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345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45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人,不要太贪心,他们终究要为你犯下的大错而付出代价。”

    徐还握紧了拳头,给出了一个王者最大的宽容。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徐庆知道已经是极限,徐还没有赶尽杀绝,给自己留下个幼子香火已算是仁至义尽,还能奢求什么?

    “好,不过别指望我会谢你。”

    徐庆傲然道:“成王败寇,没什么好后悔的,论阴谋伎俩,我们都不会你的对手,就连鄂国公也远远不如

    可怜他到死都一片赤诚,却一直被人利用”

    徐还听的明白,徐庆言下之意指责的正是自己,或许他一直将自己视为谋害岳飞的凶手吧!

    “狼子野心,假装仁义有用吗?”

    徐庆冷笑一声:“说到底,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过是一丘之貉罢了!”

    “休得胡言。”

    虞允文已经听不下去,立即挥手命侍卫将徐庆拖了出去,帐外刀斧手早已准备好,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整个过程里,徐还一言不发,甚至连眼睛都不曾眨一下,只是一动不动沉默着。

    王翰也直接被拖了出去,没有半句审问,也没有丝毫利用的价值,所以下场是注定的。

    两人的首级很快便悬挂在旗杆上以儆效尤,让人知道谋害高阳王的下场,两个将领,两个家族,以及相关追随的重要将领全都被立即斩首。

    首级立即被传视整个军营,三军为之震动,继而天下震动。

    徐还这才放下茶杯,最终看向“罪魁祸首”,此案始作俑者,好似也最为该死的岳翻身上。

    适才,处斩的罪人之中没有他。

    到对是岳飞的亲弟弟,处置终究有所区别。

第六九三章死不足惜() 
“岳翻,你我何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沉吟许久,徐还开口问道,他心中确确实实有这样一个疑问。

    徐岳两家交情匪浅,当年洞庭湖之乱,自己救过岳翻的性命,在岳飞遇害一事上也算多有相助。

    更重要的是岳家小女安娘与徐承嗣有婚约,两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岳翻何至于要谋害自己呢?

    “你说呢?”

    岳翻冷笑道:“时至今日,也无外人,还有必要惺惺作态吗?”

    “惺惺作态?是啊,我有那个必要吗?”徐还冷笑一声,有些苦涩。

    “难道不是吗?”

    岳翻不屑道:“你一早就有不臣之心,这些年说是为国南北征战,实际不过是积蓄实力,满足你自己的狼子野心罢了!”

    徐还没有回答,这种话解释不清楚,也没必要多说什么。

    野心从来没必要掩饰,自己这些年来确确实实抵御外敌,解救百姓,守卫华夏山河,这都是事实,足以问心无愧。

    “因为忌惮我兄长,所以明为救援,实为谋害。”岳翻不依不饶,再度提出更为严厉的指控。

    徐还心口好像被猛击一拳,这件事无疑是他最大的痛楚。

    “就是在这襄汉之地,你名为劝说,让我兄长不要接受十二道诏命,驻军在外,不奉皇命,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听到岳翻这般说法,张宪甚是不解,再也无法沉默:“鄂国公回临安会遭奸人构陷,众所周知,王爷一片好意,怎就被你说的这般不堪?”

    “哼,有什么区别?兄长若是不回,焉知他会不会联手临安,以抗旨不尊的罪名谋害吾兄?当然了,在此之前,他应该会先要求兄长归附于他,但以兄长之忠义,岂会苟同?所以有区别吗?”

    张宪反驳道:“胡说,你兄弟二人回临安下狱,王爷与长公主多方营救,别的不说你怎么活着从风波亭出来的?”

    “可是兄长死在了风波亭,倘若他真想救人,怎会有那片刻延误,让兄长被奸人谋害?”岳翻指着徐还,厉声质问,这是他对徐还所有仇恨的起点。

    张宪道:“此乃巧合,王爷与我等一样痛心疾首,为之遗憾。”

    “当真是巧合吗?你让他自己说!”岳翻指着徐还,怒吼质问。

    徐还心头再次被猛击一拳,岳飞之死乃裴元衍自作主张,可又能怎样呢?

