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304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04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见王爷。”

    张宪也及时率领诸将前来拜会徐还。

    “诸位免礼。”

    “王爷此来”

    “先不要说其他的,带本王去灵堂,祭拜鹏举兄之后再说。”

    “是!”

    徐还在张宪的引导下,在岳家军将士的注视下,匆匆赶赴襄阳城中的灵堂。

    一片缟素,空有灵位,并无棺木。

    徐还在灵前停下,凝望着写着岳飞名字的牌位呆呆出神,好一会之后突然一撩袍服,双膝着地,跪在在灵前俯身拜下。

    见此一幕,岳云、张宪,甚至包括司马靖,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讶,心头一震。

    徐还是谁?

    驸马,高阳郡王。

    以他的身份,名义上,如今整个天下当得起他跪拜的只有皇帝赵构一人。而在大宋,面君之时甚少有跪拜之礼。

    况且徐还比岳飞的身份地位更高,以上拜下,着实出乎意料,也可谓是非凡礼遇。

    “王爷不可!”

    岳云虽然年轻,但还算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匆忙上前劝阻。

    “并无不可。”

    徐还摆摆手:“令尊乃是大宋忠烈,英雄豪杰,当受天下崇敬,万世敬仰,谁的礼都当得起。”

    说罢,徐还再度躬身下拜,极为郑重。

    此情此情,众人看在眼里,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感动,岳家军将士看待徐还的眼神多了几分敬重和信任。

    朝廷苛待冤枉他们的主帅,但是高阳郡王却崇敬有加,而且积极奔走营救,这份恩情让他们感动,也铭记在心。

    岳云已然热泪盈眶,张宪则轻轻点头,然后跟着徐还的节奏跪了下去。灵堂之外,所有人齐刷刷跪倒一片。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当年楚州城下,徐还以驸马之尊跪拜阵亡的守将赵立。

    跪天跪地跪英雄,如此方是男儿本色,情深义重。

    当年楚州一跪,天下拜服,徐还从此崛起,成为大宋战神;今日襄阳一跪,岳家军敬佩崇敬,感恩戴德。

    但前后两次,徐还都不是虚伪做作,而是至情至性,也正是因此赢得了诚心归附。

    祭拜凭吊之后,徐还起身说道:“你们放心,朝廷已经着张相公重新调查审理,本王也会据实作保襄阳情形,尽快还鹏举兄清白。”

    “谢王爷。”

    “分内之事,何须客气?”

    徐还摆摆手:“鹏举兄这般忠良蒙冤遇害实在让人痛心,不能就这么算了,他的功绩和气节也不能被人遗忘。

    稍后本王会奏请朝廷,然后亲自主持为鹏举兄建祠立庙,让他世世代代享后人敬仰祭拜。”

    “多谢王爷!”

    岳云闻言,再度俯身拜倒,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一介武将,能够建祠立庙实非一般待遇,岳飞若能有此待遇,也算是殊荣,在天之灵亦会欣慰。

    然而唯有徐还自己知道,后世岳王庙、关帝庙众多,自古的武将中岳飞与关羽,超然存在,并非没有道理。

    岳云道:“王爷家父含冤而死,沉冤昭雪理所应当,可谋害家父的凶手”

    “我理解你的心情,万俟楔已死,罗汝楫必然也不会好过,但其他人”

    徐还没有说下去,赵构在书生伏阙那日已然洗白,至于秦桧,也是断然不会牵连进去的。

    “暂且忍耐,终有一日,令尊的公道都一丝不差地讨回来的。”

    岳云点点头:“我知道其他就罢了,但金贼听闻金贼韩昉三翻四次扬言,家父不似,和谈不成”

    “那是金贼畏惧令尊,战场上打不过,背地里暗中谋害。此乃不共戴天之仇,终究是要报的。”

    徐还安慰道:“你且好好保重身体,尽快成长,来日在沙场上亲自为令尊报仇。”

    “是!”

    “王爷,有件事”

    张宪刚要张口,徐还便摆手道:“张统制,其他事切莫着急,当务之急是尽快还鹏举兄清白。

    那么襄阳情况本王需得稍作调查,然后奏报朝廷,亲自作保此中多少需要一些配合,还请协助。”

    “是!”

    张宪点点头,但眼中不免有些许狐疑,徐还当真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吗?即便知道,故意避谈又是何缘故呢?

    难道徐还无意染指襄阳,还是另有打算?抑或是等岳云和自己主动?一时间张宪也有些拿捏不准。

    如今这个局面,岳家军已经没有更多选择,不愿苟同与昏庸肮脏的朝廷,另择明主就是必然之举。

    除了徐还还有别的选择吗?

    且不说徐还本人亲自来了襄阳,就是往日里朝廷已经断了对襄阳的粮草供应,所有补给均来自于蜀中,那可是徐还的钱粮大本营。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徐还事实上掌握了岳家军的补给命脉。今日在灵前一跪,更是让岳家军上下心悦臣服。

    张宪相信徐还并非表面做戏,毕竟从最早的苏泽到访阻拦岳飞回朝开始,徐还做的太多,压根做不得假。

    也许徐还也是有心避嫌,或者在等候什么时机吗?

    几日之后,答案终于出现了。

第六一一章儿女亲事() 
高阳郡王世子徐承嗣与岳飞之女岳安娘早有婚约!

