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73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73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你以后,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虽然我夫人不明白自己人为什么要来杀我,但她看到那个伤员后,就猜到了我认识从延安回来的人,在互不了解和不能违背纪律的情况下,我的存在对你们是个潜在的威胁,这是可以理解的。快两年了,我不希望我们直接见面的这一天到来,我们的见面,标志着另一位同志的牺牲。”

    “她是我刚刚结婚一天的妻子。”

    “啊,是这样。多好的同志,她果断地处决了叛徒,使宝庆的同志得以安全转移,又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你们的绝对安全。那烈士的遗体也是你们抢回去安葬的?”

    “是乡亲们和学生们帮我把她抢回来的。黄医生,我真没想到,今天上山来的会是你们。”

    “我和夫人、及小彭是前年四月接到省委指示,随时做好与你们联络的准备,国军撤离新化去宝庆时,我以腿脚不方便为由才得以继续留在新化。两年来,我们一直潜伏待命,一步也不敢离开新化,天天上街看儿歌,防备着万一,胡小姐牺牲后的当天晚上,省委就发来密报,让我们做好与你们联络的准备。胡小姐的电台没有丢吧?”

    “没有。省委有何指示?”

    “省委指令,小彭跟你们走,他是报务员,今后由你们直接同省委联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不再联系。孝长,十年前你不辞而别,我整整找了你一天,当年你是不是去了延安?”

    “不,十二年前我就是红军,受重伤后回了新化,那一年是重返部队。”

    “我终于明白了,怪不得那两个多月里,你眼睛里总有一种摸不透的神情。那么前年李连长在河里被淹死,肯定是你们干的,那个家伙该死,那天我和小彭就是准备掩死他的,被你们抢先了。后来我想起来也有点怕,要是你们把我也淹死了,就划不来,从那次以后我就没下河洗过澡,毕竟死在自己人的手上有点不太划算。”

    “对不起,那天你是很危险,是我阻止了,因为我实在找不到杀你的理由。”

    “看来是你多少还是了解我一点,证明那两个多月的相处我在你眼里并不坏。抗日战争暴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一年不到就扔掉了大半个中国,我也随国军撤退到了长沙,一位老同学经常来找我玩,我气得经常在他面前发牢骚,他就不时地灌输一些马列主义思想,我心里就清楚他是共产党,也就接受了共产党为国为民的主张,他整整考察了我一年,当我自己提出要求入党时,他才笑着答应了。”

    “这也是我这一年多来不想杀你的原因,以我对你的了解,你绝对不是一个坏人。”

    “是啊,我心里也一直希望你能理解我。我加入组织后,组织上派我妻子来协助我工作,两年后我俩结婚,日本鬼子轰炸长沙时我受了伤,组织上又派小彭担任了我的联络员,我就以表弟的名义把他弄到部队里当了我的勤务兵,三年来一直跟着我,别看他只有二十二岁,却是一个有四年党龄的老同志,昨晚得知要跟你们走时,他兴奋得不得了。”

第136章 肩负重任() 
这时,黄夫人从大殿出来,她拉着曾孝长的手含泪而又激动地:“这两年来,我们可是天天想着你们,虽然黄医生说,他可能认识你们之中的一个人,并告诉我,要是他突然死亡,就是自己人所为,因为他的存在会威胁到你们的生存,但一定要相信这是误会,并且在同你们接头时,不能提起这事,那样会让你们感到内疚,可直到今天,他都没说是谁。”

    曾孝长笑道:“嫂子,是我,现在讲起来应该是十年前,我给黄医生当了两个月的勤务兵,了解他的为人,才不忍心杀他,否则就真的铸成大错了。”

    黄军医说:“夫人,过去的事我回去再跟你说。孝长,你们肩负重任,今后的路仍然艰难,但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黄夫人解开军装,从胸口掏出地图说:“这是宝庆地区的军事地图,是省委要求我们准备的。”

    曾孝长将地图装在胸口说:“谢谢!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黄军医说:“孝长,走吧。”

    三人往山下走去……

    大雪中,小彭站在岔路口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当看到曾孝长三人下来时,他兴奋地笑了。

