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铸皇明 >

第70部分

再铸皇明-第70部分

小说: 再铸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颗,若是皇帝喜欢,就拿去把玩吧。”

    王承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了看皇帝,这是一个暗号,若是皇帝点头,他立刻就会发难,让魏忠贤下不来台。

    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的脸涨红了一下,竟然生生忍了下来,只是笑着对魏忠贤说:“伴伴如此忠诚,果然是大行皇帝留下来的股肱之臣!”

    魏忠贤似乎没有想到自己略带挑衅的话竟然被皇帝接了下来,他愣了一愣,接着笑道:“杂家从小看着大行皇帝长大,对大行皇帝和皇上感情都是极深的。现在朝廷里和民间有一些小人私下中伤奴婢,皇上可要给奴婢做主啊!”

    皇帝微微笑了一下:“哦,这可不行,伴伴乃是朕的忠臣,片刻都离不得的,如何能让这些杀才离间我君臣之情!你快说说,都有哪些小人行这种狼心狗肺之事?”

    魏忠贤眼珠子转了一下,似乎本能地察觉到这里面有一定的危险,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千古权奸向来不是依靠理智,而是依赖直觉行事的。所以他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这个问题:“皇爷对奴婢厚恩,奴婢万死不能相报!只是这些狗才都是些跳梁小丑,奴婢只当做狗屁放了也就罢了,皇上万万不要因此气坏了龙体!”

    “魏公公的意思是这些人说的都是假话是吗?”皇帝随口问了一句。

    “那当然——”魏忠贤还要再说,皇帝却大喝一声:“周密,你给朕念念柳旭的上书!”

    “尊命!”周密打开一份黄绸缎包着的奏折,大声朗诵起来:

    我朝高祖垂范后世,为万代不易之准则,宦官不得干政。殷鉴不远,前车之事,后车之师,自秦汉以降朝代更迭,多有因中官弄权而终至身死国灭者,至于中涓用事乃至于国事破灭者不可以以数计忠贤之于军国之重事也,只手遮天不足以形其狂妄,指鹿为马不足以名其跋扈,荼毒缙绅,株连士绅,乃至于我大明忠良无遗类也!至于钱谷衙门、边陲重地、漕运咽喉、海贸港口,莫不广置鹰犬,把持政治,天下兴亡,匹夫与有责焉,学生代天下人问,此獠意欲何为?

    王承恩带着一丝惬意地欣赏着魏忠贤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黑,然后从浅浅的黑色逐渐蔓延到全脸,这种过程让他有一种极度的满足感和跟随强者的快感。

    不愧是皇上,擒拿制服阉党如探囊取物!

    皇帝听完了刘希的念诵,又大声喝问道:“魏忠贤,你说这些事你都没有做过,我且问你,这些事究竟是真是假?柳旭声讨你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等十项当诛之大罪,究竟有还是没有?!”

    魏忠贤本来还有些轻蔑,此刻遭到皇帝突然袭击,只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抖得好像筛糠一样,哪里还说得出半句辩解的话来?他只是重复着“皇上,皇上,饶了奴婢,饶了奴婢吧”这句话,根本不能有效地反击皇帝的指责。

    “魏忠贤,皇爷问你话呢,究竟是有还是没有?”王承恩走上前来,一起喝问道。

    若是平常,像王承恩这样地位的太监哪里敢和魏忠贤大声说话,若是稍微触怒魏忠贤,只怕就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了,而此刻王承恩大声喝问魏忠贤,这个权倾天下的太监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闷着头磕头,根本不敢回应王承恩的话。

    “皇爷问你话呢!你只是磕头不回答,莫非是欺君不成!”王承恩看了皇帝一眼,见后者对自己点头,于是抖擞精神,又大声喝问道。

    “奴婢,奴婢,有罪,奴婢有罪!”魏忠贤似乎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了,生怕那句话说错了要了自己的命,又不敢不说话免得成了欺君之罪,磕头如捣蒜,只是求饶,并不敢辩解。

    “行了,狗才,下去自己反思一下!”皇帝一句话结束了今天的召见,挥挥手,就见到魏忠贤如蒙大赦地跑出大殿去了,竟然连叩谢皇帝恩德都忘了!

