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高于一切 >

第107部分

大明高于一切-第107部分

小说: 大明高于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少了三成。家里终于能每天吃两餐干的了!”

    赵老根嗔骂道:“你这婆娘,就算税收得多,我能让你娘家吃不上饭么?别忘了,咱们现在可有五百亩地呢!你娘家缺粮食,直接来咱家拿就是了!”

    翠姑道:“我嫁到你家可不是为了你那五百亩地!”

    赵老根笑问:“那是为了啥?”

    翠姑回答道:“那还用问?人人都说陈大都督手下的飞虎军里,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赵老根问:“那你看我是大英雄不?”

    翠姑装作仔细打量了赵老根一番,而后说道:“看你长得这样,大英雄?大狗熊还差不多!”

    赵老根大笑道:“大狗熊!你这婆娘咋胡咧咧!我怎么说也是飞虎军的营长,真刀真枪打过不少仗的!我要是狗熊,陈大都督能请我在金銮殿里喝酒?还亲自给我敬酒?”

    翠姑给赵老根续上了茶:“得了当家的!陈大都督请你去金銮殿喝了一回酒,这事儿够你说上十年的!逢人就说,见人就说,看把你美的!”

    赵老根道:“那咋了?陈大都督是何许人?那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大英雄!我跟着陈大都督打倭寇、打鞑靼、打女真,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你嫁给我,这福分也就被你分了一些去!你就偷着乐吧!”

    翠姑拿起一个地瓜,问:“这东西上面全是土,怎么吃啊?”

    赵老根道:“户部司农司的人说,用水洗干净了,煮熟了就能吃!你煮一个试试!”

    翠姑领命,拿着一个地瓜到了厨房中。几柱香功夫,她端着煮熟的地瓜回到赵老根面前。

    赵老根掰开地瓜:“嘿,真香啊!”

    他咬了一口地瓜:“甜,真甜!比蜜还甜呢!”

    说完赵老根将另一半递给翠姑。翠姑吃了一口:“真好吃!当家的,这东西真能一亩打两三千斤?”

    赵老根道:“那当然了!大都督说的话还能有假?”

    翠姑颂了声佛:“阿弥陀佛!要是这东西真能一亩长两三千斤,咱老百姓哪还会饿肚子!大都督真是活菩萨!这么金贵的东西他是从哪弄来的?”

    赵老根道:“据说是从西洋运过来的!嘿,要说这里面还有我的功劳呢!”

    翠姑问:“你的功劳?你有什么功劳?”

    赵老根自豪的说:“你个婆娘家懂什么?当初倭寇横行海面,西洋的货物漂洋过海过来,在海面上十有**会被倭寇劫走!咱们飞虎军在浙江打的倭寇满地找牙,倭寇如今跟个乌龟一样,缩在他那岛子上不敢出海。咱是跟着陈大都督在浙江打过倭寇的,你且说说,这东西能到咱大明来,有没有我的一份功劳?”

    翠姑道:“有,有,有!有你的大功劳行了吧?”

    赵老根又喝了一口茶,说:“讲正事儿!明天我就要回大营。户部的人说了,每个地瓜切成十份,就是十颗种子,每亩地里种上四十颗!你一定要盯着佃户们干好这活儿!”

    翠姑点头:“成,当家的,你就安心在营里为大都督效力就是!这些事情用不着你操心!”

    赵老根又问:“对了,那些个佃户种咱们的地,还没到收成的时候。要是家短粮,咱可不能学那些黑心地主见死不救!”

    翠姑说:“哪能呢!大都督把地赏给了咱,是大都督的恩德!这份恩德咱要给那些佃户乡亲们一起分!我早跟他们说了,要是家里粮食不够吃,尽管开口跟我要!”

