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

第115部分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第115部分

小说: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士,却任凭大片土地放荒了。有几名能干的武士,完全可以派他们出去掠夺,然后通过掌控奴隶交易的办法,将收益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何必去操心农业呢?

    而农业的衰败,又使得他们必须依靠不间断的战争和掠夺行为来减轻他们的人口压力。

    现在华林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个循环整个倒转。

    煮盐所需的草木在其他地方是一大笔开销,在夷山里完全不是问题,别说那些险峻的山峰,亏他们糟糕的田间管理之福,他们自己的田地里就能割够一整年的量!而将这些与作物争夺水分的杂草杂树烧掉之后,它们就变成了有益于作物的肥料,可以用来增加作物的营养和改良土地。

    煮盐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又使得夷人自觉人力的不足,在过去,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能够为土司掠夺的强壮武士,所以他们可以仅仅为了“立威”就随意杀掉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他们看来没什么价值的奴隶,即是为了镇压,也是因为他们的收成有限,所掠的奴隶经常超过他们能养活的人数之故,杀掉几个奴隶的结果无非是饿死的小奴隶少几个,他们不会有劳动力不足之苦。现在,他们却被新主子分派下来的各种苦活累活给压得直不起腰来,以至于过去被认为是“老狗”(意为随时可杀的)的老年奴隶如今也可以得到一丁点儿地位了——他们被认为在煮盐的时候还是能顶个人用的。

    华林交给他们煮盐的,是浸饱了卤水的竹锅,这种竹锅不像铁锅那么容易用,即使经过处理还是会燃烧的,必须在守灶人的严密监护下以慢火熬煮卤水,要是他们还秉持着过去那种散漫作风,煮一年也只会得到一堆烧焦的竹子而得不到盐,在这情况下,没有体力而有耐心的老奴隶也有了价值的体现。

    当然,一切产品中最有价值的还是煮出的盐,盐是百味之王,因为其他只是口味,盐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人要靠它有气力,而且牲畜也要靠吃盐才能肥壮起来,食物要靠盐才能有滋味,心脏要靠盐才能跳动。在牲口棚里放上盐块,主人就不必带着弓箭满山追捕自家的猪和羊,自愿回圈的猪羊又会在棚里留下肥田最好的东西,大粪。有了盐,嘎拉洞从农业、牧业和贸易上能得到的收益,比派刚土司四处掠夺的更多。

    派刚土司眨了眨眼睛,他对此还是有点儿怀疑的。

第二十五章 消费升级() 
“这些畜生吃得居然比我以前吃的还好。”尺门每次收工时路过牛棚时总会心情复杂地看一眼那里挂着的盐葫芦,现在嘎拉洞的每个牲口棚都增加了这个以前夷人们无法想象的奢侈设备,一个倒悬的葫芦,每头牲口只要想吃,在棚里挪动两步就可以从葫芦口舔到雪白的细盐!太难以想象了!不久之前,就连派刚土司,嘎拉洞的头人,吃的饭菜也不过是“盐块在锅里抹上一圈”的水平而已,现在,却连他家的牛和羊都能享受到他从前作为土司都享受不到的珍味!

    但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给予盐分所带来的好处,牛羊的皮毛远比以前光泽,肥壮不说,现在到了傍晚,放牧它们的小孩子只需吹两声哨子,牛羊就会乖乖回到圈里来,若不是考虑到附近多的是山林野兽,简直连牧人也不需要了!

    而且,盐是那么地多,以至于别说用来喂养牛羊,用来刷墙都绰绰有余!

    用铁锅煮盐,一次不过十斤二十斤,用特制的竹锅煮盐,一次却可以产盐近千斤!这么多的产品瞬间淹没了嘎拉洞,让最保守吝啬的夷人也不得不承认,用细盐喂养牛羊并不是什么过分的奢侈浪费行为,而是……让世界恢复本来面目?

    他们没想过那么多,他们想的只是怎么不被从地底源源不断喷涌而出的白色黄金给压死!

