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再造伟大 >

第184部分

再造伟大-第184部分

小说: 再造伟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面对老战友却是喜形于色,无所顾忌,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次会议首先由一零二宣布了新的整军方案:为了适应以后大规模作战的具体需要,人民解放军将在军委之下成立方面军一级的作战指挥系统。具体计划是,所有野战集团军将分属于四个方面军统辖:

    第一方面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及装甲第一、第二军,总司令员林虎,总政治委员罗荣,参谋长刘亚飞;

    第二方面军辖第四、第六、第十集团军及装甲第三军,总司令员为刘之承,政委邓子平,参谋长李强;

    第三方面军辖第五、第九、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员彭玉怀,政委聂荣清,参谋长罗新国;

    第四方面军辖第七、第八、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员陈挺,政委谭东林,参谋长张招贤。

    此外,军委决定,在青岛组建解放军海军指挥部;在郑州组建解放军空军指挥部。

    还决定以徐向东为总司令员,组建预备方面军,统辖原东北、华北、中原各大解放区在内的所有二线兵团。同时决定,在新解放区内,组建三百个预备兵团。

    同时加大力度建设重要军事设施。原来的东北地区,继续加强和扩大军工建设,华北地区、中原各新解放区,新建空军基地三十六处,兵工厂十二所,大型军火库二百三十七个。

    随即一零三宣布了各大方面军具体的作战区域和任务:第二方面军集结于台州、扬州、滁州一线,将来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南京;第三方面军集结于黄梅、随州、荆门一线,直指大武汉;第四方面军屯于巢湖、庐江、岳西区域,随时准备过江后,直插敌后,割裂敌人各大集团之间的联系,第一方面军驻扎于济南、徐州、郑州等地,为作战的预备兵团,随时准备支援各处作战。

    对中央的部署,各大方面军的首脑自然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林虎脑子里就出现了几个大大的问号,自己的第一方面军应该说实力依然是最强的,怎么一下子成了预备队,南京轮不上打也就罢了,怎么武汉也没有份了,一零一到底怎么想的,难道认为自己所部征战多次,损失较重,不堪再战?当然,这是谁也不会相信的。林虎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时想不明白的事,也不着急去问,而是自己认真思考,争取想通其中的关节。

    紧接着,一零一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强调全军必须依照命令尽快行动,各级指挥员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到位,对中央的命令必须做到无条件服从。指出,中国革命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现在还不是欢庆胜利的时候,全军上下必须戒骄戒躁,团结一致的争取胜利。人民解放军必须打过长江,必须结束彻底消灭所有敢于反抗的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人绝不会让中国再次南北分裂。为此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同时,也着重指出,今后的斗争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敌人及其支持者一定会拼力反扑,挫折甚至是失败都是有可能的,希望全军指战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勇于面对硬仗、恶战、苦战的残酷考验,不动摇、下决心,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样重要的会议,仅仅开了一天时间,各级指挥员纷纷连夜离开,返回驻地。因为接下来的任务非常繁杂,部队的交接、换防,指挥机关的重新组建,各级指挥员的调整和任命,都是非常急迫的任务。虽然说现在是停战阶段,但是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切都显得那样紧急,分秒必争,时不我待,多一分准备,就多一份从容。机会和成功永远是有准备者的专利。

    青岛是我国北方一个优良港口,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国民党陆上军队的完全撤退,青岛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国民党驻青岛海军在济南战役结束后,虽然还驻扎于此,但已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解放军海路大军随时有可能攻击青岛。

    之所以没有立即命令海军撤退,老江是有考虑的,一是他认为共军不可能立即攻击青岛。毕竟共军海上力量有限。二是青岛还囤积着大量的战略物资,怎么可能一股脑的丢给共产党呢?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情,因此他强令驻青岛的海军司令刘胜华,务必坚守半个月,待物资强运结束才能撤退。