    “哎呀!”魏忠贤跑得太快,竟然忘了大殿还有门槛一事,在门槛上面狠狠绊了一下,摔了个狗啃屎。

    “哈哈!伴伴,你见到没有?这魏忠贤都说如何厉害,其实也不过如此!”皇帝看着魏忠贤匆忙爬起来,也来不及拾起自己的善翼冠,不由得心情大好,打趣王承恩说:“伴伴你去把那头冠拾起来,以后就是你的了!”

    王承恩本来还很开心,听到这句话吓得一把跪下:“奴婢算什么东西,能戴这头冠,还不怕折了寿?皇爷若是可怜奴婢一条小命,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皇帝本来也只是打趣,他那里肯再造出一个魏忠贤来,因此顺坡下驴,收回成命:“既然如此,那便算了,但是这珠子就赏给你了,算是酬你今日之功!”想了想,皇帝又说:“你叫上次那个小太监,叫什么来着,好好盯住魏忠贤,今天只是打了第一仗,只有真正卸了他的差事,我才能安心睡觉!”

    小太监叫李希,但是王承恩肯定不会说出来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因此只是叩头领赏:“谢皇爷赏赐,奴婢定然把差事办得妥妥帖帖!”

第九十章 POV:王承恩 面斥忠贤(下)() 
分类强推期间求支持,推荐期的成绩决定了以后有没有好的推荐位,还请大家多多帮助,括囊会尽力各位奉上更精彩的故事

    王承恩坐在暖轿里面慢慢思考着,这轿子是秋冬日专用的轿子,轿子顶上透雕着玲珑如意,外面用朱红漆饰,里面用的是红云缎面的丝绸重重装饰,还有遮尘挡雨的雨衣油布,由四个训练有素的轿夫扛抬,因此不论是什么天气都稳如泰山。

    他还没有从今日的胜利中回过神来,因此脸上还留着一丝兴奋的潮红,他脑中不住地回想着皇帝斥责魏忠贤的义正辞严,魏忠贤狼狈不堪的拙劣表现,以及自己指斥奸贼的大义凛然。

    “不动声色,示敌以弱,然后一击制敌,如温水煮青蛙,在其不觉不察之间扫除奸凶,皇爷果然是天生圣王!”这样想着,王承恩对于皇帝的安排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由得感慨地想着:“若是早那么几年皇帝继位,只怕这大明天下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不过现在也还为时未晚,只要有我辅助,再加上皇帝的英明神武,那些建奴、叛贼还能讨了好去?”

    轿子轻轻地落下了,重量有好几百斤的轿子落地时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没有让王承恩感觉到了运动的停止,可见这些轿夫的高超功夫。

    “爷,咱到家了!”一个小太监在外面轻轻说道。

    这里是王承恩在李阁老胡同的外宅,和当年李文正的赐宅是挨得很近的邻居,只是时光流逝,白云苍狗,李文正的宅子而今也不是李文正后人所居住了,不由得让人感慨这世事之无常,人生际遇之多变。

    王承恩的这座宅子是士大夫宅邸的规格,五间的,厅前面有一个屋子,俗名叫“五厅三泊暑”,在夏天可以在这里纳凉避暑的,也叫“卷棚”。这个规制不仅是民间常常使用,哪怕是宫里面也常常在夏日搭起凉棚。

    他从轿子上下来,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宅邸,这座外宅大门外面是有墙门的,墙门一共六扇,以木为骨,削竹为箸,竖着精心编制,中间用横板撑住,还刻有各色花纹,花纹分红绿两色,红的娇艳,绿的鲜活,极是让人赏心悦目。有些地方还有鎏金的钉子,更显得辉煌大气了。

    “这墙门是谁整治的?倒是做得不错!”王承恩看着自己的宅邸,心中涌起一股自豪的感觉。是啊,他从前不过是一个农村来的穷孩子,哪里想过能拥有这样的精美宅邸?他骨子里有那种农民对于土地的向往和渴望,这让他对于拥有不动产有着狂热的追求。

    “回爷的话,是刘希干的,他说要将功赎罪,特地请了这四九城最好的师傅精心整治的,为了干这事还自己倒贴了钱进去。”随从的小太监替刘希表着功,似乎也收了刘希的好处。

    “这个刘希倒是个知情知趣的,只是不知道办事怎么样,若是魏忠贤这事办得妥帖,我倒也不是不能向皇爷推荐一下,也算是我的嫡系了。”这样想着,王承恩又问:“这厮现在哪里?”

