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217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17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亲兵队长并不只是保卫这么简单,有的时候还得客串主官的传声筒。

    五营军马准备就绪,马麟立即命苏则去见李忠有,联系军粮事物。

    听到这个消息,苏则没有感到惊讶,他早就有所感觉,孟都这丫头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可不,事情很快就来了。

    李忠有!

    想起这个人的面孔,苏则的脸上就沉了下来。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吗?

    想到这里,苏则心中微微有些兴奋起来。

    ……

    “督宪大人,卑职有些不明白。”

    苏修苦笑着对李忠有说道。

    武将督师,虽然算不上开先河,但也是大大的破例了。

    他没有李忠有的渠道,自然不知道京城发生的事情。

    李忠有面如沉水,自从张阁老手中接到这个消息,他也是大为吃惊的。

    他也没有想到这个总督的职位会落到马麟的头上。

    武将督师!

    难道皇帝当真是对文臣不满吗?

    李忠有不是京官,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他只隐约的从这个消息看得出皇帝的心思。

    或许是对陕西的地方官不满吧!

    对于陕西的事情,李忠有有着深刻的认识,杨贵第的文韬武略不比他差,但是依旧成为了这次民变的替罪羊。

    这里面除了党争之外更多的是陕西本土官员对他的整体排斥。

    陕西的事情不是天灾是人祸!

    这句话是杨贵第临走去说的,李忠有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经历了二百多年,地方的利益集团已经紧紧的结合成为了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

    杨贵第被免职的原因并不是出师不利,相反他的大军所至旗开得胜,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城池。

    城池被攻下了,如何安置灾民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因为灾民安置不好的话,他们还是会反复的。

    这样一来,杨贵第就劳而无功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贵第是想将这件事交付给当地的官员做的。

    但是他很快察觉到这些人想趁着灾年大肆的吞并关中的土地,造成灾民的强烈不满。县城多有反复。

    杨贵第处置了几名官吏,遭到了整个陕西的抵制,他们在后勤粮食兵员的方面做文章,军粮他们不敢克扣,但是安抚灾民的粮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杨贵第劳而无功,五万大军形同虚设只得驻守军营不敢外出。

    既然地方政府指望不上,杨贵第一方面向京城求援,另一方面开动脑筋,将田分给灾民以定其心,使其不再反复。但是这样一来,直接触动了当地官吏的利益,他们上下一心,弹劾像雪片一样飞往京师。

    杨贵第是老资格,不是张凤府的人,他也乐得顺手推舟,将其换下来让自己的学生上去。

    所以说杨贵第的命运在李忠有入陕西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李忠有深深的知道,杨贵第之所以落到了这个下场,那就是动了地方官员的利益。

    这一切都写在了杨贵第给他的一封信上了。

    就是杨贵第临走时交给他的那一封信,他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忠有,最后让他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就救一救陕西的百姓。

    天下苍生啊!

    李忠有摇头长叹了一声。

    有的时候,他看了这四个字也有些脸红。

    当初张阁老写信让他入陕西的时候,他曾经犹豫过。

    陕西的事情比较复杂,一边是灾民,一边是地方官吏乡绅。

    要想彻底的控制好灾乱,那就要动地方上的利益。李忠有在地方多年,知道官员乡绅的势力盘根错节是多么的顽固。

    想要动他们的利益很难,会受到这些人的强力狙击的。

    杨贵第就是因为如此丢掉了官位。

    他李忠有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可是入陕西之后,画风忽然变了,督师职位居然被一个武将拿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忠有固然心惊,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因为他当督师未必比杨贵第做的更好,而杨贵第的下场就是他的明天。

    所以说马麟当上了督师,李忠有心中反而是高兴的。

    因为此刻的他并没有想过什么文武之争,更多的是为当地的灾民所想。

    西安、凤翔、汉中这些大城还好一些,下面的一些小县城几乎变成了空城。

    昔日富饶的关中如今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怎能不让人心惊胆颤。

    “督宪大人,督宪大人!”

    见到李忠有久久没有说话,苏修有些不解的问道。

    啊!

    李忠有忽然反应过来。

    “这是马伯爷派人送过来的催粮单!”

    苏修伸手拿出了一个公文。

    就算是皇帝将军队交给了马麟,但是他也是不放心的,所以让李忠有总督后勤的事情。

    这样一来二人互相制约,风险就小了很多。

    苏修知道皇帝的意思,并没有指望李忠有会批复,因为只有拿捏住了粮草才能拿捏在马麟的大军。

    这也是张阁老的意思。

    (本章完)

第415章 各怀鬼胎() 
朱皇帝虽然将军权交给了马麟,但还是将后勤供应交给了李忠有,这样也是为了平衡。古人也是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消耗,所以只要君王控制住后勤供应基本上就能掌控整个战局,但是控制后勤的事情他们自然是不会自己去做的,自然要交给身边信任的人去做。

    掌控后勤粮草供应就能掌控整个战局,大明朝的文臣之所以能够辖制武将,最先就是从控制后勤开始的。

    可以说后勤才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后勤可以说是绝对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打个比方说,马麟手下有五万军马,这只是战斗人员,他们是士兵,是战争的主要力量。

    但是后方还有十几万的非战斗群体,这些人为辅兵辎重或者是征调的民夫,他们的作用是配合战兵作战,后勤运输,建设营寨,打扫战场等等。而这些非战斗人员控制在李忠有的手中。

    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协力合作才能够支撑一场战争。

    所以古时候动则一场战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都是唬人的,真正投入到战场上的兵力并没有那么多。

