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180部分

我要做门阀-第180部分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资源和整个系统都在大司农手里。

    “若是如此的话……”桑钧压抑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则大司农上下无有异议!”

    他爹的信上,可是说了许多事情。

    毋庸置疑,张越提出的这个办法,也给大司农特别是桑弘羊一个全新的思路。

    这年头谁都知道,吃独食是遭人恨的。

    但大司农却不得不吃独食,概因为,当今的胃口太大了!

    而且脑洞也太大了!

    当今花钱,素来无计划、无预警、无征兆。

    就像当年,这位陛下从长安前往甘泉宫避暑,在甘泉山下见到许多列侯贵族们也在这皇室园林的山下建了避暑山庄。

    他就忽然下令,将甘泉宫的宫苑面积扩大三倍,拆除全部的贵族庄园,将整个甘泉山都变成皇室的地盘。

    大臣们能怎么办?

    只能拼命给他想办法筹钱。

    还有当年,这位陛下出去打猎,结果不小心踩到了农民伯伯的庄稼,被百姓追着骂了三条街。

    回来后就闷闷不乐,最后下令将上林苑的面积扩大一倍,好让他愉快的游猎。

    这又是天文数字的开支。

    但偏偏,没有人敢反对或者阻止!

    这几十年来,只有一个大臣可以阻止这位陛下随心所欲的乱花钱。

    那就是故尚书令、淮阴太守汲黯。

    可惜,这位老大人早已经故去二三十年了。

    于是,这大司农就成为了整个文官系统的靶子。

    不知道多少人咬牙切齿,想要搞死大司农和盐铁系统。

    若张越的这个计划可行,还不影响大司农本身的收入,甚至能够增加收入。

    那就赚大了!

    哪怕不行,也可以释放善意给天下人看:我桑弘羊不是真的想要吃独食啊!

    而这个计划,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张越这个首倡者,当然就是他这个主管了。

    若做出了成绩,桑钧未来甚至有机会拜为九卿!

    甚至可能接老父亲的班!

    单单只是这个刺激,就让桑钧无法把持,行动万分,工作积极性max。

    张越听着,也是放下心来,拉着桑钧的手,道:“此事多亏了桑令吏周旋、转圜,今后这新衙门的事务,也要拜托桑令吏多多费心……”

    “不敢……”桑钧立刻拜道:“下官只是恪守本分,为侍中和殿下效命!”

    “这个新机构,既然主要是管工商之事,就名曰工商署吧……”张越说道:“其具体职能与有司设置,待我从长安归来后,再与桑令吏商榷……”

    “诺!”桑钧点头道。

    “至于官吏……”张越笑着道:“却是要辛苦桑令吏,带百十个新人,教导和督促他们了……”

    这新丰公考的冗官问题,随着大司农那边的回复,迎刃而解。

    新的工商署只要架子搭起来,别说区区一百个官吏了,便是再多几倍也能轻松消化。

    毕竟,哪怕是汉室的经验,也证明了,最能消化和容纳官僚的,一直就是与工商、手工业相关的机构。

    你像汉少府,雇员数十万,庞大到几乎可以处理所有事物,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武装,简直就是个bug!

    况且,现在张越脑子里有着无数个赚钱的法子,正在跃跃欲试。

    “就让我以新丰为基点,试试看能不能在西元前,就将工商税收做到政府的第一大税收!”张越在心里想着。

    这看上去似乎有些难度?

    但其实不是太难。

    大司农靠着盐铁收入,都可以超越田税,成为仅次于算赋的第二大税源。

    当年杨可玩告缗的那几年,大司农的收入甚至倍于田税、算赋。

    当然,杨可那是杀鸡取卵……

    而作为穿越者,张越自是明白,并且清楚,国有企业是一个何等可怕的官僚机构!

    特别是,有桑弘羊带头玩盐铁官营和酒类官卖的情况下,他只需要开发出几种消耗巨大,利润不错的产品。

    分分钟就能在新丰养育出好几个强大的现金奶牛,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利润。

    而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的。

    假如有,那一定是钱还不够!

