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

第72部分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第72部分

小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家全转身冲了出去……

    傍晚,小集镇前,胡小姐的尸体被敌人捆绑在了一棵大树上,五名警察在一边盯着,一些民众在远处伤感地不时摇着头。

    伍阳秋和一大帮青年男女学生陆续赶来,流着泪向自己的老师三鞠躬。

    警察吼叫道:“你们干什么,想干什么?滚开。”

    伍阳秋愤怒地高高举起了手臂,这是要准备抢夺烈士遗体的信号,但惊讶地没有放下来,因为他看到了气冲冲走来的一群妇女,其中之一是自己已经一年半没见的姐姐春儿。

    原来是母亲、春儿、大婶、二婶领着两个村的妇女赶来了,母亲望着过门才一天就牺牲了的儿媳妇,眼含热泪、嘴唇颤抖着怒骂道:“你们还是不是人,她人都死了,却还要绑在这。乡亲们,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她是什么人,家在哪里?她只是一个姑娘,我们把她抬到山上去埋了吧。”

    警察吼道:“她是女共匪,上头有令,要示众三天,谁敢违抗,以通共匪罪论处。”

    二婶她们七嘴八舌、怒气冲冲地围住了五个警察,叫喊着、怒骂着、推打着,镇里的人也围拢了过来,学生们也叫喊着立刻围了上去。

    伍阳秋和几名男青年迅速绕过人群,却看到姐姐春儿和母亲、大婶已经解开了胡小姐身上的绳子,春儿背起她就走。

    伍阳秋惊异地盯着姐姐她们很快在夜幕下跑进山后,愣愣地、不敢相信似的抠了抠头。

    二婶回头看了一眼,喊道:“姐妹们,孩子们,走!”

    妇女们和同学们丢下五个狼狈不堪的警察快步离去。

    警察慌忙在地上边找帽子边骂:“这些臭娘们,这些学生崽子,真是吃了豹子胆,竟敢打官府的人。”然后边扣被拉扯开了的衣服边瞧了大树一眼,一下子都傻了。

    山岭上,曾孝长和邹家全带领战士们赶来,看到了迎面气喘吁吁跑来的母亲三人,同时也看到了春儿背上的妻子,他低悲一声:“碧云。”冲上来抱过妻子就走。

    邹家全低哭一声:“嫂子。”

    大家都默默地流着泪向家里跑去,春儿和志强搀扶着母亲和大婶……

    月光下,刘老爹和邹家全他们流着泪将胡小姐埋葬在屋后的山林里,曾孝长跪在坟前无声地哭泣,母亲和春儿、大婶、二婶她们、及乡亲们都在四周低声悲哭。

    这一夜,曾孝长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刚刚结婚一天的妻子就牺牲了,对他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同时,由于妻子的牺牲,自己和省委的联系中断,在即将拉起队伍的时候,失去了同党组织的联系,这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这时,他想起了另一套在紧急情况下与组织联系的方法,快两年了,这套方法都差点忘记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地回忆着,接头的方式和暗语一个字都不能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母亲、春儿都没有睡,她们瞅着焦躁不安的曾孝长,默默地伤心流泪。

    清晨,邹家全回来,看着还在走着、心事重重的哥哥,禁不住拥抱着他哭泣道:“哥,别想了,我们会为嫂子报仇的,现在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决定,潘大哥他们今晚要走,我在四周山上都加派了岗哨,敌人不会想到是我们将嫂子抢回来了。”

    曾孝长点点头说:“春儿,你县城熟,我让你抱着孩子去完成一个任务。”

    春儿站起身说:“哥,你说吧。”

    曾孝长说:“好,你先等会。家全,把纸墨拿来,我要写些东西。”

    邹家全赶忙拿来纸墨放在桌上。

第134章 忧心忡忡() 
曾孝长坐下在纸上边读边写了一首儿歌:“天皇皇,地皇皇,城南有个吵夜郎,过路菩萨念三遍,明日睡到早十点,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母亲叹息道:“哎,孝长,你写错了,是我家有个吵夜郎,不是城南,而且是过路君子,不是菩萨,后面是一觉睡到大天亮,不是明日睡到早十点。”

