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高于一切 >

第123部分

大明高于一切-第123部分

小说: 大明高于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迪怒道:“听说你押运粮草,一碰到鞑靼骑兵便落荒而逃?大明军制,可败不可退,可败不可失土!你现在是犯了‘退’这个天条!依照大明军制,退将当如何处置?”

    俞大猷见陈迪是要收拾张珂,心中舒了一口气。他朗声说道:“禀大都督,大明军制,见敌不战而退者,斩!”

    张珂本来以为自己是严嵩的党羽,陈迪叫他是要封赏他。哪曾想到陈迪这是实打实的要收拾他?

    本来张珂押送假军粮车,是为了迷惑鞑靼人。陈迪也跟他讲明,只要鞑靼人上套,他可以相机而断。

    张珂怎么想得到,陈迪会出尔反尔、秋后算账?

    张珂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可是首辅严嵩的党羽啊!陈迪不是严嵩的义子么?

    陈迪处置张珂有自己的打算。想要大明富强,就必须改革落后的卫所军制。改革卫所军制,势必会拿掉一批当兵的饭碗。只怕会出现哗变!当初他派唐顺之裁撤浙江的卫所军,唐顺之不就差点被哗变的杭州卫所军杀掉么?

    如今他带着飞虎军这支虎狼之师来到大同卫,即便裁撤大同卫所军,卫所军也绝对没胆量哗变!此时不裁撤大同卫所军甚至山西一省的卫所军更待何时?

    处置大同卫的总兵,可以让大同卫所军知道,不听他陈迪的,即便是正二品大员照样要掉脑袋!

    张珂脸色煞白:“大,大都督,您当初不是说在遇到鞑靼骑兵后我可以。。。。相机而断么?”

    陈迪大怒:“我让你相机而断,没让你做逃兵!退则斩,这是大明军制!”

    张珂如一条丧家犬般坐着最后的挣扎:“大都督,陈迪!我是大同卫的总兵!朝廷的正二品大员!杀我要内阁拟旨,皇上批红!你要杀我就是擅权!擅权就是。。。。。就是谋反!”

    当张珂说出谋反二字时,晋王在心里笑了:这个愚蠢的张总兵啊。陈迪囚禁皇帝,独揽朝政,其实就是实打实的谋反,这天下尽人皆知。可谁敢把这话摆到台面上说?更何况你说这话还当着大同卫文武官员的面?本来你不说这话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可此语一出,你是必死无疑!

    陈迪大笑道:“杀你一个逃兵,何须惊动内阁和皇上?拉下去,就地斩首!”

    俞大猷对两名飞虎军士兵做了个割喉的手势。两名飞虎军士兵立即将张珂拉下去斩首。

    代王心中想,这陈迪别看年纪不大,却是个真枭雄。一回大同就杀人,杀的还是正二品大员!自己可要小心别犯在他手里。

    陈迪高声说道:“大同卫所军嬴弱不堪!实乃空耗国帑!本大都督代朝廷宣布,立即裁撤所有大同卫所军!胡宗宪,这件事由你去办!”

    晋王和大同卫文武俱是一惊!卫所军制可是祖制!陈迪竟敢擅改祖制?

    大同卫那些兵痞,平日里就无法无天。真要是端了他们的饭碗,他们不闹事才怪。可再一想,飞虎军能够以万人击败鞑靼十几万大军,他们有何等的战力?谁敢在这样一支虎狼之师面前闹事?

    晋王问陈迪:“大都督既已凯旋,不知何时班师回京?”

    晋王这一问倒是提醒了陈迪。推行新政要有枪杆子做后盾才压得住那些个既得利益者。如今飞虎军就在山西,何不就势在山西推行士绅、藩王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一新政?在山西首先推行新政,可以为两京十二省做个榜样。

    陈迪笑了笑:“王爷,不急。我打算先到太原!”

    太原是山西的首府,也是晋王的就藩地。晋王心中一京,陈迪这个活阎王到自己的藩地,可别生出什么事端!

    晋王半开玩笑的劝陈迪:“大都督,你在和笑嫣公主完婚后南征北战,聚少离多。如今已然凯旋,难道不怕笑嫣公主独守春闺相思成病么?”

    提到笑嫣公主,陈迪面色一沉!

    晋王哪里知道,笑嫣公主早就搬到了福庆寺,不再见陈迪?陈迪现在和笑嫣公主是空有夫妻之名,未有夫妻之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给点甜枣() 
陈迪没有搭理晋王。他转头问代王:“代王这一年多来一直别居太原么?”