    想着这些事情,张越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南陵,去看一看两个多月前,他浸泡在水坑里的那些竹子了。

    算算时间,那些浸泡的竹子,差不多已经可以出水了。

    然后就可以尝试开始在西元前制造白纸,而且是质量极高的书籍用纸!

    甚至是轻薄的卫生纸!

    乃至于……奢侈品级的宣纸!

    这些可都是赚钱的买卖!

    且可以暂时垄断经营,独家售卖的商品!

    纸业的利润是如此大,所以,张越是打算将之作为自己的产业来经营的。

    毕竟,他也要花钱嘛,而且,支出很大!

    但可以双赢啊!

    譬如,将纸类商品放到官营商品目录中,由新丰工商署售卖……

    或者交给大司农去售卖……

    然后嫂嫂就只需要躺着数钱就好了!

第两百八十九节 毛诗南来() 
长安东宫,宫门缓缓大开,太子妃史氏率领着这小小的宫阙中的诸多妃嫔、皇孙,迎出宫门,走到一辆宫车前,纷纷稽首:“臣妾(儿子)恭迎夫君(父君)回宫……”

    刘据缓步走下宫车,望着自己的妃嫔子女们,道:“都起来吧……”

    此番出京,这位汉家太子在郁夷县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直至亲眼看到有雨水从天而降,滋润大地,他才放心回转长安。

    在郁夷这一个多月,他亲自坐镇在郁夷县衙,指挥调度,还不断从博望苑征调物资,总算将旱灾对郁夷百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可是,他的心情却怎么也好不起来。

    回想着在郁夷的见闻,这位帝国的储君,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众所周知,这位太子其实是已故的长平烈候卫青抚养、教育长大的——毕竟,当今天子壮年之时,不是在封禅、寻仙问道,就是走在封禅与寻仙问道的路上。

    父子两人一年到头,见面的时间可能还不足四五次。

    以至于,父子的感情,远不如卫青与天子的君臣之情。

    而这位储君自然受舅父卫青的影响极大。

    甥舅的性格,更是特别相似。

    都是同样的好好先生,都是同样的淳淳君子。

    但在现在,这位大汉太子心中仿佛有着一座火山正在暴怒的翻滚!

    以至于,他刚刚下车,竟没有同过去一样,下令给随行大臣、宾客赏赐,反而冷冷的下令:“诸卿随孤劳苦月余,皆赐告,予三日休假……”然后便在妃嫔、妻小的簇拥下,走进了那扇冷冰冰的宫门之内。

    望着那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合拢。

    百余名太子臣属、宾客,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

    这位家上,这位储君,看来……还是没有消气啊!

    “小毛公回信了没有?”人群中,江升拄着拐杖,问着左右的弟子。

    “回禀老师……”一个年轻的门徒趋前拜道:“毛先生在三日前回信了,说是已命贯公门徒延年公子前来长安!”

    “延年公子?”江升闻言,眉毛一扬,问道:“可是那位号为‘能兴我诗者,延年也’的延年公子?”

    毛诗学派,乃是汉家三大《诗经》流派之中最年轻,但人才最多的一个新兴学派。

    自老毛公毛亨先生于河间立君子馆授业开山以来,不知道多少天下英才,慕名往从。

    毛诗学派由是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小毛公手里,得到了已故的河间献王刘德的大力支持。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

    有钱就好办事,君子馆鼎盛之际,号称门徒一千八百,有贤达三十六人。

    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小毛公的关门弟子,如今毛诗学派的实际领袖贯长卿。

    贯长卿治《诗》据说极为严谨,其家学更是无比渊博。

    乃父贯高,曾治《春秋左氏传》,师从大名鼎鼎的贾谊贾长沙,为河间献王拜为博士,地位与小毛公是一样的。

    及长,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儒之子,就拜入乃父知己至交毛亨门下,专修毛诗一派。

    在这近二三十年,随着小毛公老迈,这位贯郎便实际主持起了毛诗学派和君子馆的事务。

    正是在他手里,毛诗学派在失去了河间献王这样的大金主后,发展速度却丝毫没有落下。

    二十年间,教育出无数精英名士。

    甚至有门徒已经官至两千石,拜为一方太守,牧养一郡之民!

