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

第114部分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第114部分

小说: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一看就非常可爱,非常稀有的兔子,它不仅长着一身漂亮光滑的白毛,还长着一对翡翠似的明眸大眼。

    这真是太罕见了!一定是什么有趣的魔法生物吧!

    只是它的命运,也未免太过悲惨了一点!

    居然落到了人见人怕的死灵师手里!下场,一定不是进汤锅那么简单!解剖,这简直是一定的事,也许,下次就会看到那双翡翠眼睛被装饰到什么石兽身上了吧!

    一时间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在诚心诚意地替死灵师怀里的兔子做着祷告,不过祷告归祷告,面对恶名昭彰的死灵法师,除了几个家教不够严格而且都被家长们及时拖回去的毛孩子以外,一个以实际行动拯救它的勇者都没出现。

    “谁说民众不够团结呢。”在日落大道旁一家富有盛名的甜品店坐下后,爱德华刻薄地评价了一句,胖兔子在他身边趴成一团,耳朵和尾巴都耷拉得不能再耷拉了。

    这家甜品店在这时候本来照例是里三层外三层,不过自从爱德华走进来以后……不但座位不成问题,并且老板和招待也同时不见了踪影更不用说客人了。

    当然这些难不倒精通各类法术的死灵法师,杯盘碗盏都陆续带着各类甜品飞到了他面前的桌上,而他也仿佛自己是这家甜品店的主人一样,坐在最好的临街座位上大吃大嚼,在连续塞下三个蛋糕后他的胃口还是那么好,气得胖兔子不由自主地用后脚板在桌上重重地跺了两下这本来是兔子和兔子的开战信号脚步声能够将自己的体重传递给对方用来恐吓对方兽类同类近战时体重是决定胜利的最大因素然而他目前的这点体重和刚刚吞了三个蛋糕的成年人完全无法相比,被对方抓着后颈一把就提到了面前。

    “不开心?可这一切都是应你的要求,而且……”爱德华的眼睛里闪着快乐的光:“听说你的那位是这家甜品店的常客哟。”

    兔子的眼睛本来就很大,这下瞪得更大,已经从杏仁形状硬生生地瞪成了杏子形状,鱼也会爱吃甜点吗?不不,重点不是这个,他是吓唬自己的,一定是!

    “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变成兔子吗?因为啊,听说她很喜欢可爱系的小宠物呢,听过青蛙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吗?等她和你……以后,她就是拯救王子的公主,你呢,可以摆脱兔子的身份,我嘛,鞠躬退场,喂!”

    兔子急中生智,够不到对方的手,但是够得到对方的衣服和桌子上的甜品还有杯盘碗盏啊!

    “不至于吧。”奥利凡特学院的院长松开了手,眼看着变成了兔子的路德维希竟然能独自施展出法术(他是个人的时候可从没办到过这一点)漂浮在空中,周身的皮毛上一道一道的蓝色火化闪烁着,两个圆圆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三瓣嘴里吐出一句人话:“你敢!”

    “我真觉得我写的这个剧本不错啊,你不再考虑一下吗?”考虑到路德维希都能独立使用出法术了下一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周围是闹市区,爱德华只能先行打道回府,但是在回府的路上他没少劝对方打消主意,回头找公主解除魔法,从此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对方的态度也十分坚决:“我说了跟你没完,就是跟你没完!”

第二十三章 凿井下() 
    “够了。”女孩说,夷人们放下水桶,在所谓的盐井目前还是个灌了水的坑旁边用竹子搭起另外一个架子来。这个架子是夷人们略微熟悉一点儿的东西,只不过他们的“熟悉”的方向各自不同,有些曾经外出掠夺的夷人认出:“这不是个超大型的纺车么”,有些从未出过山林的夷人则认为:“这是祭司打鼓用的转子,这么大,一定是要召唤一个前所未见的强力神灵,来帮助打井”,而像尺门管家这种,原本是山外人,在夷山中居住多年习惯了夷人的风俗被其他夷人认为是夷人的人,一开始不无轻蔑地预备发言:“你们连水车都没见过么,这是……”然后,依稀仿佛记起了幼年居住的村庄,村外的水车,早已忘记面貌的父母,于是静默无言了。

