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昭大明 >

第304部分

昭昭大明-第304部分

小说: 昭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事情,如果不经历铁血风雨,又怎么会有一个民族的凤凰涅槃?王瑞已然打定决心。

    既便某些人是普通人,甚至是好人,但为了自己深爱的民族,王瑞也只能提前送他们去见昊天上帝。

    正在沉默间,悟智又唐突地开口说话了:“施主这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悟智师傅这是哪里话?本官当然是从北边来,要往莱州去。”王瑞因为自己的思路被他打断了,口气有些不耐烦。

    “非也!非也!”悟智浅笑着摇了摇头,一幅知晓天下万物的模样。

    “哦?”王瑞平时就最不喜欢这种装神弄鬼的人,因此便决定戏耍他一番:“悟智师傅这是要问某的来历和出身吧?本官不妨给你明说,我正是大明忠贞伯、征东将军、登州镇总兵王瑞。我的来历嘛,这登莱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也没啥需要藏着掖着的——辽东逃民。”

    “悟智,不得无礼!”老方丈担心王大人难堪,忍不住厉声喝斥这个不省心的徒弟。

    “这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台面上的事。王某就是不承认,也堵不住这天下悠悠之口。对吧?悟智师傅!”王瑞笑着摆了摆手。

    他还是前世的平等思维,对于悟智的这种冒昧问话并不太介意。

    “施主大度!你知道小僧问的不是这个来历。”悟智受了王大人这种大气的态度影响,说话越发大胆了。

    “哦?那就请小师傅说说。”王瑞有些诧异,难不成他还真知道自己这个穿越者的来历?

    “小僧也看不明白,只是知道施主定不是这大明朝的人,也不应该出现在此。或许,这就是施主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短短六七年时间创建出这天下第一强军的原因吧!”

    悟智仿佛是陷入了沉思之中,皱着眉头说道。

    悟智的话一说完,老方丈的脸色便立时变得一片惨白。他的嘴唇剧烈颤抖着,最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出口。

    吃惊的不只是老方丈一人,王大人甚至比他更惊恐。王瑞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山间寺庙里被人说破来历。

    不过,王瑞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控制着自己心头的震惊,淡淡地向老方丈合了一什道:“世间万物,皆有来由。沧海变幻,自有昊天安排!本官就此别过。”

    说完后,王瑞再也不看边上的悟智一眼,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山间的亭子此时突然沉静了下来,留下一老一少两个脸色惨白的和尚。

    老方丈看了看亭子外不远外密集林立着的军官和士兵,悲哀万分地顿足骂道:“孽障!孽障呀!看来老纳十年前就糊涂了,竟然收了你这个孽障为徒!”

    “师父!徒儿知错了,以后定不会再在人前妄言。还请师傅责罚则个!”悟智和尚此时已经明白自己闯下了大祸,赶紧拱身合什告罪。

    “哎,错了就是错了。有些错有机会改,有些错却只能犯一回。所以,你还是去佛祖面前告罪吧!”老方丈极度恐惧的心情已然恢复了平静。

    “师父!他、他们会……会杀了我们吗?”悟智嘴唇颤抖着,跪下去抱着老方丈的大腿哭泣了起来。

    老方丈任由他摇晃着自己的大腿,用力地转向寺庙大殿方向,老泪纵横地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但愿只死我们两个吧!”

    亭子外,众人看着神情凝重的王大人,没有人都敢轻易出声。

    “出发,你们都去指挥军队!张二,你留下。”王瑞只是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下达了命令。

    “大汉至上,效忠将军大人!”众人行了一个军礼,分头往山下而去。

    “主公,可有什么吩咐?”众人走远后,张二拱身请示道。

    “别紧张!亭子里两位和尚都是佛法精妙的大师,依本官看来,他们定可以先行拜谒佛祖!去,送送他们吧!”王瑞微笑着道。

    “是,主公!属下这就去超度两位大师!”张二再度拱了拱手,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军情司的,全部过来!”张二下令后,十多个军情司的特工立即赶了过来。

    “有军用纱布吗?”张二问道。众人纷纷点头确认。

    “现在,大家全部跟我一样,用纱布堵住自己的耳朵!要想这一生没有祸患、家人康全,全部给我照做!胆敢不认真执行的,就等着全家死绝吧!”张二恶狠狠地说道。

    “是,张主官!”特工们齐声回答后,众人开始纷纷扯出裹伤用的纱布,相互监督着将所有人的耳朵都堵得严严实实的。

    看着张二作出的安排,王瑞非常满意,转身对担任亲卫主官的尹大弟命令道:“你们也全部撤到百步之外吧!”

