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铸皇明 >

第69部分

再铸皇明-第69部分

小说: 再铸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之上变成了半个屁股坐着,身体渐渐前倾,显然是迫不及待要动手了。

    “皇爷如此轻佻,事情未成就如此兴奋,恐怕不是圣主之相啊!”王承恩有些沉重地想着,不过他随后又想:“皇爷不是十几岁就不动声色间扫除奸贼,已经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圣主了,年轻人躁动些实属寻常,日后年岁渐长,就会逐渐稳重了!”

    皇帝又想起来一件事:“伴伴,你说说这柳旭该怎么处理呢?”

    王承恩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动,这封奏折来到京师的同时,各种传言也到了京师,不外乎就是柳旭上书请求杀贼,魏阉做法谋害皇帝等等。前几日皇帝免了崔呈秀的职务,京官们见风使舵的本事天下无双,纷纷上书攻击魏阉,搞得他焦头烂额,一时也不敢派出緹骑四下拿人,免得给人落下口实。昨日就有人来拜访自己,此人自称是柳旭家仆,知道王承恩乃是国之忠良,锄奸纯臣,特地送上万两银子的银票作为锄奸经费。

    王承恩眼见柳旭迟早是要大用的,四下同僚都收钱,自己若不收难免不容于环境,因此也就笑纳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今日皇帝问起柳旭一事,倒是应该给他说几句好话,对得起他的银子。

第八十九章 POV:王承恩 君臣对策(最近这几章字数少,加更一章)() 
分类强推期间求支持,推荐期的成绩决定了以后有没有好的推荐位,还请大家多多帮助,括囊会尽力各位奉上更精彩的故事

    他看了看皇帝的脸色,发现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显然是对这个柳旭欣赏至极,因此顺着皇帝的话说:“此人在皇爷继位之初就敢联合生员士子倒阉,显然是知道皇爷是国之英主的,若是昏聩之辈,只怕还要任由魏阉横行!”他这话其实有些指责大行皇帝的意思了,但是皇爷想要铲除魏阉,就必须要违背大行皇帝的遗命,所以他这么说倒也没有危险。

    皇帝点了点头:“这个柳旭,倒是聪明!朕昔日在潜邸,清心寡欲,不好声色,示人以弱以免受到魏阉迫害,从来没有表现出本事。而此子却能见朕于万里之外,倒是让朕有些好奇了。”

    “这也是皇爷圣王天降,所有自有文曲星下凡相助的意思。”王承恩又顺着补了一句:“眼下文曲星已经有了,就差一个武曲星了,到时候文武合璧,文主内,武主外,皇爷乾纲独断,自然可以扫除建奴,中兴大明。”

    他本以为皇爷听了这句话会很开心,却没想到皇帝却皱了皱眉头:“这个柳旭,在江南传播学说,还在南京城外建起高坛,学那孔子杏坛讲学。讲学也就罢了,这江南讲学之风从来都是盛行的,也有利于圣王教化,但是他讲的却是攻击理学的那一套,把韩子、二程子、朱子全部说成是‘伪儒’‘妖儒’,搞的全是自己的一套东西!现在天下人都在看着朕如何发落魏阉,还没来得及批判他,若是事情尘埃落定,只怕攻击他的人不会太少啊——伴伴,这样的人,朕如何能用他来治理天下?”

    王承恩沉默了一下,这也是事实,他听闻柳旭在南京讲学,隔着城墙日日批判魏阉和王在晋一党,王在晋生怕再造杀孽会身死族灭,整日躲在家中不出,不敢面对生员,是以柳旭声势却是越发的大了。根据传来的消息,柳旭在南京城外的营地已经差不多有万人之多,除了一千应天巡抚的兵马之外,全是前来听讲的士子,这股政治势力已经不可忽视了。

    他想了一下,谨慎地说道:“皇爷虽然不满此人学术,但是我朝向来不罪学术。而且这些人对于倒阉有大功,若是贸然处理,只怕会人心大乱,到时候皇爷脸上也不好看!”

    他这话也是给皇帝脸上贴金的话了,贤君在位应该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若是柳旭和他手下的士子们有功而不得赏,只怕江南立刻就要大乱,皇帝的名声只怕也成了千古骂名。

    这帮文人是惹不得的,杀了一个两个还没什么,若是得罪了成千上万,哪怕是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都难逃讥评,何况年轻的崇祯皇帝呢!

