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27部分

崇祯大帝-第27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史可法出现,已经被看守士兵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张慎言不甚唏嘘,叹道要不是史可法及时出现相救,恐怕他就要忍不住撞墙自尽了。

    张慎言全身是伤,都是被马士英派来的看守折磨的,但还好都是皮外伤,没有内伤,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史可法对他宽慰了一番,道皇上会记得他的功劳的,请他安心养伤,回到南京继续为皇上效忠。

    然后,史可法再回到城内,坐镇凤阳府处理军务,安抚民心。

    虽然战斗只在总督府一隅之地发生,但城内军队的调动厮杀声还是惊醒了无数睡梦中的凤阳老百姓。大家整个后半夜都没有睡踏实,生怕发生了什么叛乱,让凤阳府陷入战乱,老百姓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还好,史可法及时派人贴出的告示告知了大家,只是马士英等一小撮人犯上作乱而已。叛乱已经被兵部尚书史可法率领官兵平定了,让大家不要惊慌,照常生活。

    天亮后大家打开门,看到街上没有任何混乱,加上史可法贴的告示,也让大家放下了心,开始照常过日子。只是暗地里议论一下马士英堂堂总督,怎么就成了叛贼,被朝廷给剿灭了呢。

    六月二十四日早上,史可法亲笔签署的军令向四面八方的传了出去。史可法下命令让凤阳城外的各大军营、辖下各县卫所的主要军官必须于六月二十七日前赶到凤阳城向他报道,并且不得带一兵一卒。逾期不到者,视为马士英叛贼余党,予以剿灭。

    三天过后,接到史可法军令的凤阳中都留守司辖下各大军营、卫所的军官都赶到凤阳府向兵部尚书史可法报道了。只有颍川卫指挥使马士岭带着亲人家眷,在数十名亲兵家将的保护下,连夜离开颍川,向北方逃跑,投靠大顺去了。

    因为,马士岭是马士英的族房堂弟。听到堂兄马士英被史可法当叛国贼杀了,马士岭自然不敢自投罗网,跑来见史可法。

    不仅不敢来见史可法,他反而当机立断,带着亲人家眷连夜逃跑了,生怕被史可法当马士英的同党抓起来。

    一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逃跑,当不得史可法去追捕,只是派了另外一个军官前去接收了颍川卫的指挥使职务,履行颍川卫的防卫工作。

    马士英叛党集团的覆灭,给江北其他三镇总兵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江北四镇总兵手中掌握的军队,加起来有近二十万人,占到南京朝廷现有正规军的一半,实力相当雄厚。高杰、刘泽清、黄得功三人得到马士英的传信,邀他们结成联盟,拥兵自重、共同进退,三人也是有点蠢蠢欲动的。

    不料,接到马士英的信还没几天,三人都还没考虑好呢,马士英就被是史可法杀掉,总兵刘良佐也被俘虏,即将押往南京判刑了。

    这一下,高杰三人自然不敢再妄动,纷纷上书朝廷,表达了他们对朝廷、对皇上的耿耿忠心。从今往后,三镇总兵唯朝廷之命是从,朝廷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绝无二话。

    这些表面文章,只能去哄小孩子,杨毅和史可法都是不信的。

    高杰三人不过是因为局势不明朗,本着小心谨慎的思想暂时向朝廷表示屈服而已。如果朝廷没有当机立断,除掉马士英,表现得软弱可欺的话,这三人恐怕就要跟着造反了。

    现在除掉最大的毒瘤马士英,抓到违法乱纪、伙同叛乱的刘良佐,能让其他三镇总兵暂时屈服,也算达到了杨毅的目的了。

    凤阳只是因为中都的名义,加上抵抗大顺军南下的原因,临时设置了一个总督的官职。当马士英叛党被剿灭后,总督的设置就可以取消了。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崇祯皇帝下达圣旨,任命在剿灭马士英叛党一役中立下大功的金运虎为凤阳总兵,总领凤阳府军务。其他参加平叛的官兵如饶劲衔等人,各有提拔赏赐。

    七月初三,史可法将凤阳府所有军务交代给金运虎后,押着刘良佐、黄道权等叛党成员返回了南京。一同返回的,还有伤势养得差不多的刑部尚书张慎言一行。

    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几天的审讯,刘良佐和黄道权等人最终承认了违法乱纪、倒卖军粮、跟随马士英谋图叛变的事实。