    亲卫撤走后,亭子边上除了王瑞外,留下的便只有一帮暂时聋了耳朵的军情司特工以及惴惴不安的两个和尚。

    张二拔出自己军情司主官标配的短手枪,大步走进了亭子内,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个和尚道:“不管你们说什么,我和外面的人都听不到。所以,你们什么都不要说,这样还可以保全寒风寺!我话不多说了,两位大师上路吧!”

    “军爷,饶命呀!我……”悟智还是忍不住出了声。

    不过,张二却没有等他再说下去,他果断地扣动了扳机,悟智随即惨叫着倒了下去。

    张二也不说话,又先后压入了两颗子弹,对着悟智的心脏和胸部各开了一枪。

    伸手探了探悟智的鼻息后,张二面带微笑地看着老方丈,开始不紧不慢地继续装填子弹。

    老方丈面色平静地看着这一切,甚至他还冲张二点了点头。

    很快,又是三声枪响……

    做完这一切后,张二快步走回王瑞面前,拱身报告道:“寒风寺因风大失火,烧毁了观云亭,方丈及悟智和尚不幸殉难。寺内其他僧人该当如何安置?还望主公示下!”

    “嗯,不错!至于其他人……,就到此为止吧!”王瑞点了点头,决意不做太多杀戮。

    “嗯,嗯!”张二点着头,面上却是一脸懵懂。

    原来这家伙还没有扯掉纱布!王瑞顿时明白了过来,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张二会意,扯掉自己耳朵上的纱布,问清了王瑞的命令后,他才过去将那帮“聋子特工”给解放了。

    当日下午,一万余“东江叛军”抵达莱州城外,随即于申时初发起总攻。

    陈松部采用了登州军惯用的攻城方式:压制城头……炸塌城墙……蜂拥而入。

    朱万年的精心布置和历史上存在过的顽强抵抗压根子就没有出现,陈松的打法完全出乎了这个时代军队的意外。

    在登州军强大的武力优势面前,什么众志成城什么同仇敌恺都变得非常虚空无力。由于各自武器的时代差,导致莱州守军根本就没有还手甚至是对敌的机会。

    仅仅用了一个时辰不到,陈松部便完全控制了整个莱州。知府朱万年口吐鲜血,在府衙大堂封印自缢身亡。

    第二日,对登州不友好的官吏士绅皆遭到抄家灭杀,屡计涉及五百余口。

    又一日,登州大军兵至莱州,一刻钟不到便“攻”进城内。陈松部随即退出莱州,于二十里外恢复番号待命。

    征东将军王瑞亲率大军进城,莱州光复。平时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被登州军以奸细的名义捕杀灭门,莱州城内秩序开始恢复。

    登州军训导司人员四处活动,向莱州人宣传了忠贞伯及登州军的仁义和威名。

    随即,各种放发粮食、物资的活动,在莱州城各处展开。配合着登州军的宣传,莱州老百姓开始对王瑞统率的登州军逐步有了认识和感情。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五百五十章 天天送银子() 
    莱州的这次变故虽然最后还是死了七、八百人,但王瑞却不在意。因为守城的兵士和百姓总共也不过死伤了一百多人。

    说到底,死的人绝大部分还是旧的官员士绅。而这些人恰恰是阻碍登州体系扩张的势力。

    在王瑞看来,为了大汉民族的新生,刮骨疗毒、挤掉脓疮,阵痛实在无法避免。

    所以,他也不得不铁血为之。至于以后的史书如何写自己,就留待后人评说吧。

    不过,莱州社会的秩序却很快恢复了过来。

    在登州军的强力管制下,以前的地主恶霸、鸡鸣犬盗之徒悉数被一扫而空,当地的社会出现了难得的清平秩序。

    由于登州军将一大半得自官员士绅家的钱粮物资分给了穷苦百姓,莱州城反而人人带笑,户户欢心。

    对于穷苦人而言,这个冬天他们意外地多了些粮食、衣物和用具,生活多多少少有了少许保障。

    个别有见识的人听到其他登州军治下的繁华富庶后,开始绘声绘色讲给邻居听,老百姓对未来的生活终于有了希望和憧憬。

    不过,对于如何处理朱万年的死,王瑞还是稍微伤了一下脑筋。

    要按王大人的脾气,真想把这家伙扔到城外的野坟岗喂狗。谁叫他丫的处处与登州军作对,动不动就上奏章弹劾自己呢?