    山上,邹家全看到哥哥和黄军医夫妇亲热地交谈着下来,知道危险已经过去,便轻松地移动了一下脚步,积雪也就轻微地响了一下,小彭警觉地双手握住枪套就要拔枪。

    曾孝长立刻喝道:“小彭,别动!家全,下来吧。”

    邹家全提着双枪跑下山,双枪往棉衣内腰间一插,走到小彭跟前说:“不错,够机灵。你们要真是敌人,有二十个也早就死了。记住,你下次穿着国军的军装在我面前时,最好不要拔枪,不然你枪还没拔出来,身上起码就有四个窟窿。看你拔枪的动作,还要用双手去拔枪,一看就知道没真正打过仗。”

    小彭的脸羞红地:“没、没有。你、你是双枪?”

    邹家全说:“我十三岁就用双枪,敢在我眼皮底下拔枪、并且能活着的你是第一人。”

    曾孝长说:“好了,家全,小彭马上要跟我们走,以后你多教教他。”

    黄夫人说:“小彭,他就是动手术不打麻药,还紧握双枪的人,以后要多向他学习。”

    小彭敬佩地立正敬礼:“是!请长官多多指教。”

    邹家全笑着同小彭握了下手说:“要跟我们走,就得改口了,不要再叫长官。”

    然后走到黄军医跟前一边握手一边伸手一拳打在他肩上,调皮地:“黄长官,算好,我哥哥不准我杀你,不然你就是有九条命也完了。”

    并同夫人握手说:“嫂子,谢谢你和黄军医救了我的命。”

    黄军医笑道:“十三岁就能用双枪的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看来你们兄弟俩是同时从这里走出去的红军。小彭,好好干,你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

    小彭兴奋地:“是!”

    曾孝长说:“黄医生,嫂子,我们得走了,请你们多多注意安全。再见!”他向两人敬礼。

    黄军医夫妇也庄重地敬礼,握手告别道:“保重!”

    邹家全和小彭也同夫妇俩相互敬礼、握手,互相珍重地:“保重!”然后和曾孝长迅速往家里赶去,黄军医夫妇站在风雪中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三人消失在茫茫的雪野之中……

    曾孝长和邹家全领着小彭冒着风雪从山上边走边交谈着回家,得知兄弟俩是老红军,并且是从延安回来的人时,小彭是又惊讶又兴奋。

    来到屋后山上时,站岗的战士惊奇地望着穿着国民党军装的小彭,走进家门,正在焦虑等待的刘老爹和母亲、孝勇、春儿欣慰地笑了,当看到跟着进来的小彭又都愣住了。

    孝勇惊奇地:“哥,你们抓了个俘虏。”

    小彭不高兴地:“谁是俘虏,你凭什么说我是俘虏。”

    孝勇没好气地:“不是抓来的,难道是请你来的?对了,我认识你……”

    曾孝长赶忙地:“孝勇,不要乱说。这是小彭,已经是位老革命,今天开始就同我们在一起。”

    孝勇用手抠着头说:“还真不是俘虏,对不起!”

    小彭赶紧扯下领章、帽徽说:“算了,谁让我穿着这身衣服,今后再也不用穿了。”

    曾孝长问道:“小彭,跟家里联系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彭看下手表,立正道:“报告长官,中午联系的时间已过,要到晚上八点才能再次联系。”

    邹家全好笑地:“小彭,看来还得抓紧时间给你上堂课才行,讲讲我们的光荣传统,改改你在国军里养成的习性,不然老是长官长、长官短,听起来心里不舒服。”

    “是,长官。”

    小彭马上意识到又错了,慌得用手抠着头说:“我该怎样称呼你们?”

    曾孝长笑道:“暂时叫我孝长哥,叫他家全哥,在这里你只服从我们两人指挥。”

    小彭又是一个立正:“是!长、孝长哥。”

    邹家全搂着他的肩说:“好了,慢慢来。姑妈,我们肚子都饿了,吃饭吧。”

    他从春儿手中接过儿子,母亲和春儿从灶屋里端出热粥、红薯,招呼刘老爹一块吃。

    小彭也抓起红薯就吃。

    孝勇说:“小彭,你在国军里天天大鱼大肉,在这里可只有这些东西吃,你会习惯吗?”