    赵老根满意的说道:“嗨,我的好婆娘,通情理嘞!咱飞虎军拼死亡命的打仗,为的就是让乡亲们过上不挨饿不挨冻的好日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赵老根一回飞虎军大营便接到了命令。大都督陈迪要到兴明书院讲课,点名让他带十名火铳手随行护卫。

    陈迪数月之前差点被南镇抚司的缇骑暗杀,从那以后他长了心眼,无论到哪里都要带上十多名火铳手保护他的安全。

    兴明书院内,陈迪端坐在一张书案前。他的面前,是数百名兴明书院的学子。

    陈迪问一众学子:“民为邦本,本固君宁,何解?”

    一名清瘦的学子起身回答道:“此语出自尚书,说的是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与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清瘦学子回答:“学生马七友!”

    陈迪说道:“好,马七友,我再问你,如果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穿不暖,是否可以推翻君主?”

    马七友回答道:“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兴明书院成立以来,每隔十天陈迪都要来给学子们上课。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洗脑”!看来他的“洗脑”成果很好,如今学子们已经从传统儒教的三纲五常中走出来,学会了理性的思考问题!

    陈迪开了句玩笑:“马七友,就凭你刚才的那句话,尔可为内阁首辅矣!”

    马七友谦虚的说:“学生惭愧!这道理是听了大都督十几场的课才悟出来的!”

    陈迪又对一众学子说:“‘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权力说白了就是小民百姓们赋予的。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就是朝廷的利益!譬如在民间,百姓有祭拜土地神的习俗。假如祭祀的物品没有缺少,祭祀的时间没有耽搁,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不灵光了!那百姓们就会砸了他的庙,毁了他的神像和灵位,重新再立一位土地神!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那就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撤换!”

    陈迪这论调要是放在一年之前,会被这几百名学子看作是异端邪说!可现在他们已经理解甚至支持陈迪的论调。

    马七友道:“学生以为大都督这话应该有所指吧?”

    陈迪笑道:“哦?你倒说说我指的是什么?”

    马七友回答道:“大都督指的是大明的兵制和税制!然否?”

    陈迪点点头:“不错!你是从哪听出我所指的呢?”

    马七友拱手道:“学生惭愧,前些年空读些无用的四书五经。后来入了兴明书院,听了大都督不少课,又听了户部张居正张侍郎、兵部唐顺之唐尚书的课,这才慢慢揣摩出了些心得!大明如今的卫所军制,空耗国库财力,卫所军却是嬴弱不堪,面对倭寇、鞑靼如纸糊的老虎一般。大明的税制,喂饱了那些皇亲、官吏、士绅,却苦了小民百姓!换句话说,如今的税制是朝廷在帮着皇亲、官吏、士绅们盘剥百姓!这两样正是大都督所言制度不合理,应该对它进行修正、改造甚至是撤换!”

    陈迪大喜:“兴明书院的学子们要都有马七友的这些感悟,就都可以毕业为官了!”

    陈迪思忖,等到这批学子成为六部、地方各级衙门的大小官员后,就真的可以推行新政了!

    马七友道:“大都督,学生有一事不明!”

    陈迪说:“但问无妨!”

    马七友问陈迪道:“既然大都督明知大明的兵制、税制不合理,为何不立即进行革新,推行新政?”

    陈迪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要推行新政,就要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隔靴搔痒的事情毫无益处!要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就要伤害一大批人的利益!这批人指的就是刚才你所说的皇亲、官吏、士绅、卫所军户。大明如今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才吃了一剂缓药缓解了病情,如果立即下虎狼猛药,会让这个病人一命呜呼!大明刚刚经历了倭寇乱浙,鞑靼入寇,需要时间休养生息!立即推行新政,会将天下的皇亲、官吏、士绅、卫所军户推向朝廷的对立面!凡事缓则圆。新政的推行,需要时间,更需要时机!就像俗话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马七友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陈迪又问一众学子:“西洋学者们已经到了兴明书院,成了教授。你们对他们所教授的课程怎么看?”

    一名学子回答道:“若一年前,学生会认为他们教授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可如今学生认为,他们教的课门门都是学无止境的大学问!譬如约翰教授所教的解析几何课,与亨利教授所教的航海学紧密相关!学生对这两门学问很感兴趣!”

