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63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63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派出去的使者,不是没有回来,就是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报告说:殿下,根本就没有什么代田法。

    若是过去,刘进可能就被他们蒙蔽了。

    但这一次他多长了个心眼,派了宦官去跟踪。

    结果,回来的宦官告诉他——他派出去的使者,出了长安城,直奔茂陵,然后在茂陵花天酒地一番,就回来了……

    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岐山原。

    “臣大概知道了有一位能吏,善代田之法……”张越笑着道:“现在,臣将往治粟内史衙门,寻求桑内史的帮助……殿下若是有兴趣,不妨同去……”

    “桑弘羊?”刘进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在他的记忆里,他的认知中,他的成长过程中。

    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告诉他——桑弘羊是奸佞,是天字第一号大坏蛋。

    哪怕是大汉奸中行说、卫律、赵信加起来也没有桑弘羊一半坏。

    因为虽然这三个大汉奸帮着匈奴人与汉家为敌,但他们至少没有残害忠良,没有逼迫善良的百姓去买高价的盐铁商品,更没有指使大臣,当街叫卖,丧尽国家体统!

    总之,桑弘羊是个坏蛋。

    他比蛊惑纣王的费仲还要狡猾,比覆灭秦王朝的赵高李斯还要阴险。

    总之,穷尽一切词汇也不能描述他的罪恶与狠毒。

    是故,在过去,刘进一直避免与之接触,甚至抵触与他接触。

    不是厌恶,而是畏惧!

    答案很简单,如此邪恶而狡猾的一个人,万一接触了,被他算计了怎么办?

    现在,当张越提出要去见桑弘羊时,刘进不可避免的退缩了。

    张越看到他的神色,虽然猜不到为什么,但总归明白一些。

    毕竟,这天下士林,毁誉桑弘羊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几年。

    以至于桑弘羊的形象,都快跟样板戏里的汉奸挂钩了。

    然而,他真有那么坏吗?

    不见得吧!

    至少,在张越回溯的史料里,这桑弘羊可没有干过什么陷害他人,指鹿为马,乃至于放纵家人门客为非作歹的事情。

    就在去年,这个别人嘴里的奸佞,却亲手将自己的那个为非作歹,与卫皇后的亲侄子一起谋杀他人的侄子,送到了绞架上。

    更重要的是,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的表现。

    根据张越回溯的史料记载,当时这个奸佞已经官拜御史大夫,受命为辅政大臣,与上官桀、霍光、张安世平起平坐,共掌大权。

    但他在盐铁会议上,面对来自全国的反对者的诅咒谩骂,却心平气和的与他们一一交谈、解释。

    回答他们的疑惑,回应他们提出来的问题。

    整个过程,根本就不像一个封建社会执掌大权的重臣,所谓的奸佞。

    反倒是像后世西方议会政治中,那些回答质疑与质询的议员先生们。

    而且与议员先生们不同,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没有回避任何质疑,也没有掩盖任何问题。

    这样的人,居然能被黑成奸佞,比赵高李斯还恐怖的坏蛋?

    只能说……

    这个世界啊,嘴巴长在别人身上。

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 
大司农,秦称治粟内史,汉因之,先帝后元年更为大农,今上太初元年更为大司农。

    自秦以来国家经济就由司农与少府共同掌管。

    两者的职责和权力,也分的很清楚。

    大司农主管天下钱谷,供给国家日常开销,而少府则握山泽盐池之税,服务皇室,主持宫室、陵园工程的修建,顺便兼职武器制造。

    而如今的汉大司农衙门,更是一个庞大到让你窒息的恐怖官僚机构。

    它的能量,也超乎你的想象。

    张越回溯的史料就告诉他。

    就是这个可怕的机构,在支持和支撑着大汉帝国的战争机器的运转。

    尤其是桑弘羊主持大司农后,这个机构就承担了几乎大部分的战争经费的供给。

    汉书《食货志》之中就记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里,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司农。