    皇帝沉默了一会,良久,终于说话:“也罢,他若有意为官,朕赐他个进士及第,让他在翰林院做个清贵的翰林也就罢了;若是不愿做官,那就正好,朕赐他虚衔散阶,由他在江南讲学,他既然敢效忠朕,朕也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王承恩心念急转,这样的处理也不能算不合适,毕竟柳旭的学说太过惊世骇俗,朝廷里多得是讲究宋明理学的老夫子,眼下来不及应付柳旭,若是魏阉一倒台,说不得就要攻讦柳旭。到时候柳旭在野就没什么危险,这也是皇帝的保护之意。如果哪一天柳旭决定放弃自己的学术做官,那就可以用一用了,因此大声赞扬道:“皇上乾纲独断,处置得当,奴婢佩服之极!”

    皇帝笑了笑,又问道:“这柳旭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人,但是他手下这上万的士子却是个大问题——他们立下倒阉大功,又有八百多监生为国而死,我若是不作任何封赏,日后谁还敢为国效力?但是若是要封官赏钱,不说大明一共才两万官位,就是一人赏个百两银子,那也给不起啊!”

    皇帝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封官是不可能的,大明朝的官位到了眼下只能由进士或者举人来做,这么多生员大多是只有秀才功名的,给他们封官如何能让其他官员信服?赏钱也是不可能的,给少了还不如不给,显得皇家太过吝啬,但是若要给钱,朝廷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如何能给这么多人发钱?而且别人为国出生入死,若是仅仅赏钱,不免显得薄待士人,大失天下人望。

    王承恩想了想昨日到自家的那个柳同的话,此人聪明伶俐,说起话来倒是颇为讨喜,他请自己在皇帝面前提一下那个“乡村议会”的事情,但是兹事体大,毕竟涉及到上万的官位,万一出了什么事还不得拿自己的脑袋堵天下人悠悠之口?

    到底该不该说呢?王承恩一时间陷入了纠结,神色不安,不能抉择。

    “伴伴,你想到什么注主意了?竟然如此徘徊不定?”

    王承恩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下答道:“奴婢君前失仪,死罪死罪!”

    “不妨事,快说你想到什么了。”

    “奴婢想,这柳旭最开始是以‘乡村议会’来吸引士子一同倒阉的,这也是大明眼下士子太多,官少人多的缘故。朝廷若是允许他们到乡村当官,他们肯定称颂朝廷恩德。但是这皇权不下县乃是祖制,万一真闹出什么乱子来有失帝王恩义,是以奴婢一时不能抉择。”

    皇帝的神色也有些沉重:“却是如此,伴伴有心了。他们一开始就是这么个要求,我若是答应了,却不知道这乡村议会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这些人在乡间横行霸道,伤到小民,就是伤我赤子,有失朕意;但是若是不答应,朝廷眼下实在无法酬功,这事却是不好处理。”

    “陛下,不如等魏阉授首后宣召柳旭进京,皇帝可以亲自酬功,也可以向他询问此事,若是真的于国有利,倒是不妨施行,若是仅仅是书生之见,就另寻他法。”王承恩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柳旭身上去。

    “这倒是个办法,眼下还是专心对付魏阉吧。”皇帝做出决定,立刻命令道:“伴伴,朕决定明日就宣召魏阉入宫,朕要当面命人宣读柳旭的上书,你一同前来!”

    “是!”王承恩惊喜地回答。

    他有一种感觉,他要见证历史性的一幕了。

第九十章 POV:王承恩 面斥忠贤(上)() 
分类强推期间求支持,推荐期的成绩决定了以后有没有好的推荐位,还请大家多多帮助,括囊会尽力各位奉上更精彩的故事

    重华殿位于南城,这是当年英宗爷爷幽禁的地方,称为“小南城”。英宗爷爷复辟以后,又修建了三路宫殿,统称为南城,重华殿就是其中最豪华的一座。

    王承恩带着几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慢慢走在重华殿前的月台上,这是为了防止魏忠贤狗急跳墙准备的。这座宫殿全部是用砖石建筑的,坐落于三尺高的须弥座上面,显得威势凛凛,体现出皇家的气派和尊严,在此发落魏忠贤是再合适不过了。

    正中间的云龙御路他是不能走的,所以他只能走在左边的台阶上,他的左面是精心雕刻的石栏杆,上面张牙舞爪的龙头须发可辨,精细至极。

    王承恩默默叹了口气,这些装饰花了多少民脂民膏啊,若是能除去魏忠贤,他要上谏皇爷爷轻徭薄赋,少修宫殿来得好。

    他带着太监们在宫内布置好,确保如果魏忠贤想要图谋不轨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他拿下。至于大内的侍卫他不大信得过,而且魏忠贤没有武力,对付他几个太监就够了,召集侍卫反而显得太过做作。

    王承恩站在皇帝的宝座前,默默等着,他一向很有耐心,而这一次他的耐心尤其好,竟然等了将近半个事成,而他却怡然自乐,丝毫没有因为漫长的等待而失去耐心。

    终于,他听到一声小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

    王承恩带着几个强壮太监跪了下来:“恭迎皇上!”

