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盘 >

第98部分

德意志涅盘-第98部分

小说: 德意志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到大喜过望。

    就在希特勒衣锦还乡的一周之后,沙赫特便代表国家银行驾临维也纳、接管了奥地利国家银行,并将后者的外汇、贵金属、和有价债券全部洗劫吞没。他对奥地利银行的职员们发表演说称:“凡是不全心全意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人,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前途的。”最后,沙赫特领导他的听众们宣誓效忠希特勒,并连呼三声国社党徒集会时必备的“胜利万岁”。

    春风拂绿,多瑙河亘古不变地流过这片属于哈布斯堡的昔日土地,然而随着***的徐徐升起,这个国家当中的犹太人群体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噩运。他们一夜间沦为三等公民,被全面排挤出各个体面和高端的职业领域。日复一日,都可以看到大批犹太男女在擦去人行道上许士尼格的口号和打扫街道。他们趴在地上做这种清洁工作,党卫队员则站在旁边监视着,人们都围拢来侮辱这些犹太人。

    数以百计的犹太男女则被抓去打扫公共厕所、以及党卫队营房的厕所。他们的财产遭到盗窃,而警察却拒绝受理这些案件,很快的,普通犹太人就沦落到了比曾昔年希特勒当流浪汉时还要落魄凄惨的悲凉处境。

    4月10日,德奥合并的公民投票在国社党的组织下拉开了序幕。经过近一个月的暴风式宣传,奥地利人逐渐认同了希特勒的理念,即与德国结合起来是理想的和不可避免的结局,因为在1918年同原来的广大的斯拉夫和匈牙利内地割断了的奥地利,终究是不能依靠自己而体面地存在的。它只能作为德国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

    而希特勒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成功,也让奥地利人对自己加入德国后的未来充满期待,丝毫没有半分成为亡国奴的抗拒心态。至于那些狂热的国社党分子,则更是毫无保留的对元首的号召表示了支持!

    除了温言细语的许诺诱骗之外,国社党还对敢于投反对票的奥地利人准备好了足够的大棒恫吓。光是在维也纳一地,就有近八万人在公投之前被抓进监狱,几天之后,他们眼神呆滞、魂不守舍的又回到了家里,从此再没有了驱逐德国侵略者的豪言壮语。投票当天,奥地利各投票棚的角上都开着很大的裂缝,使坐在一米多外的**选举委员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人们怎么投票。最终,99。75%的奥地利人、99。08%的大德意志人都投了赞成票,奥地利自此便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了。

    “最新的德国地图,欧洲地图,世界地图!”

    4月12日天色微明,德国的各座城市乡镇上,就响起了报童那清脆稚嫩、而又无比激动的声音。短短几分钟内,原本空旷的街道上就像蚂蚁出洞般涌现了大量的身影,人们将报童瘦小的身躯拥聚得水泄不通,并挥动着手中的芬尼钞票争先恐后的购买那些墨香犹存的图卷。他们幸福地发现,德国和奥地利之间的国界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代表着政区的灰蓝色图版。而德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也迎来了一次飞跃,比起昔日帝国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位于汉堡的布罗姆家族祖宅内,方彦同样满怀感慨地看着墙壁上的新地图。由于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奥地利,和诚奉新教的霍亨索伦普鲁士这两个日耳曼兄弟,自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以来就从未统一;为了争夺领土和德意志主导权,双方更是在此前的两百年内爆发了好几场大战。而在今天,德国和奥地利终于在希特勒的手中实现了合并。如果追溯到历史层面,希特勒此举无疑是开创八百年先河、实现了三十代人缔造大德意志宏图伟愿的不世功勋!