    曾孝长说:“妈,我知道。春儿,你进城后要叔公帮你,要是有人说写错了,你们就说家是住在城南,孩子大吵,让好心人多念几遍,好心人就是菩萨。家全,你陪春儿去,但千万不能进城,”然后又一连写了几十张纸条,交给春儿。

    邹家全知道,哥哥不会无缘无辜写这样的东西,一定是与组织联系的暗号,他二话没说,抱着儿子和春儿出了门。

    曾孝长瞧着弟弟一家走入竹林,心里焦虑地:“快两年了,一直未能同这位隐蔽的同志联络,他能看到这首儿歌吗?会的,我们的同志一定会天天上街查看,随时准备同我们联系。”

    他改动的这首儿歌是要求同党组织秘密联络的地点和时间,地点是:城南观音菩萨庙。时间是:明天早上十点。”

    县城大街上,叔公和春儿抱着孩子在一家店铺的墙上贴着儿歌,两名军警过来吼道:“在贴什么?”

    叔公赶忙地:“长官,孙子晚上不睡觉,按老风俗贴些夜郎歌,也请你们帮着读三遍……”

    两军警手一挥,吼道:“走走走,滚远点。”

    叔公忙拉着春儿母子离开,在一转弯处又贴了起来……

    黄军医夫妇和小彭走来,两名军警赶紧敬礼:“黄长官好,夫人好!”

    小彭看到店铺墙上贴着的儿歌,便走上前念道:“天皇皇,地皇皇,城南有个吵夜郎,过路菩萨念三遍,明日睡到早十点。黄长官,这儿歌真有趣,我经常看到有人贴,只是这张好象有点不同,写错了几个地方。”

    “是嘛,我看看。”黄军医挽着夫人上前看了看后笑道:“意思是一样,只不过更具体一些,证明这家的父母是有心人。走吧,到明年我们可能也要贴了。”

    夫人说:“正南,明天我们也去求求观音菩萨吧,听人说,送子观音挺灵验的,求子得子,求女得女,我早就想去了。”

    黄军医爽快地:“行,明早就去。”

    傍晚,天空下起了大雪,春天的雪格外大,一下子就白了山岭、白了大地。曾孝长站在屋檐下焦急地眺望着前面的竹林,望着邹家全抱着儿子和春儿回来时才松了口气,忙招呼道:“快进屋,快抱孩子烤烤火,别冻着。”拉着两人进屋,母亲赶紧接过孙子在火塘旁烤火。

    春儿坐下搓了搓手说:“哥,那些纸条我和叔公都贴完了。叔公让我告诉你,潘大哥带着二十个人会在晚上八点按时赶到指定地点。”

    邹家全说:“哥,他会天天上街去看这些儿歌吗?”

    曾孝长坚定地:“会的,我们的同志肯定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同我们见面。”

    孝勇领着志强和大婶顶着雪花跑进来说:“哥,一切都安排好了。”

    曾孝长说:“大婶,你过去后协助潘大哥工作,环境变了,但危险依然存在。”

    大婶说:“孩子,放心吧,我是党的人,就是死也绝不后退一步。”

    曾孝长说:“好。家全,赶紧吃饭,随后出发。”

    夜色下,山林中,曾孝长和邹家全率领十几名战士扛着武器弹药赶来,志强母子紧紧跟随,在山岭上停下后,让孝勇在远处站岗,轻声交代志强几句后,兄弟俩隐身在两棵大树后,两人暂时还不能同新战士们见面,飞舞的大雪一下子就将他们的脚印掩盖。

    孝勇轻喝声传来:“谁?”

    “我,大江。”潘大江抱着婴儿和小英率领二十名新战士跑来。

    志强立即上前交给他一把手枪说:“姐夫,马上把这些东西带去,天亮前必须到达目的地。快跟我走!”

    潘大江急促地:“快,接过他们手上的东西。”

    新战士们立刻从永吉他们的肩上接过武器弹药,小英上来搀扶着母亲,跟随志强消失在前面的山林里……

    兄弟俩从大树后出来说:“走!”大家又迅速返回天龙山。

    清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一片洁白。曾孝长将双枪插在腰间走出门来,邹家全也是双枪都带着跟随出来,他担忧地:“哥,我还是跟着你吧。”

    曾孝长说:“不行,你只能远远地观察,要是我出了事,你必须马上回来,带着战士们和小虎会合。记住,这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母亲忧心忡忡地:“孝长,怎么不让孝勇他们一起去?”

