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303部分

昭昭大明-第303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州军那些“残害士绅、横征暴虐”的所谓恶事,就这样密集地传进了朱万年耳中。

    一些士绅文人更是通过各种关系求见朱万年,重金托请他上表参劾王瑞和登州军的一系列残暴罪行。

    本来就对王瑞和登州军不感冒的朱万年当然是欣然受之,慷慨激昂的奏章一篇篇地发往了京师。

    奈何王大人早有预防,及时给崇祯帝送去了不少银两,悄无声息地将这一波弹劾化解于无形。

    不过,饶是如此,性格倔强的朱万年还是没有放弃,时不时抓着登州军的漏洞便会上表开喷。

    历史上,孔有德叛乱一爆发,朱万年就迅速进行守城的准备工作。制订了守城约二十五条。

    守城约王瑞前世看过,看得出朱万年的战备工作非常严密、周到,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首先根据莱州的现有兵力,作了守城部署,并将海防、要地的守军全部调入城内共同守城。

    又加紧储备粮草,在叛军到达前,朱万年千方百计地动员城内缙绅百姓,凡在城外有粮草者火速运入城内,城内一粮一草不许运出城外。

    他还采取各种措施安定城内社会秩序,对城内居民逐户清查登记造册。

    莱州城内按十家为一牌进行编制,牌内有行动异常者共同举首,实行连坐。

    严厉推行防火救火措施,严禁聚饮聚赌、聚众喧哗。夜间清街设岗,以防奸细寻机起事。

    他还发动群众参加守城,组织城内青壮年编派城头以充垛夫。全城共计1778  垛,每垛5  人包干轮流,手持木棍日夜值守。

    为防敌人夜间偷城,每5  垛置一小灯,每10  垛置一大灯,用长杆引索挑出城外。

    朱万年还集城内殷实之家于城隍庙,晓以守城大义,公布捐助粮、银措施,登记义助数目,少者公议再加。

    此外朱万年还组织民夫在城外毁庙阁,在城门楼前垒高墙,在城垛上置箭帘,在四城楼四角楼置红夷大炮,在城垛下堆雷石、备钩叉。

    愣是把一座府城部署得井然有序,如同铜墙铁壁。

    不过,这个铜墙铁壁虽然对于原来的孔有德叛军非常有用,但在登州军这种火器威力超越了时空的军队面前,明显还是不够看。

    所以,要打下莱州城,王瑞其实并没有什么疑虑。

    但是伤亡呢?这可不是王大人能够控制得了的。

    越接近莱州城王瑞便都担心会不会因为登州军的武器更犀利了,反而造成莱州军民更大的伤亡?

    杀旧官吏劣绅王瑞没有心理压力,可是要让他下令士兵向普通的明军士兵和老百姓开炮,王大人还是觉得无比艰难。

    而且这个时空中由于陈松控制了孔有德部的人,陈松部冒充成了假叛军后,他们在山东各地的行为相对于原孔部有了巨大的变化。

    孔有德等人是带着一股子叛军丧家犬式的东奔西逃找出路,而陈松部却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山东各个州县进行清洗。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无数的山东官吏和士绅悉数破家灭门了。

    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王瑞并没觉得有啥不妥。大汉民族要重塑强汉雄风,必须要付出铁和血的代价!

    既然要付出代价,那就让那帮蛀虫去付出吧。

    但是,山东各地的惨事传到了莱州后,却使莱州城的官吏士绅们空前地团结了。他们发放重金,一定要将南来的叛军挡在城外。

    面对可能造成的莱州城百姓的巨大伤亡,一惯心硬如铁的王大人还是忍不住迟疑了!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语成谶() 
    “施主,该您了!”陪着王瑞下棋的老方丈见他拿着一枚棋子半晌沉思不语,忍不住出言提醒。

    “嗯!该我出子了。”王瑞精神一振,心中登时有了某种定计,随手将手中的棋子放在了棋盘中间一个地方。

    “这”老方丈身后一个目光锐利的年轻和尚一怔,对王大人下的这一步极为困惑。

    因为王大人下的这一步棋不但着实没有道理,也一点不符合下象棋的规则。

    再从落子的位置来看,这一步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王大人的这个“马”,也不应该一下子跳过四格。