    崇祯十七年七月十四日,南京大理寺宣判刘良佐、黄道权等马士英叛党成员死刑,秋后问斩。

    各叛党罪犯的家人,三族以内成年男性发配西南边疆充军;成年女性强制进入工部、户部的国营工厂作坊做工服役;未成年孩童,强制分配给九族以内亲属抚养。

    并且,三族以外、九族以内的亲属,要在官府的监督下生活、劳作,不许擅自离开家乡。

    这些,都是在杨毅的干涉下形成的判决。

    如果按明朝当时处理犯上作乱的叛党反贼的例行做法,刘良佐等人三族以内的亲属就要全部被斩首示众,九族以内亲属全部充军服役,连孩童也不能幸免。

    杨毅觉得这种处罚太过残酷,就进行了干涉,只追究了刘良佐等主犯的刑事责任,他们家属的连带责任被大大减轻。虽然还是比后世的刑罚严苛,但对明朝的人来说,杨毅此举就已经当得起“仁慈君主”的评价了。

    原来的崇祯帝朱由检大权独揽、独断专横、性格暴虐,经常撤换、斩杀大臣,给人一种“暴君”的感觉。现在杨毅以崇祯帝的身份做出这样的指示,连叛党反贼也不大搞株连了,也算是给崇祯帝挽回了一些名誉。

    【明洋天水-作品,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56章 威望竖立起来了() 
随着马士英、刘良佐的覆灭,以及江北四镇其他三名总兵高杰等人的臣服,江北四镇彻底偃旗息鼓,短时间内毫无对抗朝廷之意。

    见到这种情况,明朝江南数省的军政大员们,也全部安定下来了。

    以马士英凤阳总督的身份和手握数万重兵的实力,都被朝廷翻手间给剿灭了。其他总兵、指挥使什么的,还是安稳点,不要再挑战崇祯皇帝和朝廷的权威了。

    随后数月,江南数省布政使征收押解到南京的税银开始增多;各省都指挥使、重镇的总兵等高级军官也纷纷上书朝廷,表达了对朝廷的耿耿忠心。

    不仅如此,大家还纷纷开始在南京朝廷拉拢关系,讨好崇祯皇帝的亲信大臣。杨毅的亲信王承恩、史可法、刘源济、宋应星等人纷纷受到热捧,成为江南地方军政高官拉拢的对象。

    看来,杨毅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马士英的做法,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的。这次成功的平叛军事行动,终于让江南数省的文武百官们认识到:崇祯帝即使打了败仗,丢了北方大片领土,他也还是皇帝。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崇祯帝一声令下,仍然有无数文官武将为他效力。要跟崇祯皇帝、跟朝廷对着干,永远都没有好处。

    既然不想对着干,那就要主动靠拢啦。因此,王承恩这些崇祯帝的亲信大臣,就成了大家巴结和拉拢的对象了。

    这是杨毅乐意见到的,来到明末四五个月后,终于是借着马士英的人头将威望竖立起来,不再是天下人眼中的流亡皇帝了。

    只有到现在这样,他这个冒牌崇祯皇帝的命令,才能得到江南所有文武官员的拥护和执行。【愛↑去△小↓說△網。ai qu 】才谈得上进行各种改革,重整旗鼓,北伐中原。

    大理寺在审理刘良佐等人叛乱案的时候,已经养好身体的刑部尚书张慎言觐见了崇祯皇帝。杨毅对他在凤阳遭受的委屈安抚了一番后,询问他对今后工作的想法。

    其实这就是在考验张慎言的选择了。

    如果他流露出惧怕,畏缩不前的心理,杨毅自然不会勉强他再去四处查案。但是,他刑部尚书的官帽子,恐怕也得换一个人来戴了。

    张慎言自然不是蠢人,明白皇上话语中的考验味道,很是坚定地表达了他紧跟皇上的思维路线、继续严厉惩办违法官商的决心。

    根据杨毅获得的情报,张慎言在被马士英关押、百般折磨的时候,始终不曾向马士英低头。现在再看到他不畏艰难,想要继续外出查案,惩办违法官商的决心,不由龙颜大悦。

    既然张慎言不怕危险,要继续查下去,杨毅也没必要如前任朱由检那么瞎折腾,胡乱撤换大臣了。

    如此,张慎言继续担任他的专案组组长,查办江南数省粮价暴涨案的不法商人和相关违法官员。刑部专案组成员四处出击,逮捕已经被其他案犯供出来的江南粮价暴涨案的相关案犯。

    马士英叛乱案的前因后果已经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最初就是因为刘良佐倒卖军粮,张慎言前去逮捕他,结果却被马士英扣押引起的。