    代王听陈迪突然问这事,心头一沉。要知道,按照大明律,藩王无旨出藩地可是谋反大罪!

    陈迪见代王色变,知道他害怕了,他安慰代王:“王爷,你放心,我没有别的意思。你在大同卫的藩田因为战祸这几年怕是得不到什么贡粮吧?”

    代王见陈迪没有为难自己,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谁说不是呢大都督。鞑靼人屡次入寇,替我耕种藩田的百姓要么被鞑靼人杀了,要么四散逃命。整整上万亩藩田都撂了荒!”代王答道。

    陈迪道:“俺答汗率四万部众归降我大明。我答应了俺答汗,要妥善安置这批鞑靼人!这样吧,我给王爷两千鞑靼人替你耕种藩田如何?”

    代王早就被鞑靼人吓破了胆。“什么?鞑靼人?给本王耕种藩田?不可,大都督不可啊!这些鞑靼人天生性子野。若是在我的藩地闹事。。。。。”

    陈迪摆摆手:“王爷放心,这些个鞑靼人绝对不敢在大明国境内闹事!原因有二,一来鞑靼人善于骑射,没了战马,弓箭,他们没有威胁!其二嘛,他们没了战马和弓箭,我的飞虎军却有虎威铳!”

    陈迪是想先给代王一个甜枣,然后推行藩王一体纳税的新政,给代王一杆子!主动拨出两千鞑靼人替代王耕种藩田一石二鸟。一来是让代王得些甜头,二则也好安置下一部分鞑靼人。

    代王还是有些担忧:“这。。。。。飞虎军此刻在大同,鞑靼人不敢闹事。要是飞虎军走了呢?”

    陈迪回头看了看百步之外的俺答汗,小声对代王说:“王爷别忘了,俺答汗可是在我手里握着呢!这俺答汗名曰封公,实则是作为人质!这些鞑靼人对俺答汗十分忠心,把他握在手心里,鞑靼人绝对不敢有二心。两千鞑靼藩耕农您就放心大胆的使!”

    代王听到这里满面笑容:“还是大都督体谅我这个穷王。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代王在陈迪那里得了好处,晋王有些吃味。

    陈迪转头对晋王说:“王爷,我不会厚此薄彼。我这里有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不知二位王爷可有兴趣?”

    晋王问:“什么生意?大都督请讲!”

    陈迪道:“此番平定草原,我不但让鞑靼部归降,还让兀良哈部臣服于我大明!我已经跟兀良哈部汗达成了协议。每年兀良哈部必须向大明缴纳贡银二百万两!草原不产银,他们只能拿战马、牛羊来边关马市换银子。

    二位王爷可以做边关马市的生意!尽可以将价压到平时的一半。”

    晋王问:“把价压到平时的一半,兀良哈人肯卖么?”

    陈迪大笑:“不卖?不卖拿什么凑给大明的贡银?贡银交不齐,当心我飞虎军来个二次北伐,灭了他兀良哈!”

    晋王大笑:“大都督真是好手段!不过低价采购了战马。。。。。卖给谁呢?那些个江南富商虽然喜好草原马,可也仅仅是一家养几匹玩玩,本王怕货多了压手啊!”

    陈迪道:“二位王爷采购了战马,可以卖给兵部!兵部照单全收!不过兵部只付平时七成的价钱。即便这样,二位王爷还是有两成的利钱!二位王爷说说,这是不是稳赔不赚?”

    晋王、代王大喜!

    代王道:“大都督与我、王兄头回见面,就送这么重的礼给我们。实在不知道如何报答大都督你!”

    晋王、代王哪里知道,陈迪给了他们甜枣,下一步就会给他们一竿子!

    陈迪叫来胡宗宪:“我给你一营火铳手,协助你办理裁撤大同卫所军事宜!”

    胡宗宪拱手道:“大都督放心,下官定将此事办妥!”

    陈迪对晋王和代王说:“二位王爷,我在大同卫没什么事情了。我这就启程去太原!”

    晋王说:“那本王就与大都督一道返回太原。”

    代王亦说道:“虽说如今虏患已清,可本王的家眷还在太原。本王随大都督、王兄一同返回太原,接家眷回大同。”

    陈迪如今权势熏天,晋王竟然开始拍这个臣下的马屁:“大都督立下大功,前往太原没有仪仗怎么行?就先用本王的仪仗吧!”

