,后面这些木头里面装的真是八大王的藏宝?”

    李元利看了眼神秘兮兮的刘体纯道:“二虎叔,大伙全都知道,你这么小声干吗?”

    李元利朝身后指了指得意地说道:“每根木头两千两!”

    “还真是!”刘体纯刚接到快马报信的时候,心里也是不大相信,那可是八百万两啊!前些时候李元利虽然和他说过要去打捞八大王的藏宝,但他根本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现在从李元利口中得到证实,顿时手舞足蹈地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

    “眉州应该还有一些,不过没多少,估计也就是几十万两,我已经叫高信带人去打捞了。”李元利继续刺激刘体纯。

    “还有?几十万两银子还不多?”刘体纯果然被彻底刺激到了,他勒停了马瞪着眼说道,“元帅,那已经够大兴军吃一年了!咱们原来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多银子?”

    李元利干笑了一声没有说话,这几天看惯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下意识地觉得几十万两银子不多,可他没有去想想,去年年底的时候,高夫人能够拿出来的也只有十万两银子而已,那还是忠贞营数万人几年来的所有积蓄!

    就连竹山银矿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每月所得也不过二十万两银子!

    刘体纯眼睛转个不停,似乎是在盘算要怎么花这些银子,李元利问道:“二虎叔,太后和兴山那边的人到重庆了没有?”

    “什么?哪有这么快?”刘体纯回过神来,“兴山到这儿一千多里,咱们行军也要走一二十天,太后她们可是搬家来的,带的盆盆罐罐肯定不少,最起码还要半个月才能赶到。”

    “过年前能到重庆就行!”现在长江上游基本上都是他的地盘,安全倒是不用担心。他现在担心的是那些新收编的士卒。

    “军中现在情况如何?”

    “好得很!”一说到大兴军,刘体纯明显更加兴奋,“没想到咱们一年时间,竟然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

    “我从巴东出来时,只带了两万多人,一路攻破州县,留下驻守士卒,到了重庆人不但没少,反而还有三万人!而且都是挑出来的好兵。”

    “上个月你叫栓柱带信来,叫咱们守好重庆,要给白文选来个前后夹击,弟兄们从巴东一路上来都没打过大仗,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要立功受奖,没想到白文选老是不来!前几天倒是来了,却是被老塔押送来的,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嘛!”

    刘体纯嘴上说得无奈,脸上却尽是笑容。听说塔天宝部伏击白文选,只伤亡了几百人,就俘虏了近两万人,虽然是出其不意地伏击,但也说明大兴军现在的战力已经凌驾于南明军之上了!

    李元利哈哈大笑,一众亲兵也笑了起来,随同刘体纯一起来的栓柱问道:“大帅,听说您在梓潼下面伏击张先萃,只伤亡了一百来人?”

    “怎么?你还嫌弟兄们死伤得少了?”那一战大兴军无论是人数、武器都是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是伏击,还真没有什么好吹嘘的。

    “不是不是!”栓柱连连摇手道:“我只是高兴,高兴!就算是埋伏,咱们原来也没打过这么漂亮的战啊,你说是吧三元?”

    三元连连点头,栓柱又拉了他问那天伏击的情形。李元利对一群亲兵道:“没有平时的流汗苦练,就别想打胜仗!你们都记住了,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耕耘才会有收成!这话是千古不变的正理。”

    刘体纯也转头对他的亲兵道:“都听见元帅说的话了吧?确实是正理,你等都应当牢记在心!”众人连忙点头称是。

    几十里的路程,骑在马上悠哉游哉地走,时不时的再跑上一段,一个多时辰就到了重庆府。这时的重庆与后世的大都市简直挂不上号,只有两江中间的那一块“狗头”,其他地方都是荒山野岭,而且城中的房屋大多破破烂烂,让人生出一种凄凉的感觉。

    大营离城有点远,在长江对面的南岸,就是后世南坪所在的地方,这地方三面临水,地势也比较平坦,长江在这儿拐了一个大弯。

    李元利对这营地也很满意,他后面的规划马上要筹建水军,正好这儿毗邻长江,再建两个码头,就是最好的水军基地。

    刘体纯在城内给他安排了一所宅院,地方很宽敞,有四进院落,乃是崇祯十五年升任兵部左侍郞、四川巡抚陈士奇的居所,就在离江边不远的太平门内,附近府衙林立,虽然现在已经被连年兵灾损坏了许多,但仍然是重庆府内最为热闹的地方。

    李元利走进院子四处瞧了一瞧,感觉很是满意,里面一应家具物什、铺笼帐被、锅碗瓢盆都置备齐全,这不用说是刘体纯早就准备好的。

    所有的木鞘都搬进了二进院子,足足三千根木头把院子塞了个满满当当,四周守卫森严,在兴山政务司财务局的人没有来接手之前,李元利不打算把那些金银财宝取出来。

    “铜头、栓柱,这些东西就交给你俩了,让弟兄们轮流休息吃饭,随时都要有至少五十个人盯着它们!”李元利感觉自己现在就象一个守财奴,生怕这些木鞘不翼而飞,恨不得睡觉都抱着他们。

    “大帅,您就放心吧!咱们一千多兄弟守在这儿,连鸟都不让它飞进来!”李盖拍着胸脯打包票。

    对于他李元利还是十分放心的,一千特勤大队的队员和三百名亲兵,没有上万人都别想攻进来,只要小心谨慎,不被人下圈套,那就绝对没有问题。

    “元帅,我已经准备好了酒菜,今天咱们喝点,算是庆功!”刘体纯看着这些木鞘,比看他儿子还要亲热,良久,他才转开眼睛,笑眯眯地对李元利说道。

    “那好!”李元利虽然不是酒鬼,但这时却想喝点酒好好睡一觉,缓解缓解疲惫,于是便应承了下来,接着又问道:“弟兄们的吃食都准备好了吧?”

