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218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18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这场灾荒。

    再说他们手中的粮食对于二十多万人的消耗根本是力不从心,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快刀斩乱麻。

    李忠有缓缓道:“杨大人在信中让我救一救三秦的灾民,否则的话他死也不瞑目。可是李某无能,手中的粮食恐怕连军队都满足不了,更别说救助那些个灾民了。”

    没有粮食,灾民没法子安顿,就算勉强安顿了也会立即反复,所以平叛只是一个妄想。

    地方的官员乡绅是有粮食的,李忠有可以通过关系去借粮,但是他们的粮食可不是那么好借的。

    李忠有进驻总督行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陆续的跟他接触了,婉转的提出了借粮给他的意思。和先前一样,这些人希望用粮食换取土地。

    而这些土地原本是属于灾民的,如今十室九空,再加上遭到了破坏,已经算得上是无主之地了。

    但是能不能妥善的安置这些人,这些土地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

    没有粮食不要紧,他们可以忍,只要有土地在,他们就有希望。

    土地是人的命根子,也是他们的希望。

    这些土地将会是让他们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

    杨贵第就是因为不愿意答应他们的要求将土地分给灾民这才引起了这些人的猛烈的报复的。

    但是他的举措很有效,分到田地的灾民远要比没有田地的灾民稳定的多,因为他们有了希望。

    只有这样,陕西的民乱才能快速的平定下去。

    当然鉴于张凤府的关系,这帮人的吃相不会那么的难看,但是李忠有也不敢轻易地答应。

    因为他也不想看着关中的惨像继续下去。

    答应他们固然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会给陕西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答应他们坚持把土地分给灾民,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断粮的危险依然横亘在眼前。

    这会儿李忠有就像是风箱中的老鼠,两头为难。

    苏修长揖到底,巍然道:“督宪大人的苦楚,卑职明白。”

    陕西民变的事情明着在马麟的身上,其实暗着还是着落到了李忠有的身上。

    因为粮食才是解决民乱的根本,而这个任务却落到了李忠有的头上。

    李忠有闭上了眼睛,无力道:“我等但尽人事,听天由命吧!”

    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如果这次他有军权在手的话还好说一些,可以一边通过张凤府的关系疏通,一边靠着军队威压灾民,这样的话或许还可以找个两边都能承受的临界点。

    但是马麟的掌权打乱了他的计划,手中没有了军权,在同当地官吏的交往中李忠有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了。

    “督宪大人放心,我们的军粮可以支撑四十多天,如果忠勇伯能够在四十天之内解决战斗,那么还有一线生机的。”

    苏修宽慰道。

    四十天!

    李忠有摇了摇头,道:“三秦之地遍地狼烟,就算是军队跑个来回恐怕都不止四十天。再说就算是四十天之内平定了叛乱,但是灾民呢?怎么安顿他们?没有粮食他们还是复反的。”

    这就是一个怪圈!

    眼下李忠有只能想办法想朝廷求援。

    但是这样一来还是会步入杨贵第的老路。

    出兵,攻城,反复,求援、查办。

    杨贵第就是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被革职查办的。

    苏修沉默不语,一时半会他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法子。

    粮食啊!

    二人不由自主的长叹了口气。

    “报,督宪大人,军营来人催粮了。”

    正当二人对望无语的时候,一个官差走了进来。

    “来人了吗?这个马伯爷倒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

    李忠有自言自语道:“苏府台就由你全权代表本督去处理这事吧,记住,尽量不要为难这些人。”

    是!

    苏修抱了抱拳,正要出去。

    李忠有忽然道:“来的是苏则吧!”

    听到这句话,苏修顿时愣住了,他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当初在渡口,苏则的表现他也是蛮欣赏的。

    可惜……

    李忠有忽然叹了口气,道:“如果当初……”

    他顿了顿,苦笑道:“问川,你一定还在埋怨本督吧!”

    “督宪大人不必自责,这一切都是卑职自己的过错。”

    苏修喃喃的说道。

    李忠有沉默了一阵,当下道:“你去见见他吧。”

    苏修点了点头,缓缓的迈步出去了。

    苏则!

    李忠有的双目闪过一阵精光。

    对于这个年轻人,他一直都是很在意的,当初在他捯饬彩票的时候,李忠有就开始盯上了他。

    堂堂浙直总督,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弄些小动作,他要是毫不知情的话,那这个官当的实在是太失败了。

    当初的苏则不过是小打小闹,虽然小有盈利,但李忠有也没有去动他,后来这厮不知悔改,居然赌起了花魁,而且动静很大,再次引起了金陵所有人的注意。

    看着这个小人物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疯狂的收敛财富,李忠有动心了。数百万两的赌局,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原本他想趁机将这厮拿下的,罪名也想好了,那就是聚众赌博而且数额较大,这样一来人赃俱获两全其美。就在动手的时候李忠有忽而发现苏则是苏修的儿子,居然跟自己有些渊源,这才放弃了抓捕这小子的打算,暗中帮他解决掉了一些危险,为的就是以后能将其吸收到自己的阵营来。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二人最终还是成为了敌手。

    (本章完)

第417章 人生无常() 
总督行营。

    苏则负手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无限的感慨。

    八万石粮食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也就够二十万人支撑四十天的时间,四十天过后整个营地就有断粮的危险。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苏则敏锐的感觉到,或许眼前这些粮食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

    谁掌控了粮食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向。

    脚步声忽然想起,苏则的身子顿了一顿,缓缓的转过头来,不用猜来的也是苏修,因为此刻的他已经成为了李忠有的左膀右臂。

    经历了一番龃龉,父子二人终于再次见面了。

    苏修比以前苍老了一些,微微有些胡子茬,头发也有些花白,进入陕西之后要跟形形色色的官员打交道,还要担负着粮食供给的重任,此刻的他也有了些疲倦,没有了以前在杭州那副风度翩翩的模样。

    “你来了啊!”