    还说:汉连出兵三岁……费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盐铁之赋助之……

    昭帝时期的丞相张敞曾经上书昭帝说:昔者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足。

    虽然没有直接说,都是桑弘羊的功劳。

    但却也差不多等于承认桑弘羊和他的大司农系统的功绩。

    而当今天子更是天下闻名的散财童子。

    壮年之时,他东封泰山,北巡长城,勒兵十余万。

    一路上,到处撒钱。

    不仅仅免除所过郡县百姓当年的赋税,还大手大脚的赏赐地方百姓和官吏。

    仅仅是在元封元年,封禅泰山的路上,他就赏赐总计一百万匹布帛和数万万的五铢钱出去。

    而这些开支,统统是大司农掏钱买单。

    那么问题来了。

    大司农衙门是怎么在不加田税情况下,做到满足国家军费开支和皇帝到处撒钱的?(汉代的田税和口赋是分开的,前者归大司农,后者属于少府收入,而少府的钱就是皇帝的私房钱要拿去修宫室、帝陵的,基本上有进无出……)

    答案是宰肥羊!

    文景以来,由于执政的黄老学派政治家奉行清静无为的理念,主张小政府大社会,愿意给人民自由决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于是,天下工商业和手工业者迅速的兴盛和发展起来。

    訾产累计数万万的巨贾,几乎每一个郡都有那么几个。

    豪富的商贾们,如卓王孙、程郑婴,倾一地之人力,聚天下之财富,富比王侯。

    也有势力庞大的高利贷商人,横行于天下,驱使成千上万的狗腿子,到处放贷收账。

    但这些渣渣,却不肯交税,想尽办法,偷税漏税。

    文景之时,国家懒得管他们。

    任由他们逍遥快活。

    但,等到了今上即位,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后,情况就变了。

    执政者从压根就不关心百姓在家里面干什么(只要他们不犯法就好了)的黄老学派,变成了商贾的死敌,儒家和法家。

    于是,一道告缗令之下,亡魂无数。

    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富商豪强,瞬间灰飞烟灭。

    他们的财产、土地、生产资料,统统充公。

    钱粮充入国库,房屋土地,假与贫民。

    社会矛盾瞬间大大减少,国家收入猛增。

    虽然主持告缗的杨可如今已死,但,在当时负责分配抄没土地,假民公田的,正是如今的治粟内史桑弘羊。

    至今,桑弘羊统领的大司农衙门,依然在执行着‘假民公田’的政策。

    大司农衙门的名册里,也保留着数以百万亩的公田。

    此刻,张越就站在这大司农官邸的门口,抬头望着眼前的官衙,有些诧异。

    在他想来,这大司农衙门手握天下财帛,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不说衙门金碧辉煌,至少也得修的漂漂亮亮的吧。

    但结果……

    眼前的这个官邸,却显得有些破旧。

    虽然看上去很大,门口卫兵也多,但,衙门的围墙和大门,恐怕还比不上关中一个普通县衙的恢弘。

    刘进也是傻了眼。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里就是大司农衙门?”他问着左右。

    “殿下,此地就是大司农衙门!”左右都答道。

    刘进瞬间就沉下了脸。

    长安九卿官邸,他去过好几个。

    最奢华的当属在未央宫之中的少府衙门,那气势简直就是在脑门上写了一个字:壕。

    哪怕是九卿有司之中,职权和资源最少的大鸿胪衙门,也是朱门红墙,阁楼水榭连绵。

    大鸿胪甚至给自己和官衙的僚属们,专门耗资修了一个类似未央宫的凌室一样的地窖,专门存储冰块,以供盛夏消暑之用。

    但,现在他却发现,掌握了国家财富,被无数人抨击为‘奸佞贼子’‘祸乱国家’‘罪恶滔天’的大司农衙门,却俭朴的不像话。

    “桑内史生平最服平津献候……”有人小声的道:“所以,自任官以来,例行节俭……臣曾听闻,桑内史和其家人的衣物,都是桑夫人带着下仆养蚕抽丝纺织而得的……”

    “那你以前为何不与孤说……”刘进忽然转身盯着那个人。

    对方闻言,手脚战栗,拜道:“臣死罪!”