    “现在正在内堂等着爷问话呢。”

    “带我过去吧,皇爷吩咐下来的事情不能误了!”王承恩说着,慢慢跟着小太监往内堂走去。他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才让人在自己的家里给自己带路,只是他来这处宅子的时间也不多,很多时候都在宫里伺候皇帝,这次是为了保密才出来和刘希会见的。

    刘希依旧穿着那身青色的曳撒,见到王承恩立刻跪了下来:“爷在宫里跟着皇爷一起怒斥魏忠贤的事现在都传遍啦!我就说这魏忠贤不是个好东西,今天一看果然如此!想那魏忠贤多么煊赫的权势,多么众多的党羽,不也给爷爷收拾了!以后爷就是这天子最青睐的人了,以后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这个刘希一开口就是王承恩最得意的事迹,还祝福王承恩升官发财,因此王承恩即使一开始对刘希有些意见,现在也不免得意洋洋地谦虚了几句:“都是皇上英明决断,我只是敲敲边鼓,算不得什么。”

    “虽然这事没有皇帝爷爷是绝对办不成的,但是爷的功劳也是一等一的大啊,试想,这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皇爷再厉害的人,没有人帮衬也是治理不好这么大的天下的!正是有了爷这样的忠臣孝子,皇爷才能把大明中兴,把天下治好!要我说,爷就是前朝的冯保,古代的张继业,日后必然是司礼监秉笔的!”

    这句话说得实在让人开心,因此王承恩又是笑了一会,连连说:“你这个刘希啊,这张嘴啊,真是能说死人!”想了想,他又说:“我这墙门,是你整治的吧?做的不错,花了多少钱啊?”

    “回爷的话,没花多少钱,还剩下几十两银子,我都报给账房了!”

    这么好的墙门,在京师里面也是数得着的,怎么可能还剩下银子呢?但是王承恩心里对这些事情一清二楚,这个刘希一开始得罪了皇帝和自己,眼见魏忠贤要垮台了,这是想着戴罪立功呢,所以也不说破,只是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承你的情了,以后跟着我干吧,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汤喝!”

    “小人真是祖坟冒了青烟,才能跟着爷这样的人物做事,小人的爹爹、爷爷若是知道了,只怕是会开心地哭出来啊!”这个刘希不知道是真动了感情,还是演技太好,竟然真得嚎啕大哭了起来,让跟着王承恩的小太监无不目瞪口呆!

    王承恩本来对于这样的人有些反感,但是他马上想到自己的爷爷、父亲也是早死,留下自己和母亲孤苦伶仃,不得不入宫做太监,这遭遇何其相似!是以,他竟然没有生气,只是柔声说道:“好了,别哭了,以后你就跟我吧,我保你有个前程。我让你去窥探魏忠贤的行动,你做的如何了?”

    听到这话,刘希立刻收住哭声,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小人职位太低,不能接近魏忠贤,不过听相熟的大太监说,这魏忠贤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从皇宫出来就直奔徐应元的外宅了,听说带了大批的珠宝财物,这是要去问计了!”

    王承恩知道徐应元,这个人是魏忠贤的党羽之一,和客氏、魏忠贤并是三大祸害,只不过地位比不过魏忠贤,是以魏忠贤发迹了之后就逐渐慢待了徐应元,而徐应元却仍旧以魏忠贤密友自居。眼下魏忠贤眼看就要倒台,不知道徐应元会给他出什么主意。

    按照王承恩的猜测,徐应元的主意无非就是以退为进,主动辞职以求皇帝挽留,或者是恋栈不去,派人抨击清流和士子,但是这两个办法都看似可行而实际不可行,所以王承恩一时不能决断。

    “刘希,你可知道徐应元给魏忠贤出了什么主意?”王承恩一时猜不出来,又看这刘希颇为聪明伶俐,因此开口问道,

    “回爷的话,小人觉得这徐应元一定是让魏忠贤主动求去以逼迫皇爷挽留!”出乎王承恩意料的,刘希竟然斩钉截铁地这样判断。

    “兹事体大,你有什么理由?”

    “小的想,眼下这形势,若是什么都不做就是坐以待毙就,这徐应元能出的注意无非就是以退为进和徘徊不去两个。这树倒猢狲散,阉党本来就组织松散,京官又是惯会见风使舵的,而若是恋栈不去,势必会遭到越来越多的攻击,只怕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主动上表求辞,若是皇帝挽留,就能有一线生机!”

    这刘希分析的颇为到位,让王承恩有些惊喜,他本来还对问题认识不清,生怕耽误了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