    是故,汉家儒生将这位贯长卿尊称为‘河间贯翁’以示尊重。

    而这位贯翁治学严谨,授徒数十年,据说从来不苟言笑,无论门徒弟子成就如何,一直都是不动声色。

    直至五年前,一个从齐国而来的年轻人,拜入这位贯翁门下。

    一入门,被得到了这位贯翁的重视,更被收为关门弟子,视为衣钵传人,更曾公开赞誉说:“能兴吾诗者,延年公子也!”

    由是,这位延年公子名动天下,被钦点为毛诗学派下一代的精神领袖。

    如今,这位小毛公的徒孙,毛诗学派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居然破除了毛诗学派连续三代‘不仕’的传统,毅然进入长安。

    他想干什么?

    江升握紧了手里的几杖,脸色有些难堪。

    本只想找个盟友,来打压一下那个张子重和公羊学派。

    他可从未想过要引狼入室啊!

    江升很清楚,论起治学,他不是顶尖的。

    在学术上,成就比他大的,比他高的,当世还有好几位。

    甚至就连当年的那位谷梁学派的耻辱博士狄山在学术上的造诣也比他高许多。

    更别提董仲舒、毛苌这样的顶尖学阀,以一己之力,将一个学派带到巅峰的超级鸿儒了!

    如今,毛苌先生虽然垂垂老矣,早过古稀之年,据说口齿俱掉,连走路都走不动了。

    但……

    若是太子有诏,朝廷派出安车蒲轮,天子使使亲迎之,江升知道,哪怕下一秒就要咽气,这位小毛公爬也会爬到长安来!

    当年,建元新政时,鲁申公九十好几了,还不是一样不顾旅途劳顿,不远数千里而至长安。

    孔子周游列国,终不得用,这在所以儒生心里都投下了一片巨大的阴影和恐惧。

    所以作为夫子的徒子徒孙们,自诩为儒家正统的各个学派的巨头们,没有一个可以抗拒天子的召唤和辅佐储君的诱、惑。

    这不止是每一个儒生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儒生的理想,辅佐君王,治平天下,教化世人!

    只要他是儒生,就无法拒绝这从内心发出来的呼声与灵魂中的召唤!

    “却是我失策了……”江升拄着拐杖,面向北方。

    他原以为,毛诗学派从老毛公毛亨先生开始,就已经足足三代传人选择了专心治学,不理俗物,大约对于政治和执政没有什么野心。

    现在看来嘛……

    人家的野心,大大的!

    一出手,就将自家的下一代传人,下一代的领袖,派来长安。

    若能打开局面,贯长卿和毛苌还能安坐河间?

    君子馆怕不也得搬到博望苑了!

    若君子馆迁至博望苑,谷梁君子何处栖?

    而偏偏,对方是自己邀请来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江升在心里想着,旋即,他就摇了摇头。

    他看向新丰方向,那位张子重也非什么易与之辈。

    这解延年虽然说的很厉害……

    但恐怕也打不过对方!

    若是这样的话……

    “两虎相争,吾或可收渔翁之利!”江升嘴角溢出一丝笑容。

    毛诗学派的下代传人入京,必定会携带着毛诗学派的一些底蕴和依凭来此。

    若果真如此,说不定还能一窥这个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赵国的儒门分支的力量。

    ……………………………………

    蒲坂塞,如今依旧默默无闻,但在汉室被极为重视的要塞。

    盖因为,自函谷东迁,关中就失去了最坚固的东方屏障。

    为了弥补,自元封以来,汉室便在华阴东北的旧晋国桃林塞基础上重建了新的桃林塞,以扼守关中与雒阳之间的交通咽喉,拱卫长安。

    而为了拱卫桃林塞,便在大河北岸修建了这座蒲坂塞,以掩护和支应桃林塞的侧翼安全,同时阻隔来自黄河南岸的敌人突袭关中。

    这个要塞系统,将会在未来两三百年间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在八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