    刘进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无力的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怪此人,此人只是一个小角色,一个小喽啰。

    “起来吧……”他挥挥手,然后看向张越,道:“张侍中,我们一起去见一见桑内史吧!”

    “诺!”张越拱手拜道:“愿从君命!”

    …………………………………………………………

    大司农官衙之内,桑弘羊正在伏案处理一批公文。

    他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

    曾经连续整整一年,放弃休沐日,选择办公。

    正是这种疯狂的工作状态和超强的工作能力,使得他从元狩三年起,无论朝野政局如何变化,国家局势如何变幻。

    这大司农衙门,就是他的一言堂。

    哪怕是去年,因为他的侄子桑胜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与卫氏的子弟勾结,作奸犯科,甚至谋杀他人之事暴露后。

    天子虽然免了他的大司农职位,降级为治粟都尉。

    但,却没有任命新的大司农。

    换而言之,他虽然贬职,但地位和权力照旧。

    其实就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以至于,世人称呼他都不称桑都尉,而是称为桑内史。

    其官职治粟都尉,更是直接被人称为‘治粟内史’。

    桑弘羊正思考着如何处理面前的这些公文时,忽然他的一个亲信家臣轻轻走到他身边,道:“主公,皇长孙与侍中张子重在官邸门口请见!”

    桑弘羊闻言,先是一楞,然后就跟一个要去相亲的少年一般,激动的跳了起来:“快通知官衙各署,与我出迎!”

    皇长孙啊!

    这可是皇长孙!

    桑弘羊做梦都想要见一面,与之交谈的对象。

    可惜,一直不能如愿。

    如今对方自己送上门来了?

    太好了!

    桑弘羊有一肚子话想与对方说。

    大司农衙门的工作以及盐铁系统的事情,他都需要好好的向国家未来的至尊交个底。

    因为……

    大司农和盐铁转卖、平准均输系统决不能变动。

    一动就要出大问题!

    作为国家的钱袋子,桑弘羊太清楚,如今的汉室究竟有多么依赖盐铁收入和平准均输的商税。

    没有这些收入,光靠田税。

    汉室连俸禄都可能发不出去!

    可惜的是,太子和皇长孙,一直被谷梁学派包围。

    他想尽办法,也不能接触,更别提找个机会,好好谈谈心了。

    如今,皇长孙却亲自上门?

    这是天赐良机!

    至于那个什么侍中?

    或许比较重要……

    但比起皇长孙来,无疑就是路人甲乙丙丁,被桑弘羊直接过滤掉了。

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 
桑弘羊急急忙忙,带着官衙各署的正副手,走出官邸大门,来到在门口的张越一行面前,对着刘进就拜道:“臣治粟都尉桑弘羊,率大司农上下官佐,恭迎殿下……”

    刘进连忙上前,扶起桑弘羊,道:“桑都尉请起,诸卿请起……”

    张越则借着这个机会,打量起自己眼前的这个历史名人。

    桑弘羊大约差不多六十余岁,面色红润,脸型微胖,错非是须发皆已发白,恐怕张越根本想不到他已经六十好几了。

    作为执掌汉室财政大权,统筹规划天下经济格局的大臣。

    数十年来,他一直身居高位。

    这让他不由自主的培养起了一股子淡淡的威势。

    但此刻,在刘进面前,他却特意收敛身上的一切威势与权威,仿佛一个邻家老翁一样和善。

    这让张越心里面,有了些底气。

    “桑弘羊可以争取!”他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虽然不知道,天子的想法和意图究竟是什么?

    但毋庸置疑的,他的小命与前途,现在已经跟刘进捆绑在一起了。

    换言之,也基本上与太子据的沉浮捆绑在了一起。

    若巫蛊之祸依旧爆发,太子据gg。

    作为其长子,刘进的下场恐怕也好不到那里去。

    撑死了也就是一个临江哀王的结局。

    而临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