    第一批运到盐井工地的竹子是最细小的一批,它们差不多是任何一个想偷懒省力的夷人的首选目标,一旦运到就被迅速地加工成了竹篾和竹锅,华林对那些挑着细小竹子砍伐所以最快完成任务的夷人给予的报偿就是让他们负担后续的搬运工作和工地上的各种力工,叫剩下来的人看在眼里,不敢再做这种耍滑的事情。在这么合理的劳动报酬面前,第二批砍来的竹子明显就粗壮了不少,可以用来搭建工地上需要的各种架子,等到第三批的时候,则由华林亲自挑选,他挑选的挑剔程度,让夷人们都吐舌不止,略弯曲的不要,长短粗细,都得一般尺寸,砍下十几棵后,摆放在工地上,简直不像是从一整座山上砍来的,却是一母所生的一般。

    这些竹子的用处,夷人们很快就知道了,它们被吊在那个纺车似的玩意上,随着“纺车”的转动沉入了新挖的灌了水的盐井里,等沉到一定深度,随着女孩的号令,夷人们转动车子,将竹子从盐井里提了起来。

    竹筒提起时,派刚土司正好立在旁边,眼看着竹筒被转到旁边,有人小心地揭开竹筒上蒙的牛皮,许多泥沙就顺着流到了旁边预先挖好的浅坑里,被其他夷人挑走,原来这车子是用来下竹管,清理挖井的泥沙之用,而之前的灌水,也是使得挖下的碎石泥屑可以随水流入竹筒,被竹筒提出。

    “放一个小孩下去掏摸泥沙即可,何必费这许多功夫?”派刚土司正准备向新主人表现一番他在使用奴隶方面的巧妙,忽然又想到一事,不敢动作:“这竹筒提上来的时候,里面又是水,又是泥沙,得多么沉重,底部那张牛皮是靠什么支撑着糊在上面,不至于半路漏下的?不对呀!若是牛皮是糊得结结实实的,这不就是实底的东西了么,放下去,又不转向,是怎么在底下提了水沙上来的,莫非是这女孩使了法术?”

    于是再放竹筒下去的时候,他故意在旁边逗留了一会儿,仔细地看了看,根本没有一个夷人往竹筒上糊什么东西,就看着那牛皮虚虚地挂在竹筒上,往井中沉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车子转动,又是一竹筒夹水泥沙提了上来,倾在浅坑里,被其他夷人挑走。

    这次,派刚土司又仔仔细细地看了,提上来的时候,牛皮好好地蒙在竹筒的底部,直到井上的夷人将竹筒放倒,揭开牛皮,倾出泥沙来。

    “一定是她召唤了无形的神使,在井下把泥沙放进竹筒,又蒙好了牛皮。”派刚土司非常肯定地想到,他的女儿有一个大祭司恩赐的宝物,可以召唤出无形的神使来,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这个女孩想必也有类似的宝物,而且,比他女儿的那个还强。乌吉达的神使,必须摇晃神铃,配以咒术,才能做一个简单动作,哪像这个女孩的神使,又能淘泥,又能贴封,还任劳任怨地在井下干这等奴隶工作要派刚土司把自幼的“干活就是奴隶”的观念一下子转变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会据此判断,女孩拥有更高级的“战士神使”,才能这样虐待这个厉害的神使把干活看作是虐待,也是非常标准的夷人思维了。

    华林自然没有给派刚土司开物理课,教他什么是单向阀,什么是“井中泥水的向上张力推开皮阀进入竹筒”什么是“一旦提起竹筒,筒内泥水的向下压力压住皮阀不至漏出”的兴趣,他正忙着给手下这些夷人分派一项又一项的任务,清理了井底泥沙后,向井中沉入紧贴井壁的粗竹筒以隔绝渗水,加固井壁,钻头则向更深处挖去。

    若是在四面有井,常年挖取卤水之地,一口盐井开上十年都是常事,可华林开的这口井,附近不但没有盐井,并且连口井都没有,况且他还不是随意开掘的,是选了地上便有盐卤渗出之处,直直地挖下去的,因此数天之后,竹筒便提上了浑浊的卤水,倒入另一边预先挖好的深坑之中。

    “这下要制盐了吧。”盐井附近的夷人都这么想,他们从未见过制盐,这肯定值得一看!就算不值得一看……至少看个新鲜嘛!日复一日地重复挖土,砍竹,踩跷跷板已经让他们腻烦透了,若是换了第二个人,他们虽然未见得造反,趁黑夜逃进山林风紧扯呼那是一定的事他们打出娘胎以来,何尝这么卖力地干活过!天地良心,连他们的奴隶都没有干得这么辛苦过!