    陈迪道:“很好!航海学和解析几何可是两门大学问!日后大明要组建强大的水师!到那时我希望你成为大明水师的第一批军官!”

    那学子问:“真的,大都督?大明实行的国策一向是闭关锁国,自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就没有一支能够远涉重洋的水师!”

    陈迪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大明的敌人,在陆地上,也在海上。我们的征途不仅在苍茫大地,更在星辰大海!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有了这支强大的水师,我们大明的货物就会安全的运达西洋。西洋的货物也可以安全的运到咱们大明!到那时,我们不仅会拥有一条陆上丝绸之路,更会拥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日子不会太远了!”

    又有一名学子问陈迪:“大都督,我对桑普拉齐教授所教的火器课程颇感兴趣。我想问的是,大明研究造火器的都是些匠户。我今后若从此道,是否也只能做个匠户?”

    陈迪道:“匠户?你可知道,兵部造办处的孙主事就是研究火器的!他研究了一辈子火器,绰号样式孙!最近我打算赏给他兵部右侍郎衔!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一番作为,朝廷绝不会吝惜几个官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二章 父子之隙() 
嘉靖二十五年腊月二十三,京城再次降下瑞雪。

    进了小年就是年,这个小年,陈迪是在西苑值房中度过的。

    笑嫣公主和他的侧夫人小青已经长居在福庆寺。没了两位爱妻,驸马府已不像是个家。相比于冷清的驸马府,陈迪更愿意待在西苑值房。

    穿越前,每到年终陈迪都要写个年终总结,再写个新年计划。这习惯他倒是没改。

    要说嘉靖二十五年,陈迪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浙江抗倭。第二件,逼退鞑靼。第三件,篡权。

    总结来总结去,倒应了当初他和陆炳说过的那句话:“我陈迪以前不想谋反,假如今后谋反,也是皇上逼得!”

    总结完毕,接下来就是新年的计划了。

    兵部造办处的新式火器制造已步入正轨,预计明年开春便能将一万人的飞虎军武装成为一支纯火器军队。陈迪明年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领飞虎军北进草原,击败俺答汗。大明国都离着蒙古胡儿实在是太近了。可以说自永乐迁都以来,大明的国都就一直受到蒙古各部的威胁。要想给大明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就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边患。

    与俺答汗定下的和平盟约是两年为限,可陈迪不会傻到真的等两年再与他开战。要知道两年时间足够俺答汗统一蒙古草原!趁着如今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尽快与俺答汗决战。

    当然,北伐蒙古各部,是为了陈迪要办的下一件大事做铺垫!那便是架空严嵩!

    严党势力如今在朝野一手遮天,虽说严嵩是自己的义父,自己也算半个严党首领。可严党大部分都是些食古不化且视财如命的旧官僚!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负,陈迪决不能被严嵩这个内阁首辅和他手下庞大的官僚集团所束缚!

    要想夺取权利,就必须立威!自古以来统治者立威无非二道,一者打仗,二者杀人。严嵩毕竟是自己的义父,如果拿严党的官僚们开杀戒,一来天下人会说陈迪是忘恩负义。二来陈迪也有些于心不忍。那立不世之威的办法就只剩下打仗一途了!

    毕竟自己手中控制着兵权,且这一年来陈迪扶植的那些人,譬如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胡宗宪、徐阶、高拱、张居正、龙子兴等人已然都是身居高位。再加上兴明书院那一批学子已经有很多都被陈迪安插进六部以及地方衙门。陈迪自信架空严嵩绝不是什么难事!

    架空严嵩后,陈迪就可以放手去做一件策划已久,关系大明国运的大事!那便是推行新政,改革大明旧兵制、旧税制!

    推行新政是与整个大明的皇族、旧官僚、士绅们开战。若要推行新政,必须保证自己牢牢的将政权把控于自己手中,且不能有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