    “约纳斯,你最近应该不会再有出海任务了吧?”华发隐现的鲁道夫看向自己的幼子,眼眸中带有关切的问道。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方彦只有短短半月是在家中度过,其余全都是在波涛浩淼的大洋中随舰而动;莫说是对他无比依恋的西尔维娅,就连年近花甲的鲁道夫心中都不由得产生出了几分思念之意。对于幼子选择的这条道路,鲁道夫早已无力干涉,他只是希望在自己人生的暮年时期,能够更多的感受后辈绕膝承颜的那份天伦融乐。

    方彦展颜一笑,道:“父亲放心,今后海军都再不会有这种长期的任务了。目前西班牙国民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将共和军在比斯开湾的沿海区域全部攻占;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已经不需要再封锁这片广阔的海区,军舰出勤率会比过去两年有巨大的下降。如果不出意外,我可以在国内呆上很长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方彦微微顿了顿,俊朗秀毅的容颜上露出几分自信的神采,嘿然道:“实际上,这种使命对我而言,也是最好的提升和磨砺。如果不是这场西班牙内战给予了我宝贵的实践机会,我的军衔也绝不会晋升得如此迅疾。”

    鲁道夫将目光转到方彦宽阔的双肩,肩章上的那颗四角金星,在周围粗壮缠绕的银色辫节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感受到幼子的飞速成长,鲁道夫的嘴角边也随之露出了蕴含着骄傲的笑意。

    由于在数次巡航任务中均表现得出类拔萃,且为德国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和形成战斗力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贡献,现年刚满30岁的方彦已于4月7日被拔擢为海军中校,成为整个国防军中都是最为闪耀的冉冉新星。尽管方彦的记录在历史上还远远算不上惊世骇俗,光是24岁担任将军的拿破仑就是无数正规军人都为之绝望的天堑,但他却是通过十几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成功爬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关键地位!

    目前,根据方彦的主动要求,海军高层依旧将他的职务定在了舰队参谋之上,以便能让他尽可能的发挥在航空领域的特长专精。毕竟巡洋舰舰长、驱逐舰分队指挥、和鱼雷艇部队司令都不符合他的职业方向,而从事行政工作则更是埋没英才的表现。经过几年的磨合相处,方彦已经完全获得了那些资深同僚的重视和正眼相看,海军航空兵的官兵更是将他视作自己人般对待。

    原本鲁道夫并没有指望方彦能够在军队中取得多么高的地位,毕竟家族是从他这一代开始才进入军界;然而现在看到方彦如此惊人的晋升速度,心中激动的鲁道夫,也不由得对自己家族能出现一名军界巨头充满了期待。

第146章 轮到了捷克() 
暖风柔和,骄阳热烈,位于汉堡城郊的一处新建的秀丽庄园里,休假中的方彦在妻女的陪伴下,满怀幸福和喜悦地度过了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生日。年满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他的第二个女儿艾薇也于大半年前降临到了这个世界。

    偶有时候,方彦也不禁会感慨岁月时光的匆匆逝去,然而等不到第二天,他的这番感怀伤触的心境,就消失在了西尔维娅光滑轻软的柔嫩香躯、和黄莺鹂燕般的婉转娇吟里面。

    进入1938年夏季,布罗姆家族的势力变得愈发膨胀而难以撼动:这不仅在于鲁道夫控制下的集团企业正在履行海量的武器订单,产能疯狂扩张,更因为******已经通过他两年执掌经济的突出成绩,牢固确立了自己在内阁当中的地位。

    在刚刚过去的1937年里,德国国民总收入突破900亿马克,比上年同期的790亿马克增长14%;虽然这个速度较沙赫特当政时的年均20%有明显差距,但这却是在德国步入战时轨道、海外贸易额较最初几年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绩。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军火产量的激增,陆军各新编师的装备到位时间都比计划表提前了数周到一季。方彦隐隐感觉到,自己所在位面的德国装备生产速度,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劲;经过一番仔细的思量,他欣喜地发现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四年经济计划负责人的职位,是由更加专业的******执掌、而非是戈林这个空军外行!