    倒不是这些奴隶主对待他们的奴隶有多么仁慈,而是在他们的意识里,农活就那么几样:翻土,撒种,收获,天天去锄草什么的根本不在他们的字典里,也就想不到逼奴隶们去干。他们能想到的剥削方式,无非是让奴隶在春天开垦尽可能多的土地,这些工作虽然也很繁重,但是春天总有过去的一天,到那时候,懒惰的夷人们就已经在庆祝自己终于摆脱了监工这项苦活,开始预计着酿酒、宴客和掠夺邻居了。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华林的新命令,是让他们把制好的竹锅沉到卤水之中浸泡!

    当然,他们没敢反对,因为他们的另外一个问题,此时终于得到了解答他们要在盐井旁,盖起新的灶台和遮蔽灶台的茅屋!

第二十四章 盐业() 
    华林选择煮盐而不是成本比较低的晒盐,自然有他的理由,第一就是客观条件,晒盐需要晴好的天气,炽热的阳光,这两样在夷山中都不具备,他在初次到访双河县城就发现了,双河县城比鸡鸣村来得温暖,这温暖不像青州城那样是因为真仙之力,而是纯粹的地理原因——双河县一带归仙家治理不过短短的两百年而已,而且在这两百年内都被认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领地,纯粹是作为预防夷人的第一道警戒线存在,无论哪个仙家都不会往这里投放什么资源,更别提为它改变气候了。

    而夷山比鸡鸣村更为寒冷。

    鸡鸣村的贫苦人家夜间还能靠柴草避寒,夷山人众晚上就必须依靠火塘的温暖或是牲畜的体温了,这也导致了双方即使住着同样的茅屋,在室内布置上也大不相同。在鸡鸣村等山外人家,位于房屋正中央的往往是一张兼备了祭台作用的方桌,这是普通人家仅次于床的贵重家具(倘若他们买得起床的话)供奉着祖先和其他神明,陈列着香炉和主人家得意的几件贵重摆设,灶坑一般设在屋外的附属建筑里,是稍有身份的人们都不愿意踏足的低贱所在。而在夷山中的人家,位于房屋正中的是终日烧火的火塘,他们的祖先和神灵不是被陈设在火塘边,就是被认为正悬浮在火塘上,吸收贡品的香气。女人们在火塘边烤饼做饭,男人们在火塘边祭神磨刀,到了晚间,主人和奴隶一起簇拥在火塘边依靠火神的庇佑度过夷山寒冷的夜晚。

    只有在夜间出击掠奴时,他们才会离开珍爱的火塘,披上粗羊毛制作的厚斗篷,彼此传递着盛满酒的葫芦,靠这些熬过夜间的寒气。在山外,一个年轻男人如果滴酒不沾会被认为是值夜警卫的好人选,而在山里,他可能会在第一个晚上就因此冻死。

    正因为这些差别,华林选择的道路是煮盐,但是煮盐为他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夷山中地势相对平坦,可以开垦的土地其实不少,然而夷人们的农业实在是约等于无的程度,他们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浇水什么是施肥,他们想开垦一块土地的时候会放火烧山,然后播种,然后回家,将其余统统交给他们敬爱的古鲁大神处理,然后等收获季节就来收(如果可能有的)收成。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得他们的人口不多,土地却不够用,考虑到他们因为彼此攻伐而荒废掉的那些边境地区,土地就更不够用了。

    连年的战争,在喂肥了奴隶贩子和派刚土司这样的军阀的同时,也破坏了整个夷山本来可能有的繁荣。靠近派刚土司领地的弱小势力,很多都不得不搬到了更加荒凉偏远险峻的地区以躲避派刚土司的掠夺,而他们原来开垦的土地,也不是派刚土司能放心派遣奴隶耕种的地方,他知道他们随时可能返回,报复性地掠走他派来耕种的奴隶。必须等他彻底消灭周边所有的势力之后,他才能派出奴隶在这些土地上从事耕种,还必须派得力的武士和祭司保护他们免遭偶尔路过的其他土司派出的远征队掠夺,时间一长,这些离嘎啦洞太远的武士们完全有可能背叛派刚土司,偷偷为自己的后代积蓄实力,而不是把所有的收获都老老实实地交给派刚土司。

    所以,派人耕种这些土地对于派刚土司实在是一件成本和风险都巨高无比,收获却少得可怜的苦差,也难怪他宁愿花大钱投资自己的祭司女儿或是其他能干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