    华林教给了他们新的钓鱼办法,直钩钓鱼法。

    办法是,将空心的芦苇截成指节长短的一节一节,然后取来编竹锅剩下的那些最细的竹蔑,把它们弯曲后塞入芦苇中,再将芦苇穿在线上,垂到水中。

    一旦鱼儿将芦苇误认为飘落的树叶吞吃,芦苇破裂后,里面隐藏的竹篾就会猛然弹开,将鱼串在钓线上面。

    用这种办法,夷人们可以入夜后制作藏着竹篾的芦苇,天亮时将钓线撒下,然后去进行一天的白天的工作,当天色渐晚,日光不允许他们工作时,他们就回到早上撒下钓线的地方,收获一天的渔获,将它们送到厨房去,或水煮,或煎烤,丰富饭食,若有多余的,现在也不愁烟囱不够放了,他们有的是盐!

    过去,夷人往鱼肉上撒几粒盐,是有数的享受行为,现在,他们毫不犹豫地把那点可怜的鱼肉直接塞进了盐包,心疼的不是用掉的盐而是鱼肉在腌制后减少的分量。

    盐太多了!多到肉眼可见的成灾了!多到夷人们都要想办法处理掉一些了!

    嘎拉洞的厨子要给上千人做饭,可他们试了试两天用掉两葫芦盐以后,夷人们已经从开头的欣喜转变成威胁要趁月黑风高把他们统统吊死在派刚土司的树上了!他们不得不压缩了盐的使用量,当然,还是大大超过以前的用量,但是肉眼可见的是,靠他们自己吃是无法消化掉这么多盐的。

    华林的新措施:命令他们用树枝蘸盐刷牙,用掉了相对于产量而言微不足道的一些盐,就连派刚土司也质疑,想用这种办法消耗掉他们的盐产量是不是太过拍脑袋。

    终于,嘎拉洞也好,新建的茅屋仓库也好,都塞满了曾经在派刚土司看来珍贵无比的物资——盐。

    深知自己以前付出了多少代价去换盐的派刚土司面对着无法消耗的库存,陷入了哭笑不得的境界,他一度居然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呢!原来,只需要这样这样再这样,就可以把奴隶省下来交换一些真正的珍贵物资了,过去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过呢!野兽热衷出现的地方的情报,还是他交给华林的呢,他怎么就没多想一想呢!

    他以为自己不必多想,只要派人出去掳掠奴隶和牲畜,就能从那些商人手里交换到盐,为什么还要费心研究怎么不经过商人获取盐呢!

    结果,他以为的捷径,其实是漫长的歧途。

    “派人去交换啊。”面对着满溢出仓库的盐,华林没有下令停止盐的制取,而是发出了新的命令:“过去商人们拿盐交换的,我们半价交换,这个世界上没有半价争取不来的顾客,如果有,就三折。”

    派刚土司因为经常和山外商人打交道的关系,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商队领袖,尺门因为之前带路得力,也被任命为商队的一员,这些半辈子都在使用刀剑的夷人,如今要摆弄账本了,他们对此还不习惯,而且偶尔还会怀念过去在家里一呼百应作威作福的日子,不过,他们怀念的梦里,那些缺盐少油连条腌鱼都没有的饼子是没有位置的!

    一支满满地驮着盐包的商队从嘎拉洞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错了,是让全夷山人民都过上连牛羊都有盐吃的好日子!

第二十六章 土地整理() 
派刚土司和尺门翻山越岭去卖盐了,留下来的人不久就开始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报名参加贩盐队,虽然在夷山中猛兽毒蛇到处有,每个夷人对外来者也绝对称不上有什么友好的态度,但是,一切噩梦的源头,那个古怪的小女孩绝对比这一切加起来都可怕多了。

    她在结束了盐井的工作后向他们宣布,夷山的农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听听就不是啥好词,可惜夷人的想象力都很有限,所以当天报名志愿参加贩盐队的夷人武士居然只增加了两名。

    他们很快就发现什么叫在家一天不如逃外千日了,华林嘴里的“农业”和他们一贯以为的,撒撒种子然后等秋天过来看看野兽和古鲁大神给他们留下了多少,是完完全全地两码事,她所说的农业甚至不是尺门管家以为的山外人的那种。

    托盐井的福,周围几座山上的野树竹林除了山顶华林有意留下来的那部分以外都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于是他第一步就从这些山头开始整理,首先,一部分夷人被他差遣到附近的一座山上挖掘红土,再用人力和牛马将这些红土担回来,接下来的也是纯粹又耐心的体力劳动,他们必须把这些红土打碎,打成细细的粉末,再和他们从河边掘来的黏土按一定的比例加水混合起来,这种奇怪的混合物被用来在山上修筑起一道又一道的低矮土墙。