    解放军确实也没有迅速占领青岛的计划,原因很简单,只凭陆、空军的力量,还不足以顺利拿下青岛。解放军海军暂时还集结在大连、塘沽等地。塘沽港虽然位置重要,但是由于在华北作战时,封堵国民党军撤退路线,利用沉船阻塞了主航道,清理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耗时较多,所以在华北大战结束后,塘沽港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塘沽开始得到部分利用,驻扎了一支小型舰队。

    鉴于配合陆军攻占青岛这一紧迫任务,海军只能从大连调集兵力南下参战。此时济南大战已经接近尾声。这一次,解放军海军集结了最大兵力,舰队包括一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六艘护卫舰,其中巡洋舰是刚刚入役海军的“井冈山号”,另一艘同款的巡洋舰“延安号”驻守大连。十一艘舰只已经是海军能够调动的最多机动兵力。一切只为能够完整地拿下青岛,因为这里即将成为我军最大海军基地,对我海军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当舰艇编队浩浩荡荡逼近青岛港时,陆上我军一支部队也在向青岛进发,两路夹攻。国民党海军司令刘胜华心急如焚,虽然他的手里兵力并不弱,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艇等舰只足有大大小小二十几艘,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根本打不赢。别的不说,国军地面部队已经全部撤到江南,一败再败,士气低落,哪有心思作战。

    再说现在的共军海军已经是今非昔比,一万多吨的巡洋舰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这种情况下,与共军决战简直就是找死,根本没有任何胜算。所以,刘胜华一方面加快物资的转运速度,另一方面连电向南京告急,请求增援或立即撤退。同时命令部下所有军舰,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一旦接到命令,赶紧逃命。

    在国共即将展开济南谈判之前,刘胜华终于等来了救命的命令,老江当然不会看着几十艘军舰覆灭,除了撤退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不过让刘胜华感到不解的是,南京的命令里,除了撤退,竟然还强调不要破坏港口设施,这可不像江总统一贯的行事风格。

    要知道,在锦州、平津等城市即将丢失时,南京无一例外的命令驻守部队要彻底进行破坏,决不能资敌。当然,这样的命令很少被认真执行,一是守备部队一般只顾逃命,哪里来得及搞破坏;另一个就是慑于我军战前对蓄意进行破坏者的严厉警告,谁也不愿意堵死自己的最后一条生路。

    所以,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南京也从没有认真追究过。但是现在却是明确要求不许破坏,到底是什么意思?刘胜华想破脑袋也不得要领。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开溜才是最紧要的。

    随着国民党海军仓皇而逃,等我两路大军开到青岛时,几乎兵不血刃,顺利占领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随即,在这里解放军海军指挥部成立,从而取代大连成为我军最大的海军基地。

    (本章完)

第303章 渡江侦察记(一)() 
    第三百零八章渡江侦察记(一)

    丁龙现在已经是“鄱阳湖”号护卫舰的舰长。苏联29型“鹰”级护卫舰,尺寸是,85。7×8。4×2。9M,满载排水量为1266吨,主要舰载武器有3×100MM炮,4×37MM炮,3×双12。7MM机枪,3×450MM鱼雷,2条深弹投掷轨,可布设水雷24枚,最大航速32节。此款护卫舰,苏联建造的并不多,造成八艘后,原本不再建造,但是应中共的要求,紧急开工建造六艘,并且把现役中的一部分首先提供一批。

    虽然从性能上来说,“鄱阳湖”号并不算先进,火炮口径最大只有100毫米,但是也有机动性强、航速较快的优点,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中共海军来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装备了。为了培训更多的水兵和海军官兵,“鹰”级护卫舰上原来标准配备官兵八十六人,现在却达到了一百二十人,这样舰上官兵的生活条件就艰苦了许多。

    站在高大的舰桥上,注视着远处逐渐清晰的港口,丁龙百感交集。曾几何时,我军没有一艘现代化的军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如今,却迅速拥有了这么多优良的舰艇,从此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将出现一支强大的海军。