    “妈,这是纪律,我们的同志和碧云一样,时刻都处于危险之中,少一个人认识他,他就多一分安全。家全,走吧。”

    曾孝长和邹家全大步上山,母亲和春儿抱着婴儿望着在飞雪中远去的兄弟俩,心头多少涌出一些悲壮,家中刚刚失去一位亲人,现在兄弟俩又要去见曾不相识的人,其中的危险没有人知道,兄弟俩这一去,不知道是否还能平安回来。

    兄弟俩来到离城十里的岔路口,抬头瞧了一眼半山腰的小庙宇,因大雪下了一夜,路上的行人非常稀少,上山的石阶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积雪,没有一个脚印,证明没有人上山,又看了一下表,十点还差二十分。

    曾孝长冲邹家全点了下头,向山上走出。

    邹家全扫了一眼四下无人,扭断路边的一棵小树枝,退着迅速边上山边扫平自己留在雪地上的脚印,隐身在一棵树后注视着县城的方向,附近的田野村庄都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这让他多少放了点心,但紧接着心提了起来,三名国军的身影出现在前方的石板道上,他迅速插出双枪。

    当看到其中一人一拐一拐的脚步时,邹家全不用再仔细看就知道是谁了,他的枪口对准了三人,又犹豫地再看远方,没有看到其他人影,然后又盯着三人,他们怎么在这个时候来这里?难道他们是……

第135章 人生如梦() 
黄军医夫妇来到岔路口,看着雪地上通往山上去的两行脚印,又抬头望了一眼半山腰上的曾孝长背影,夫妇俩搀扶着往山上登去……

    小彭背着一个鼓鼓的军用包站在那没动,机警地注视着四周。

    曾孝长走进写着“观音庙”三个大字的庙宇大门内,警戒地看了一下院内的雪地,除了从一间小屋有两人的脚印通向大殿外,没有其它可疑的地方,他回头看到了走上山来的黄军医夫妇和山脚下的小彭,心里也不由得惊讶了一下,但立刻平静地走进大。

    正在颂经的两名老尼姑忙起身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施主请。”

    曾孝长接过一名尼姑递过来的香,跪在铺团上冲观音菩萨像拜了三下,敬上香时,另一名尼姑敲响了木鱼和钟声。

    曾孝长起身将几个铜板放进功德箱,此时已听到了黄军医夫妇踩在雪地里的脚步声。

    黄军医夫妇俩走进大殿,尼姑念着佛号上来递上香,在他俩跪下敬拜时,曾孝长转身出了大殿,双手握着腰间的双枪来到大门口注视着山下雪茫茫的原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红布条缠在了左手腕上,背着双手似乎在看雪景。

    黄军医走出大殿,瞅着背对自己站在门口的曾孝长和他左手腕上的红布条,走到他身后说:“先生,这么早就来敬香了。”

    曾孝长转过身盯着他说:“长官,您也来得早呀!”

    黄军医平静地也盯着他,过了一下才微笑地:“人生如梦,天地间英雄难寻。”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红布条缠在右手腕上。

    曾孝长看着他右手腕上的红布条,微笑地:“生生死死,今世英雄千百万。

    黄军医取下了手腕上的红布条说:“古往今来,自古英雄出少年。”

    曾孝长也取下手腕上的红布条说:“今日神州,中华儿女遍九天。”

    “孝长!”

    “黄医生!”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眼睛里都含有泪水。

    黄军医激动地:“孝长,第一次在你家的喜宴上看到你时,我吃了一惊,上次那个女孩子来找我,说起汉口,我就知道是你派来的人,当我看到受伤的同志身上的伤疤时,我克制住内心的激动,也知道你们在树林里,我真想多呆一会,可我夫人忍不住眼睛都红了,我只好赶紧拉着她走,回去的路上我俩哭了,多么勇敢坚强的同志,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竟然不让我打麻药,这是我当医生以来第一次做这样的手术,他康复了吗?”

    “他好了,谢谢你和夫人。黄医生,你知道嘛,这两年来,你一直徘徊在死亡的边沿,那次手术是用他的命换你的命,你没有让我失望,不然我就是千古罪人。”

    “看到你以后,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虽然我夫人不明白自己人为什么要来杀我,但她看到那个伤员后,就猜到了我认识从延安回来的人,在互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