    “早就准备好了!酒肉都有,虽然少点,只能让他们解解馋。不过他们还得过江去大营那边,城里面可住不下这么多人。”

    “当兵嘛,就得住军营。要是在城里住,我还不放心呢!”既然刘体纯都已经安排妥当,李元利也就不再过问这些事情。

第86章 军训改造() 
一夜喧嚣

    八百万两银子带给每一个大兴军将领的是激动和兴奋,每个人都知道,有了这笔银子,大兴军在四川就能最快地发展起来,元帅描述的前景也不再是空中楼阁。

    于是在重庆的王拙、塔天宝等几个将领全都兴高采烈地赶了过来,最终被李元利一一放倒,就连刘玄初这斯文人也趴在桌子上就睡了过去,李元利也总算是兑现了请王拙大喝一场的诺言。

    李元利给昨晚才到重庆的将士们放了两天假,连续一两个月的行军作战,现在也应该放松一下了。但他自己却不能放松,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首先就是重新整军扩军,这是重中之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和保障,一点都不能马虎。吃过早饭,李元利就把刘玄初叫到书房,想先听听他的意见。

    这一段时间刘玄初一直跟在身旁,又经常和参谋处那些参谋请教,对大兴军的人数、编制、规矩等等都做了很细致的了解,以他的远见卓识,应该能够有好的建议。

    “元帅,学生认为现在整军没问题,但是扩军是不是为时过早了?”刘玄初沉吟了一会才说道。

    “说说为什么?”李元利本来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但刘玄初既然这样说,应该也有他的道理。

    “大兴军原本就有近十万人,再加上入川后收编的士卒,如今已经有十八万之众!目前大兴军没有大举用兵的地方,这些人已经足够使用了!”

    “元帅,兵在精而不在多,以学生看来,新收编的士卒良莠不齐,还需要再精简才行,正好裁些下来明年屯田。”

    原来刘玄初是这个想法,这倒是和李元利的思路不谋而合,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再招收新兵。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消化新收编的八万士卒,这些人有山贼土匪,有南明士卒,也有东虏清兵,来源混杂而且素质低下,更谈不上有多少忠诚,时日一长,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反复。

    “嗯,说得不错,这些新收士卒是得重新整编精简。”李元利缓缓说道。至于怎么去整编精简,他却没有再问刘玄初,毕竟刘玄初加入大兴军的时间也不长,对于军中新兵训练的厉害之处完全不清楚。

    “我再仔细想想。”李元利摸着下巴浅浅的胡须,感觉有点郁闷,这个时代的男人以长须为美,可自己这胡须却老是长不长,年龄是硬伤啊!

    “玄初,如今四川百废待兴,处处都要用人。军中将领倒是暂时够用,只是各府县之中咱们大兴军还是缺人才啊!”李元利叹了口气,想起了还在大营中军训的郝浴,心头更是郁闷,为啥这家伙还不来服软?李元利一瞬间有了再去痛骂他一顿的冲动。

    可现在时机未到,得先忍忍,等把他的家人都接来重庆之后,看他还怎么和自己较劲!如果到时还不悔过自新,就把他弄到煤矿去挖煤来养活一家人!李元利恨恨地在心里下了决定。

    其实此时的郝浴比李元利更痛苦,他虽然不是出身豪富之家,但家中也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从来没有吃过苦,可如今被大兴军送到重庆之后,光是那新兵训练就把他整得欲仙欲死!

    寅时起床,半刻功夫洗漱,然后跑步——十里!回来之后吃早饭,过后有两刻的休息时间,接着就是文化课一个时辰,当然他是老师,得教那些大头兵认字。这是他一天中最轻松愉快的时候,可以破口大骂那些笨得象驴子一样的家伙,让他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优越。

    中午连吃饭带休息有一个时辰的时间,那个破牛角号总是无比准时的响起!这让他有时候竟然非常痛恨牛为什么要长一对牛角!

    下午是一个半时辰的队列和军姿训练,这才叫折磨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开始的时候还好,可只要超过半个时辰,那腿简直都不象是自己的!如果忍受不住稍微动一下,教官手中的鞭子就会劈头盖脸地打过来,让他们随时知道什么叫做军令和规矩。

    好不容易熬到酉时,又有一个时辰的吃饭休息时间。但晚上仍然不会让人轻松,虽然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什么条令律例、思想教育都是一说就懂,一点就通,但一看到上面那个明显就是个大老粗的教官给他们上课,心里就无限不满。

    可不满归不满,没有人敢不认真听!每堂课过后教官都会安排作业:写对国对家的看法,写对忠诚的看法、写老祖宗传下来的忠孝仁义的意义,写个人的想法总之就是加深教官授课的印象,这使得他们晚上回去至少还得在那熏死人的油灯下写半个时辰。

    千万不要想抄抄别人的或者随便写点来敷衍,上一次这么做的人现在还在打扫大营里的茅厕!如果不接受惩罚也简单,马上搬到旁边和大头兵一起训练,那就可以随便写写敷衍了事。

    不过听说那边的训练简直堪比地狱!早上同样是十里跑步,人家要背上二三十斤重的东西,牛角号响过之后同样是半刻的时间,人家不但要洗漱,还要把被条什么的全部打包好!听说许多手脚慢的士卒睡觉都不敢把铺盖拆开!

    同样是队列军姿训练,人家背上是捆着木架子的,并且一站就是两个时辰!还没有一个敢不听话,戴红套套的军法官随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