    小彭说:“我家虽然是小店主,但家里为了省下钱来给我读书,也经常吃红薯。再说,国军里也只有当官的才是天天大鱼大肉,当兵的也很苦,就只能去抢老百姓的吃,这样的军队也就打不了胜仗,迟早会完蛋。我嘛这几年也跟着他们吃了不少老百姓的东西,心里呀真不是滋味,堂堂的共产党员在那种环境下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好了,到了自己的队伍里,也体验一下红军长征时吃树皮、草根、皮带的艰苦生活,别到时建立新中国后,我讨了媳妇,有了儿子,他问我吃树皮、草根是什么味道,我要是说不上来,不就很没面子嘛。”

    “哈哈!”“呵呵!”大家都逗乐了。

    晚上七点,曾孝长从山洞里提出电台放在桌子上,望着妻子的遗物,眼睛里不由得就涌出了泪水,赶紧抹去让小彭做准备。

    小彭打开电台,架起天线赶紧检查仪器,一切正常后坐在桌前戴上耳机,拔亮煤油灯,从带来的包里拿出纸和笔做着收发报的准备。

    刘老爹和母亲、春儿抱着婴儿在一旁看着。

    这时,邹家全领着满身雪花的王小虎和志德、志强进来。

    王小虎搂抱着哥哥就哭,原来他是从大婶和志强那得知胡小姐牺牲的消息,特意赶回来的,全家人又是一阵悲痛。

    曾孝长抹掉泪,为他和小彭做了相互介绍,两人握手敬礼。

    猛地,电台响起几声“嘀哒”声,小彭兴奋地:“省委的电台开通了。”

    曾孝长说:“立刻发报!省委:根据形势发展,经研究决定,湘中游击大队将在四月一日宣告成立,其准备工作正按计划顺利进行,有何指示,敬告!曾、王、邹。”

    小彭抄写后迅速从挎包里掏出一本书,竟然是小说“三国演义”,他快速翻着书把电报稿翻译从电报密码,然后戴上耳机按动着发报键,“嘀嘀哒哒”的发报声立刻在屋里回荡……

    邹家全和王小虎、刘老爹、母亲她们激动地笑了。

    小彭发完报扭头说:“报告,电报发送完毕。”

    “等候省委指示!”

    曾孝长三人激动地来回走着。

    小彭高兴地说了声:“省委来电。”然后快速抓起铅笔抄了起来,屋里只有电台的“嘀哒”声和小彭在纸上写着的“刷刷”声。

    春儿紧张地抱着婴儿,生怕小家伙此时哭闹。

    小彭抄写完电报,又赶紧翻着书把电报密码翻译成文字,然后把记录交给曾孝长。

    邹家全和王小虎上前一同看着:“曾、王、邹:一,同意你们的计划;二,根据形势的发展,考虑直接成立‘湘中独立游击纵队’,曾为司令员,王为政委,邹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其它任命事项自主决定;三,军事上一切事宜不需请示;四,告知集结地点和联络方式,宝庆地区的人员到达后,由你们统一领导和安排;五,对胡碧云同志的牺牲深表哀思,向烈士的亲属表示慰问!省委。”

    曾孝长三人相互一点头,他立即抓起笔起草电文:“省委:一,坚决执行指示;二,集结地点为:宝庆地区龙溪铺以西六十里的平田村,联络口令为:‘湘中、虎啸’,请只告知为首之人,以防事变;三,感谢省委的慰问,定化悲痛为力量,前赴后继之。”

    小彭把电报翻译成密码后马上发了出去,省委即刻回电:“知,祝一切顺利!”

    曾孝长将四封电报放在煤油灯上点燃后烧毁,三兄弟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王小虎和志德又连夜返回平田村。

第137章 湘中虎啸() 
在接后的半个月里,曾孝长他们先后送走了三名老战士带领的六十多名新战士,县城留守的最后一名老战士将在三月二十一日带领最后一批人员同曾孝长他们会合,山洞里的武器弹药已全部运走,只留下一些粮食做为今后机动的军粮保存,乡亲们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动用。

    同时,两个村的党员成立了以刘老爹为首的党支部,负责队伍走后的一切事宜,并电告省委,刘老爹他们将接受新化县地下党的直接领导,取得秘密联络方式后,刘老爹单独进城同地下交通员进行了见面,领回了县委在农村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