    虽然现在实力还非常弱小,虽然海军官兵大都是从陆军而来,虽然还极度缺乏大战经验,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一系列不足,但所有人都坚信,新生的人民海军就像当年在南昌、在广州飘扬的红旗,历经磨难、从无到有,任何的艰难困苦都挡不住革命不断前行的脚步。终有一天,新中国将拥有无比强大的海军,将是保卫祖国万里海疆的钢铁长城。

    经过两年多来的海军生涯,如今的丁龙面庞更加黝黑,但也更加精神了,说起来他也不到三十岁得年龄,正是年富强的时候,自从加入海军,他已经从原来的不适应、不情愿逐渐从心底喜欢上了这一新的军种。当初他是抱着坚决服从命令的心态来到海军,不过从心底还是喜欢留在老部队,毕竟大家在一起呆了那么多时间,彼此感情非常深厚,特别是像路胜、战机会有限,除去在渤海湾与敌人有过一场大的较量,更多时候,除了训练就是训练。

    这样的日子多少有些乏味,当然,丁龙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大仗、恶仗还在后面,别的不说,国民党海军实力依然强大,这正是今后他们努力的方向,只有彻底打败敌人的所有的力量,才能真正消除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所有幻想,才能真正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而他更明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的担子会更加繁重,敌人的残余势力要彻底清除,国家的海上安全要保卫。他更知道,一百多年来,西方列强就是从海上屡屡侵略中国,将中国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尽的屈辱强加在中国人身上,洗刷这一切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国家切实强大起来,强大到任何敌人都不敢侧目,强大到所有对手都不敢藐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不是靠别人给的,只有自身的努力和拼争换来的才是最真、最实的。中国虚弱了太久,太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一次华丽的转身!重振雄风,崛起于古老国度,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多少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最大梦想,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能在这样的叶轩、腾冲等原来一个班的战友,更是难以割舍。

    如今这些亲密的战友都在哪里呢?是不是像他一样也在思念?他隐约知道,路胜现在可是了不得,仗越打越好,职务一路提升。陆军在华北、中原等地接连告捷,规模越来越大,战果也越来越惊人。每每想到这些,除了为战友们感到骄傲,还多少有些遗憾。毕竟现在海军参时代为国家、为民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生无憾、人生足矣!

    青岛港几乎完整的被接收下来,这一局面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消息传到中央军委,除了欢喜之余,一零一也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忧虑,根据对老江的了解,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说是老江良心发现,刻意保留青岛的完整,这似乎不是最好的解释。毕竟老江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什么民生问题。

    老江从来都是从最纯粹的政治和军事方面考虑,想当年,悍然炸毁黄河大堤,置几千万民众于不顾,结果也没有挡住日军侵略的步伐,却导致几百万无辜的中国老百姓丧失家园,流离失所,大片良田顷刻间变成滔滔黄泛区,繁华的村镇瞬间荡然无存成为一片荒凉的泽国。这一切的变故都是老江一念之间,这是整个抗战期间,一个让人难以启齿的黑记录,尽管随着抗战的胜利,老江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峰,可是这个难以掩盖的真相依然在许多有良知的中国人心头永难磨灭。

    正因为如此,对老江的这一次反常表现,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这里面一定有文章,或许老江在酝酿一个大的阴谋。主席不自觉的摸出一支烟,拿起火柴,擦着,一团小小的火焰腾然跃起,主席的思绪已经深深的定格在某处……直到火焰燃烧到尽头,一股灼疼猛然传来,主席才慌忙扔掉火柴杆,再点一根,烟头发出一团亮光,深深吸一口,在烟雾升腾中,主席再次陷入深思……

    江兆虎的侦查小队已经渡过长江五天了。说起过江的经历很是轻松,国民党败军仓皇南逃,秩序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