    从来都是“马”走斜日,他这走的是什么棋?!完全没有任何规则可言。

    “阿弥陀佛!施主妙棋。老衲受教了!”老方丈叹了口气,随手将手中的棋子扔进边上的棋篓,双手合什向王瑞致意着。

    “哦?承让承让!”王瑞心情舒爽了许多,微微颔首道。

    “施主,敢请大堂用茶?”老方丈小心翼翼地征询着王大人人的意见。

    “哈哈!不用了。此间景致甚好,正是凭栏听风的好地方!”王瑞笑着摇摇头道。

    “施主!可容小僧为你面上一相?”老方丈身后的年轻和尚趁着王大人心情好,突然兴奋地说道。

    “哦。这位是?”王瑞迟疑了一下,转向方丈问道。

    老方丈面色一怔,不悦地回头瞪了年轻和尚一眼,这才陪着笑道:“这是本寺真传弟子,法号悟智。此子还是后学末进,尚未得佛法精妙,故而出此妄言。施主切莫介意!”

    “大师客气!所谓知者可言,言则可尽。高人也不在年高。如此,便烦劳小师傅了!”

    王瑞笑笑,反而来了兴致。前一时空,少年时代的他是被家人带着去算过命的。

    不过算命的结果似乎都不让他满意。想来也是很好笑,年轻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少年得志、年少多金的呢。

    可是,那个断了腿的算命大师却说王瑞将来求学波折、事业艰辛,中年会有些小成就。

    最最可恨的是,这家伙还说王瑞恐遭异数。

    算出这样的结果来,不但王瑞那迷信的老妈不满意,就连王瑞这个来算命的本尊也是心里有火的。

    前面那些评说也就罢了,还异数?恐遭异数!

    王瑞的老妈拉着断腿大师,死活要让他说个究竟。这做母亲的,哪能容许别人这样说自家孩子。

    最后被王瑞老妈问得实在脱不了身,断腿大师才敷衍般的说道:“这异数也不一定就是坏的。你比如中了彩票、发了大财、遇了贵人,它也是遇到了异数嘛!”

    等到心有所安的王瑞老妈再想问个具体时,断腿大师已经找了个空档,让徒弟推着自己逃之夭夭了。

    这次结论荒唐的算命预测,王瑞前世从来就没有当过一回事。

    不过,自从他穿越回大明后,他的看法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王瑞结合自己前一时空的人生经历,再到奇葩穿越到大明,以及到大明后的一系列作为,不得不承认这断腿大师算得极准。

    这特么的哪里是封建迷信?完全就是金口预言嘛!

    “小僧遵命。”悟智和尚开始认真的是端详起王瑞来,而一旁的老方丈则无声地轻摇了一下头。

    “那就叼扰小师傅了,请!”王瑞兴趣更浓了,想听听这个悟智和尚算出来一个什么子曰。

    悟智和尚也不客气,一双锐利的眼睛直视着王瑞,仿佛真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

    “雄主!施主实乃千年难遇之雄主!”悟智和尚看着看着,突然两眼放光,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小师傅,你这是为何?快快请起!”悟智和尚这话让王瑞非常受用,抬手示意他起身说话。

    这穿越过来好些年了,王大人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说自己是千年雄主,立马扑通下跪的。要说他心里没有一丝丝得意,那绝对是假的。

    “施主,小僧有一个请求。施主若是答应,小僧这便起来!”悟智和尚脸上泛着潮红,情绪激动地请求道。

    “哦?小师傅有何请求,不妨说来听听!”王瑞正在兴头上,当即点头应允。

    “悟智!切莫无礼。我辈出家人,还是应该淡泊参佛才是!”老方丈急忙出言,想要制止徒弟的冲动。

    其实,对于悟智和尚前面雄主的说法,老方丈就是颇不赞同的。

    什么是雄主?取天下之英雄方为雄主。直白一点说,那便是当皇帝!

    这是可以说出来的话吗?是真是假尚且不论,这泄露天机的事,如何能轻率为之!