    那是自己的属下,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大业,所以这笔账记在自己头上似乎并不为过,似乎也无可辩驳。

    众多都目光灼灼地看向徐还,想知道此事的真相。

    沉默良久,徐还开口道:“岳翻,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告诉你,本王可以对天发誓,从未想过谋害岳飞大哥。

    无论他是否能为我所用,他都是英雄,值得敬重,岂会谋害于他?无论风波亭之憾是天意还是人祸,都绝非我之本意。”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极限,徐还不能承认,也没道理承认。却也不能直接出卖裴元衍,那是自己的忠诚属下,在真假公主一案中不惜性命质问上皇何在,忠勇可嘉。

    张宪的灼灼目光渐渐释然,放松下来,他听懂了其中意味,也相信徐还所言。

    不管怎么说,岳飞之死罪魁祸首始终是临安朝廷。站在徐还的立场上,袖手旁观,坐视甚至刻意而为让岳飞死去,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争夺天下,定鼎江山,用些许不怎么光彩的手段丝毫不足为奇,只要不是迂腐之辈,完全可以理解。

    而且

    张宪相信徐还的为人,刻意制造时间误差坐实岳飞被害,并非他的本意,否则徐还本人和柔福帝姬也不会那般费神费力营救,那些行为远远超出了摆姿态的范畴。

    更大可能是高阳王府臣属私下为之,到了一定地步,总免不了属下揣摩上意,自以为是地投其所好,或主动办一些“脏事”。这也真是徐还沉默,不便明言的原因所在。

    张宪释然了,岳翻却仍旧固执,只是连连冷笑。

    “信誓旦旦也没用,你和临安金銮殿上那位,终究是一丘之貉,都是谋害兄长的凶手。千不该,万不该,兄长不该打造一支百战不殆的兵马,让人惦记。”

    “你若仍旧这般认为,我亦无可奈何。”

    徐还淡淡道:“岳家军是鹏举兄一生的心血与骄傲,你应该好生珍视,完成令兄遗愿,不该如此折腾的。”

    “哼,成者王侯败者寇,没什么好说的,要杀要剐,随你处置,我岳翻绝不皱一下眉头。”

    “你死不足惜。”

    徐还没有丝毫客气:“可是你想过令兄的身后名吗?想过你岳家忠义将门之风吗?岳云、岳雷兄弟几个又该如何自处?将来安娘又该如何嫁于我儿?”

    岳翻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孩子们不知道,你若真尊重我兄长,就莫要连累他们。”

    “这时候知道心疼他们了?”

    徐还冷笑一声,叹道:“罢了,你自行了断吧,本王会告诉天下人,徐庆谋逆叛乱,你岳翻及时发现,奋力阻拦,不幸战死沙场。

    鹏举兄的一世英名,你岳家的将门之名都会保全,婚约不变,安娘仍旧会嫁于我儿。岳云伤愈后,身体不适,就让他做个富贵闲人吧!岳雷本王会好好培养,争取让他继承鹏举兄的衣钵,不坠岳家名声。”

    听到这番回答,岳翻久久无语,徐还此举,绝对称的上仁至义尽。当然了,并不纯粹,其中也有不少出于政局和人心的考量。

    “我可以再见云儿一面吗?”

    “如果你想害死他,可以见。”

    “你”

    “你让仇恨蒙蔽了眼睛,难道还要害了孩子们?上路吧!”

    徐还反问一声,挥手示意,虞允文将刀柄递了过去。

    岳翻有些不舍,有些不甘,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颤抖着伸手握住了刀柄。

    也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猛然抽出刀刃。

    长刀横颈,血溅三尺。

    绍兴八年冬月,襄汉变故,岳翻自刎而死。

第六九四章缓兵之策() 
日上三竿的时候,骤然而起的汉水之乱已经彻底结束。

    数十颗血淋淋的人头高悬在辕门口,还有不少中层将校被捉拿下狱。

    士兵们得到的消息是徐庆伙同王翰等人作乱,意图谋害高阳王,甚至进犯洛阳,对太上皇不利。

    岳翻死了,却是护驾力战身亡的说辞对外公布的。徐还这么做,不是为了岳翻,而是为了岳飞的身后名,以及对岳家军余部的安抚。

    经此一事,大刀阔斧改编岳家军是必然的,再也不会有阻力。但如果岳翻以谋反之罪被论处,即便是事实,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与抵触。