    自从知道苏修知道苏则平安从海上归来的消息,心中就有了一股强烈想见他的冲动。当跟苏则在杭州码头碰面的那一刻,苏修惊喜交加,父子二人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是一个十分好的机会。

    陕西的事发,朝廷的君臣的内讧告一段落,双方谁也不会在意这个挑起事端的小人物。

    李忠有也不会紧抓着苏则的小辫子不放。

    苏修心中隐隐有些期望,如果他设身处地的跟儿子谈一谈,或许事情还会有挽回的余地。

    毕竟血浓于水,他们是父子。

    但是两位上官突如其来的斗争惊醒了他的美梦,苏修赫然发现,父子二人虽然同处屋檐下,但是还是站在了对立的一面上。

    “你来了!”

    纵然有千言万语,苏修只觉的心中有些堵,到了嘴边只剩下这三个字了。

    尴尬的气氛笼罩在二人的周围。

    苏则心中对苏修有很大的怨气,原本准备了很多冷嘲热讽的话语,但是看到他这副憔悴的模样,那些个话语就没有说出来。

    “总督大人让我前来提军营的口粮!请苏知府公事公办吧!”

    苏则淡淡的说道。

    虽然他不忍发难,但不代表他会原谅苏修。因为苏修所犯的错误是不可挽回的。

    苏知府!

    听到儿子没有感情的话语,苏修的身子微微的一晃,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父子二人近在咫尺,两颗心却远在天涯。

    或许这就是命吧!

    苏修苦笑了一声,他也是心思决绝之辈,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舍弃苏则挽回苏王两家的声誉。

    事已至此,缅怀也无用。

    想到这里,苏修的语气也平静下来。

    “军粮的事情,督宪大人已经准备好了,苏大人,请!”

    听到这么一个称呼,苏则也是十分的别扭,不过很快也释然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当初被这个亲爹出卖的那一刻,二人就已经站在了对立面上了。

    ……

    “这里是督宪大人为马总督准备的口粮!”

    苏修伸手一指仓库里的粮食。

    “就这么点!”

    苏则眉头皱了皱,不解的问道。

    苏修伸手抚了抚胡须,但:“马总督的大营有五万余人,这里有五百石粮食,足够大营食用一天的。”

    一天?

    苏则顿时愣住了,不悦道:“这军粮不就是给军队吃的吗?怎么只给一天的军粮?”

    按他的理解少说也得给个三五天吧!

    苏修知道他不理解里面的事情,当下耐心的解释道:“行军打仗的供给都是有法度的,战时每天多少粮,休兵时每天多少粮,战马配备多少草料,这都是有定数的。”

    顿了一下,他忽然道:“据本官所知,马总督这几天一直在整顿军务,五营兵马并没有作战任务吧,所以只能供应一天的粮食了。”

    其实这也是朝廷辖制统帅的手段,军队每天的粮食都要由后方的基地来供养,也不怕你造反。

    一旦造反了,粮食一断,也扑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所以说君王只要掌控了粮草的供给,基本上就能掌控整个战局。

    一句话,后勤很重要。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谋略不如张良,统兵打仗又不如韩信,但是他被刘邦立为开国第一功臣。主要就是因为他一直在后方提供援助,从当奶妈的角色。

    原来如此!

    苏则点了点头,这才明白为什么武将会在文臣的面前抬不起头来,那是因为补给一直捏在文臣的手中。

    这也不难理解!

    李忠有跟马麟原本就不对付,心中对他抢了自己的差事耿耿于怀,还能不在粮草上做点文章吗?

    话说做文章是文臣最拿手的问题了。

    历来朝廷的规定都是有上下限定的,上限是多少,下限是多少,这叫弹性制度。决策者制定弹性制度的初衷原本是好的,限定了底下的执法者的权利,给执法者提供了多种执法选择。但也就是这个弹性制度,衍生了权利的漏洞。因为在这个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这些执法者的获利空间。

    打个比方说,军营的供给闲时一升米,战时两升米,可是这个闲时和战时怎么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要看文臣们的心情了。

    老子说你是战时就是战时,说你是闲时就是闲时,不服气啊,来咬我啊!

    就算是皇帝来了,他也不能说我是错的,毕竟这国法都是他制定的。

    就是这么一个获利的空间害苦了这些个武将了。

    于是乎该给一千的给五百,该给五百的给三百,这些武将们还要感恩戴德。

    不服!

    帐目不清,资料不全,回家准备好了再来,下一个!

    反正他们是大爷,这些武将们惹不起,被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凑上来。

    五百石粮食,也就是能够五万人吃一天的,苏则拿了这么点粮食回去,马麟自然说不出什么,但是难免对他有些无能的印象。

    这可是苏则荣升军需官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做的漂漂亮亮的,好在主官的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想到这里,苏则的脑子顿时开动起来。

    闲时一天一升米,战时一天两升,遇到紧急任务还得追加,比如要带三天的口粮什么的。

    如果苏则此刻说军营有什么任务,自然有借口多要一些粮食,但是这些文臣也不傻,这多半需要两位总督打交道,出个书面证明啥的。

    两千石啊!

    离马麟的标准还差了好多呢?

    (本章完)

第418章 胆大包天() 
究竟有什么好的法子呢?

    苏则陷入了苦思,他的确有些为难,倒不是没有法子为难,而是要施展这个法子的对象是苏修和李忠有。

    这就有些困难了。

    其实这种弹性制度原本是很好破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文臣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有嗜好。有情有欲有嗜好,自个那点微薄的俸禄自然是不够的。

    不够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