    虽然陕西的兵力不多,但是苏则切实的感觉到后勤的艰辛,尤其是在粮草供应上。

    五万战兵加上十几万辅兵民夫,好家伙二十万张嘴呢,每人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苏则很快就发现了里面的问题,这次从江南运来的十万石粮食恐怕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这么大的粮食需求指望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更何况水路运输有极大的弊端,道途艰险风吹雨淋一个不小心就会翻船不说,就算是历尽艰险通过重重阻挠来到了陕西,被那些个黑心的河道扒上一层皮,十层也去了四五层。

    李忠有出身河道官员,对里面的事情十分熟悉,当初出发的时候特意的多准备了一些火耗,船队到了陕西的时候也去了两成左右,更不要说别人了。

    苏则苦笑着看着手上的清单,按照他的推算,这点军粮最多能够让军队支撑一个半月的,这还是大伙都吃半分饱的情况下,还不算那些需要赈济的灾民。

    想了许久,他才拿着清单来到了帅帐。

    “你怎么又回来了?”

    马麟正在专心的看着面前的地势图,看到他转回来,心中微微有些惊讶。

    苏则硬着头皮道:“属下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想要禀报给都督。”

    说吧!

    马麟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苏则深吸了口气,缓缓道:“都督,我们这次从丰济仓运来十万石的粮食,来到了陕西只剩下大概八万多石。而整个陕西的战兵辅兵民夫加起来也要二十万人,就算是每人每天一升米,一天也要两万斗折合两千多石,八万多石只够吃四十天,四十天过后,营中就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咦!

    见到苏则能够一口将营中的粮食所需算出来,马麟顿时有些刮目相看。

    苏则被他瞧的不自在,心中顿时有些惴惴。

    马麟忽然惊喜道:“你学过术算?”

    术算!

    啥术算?

    马麟双目闪过一阵精光,道:“你是怎么推算出粮食能够支撑的时间的?”

    这还不简单!

    苏则不假思索道:“整个营地的人口是二十万,这次运来的粮食是八万多石,每个人每天最低的消耗量是一升……”

    马麟听的又惊又喜,急忙道:“来人,把军营的书记官叫上来!”

    过了一会儿,两个青衣人走了上来。

    “见过总督大人!”

    二人恭敬道。

    马麟点了点头,道:“你们算一算,八万石粮食够二十万人吃多天?”

    二人顿时拿出了算筹,一阵噼里啪啦,一边算还一边振振有词。

    过了好一会儿,二人达成了意见,道:“禀报都督,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升粮食的话,最多可以支撑四十天。”

    马麟忽然道:“如果每人每天一升半呢?”

    二人一怔,再次噼里啪啦算了起来。

    马麟忽然道:“苏则,你来!”

    苏则当下道:“二十六天不到二十七天。”

    他已经有些明白了。

    二人见他连算筹都不用,直接就口算了出来,当下大吃了一惊,险些忘了自己先前算得了,只得重新再算。

    好一会儿二人才站了起来,面面相觑了一阵,其中一个人硬着头皮道:“二十六天多一点。”

    哈哈哈哈!

    马麟忽然开心的笑了起来,用力的抓住苏则的手腕,道:“好好好,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个才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军营的军需官,负责整个军营的军需。”

    虾米!军需官?

    看着两名书记官崇敬的眼神。

    苏则愣了一下,顿时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其实刚才那点程度的术算没有什么,现在的小学生都会。

    尼玛,老子是个学渣好不好,初中差点都没毕业。

    算术从来就没有及格过。

    就这么一个学渣中的战斗机在大明朝那都算是术算人才了,嘿嘿,这大明朝的人连学渣都不如啊。

    马麟大为兴奋,因为在大明朝大部分人都是不会术算的,包括当官的,因为科举只考八股文,所以碰到了这些需要计算的问题都要召集专门的人才来处理。

    军营也是一样,当地倒是专门举荐了几个人,但是马麟却是信不过,他正在为身边缺少一个能够算账的人而烦恼。

    想不到苏则一下子冒了出来,替他解决了这个燃眉的问题。

    要知道一个不用算筹就能算出大军消耗的人可不多见。

    苏则刚想说什么,却见马麟大手一挥,道:“苏则,你拿着本督的手令去找李忠要粮,记住要多少要多少。只要能够要回来两千石,本督就给你记上一功。”

    两千石!

    苏则愣了一下,这不过是二十万人一天的口粮罢,要出这么一点就能记功劳?这有些太容易了吧!

    不过很快他就想起了另一个问题,顿时没有这么乐观了。

    李忠有恐怕不会这么痛快的给粮吧!

    (本章完)

第416章 水深() 
总督行营!

    李忠有苦笑着看着苏修。

    他何尝不知道张凤府的意思,话说张凤府之所以费尽心思安排他入陕,为的就是让他建功立业好为将来入阁做准备。

    只是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煮熟的鸭子给废了,总督军务的事情被马麟给拿下了,他李忠有只拿到了一个总督后勤的职位。

    虽然后勤也是重要的差事,毕竟不能跟战场杀敌相比。

    而且张凤府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让李忠有借着掌控后勤的便利,给忠勇伯马麟制造一些麻烦。

    比如粮草、装备、兵员短缺什么的,这可是文臣们的拿手好戏。

    李忠有有这个权利,他掌控整个后勤,随时都可以给马麟制造一些麻烦。

    但是……

    他忽然苦笑了一声,道:“问川,你觉得本督会不会这么做?”

    苏修沉默了一下,从政治斗争上来说,李忠有这么做无可厚非,有些时候这也是一种智慧。

    但是此时陕西的饥民嗷嗷待哺,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死去,每天都会有很多家庭破碎,他们最希望就是尽快的结束这场灾荒。

    再说他们手中的粮食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