    杀一人而失一军之心,得不偿失,也会被外人看了笑话。

    这是最好的结果,岳家的晚辈不会知晓他们叔父的罪行,该有的荣誉和地位依旧享有,高阳王府与岳家的联姻仍旧有效,襄汉与洛阳从此铁板一块。

    到了徐还如今的地步,凡事必须从权谋和政治的地步考量。然而襄汉的事情好处置,天下事却犯难了。

    岳翻与徐庆谋反,摆明了是临安有人怂恿之故,证据已经手中,只是效力有限。但从临安来的飞禽传书,足以两下印证。

    对方已经出手,且是如此狠辣之举,险些酿成大祸,自然也就再无忍让的理由。恰逢蜀中与襄汉大熟,粮草充足,实力强盛,自然也是时候动兵了。

    不过动兵乃是大事,尤其是针对的还是有正统之名的临安朝廷,绝对不可以草率行事,必须格外谨慎。

    至少在徐还回洛阳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可消息一旦泄露,临安必定有所警觉防备,再动兵就失了先机。

    所以,必须拖延时间,行缓兵之策。

    于是乎,外界得到消息,高阳郡王在前一晚的兵乱中受了轻伤。

    众目睽睽之下,徐还公开露面,表示没有大碍,从而安定人心。但略微苍白的神色确实像是受伤所致,而且返程没有骑马,而是乘坐马车返回洛阳,更加辅佐了受伤之事。

    徐还走的仓促,但襄汉仍旧有些凌乱,需要有人主理。尤其是岳家军的彻底改编,以及接下来的出兵事宜。

    思来想去,徐还对张宪委以重任,以太上皇的名义将其任命为荆湖路宣抚使,统领襄汉、荆湖兵马。

    虞允文留下,与苏泽一起为左右将军,辅佐张宪。当然了,也有制衡意味在其中。

    对于这个安排,张宪不仅没有丝毫方案,甚至还有些许受宠若惊,甚至有些意外。

    岳翻和徐庆谋反,徐还对岳家军将领必然心生猜忌,那日自己算是选择得当,表明态度,及时护驾,立下汗马功劳。

    但这并不代表徐还对自己信任,维持原状略有封赏已经很好,却万万没想到会委以重任。

    “维纲啊,不要有其他心思,你的才能与忠勇本王心中有数。你长期在襄汉领兵,对此间剧情最为熟悉,昔年洞庭湖平叛,你也有参与,对水军作战也颇有心得。试问,荆湖统兵有谁人能比你更合适?”

    张宪道:“多谢王爷信任,可是”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必在意,本王相信你的为人和忠义,也相信你明白是非大义,懂得大局为重。”

    徐还悠悠道:“鹏举兄之事,本王确有抱憾之处,但请你相信,那绝非我本意。岳家上下,部属故旧本王都会妥帖关照的。”

    “王爷高义,末将明白。”话说道了这份上,张宪还能说什么。

    徐还对他的信任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不领情,再有二心,那可就真是猪狗不如,无地自容了。

    至于虞允文和苏泽,那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是担心自己一家独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彼此心照不宣就好。

    “彬甫和苏泽会留下协助,他们都还年轻,你好生替本王教导,早日让他们独当一面。”

    “是!”

    虞允文是徐还心腹,就此留下不足为奇。苏泽则是遗憾之余的惊喜,毕竟岳翻与徐庆之乱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

    事后也已查明二人有私下招兵买马的举动,自己竟然毫无察觉,无疑是失职。自己厌恶发放粮草,在一定程度也是激化二人叛乱的导火索。

    所以怎么看他都是有责任的,不过好在那晚护驾及时,加上襄汉如今微妙的局面,正是用人之际,可以说是功过相抵,甚至可以说另有重用。

    没能回到王府中枢之地,却在外名正言顺领掌一支兵马,对自己,对家族都有莫大的益处。

    不过岳翻之死也让苏泽看明白一个道理,在徐还麾下领兵,千万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会死的很惨。

    除了安排驻军统领人选,临走之前徐还另一件要紧事是去探望岳云,这孩子自打遇刺之后,身体一直不好。

    探望本就在此次行程安排之中,加上岳翻之死,对少年人的心理冲击必然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