    随后发生的事,就天下皆知了。

    皇上派兵部尚书为史可法,去跟马士英交涉。马士英却拥兵自重,拒不释放张慎言,还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惹怒了史可法。

    于是,史可法联络了凤阳驻军中诸多忠君爱国的将领,于六月二十四日凌晨进入凤阳府城,包围突袭了凤阳总督府,将马士英当场斩杀,刘良佐也被俘虏捆到南京进行审判。

    可以说,马士英叛乱被杀,起因就是受了刘良佐倒卖军粮的拖累。

    如果不是刘良佐违法乱纪在前,朝廷也不会派刑部尚书去逮捕他。朝廷不逮捕他,马士英也不会为了保他而跟朝廷翻脸,最后被史可法当反贼给剿灭了。

    如此,受到马士英、刘良佐一案的影响,江南数省官府和军队都不再敢跟专案组打马虎眼,拖延推诿了。无论涉及到谁,什么背景,他们都马上将此人停职,交给专案组处理。

    七月末,安庆知府阮大铖被押解到南京,关入大理寺天牢;八月初,福王朱由崧被锦衣卫逮捕,带回了南京;同时被解职的还有淮安知府、扬州知府。

    他们虽然没收受大额的贿赂,却在福王朱由崧的游说下,对淮安和扬州府不法粮商非正常涨价的事视而不见,要负一定的责任。

    福王朱由崧被押解到南京后,以他的身份,却是不适宜关入大理寺天牢了。杨毅下旨,在皇宫边上找了一栋被查抄的官员府邸,将朱由崧安置了进去,进行监视软禁。

    除了钱谦礼、阮大铖、刘良佐、朱由崧等主要案犯外,其他江南各省趁中原局势混乱,跟着钱谦礼等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的粮商和官员也被抓了起来,等待律法的严惩。

    除了这些直接犯罪的官员和商人外,其他对此事应对不力的地方官府主事人,也被朝廷问责,拿下了不少人,贬谪到闲职上提前养老去了。

    连应天府尹凌义渠也被问责,在吏部留下了一个“渎职失察、应对失措”的评语。短时间,凌义渠是不用想再得到提升了。

    刘良佐、阮大铖这些人,自然逃不过律法的严惩。而朱由崧,因为他的身份,被崇祯帝下旨特赦,饶过了他的性命。但是,他福王的封号却被剥夺,一切封地福利全部收回,今后朱由崧就要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在南京生活了。

    对这一点,朱由崧自然是不无怨言的。

    一个从小到大好吃懒做的小王子,继承福王王位后也是养尊处优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一步踏错,被皇上剥夺了他的一切封号和福利,让他自己找活路,还不许离开南京,这不是为难人么?

    但是,再为难也无法反对啊。自己参与不法粮商囤积居奇、大发横财,乃是铁证如山,推也推不掉的。皇上没有砍了自己的脑袋,还是看在自己父亲老福王朱常洵曾经为国捐躯的份上。

    现在看来,自己是要用一顶福王的帽子,换回自己的小命了。

    于是,曾经的福王朱由崧;就只能在南京城里开始到处找事做;挣钱糊口了。而这些行动,还是在锦衣卫的监督监视之下的。朱由崧却也无可奈何,谁叫自己牵扯进了这么大的案子中。

    【明洋天水-作品,请看到此处却还未收藏的书友点“加入书架”收藏本书,顺便求推荐票,谢谢!另外,作者悬赏1000起点币尚未有人答出正确答案,有兴趣的书友快去回答作者发起的悬赏提问啦!】

第57章 开始研制先进火器() 
在马士英乱党被铲除的同时,杨毅派锦衣卫到北方去招募原北京工部官员工匠及神机营官兵的事情已经取得了进展。

    从六月底开始,陆续有数百名来自北京工部的官员和熟练工匠抵达南京。这些人几乎代表了明朝各项研究制造行业的巅峰,水平比南京工部临时招募的工匠高了不止一筹。

    无论是天文、地理、医术、农学、木工、造船、炼铁探矿、机关构造、火器研究、化学物理,北京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