    “师父,此等因缘际会,正是我佛门大幸呀!”悟智和尚根本不顾老方丈阻止,而是继续向王大人诉说自己的请求。

    “他日如若施主雄心得逞,小僧只求我莱州寒风寺能成这国朝皇家第一寺。万望施主成全!”悟智和尚再拜叩道。

    “哈哈!都说这出家人四大皆空。今日看来,出家人也不能免俗呀!”王瑞不由得哈哈大笑。

    后世那些开着宝马、带着美女,四处吃吃喝喝、招摇撞骗捞钱的和尚,王瑞见了很多,早就对这什么佛门没有了敬畏。

    当然,满世界打打杀杀的***教对,就是中国境内回回们信奉的那种,王瑞更是呲之以鼻:什么玩意儿!

    因为在王瑞看来,真要说是我华夏真传,其实还只有道教。

    佛教也好、***教也罢,不过是外夷传来的番邦外教!

    “施主!这”悟智和尚见王瑞只是哈哈发笑,却并未同意,心里不禁有些吃不准。

    “起来吧!山野闲谈,我等都无需当真,切莫传之坊间遗祸”王瑞挥了挥手,将眼前这事作了一个了结。

    “悟智!施主的意思,你可明白?快快起身吧!”老方丈见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心中甚为欣慰。

    “张二,上来!”王瑞回头冲侍立在亭外的张二打了个招呼。

    张二很快就走到了亭子里来,拱身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送一百两雪花银到寺里,咱们也来个见佛礼佛,结个缘吧!”王瑞吩咐道。

    “是,主公!”张二行了一个军礼,匆匆走出亭子去安排落实。

    王瑞也不管他,漫不经心地将棋盘上所有的棋子都扫到自己面前,慢条斯理地摆出四个大字:“昭昭大明”!

    老方丈神情凝重地看着,沉默不语。而悟智和尚却面露不解之色。

    悟智和尚现年虽然只才二十九岁,但经历却颇为复杂。

    他本来是济南府的孤儿,名唤张大军。九岁时冻饿晕倒在街头,被一个游方道长救起,跟着道长四处游走修行。

    这位道长虽然算命极为精准,可他却从来只和来算命的人解说十之六七。而且也只收十文铜钱。

    如果遇到有人强行多给,他一定会马上找地方施发出去。

    由于张大军头脑灵活,行事也非常乖巧,所以道长便悉心传他道法和算命之术。

    等到十九岁时,张大军于算命一途已然得到道长真传,便再也不愿意过衣食无着的苦修漂泊日子。他开始四处算命收钱,想要存够钱寻个旺地建道冠。

    道长苦劝他不听,一气之下便将其逐出道门。

    无奈之下,张大军只得拜别道长,开始在东昌府一带游走算命。

    东昌府一位知县听闻张大军神算子的大名,便请他给新生的小儿算命。

    张大军一面相,发觉这孩子是个短命鬼。他也没有蠢到瞎说大实话,而是虚与委蛇地吹捧一番,讨了些银子走人。

    不过,算出来的真相着实让他憋得要死。离开知县府时,他还是忍不住给送自己门房多了一嘴。

    可悲的是,竟然一语成谶了!知县的爱子,真的在算命后第十日命丧黄泉了。

    张大军的话传到悲痛万分的知县大人耳中后,愤怒的知县便将张大军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派出家丁和衙役四处锁拿他去填命。

    无奈之下,他便逃到了莱州,到了这寒风寺当了和尚,取法号“悟智”。

    

第五百四十九章 皆有来由() 
    悟智到了寒风寺后,由于为人乖巧、脑子聪明,甚得主持方丈的喜爱。

    在寒风寺十余年来,悟智苦研佛法,终于从一个外来户转变成了主持方丈最为喜爱的徒弟。

    不过,对于悟智这个聪明绝顶,偶尔显得有些操切的弟子,老方丈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天天将他带在身边教导。

    让老方丈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他一贯教导悟智要淡泊静心,但这家伙为人操切的本性依然还是改变不了。

    今天王大人来访后,他不但插话算命,更由于后面的一些话给自己和方丈惹来了杀身之祸。

    王瑞用棋子摆出“昭昭大明”四个大字之后,便不再呆坐着,而是站起来远眺着莱州府城方向的山村。

    有些事情,如果不经历铁血风雨,又怎么会有一个民族的凤凰涅槃?王瑞已然打定决心。

    既便某些人是普通人,甚至是好人,但为了自己深爱的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