    陈迪可不稀罕晋王的仪仗,这倒不是因为怕违制,因为他有比晋王威风一万倍的仪仗,那就是飞虎军!

    陈迪道:“不必!”

    而后陈迪对俞大猷说道:“下令开拔,去太原。”

    俞大猷高声喊道:“飞虎军将士听令!骑兵旅开道,火铳营扈卫,目标,太原!”

    说完飞虎军的骑兵骑着战马排成队列,近万火铳手枪上肩。那阵势好不威风!

    晋王心中道:“都说陈迪是个枭雄,飞虎军是虎狼之师。如今一见果然如此!”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太原。

    山西巡抚刘诺敏率领太原文武在城门口接驾。

    要说这山西巡抚刘诺敏可是个老干臣。他先是在两广做了十几年的老州县,又升作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虽说他也是严党成员,陈迪查阅他在吏部的官档,却发现这个人勇于实干,是个难得的好官。因而他建议严嵩将刘诺敏调到了山西做巡抚。

    刘诺敏七十多岁,满头白发。这满头的白发可是几十年官宦生涯熬白的。

    陈迪驾到太原城门外,太原诸官纷纷下跪。

    刘诺敏却岿然不动。

    代王和晋王此时跟在陈迪身后。

    晋王呵斥刘诺敏:“刘诺敏,见到大都督为何不跪?”

    代王亦蹦了出来:“刘诺敏,你无礼!”

    没想到刘诺敏并不言语,朝着晋王跪下,行了两拜礼仪。然后起身,又朝着代王跪下,行两拜之礼。最后,他才朝着陈迪下跪,行一拜之礼!

    最后,他起身朗声道:“下官是朝廷委任的巡抚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军务,是正二品官员,必须严守朝廷礼制!按照礼制,见到二位王爷和大都督,我要先拜二位王爷,再拜大都督!刚才二位王爷在大都督身后,故而下官不敢先拜大都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与天下为敌() 
陈迪大笑道:“老巡抚果然是个守礼的忠臣!倒是本大都督刚才唐突了,不该走在两位王爷前面。”

    陈迪和代王、晋王进入太原。飞虎军火铳手除一千人随扈陈迪进入太原外,其余人看押着近四万鞑靼俘虏全部在城外驻扎。

    刘诺敏让出了巡抚衙门后衙当作大都督行辕。

    陈迪进入行辕,代王和晋王各自返回王府。

    陈迪命人叫来刘诺敏。

    刘诺敏还以为大都督对行辕不满意呢!他拱手道:“大都督突然传钧令驻跸太原,下官等来不及准备,故而这行辕有些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大都督见谅。”

    陈迪一摆手:“老巡抚这是说什么?这行辕非常好!比在草原上住大帐喂蚊子强多了!”

    刘诺敏问:“那大都督叫下官来是?”

    陈迪做了个请的手势:“老巡抚请坐。”

    刘诺敏坐下。

    陈迪问刘诺敏:“我在户部查阅多山西通省十年的底账。为何山西藩台衙门向朝廷缴纳的税银逐年减少?”

    一谈到政务,刘诺敏这个老头子立马来了精神:“不知道大都督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陈迪笑道:“先听听假话吧。假话一般都很养耳。”

    刘诺敏说:“假话嘛,山西连年灾荒。所以藩台衙门收到的税银逐年减少。”

    陈迪问:“真话又如何?”

    刘诺敏答道:“真话可不中听。”

    陈迪笑了笑:“有些话,不中听也得听啊!”

    刘诺敏道:“咱大明有祖制,藩王不纳税。晋王想出了一个赚钱的法子,让那些小民百姓将田土过到他藩田的名下!这样一来,小民百姓就也不用纳税。省出的税银,六成要交给代王!此法一出,山西通省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纳税的士绅统统效法!”

    陈迪心中一沉,他本来以为藩王、有功名在身的士绅不纳税,只是让朝廷损失了他们藩田的税负。哪曾想到晋王和一众士绅为了敛财不择手段,竟然帮着普通百姓逃纳税负?

    陈迪问:“这事情。。。。以前没人管么?”

    刘诺敏道:“管?谁敢管?如今的晋王可是当今皇上叔辈!大明有制,藩王犯罪须由地方官将不法情事通告宗人府。可前几任山西巡抚无一人向宗人府告发晋王!”

    陈迪诚心想试探下刘诺敏这老头是不是一心为朝廷为百姓办事。他问刘诺敏:“那你可曾向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