    但是,他却不能这样任性行事。故且不说这样草率处理后,一定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辱骂愤怒,就是这莱州普通的老百姓,恐怕也不会轻易答应。

    据林思德回报,朱万年在莱州府的官声其实还颇为不错。老百姓对好些事不知情,都觉得朱万年是文化清正廉明的好官。

    所以,还得照顾到老百姓的感情。

    因此王大人下令,厚殓朱万年,为其修墓刻碑,并请了当地的一位老秀才为其撰文作传。登州军的这一系做法,得到了莱州府从读书人到凡夫走卒等各阶层老百姓的赞扬。

    在恢复莱州秩序的同时,王瑞吩咐林思德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个奏章,向朝廷禀明了剿灭孔有德部叛军的经过。

    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几个主要叛乱头领的脑袋,都被登州军腌制好后装进了柏木盒子里,一同送往京师报捷。

    而且王瑞还坚持他一贯的土豪作风,通过王承恩给崇祯皇帝送去了一封私信和十二万两白银。

    这日午间,崇祯帝正在勤勉地批复各种奏章,过了午时依然没有吃饭。

    虽然他已经做皇帝当政了四年,还有过固安、遵化那样的大捷,但是大明的国势依然在急剧下滑。

    全国各地特别是西北报上请求赈灾的奏章几乎天天都有,饥民杀官作乱的事更是时有发生。

    被登州军打得丢盔弃甲的满虏出其意料的竟然又来攻打大明。而关宁军也不争气,被满虏毁了不少兵堡不说,祖大寿还兵困大凌河城。

    好不容易抽调大军去增援吧,山东的抚标营东江军还在半路上作了乱,凭借着赫赫凶名攻陷了不少城池。

    不过,好在大明还有个忠贞伯。传令登州军追剿叛军一月多来,昨日总算传来了捷讯。

    按崇祯的意思,是要升一级封王瑞为太子太保、再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的。

    不过,朝中阁老们大多持反对意见,就连王瑞在朝中的强援温体仁和梁廷栋也并不赞同。

    原因除了王大人和登州军的崛起实在是太快了外,还因为这种官兵造反作乱的丑事实在上不得台面。朝中阁老都希望能够低调处理。

    “皇上,饭又热过一遍了!您还是吃点吧!”王承恩看着年少白发,一脸疲惫还在坚持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心疼得直皱眉。

    “放那里吧,我还不想吃。哎,大明都这样了,我这个做皇帝的那里还吃得下饭。”崇祯皇帝摇头叹息道。

    “陛下!陛下自登基以来勤勉国事,天下逐年太平,皇上切莫自责。”王承恩没想到崇祯说出这样的话来,吓得赶紧下跪相劝。

    “起来吧,王伴伴!不要动不动下跪。朕听说,忠贞伯的军中就禁止下跪,说是跪下跪去跪没了精气神!”崇祯皇帝抬手让王承恩起身,脸上难得的有了少许笑意。

    “谢皇上。”王承恩抹着眼泪站了起来,笑着道:“皇上,你说到忠贞伯,奴婢这里刚好有一封他送来的私信,千叮万嘱要奴婢亲自交给皇上。说是要给皇上送银子!”

    “又送银子来了?在哪里?”崇祯皇帝现在是一个铜板儿都要扳成两半儿用,各方面都在开口问他要银子,他实在是拮据得不行。

    一听王瑞有银子送来,他赶紧放下手中的毛笔,兴奋地抬起了头。

    “皇上,在这儿呢。”王承恩赶紧掏出怀里的私信递了过去。

    “好,好!朕看看。”崇祯开始手忙脚乱地拆开了信,恨不得马上就知道王瑞送来了多少银子。

    崇祯拿着王瑞的私信,越看越开心:“这个正武!还给朕来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