    考虑到这一点,方彦便对陆军的情况更加放心了。要知道在这两年间,为了尽量弥补海军航空兵的建立对陆地战力造成的削弱,方彦不仅为陆军提供了好几项关键性的装备,更对自己的便宜叔叔******施加影响,让他取消了在这期间继续为海军添置主力舰的预算。今年,德国海军的采购订单里仍旧不见大型军舰的身影,除了标排3050吨的装甲驱逐舰之外,体量最大的就只有750吨的vii型潜艇。这种贴近史实的采购规模,无疑能保证陆军仍旧具备横扫欧陆的实力和底气。

    眼见一切发展都走上了正轨,方彦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了下来。他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和妻女家人的生活当中,同时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静静注视着希特勒在这最后一年多的和平时间里所实施的动作。身为穿越者的他,比谁都要明白希特勒的胃口是强过霸王龙的存在;后者刚刚才将奥地利囫囵吞下,就迫不及待的要利用三面包围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优势,对那个国家下手了。

    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已是风雨飘摇,即将寿终正寝;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了整整两个世纪的波西米亚捷克人,终于迎来了独立的曙光和机会。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率先脱离奥匈独立。而1920年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又把属于匈牙利王国的斯洛伐克地区划归给了这个国家;布拉格这座千年古城,随即便以崭新的首都姿态出现在了世界面前。

    由于继承了昔日奥匈60%的工业,全欧洲最顶尖的斯柯达军工也位于捷克境内;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法国的悉心栽培下,很快就成为了从奥匈尸体上建立的四个国家中过得最滋润的存在。时至今日,捷克斯洛伐克已是世界无可撼动的八大工业国家之一,比西班牙、波兰、瑞典都还要强力;而其军队的人员素质和装备性能也都是欧洲一流,比起英法等工业国都毫不逊色。不少外国观察员都声称,捷克的军事力量甚至还要强于波兰;虽不足全信,却足见其战争工业的强劲。

    然而,这个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国家,却和昔年的奥匈一样存在着致命的弊端:那就是身为多民族结合体的它,所不可避免出现的民族争端。

    目前捷克斯洛伐克总共有一千万人口,其中就有100万匈牙利人、50万卢西尼亚人、和多达325万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占去了总人口的将近一半。这些民族都依恋不舍地仰望着他们的“祖国”——匈牙利、俄罗斯和德意志。虽然苏台德人从来没有归属过德国而只归属过奥地利。更为糟糕的是,就连身为国家主体民族的250万斯洛伐克人,也要求得到相当程度的自治。再考虑到这个国家还有40多万犹太人散居,捷克人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由于统治国家的捷克人刚刚从哈布斯堡王朝的压迫下脱离不久,心怀愤懑的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经常带有沙文主义的表现,以至于丝毫不讲究策略。居住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不仅对他们昔日的主导民族地位无比怀念,更憎恶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仿佛土皇帝般的捷克官员,憎恶布拉格不时发生的对他们歧视的事件。

    随着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国社党的那一套理论也宛若病毒似的蔓延到了苏台德地区;“苏台德德国人党”很快建立,并在短短两年内就得到了几乎所有苏台德日耳曼人的拥护。该党领袖汉莱因是个狂热的**分子,他完全听命于柏林的命令,并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希特勒的计划当中,捷克斯洛伐克乃是和奥地利并列的、必须要被消灭的国度。这不仅在于这个国家有数百万心向柏林的日耳曼民众,更因为它那引人觊觎的坚厚工业基底,可以大幅增强德国的战争实力。此外,消灭捷克斯洛伐克还可以解除德国东南部的威胁,同时对波兰形成三面合围之势——自从后者重新独立以来,任何一届德国政府都将其视为必须要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从1938年4月起,希特勒就指示汉莱因不断在苏台德地区挑动局势:“苏台德德国人党应当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与此同时,希特勒也开始厉兵秣马,准备用武力踏平这个国家,囊括他所想要的一切。在苏台德日耳曼人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客观背景下,希特勒的战争行动似乎显得极为振振有词:今天的德国已经再不是1918年的德国了。既然捷克政府不愿给予苏台德日耳曼人以“公平待遇”,那么德国就要替天行道,将这个暴戾恣睢的野蛮国度从地图上消灭掉。

    5月31日,希特勒钦定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最终期限:四个月后的10月1日。这个专断的决定登时在陆军当中引起了一片恐慌的反对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