    “起来吧!”皇帝今天的心情很好,他的双眸里满是踌躇的志气和蓬勃的朝气,他的发丝很黑,体现出年轻人充沛的气血。

    “也该让皇爷这样的年轻人上台啦,魏忠贤是个垂垂老矣的老狗,该去死了!”王承恩这样想着。

    “周密,让你去宣魏忠贤觐见,他来了吗?”

    “启禀皇爷,魏公公估计马上就要到了。”

    “很好!让你熟读的奏折你读了吗?”

    “奴婢昨夜读了一夜,已经烂熟于心!”

    “好,此事一了,就给你加禄米,表彰你的忠心耿耿!”皇帝又看了看王承恩:“伴伴,一切都妥帖吧?”

    本来还有些嫉妒小太监的运气,见皇帝看向自己,王承恩连忙表现道:“都准备好了,那厮不动则已,若是敢狗急跳墙,定让他血溅五步!”

    “恩,能不杀就不杀,毕竟也是先帝的臣子。”皇帝此时突然又有些软弱了,他似乎不想杀掉魏忠贤。

    王承恩没有插嘴,只要魏忠贤没了权力,对自己就没什么威胁,这么一个没权力的老太监,他想杀掉就像杀狗一样,一点难度都没有。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有新人换旧人,现在也该他王承恩上场了。

    一阵喧闹声音传来,这是魏忠贤的仪仗。他和客氏两人深受大行皇帝喜爱,魏忠贤是九千九百岁,客氏就是“老祖太太千岁”。客氏每次初入都是由小太监扛着轿子,号称“皇上八母”之一。若是到了她的生日,大行皇帝还会亲自去她的宅子祝寿,升座劝酒,比皇太后还威风一些。魏忠贤的仪仗比客氏还要厉害一些,从来都是锦玉辇,随从上百人,前面的提着御灯炉,里面焚烧龙涎香、热沉香,烟气袅袅,蔓延数里;还有纱灯、角灯、红蜡、黄炬、亮子数千,哪怕是黑夜里也能照得跟白昼一样。

    远远地传来户殿的声音,这声音怕不是从数里之外传来,清澈悠长,显然是专门干这事的小太监所为。

    魏忠贤来了。

    “真是嚣张跋扈,这时候还不知道收敛,必然是个死路!”王承恩这样想着,又偷偷看了看皇帝的面容,这位年轻天子对于魏忠贤不知收敛的举动果然也非常不满,一股滔滔怒火已经可以清晰觉察到。

    “今天就让你彻底败亡!”王承恩恨恨地想道。

    魏忠贤的衣服和他的仪仗一样跋扈非常,他头上戴的是善翼冠,上面镶嵌着一颗巨大的夜明珠,盈盈发出紫色的光芒。魏忠贤进入室内的时候经过了一段阴翳,这颗珠子就在阴影里面放出五彩的光芒,好像琉璃一样。

    王承恩瞳孔紧缩,这个魏忠贤竟然跋扈如斯!

    善翼冠是皇帝、太子和亲王的常服,太监权势再大也不过是一个家仆,只能自称奴婢的,如何有资格使用这等礼服?

    礼崩乐坏,此乃衰世之象啊。王承恩又轻轻看了皇帝一眼,幸好天降大明这位英主,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真是幸甚至哉。

    魏忠贤大刺刺地走了进来,随意地在地上一跪,也不管自己礼节到位与否,大声喊着:“奴婢魏忠贤见过皇上!”

    皇帝冷眼看着魏忠贤,淡淡地说:“魏公公请起吧,今天戴的头冠倒是华丽非常,不知是从哪得来得啊?”

    魏忠贤不知道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信口答道:“小的们孝敬的,这样大的珠子奴婢还有好几颗,若是皇帝喜欢,就拿去把玩吧。”

    王承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了看皇帝,这是一个暗号,若是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