    “其实用石头筑墙更好。”在一些夷人嘀咕着抱怨的时候,华林用这么一句不冷不热的话就镇压掉了。

    等到矮土墙建好之后,更多夷人们想都没想过的繁重劳动等待着他们,他们必须将这道墙到那道墙之间的山坡给修改成平地,也就是说,这边削下去一部分,那边垫起来一部分,整座山就这么渐渐地被改造成一个巨型的台阶。

    “这是在干什么?”肖千秋问道,他在其他地方也没看到过这么干的,青州有不少山地,但是那些山地多半是作为果园和茶园使用的,就是有粮田,也就像鸡鸣村之前那样,开垦在山间的缓坡上,像这样在山上靠人力硬生生地开出一块块平地是他既没有想过,也没有见过的,不,就是他想要在山上开粮田,直接使用仙术把山头削平是更方便的选择。

    “开荒啊——不仅是开的山头,还有这些人的脑袋、身体和精神。”华林的回答很简单。

    后者肖千秋倒是认可的,能够在华林手下熬到结束的夷人,即使放在青州也是最勤劳的农民了,可是他又恐吓又计划又监工,最后就是为了得到一群最好的农民?他是不相信的。

    “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不是吗?”这才是华林的心里话,青州一带被肖千秋千里冰封了,这倒不是大问题,他现在还是有足够的力量在冰天雪地中穿梭的,问题是青州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其他仙家居然无动于衷——他到底也是在奇云峰上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对仙家到底如何清新脱俗很有领教,完全不相信他们会不趁机来填补这一块的权力真空,或是来寻找被冰雪掩埋的资源——结论就是一个,附近的其他仙家也陷入了绝大的危机中,要么腾不出手来,要么更糟。更糟的意思是,他们已经完全被拜死教取代了。

    华林知道自己的一身仙骨在其他仙家看起来还是有价值的资源,但是落入了拜死教手里就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了。

    能暂时避开拜死教耳目的地方,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向来不在仙家地图上的夷山是个理想地点,而夷人们崇拜的古鲁大神似乎与拜死教有一些特殊的关系,就他那点可怜的神学知识,一个超凡存在如果同时拥有两副面孔的话,通常会避免双方手下接触。

    这就是他“下乡扶贫”的根本原因,一个可以让他锻炼先前所学,又不会有什么高级怪路过的地方,至于那些夷人和他们忙了半天的盐井、梯田,那就是搂草打兔子,闲着也是闲着。

    肖千秋觉得他这些想法都很可笑,他在这里没有资源,仙骨再好能练出什么呢?

    华林则在继续自己的步骤,这也就意味着,更可怕的一个个任务陆续落到了那些曾经为非作歹不可一世的夷人奴隶主头上,他们得把他们自己的和牛马猪羊的粪便都收集起来,和煮盐烧出的草木灰以及泥土搅拌在一起,按天堆成一个个金字塔样式的大垛,再按天把先前堆好的一担担拆下来送到刚挖好的梯田里,据说是做什么“底肥”。

    这一步,夷人们做得叫苦连天,而像尺门管家那样被从山外掳来的原农民还能看得懂,但是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山外的农民也看不懂啦!

    华林居然让他们搬运一些石头,东一块西一块地放到刚刚平整好的土地里,若不是他们摸过了是石头,还以为这是一种另类的施肥方式呢!可是,刚刚平得跟床似的田地,又放石头进去,这究竟是在搞什么呢!

第二十七章 本末之思() 
“是谁给他们的信心这不是一种另类的施肥方式的呢?”华林对这些夷人的想法表示了鄙视,肥料由天然转向人工就是开始使用鸟粪矿石开始的,这次他也有意选择了一些富含矿物质的石头,而之所以没将这些石头像使用肥料那样碾碎了撒到田里,不是因为他爱惜夷人的人力(相反,搬运整块石头加重了夷人的劳动强度)而是因为考虑到了夷山的自然环境做出的选择。

    夷山的气温是偏低的,即使相比双河县也是偏低的,这种环境对他计划种植的薯类作物很不利,使得他不得不采用了一种古老的给田地加温的措施,恩,就是往田里放石头。

    白天,这些石头可以比泥土更多地吸收太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