    消息传出,临安哗然,天下为之震惊。

    岳飞新丧,女儿定亲,这未免有些

    众人质疑之时,岳夫人立即出面澄清事实,原来自那日被营救到了公主府,便有眉目。

    柔福帝姬当时一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便已有此意,二人商量之下,本欲等岳飞脱罪,徐还知悉之后正式定亲。

    徐还这边想法不谋而合,主动传讯提及此事,可惜岳飞亡故,但这桩婚事终究还是定了下来。

    李氏是明白人,她知道夫君即便得到平反,岳家的处境也会很艰难,需得有个靠山。

    难得徐还与柔福帝姬都有此意,两个孩子年岁相仿,两小无猜,自然乐见其成。

    至于这背后涉及到了军政问题,李氏也隐隐明白,岳云终究年少,难当大局,需要有个倚靠。

    而岳家军归附,对徐还而言也是乐见其成之事,两家就此成为姻亲,互相有好处。

    消息传开之时,临安上下恍然大悟。

    难怪高阳郡王和长公主愿意在岳飞一事上不惜代价,全力营救,原来竟是这样的缘故。

    不过有心之人发现,两家定亲正是岳飞入狱之初,这时候长公主不计岳家窘境,无条件信任,也让人钦佩。

    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这桩婚约背后的关系。

    岳飞死了,但是岳云还在,岳家军还有小半兵马,实力与影响犹在。尤其是在中原地区,岳家军不仅熟悉山川地理,战法娴熟,还有很多的民心基础。

    成婚之后,徐、岳两家合二为一,群龙无首的岳家军何去何从显而易见。

    突然之间,岳飞事件徐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西军本就战力无比强大,如今在加上岳家军助力,实力更上一层楼,潼关之外,襄汉关洛之地也纳入了徐还的势力范围。

    大宋半壁江山就这么落在徐还手里,让临安的某些人如坐针毡。

    赵构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难受的厉害。

    曾有某些片刻,他有过后悔,也许不该那么猜忌逼迫岳飞,否则或许不至于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真是可惜,襄汉没能握在手中,反而便宜了徐还。

    现在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整件事好像徐还是“有意而为之”,神乎其神地掌握了整件事的节奏的,抓住了所有的机会,运气方面也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此时此刻,赵构甚至在想,如果岳飞没死,或许会是更好的结局,可惜偏偏书生们的去晚了风波亭

    “官家,说是遗憾不巧,但也可以是蓄意为之。”

    “会之言下之意?”

    “大理寺外围的禁卫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了,对方既然如此精准,可谓是算无遗策,怎会有此等失误?”

    秦桧道:“再观后来长公主出面时机可谓是一环套一环,极为精准。所以恐怕岳飞之死也在算计之中,而且是借刀杀人。”

    “如此说来,你朕都被人利用了?”赵构后知后觉,慢慢回过神来。

    秦桧低声道:“想来八九不离十,有些人得到好处,还把脏水扣在了官我等头上。”

    “哼!”

    赵构冷哼一声,心中自然怒意翻腾。

    岳飞一案,虽说他已经成功从中摘出来了,但伏阙皇城到底发生了,皇帝威严与名誉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一个忠臣蒙冤到那个地步,他这个皇帝若说全不知情,实在说不过去。

    更何况,召岳飞回来的那十二道金牌是他圣旨签发,有些注定躲不过,朝野上下因此人心惶惶,已经有不少臣子感到失望,离心离德。

    “官家,事已至此,恐怕留不得了。”

    “什么?”

    听到秦桧的小声提醒,赵构不由微微错愕。

    “官家,当初放虎归山,以至于养虎遗患,好不容易老虎出山,岂能让他就这么回去了?”

    “”

    赵构一沉沉默,站在远处的蓝圭则是微微一震,下意识竖起了耳朵。

    秦桧道:“这一遭若再纵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官家三思。”

    “有把握吗?”

    赵构动了动嘴,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动心了。

    “或可一试,若徐还死在襄阳,局面就完全变了。”

    赵构想了想,低声道:“千万小心,不可留下把柄。”

    “是!”

    秦桧点头称是,续道:“除此之外,臣打算再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张浚从闽地回来了,错过了岳飞案的大半过程。

    当初他请朝廷慎重审理的奏疏被无视了,结果一回来,岳飞死了,然后将收拾烂摊子的事一股脑全交给他。

    昔日并肩作战的袍泽,国家忠良含冤而死,为其沉冤昭雪是必须的。张浚接手之后,立即展开审理,各种疑点都被挖了出来。

    徐还从襄阳发来的所谓的调查报告,证实岳云与张宪并未谋反,至于当初指摘岳飞的那些莫须有罪名,也都全经不起推敲,查无实据。

    万俟楔成为冤枉忠良的罪魁祸首,已经被书生们打死,朝廷下令将其鞭尸,甚至是挫骨扬灰。至于家眷,全都发配烟瘴之地。

    罗汝楫自然也罪责难逃,听到万俟楔的处置结果时,这家伙只是在州府自尽。至于是畏罪自杀,还是被自杀就不得而知了。

    奸佞小人罪有应得,没有人同情。

    首告岳飞谋反的王贵、王俊本认定是诬告,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只能是诬告。

    王贵对此默然无语,他恼恨自己当初的软弱,一念之差害死了岳飞,也害了自己,落到如今局面实属活该,也没什么好说的。

    王俊一度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说好只要举告岳飞就升官发财吗?

    怎么转眼间

    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不是官家和秦相公的意思吗?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按照诬告反坐的规矩,谋逆叛国的罪名自然落到了他们头上。张浚大概知悉情况,以军功为名,对王贵网开一面,只是流放。

    王俊则是死罪难逃,闻听判决,王俊两腿筛糠般抖个不停,在狱中大声疾呼,希望秦相公救命。

    秦桧自然不会听到,也不会搭理,他这会正在去见岳翻的路上,准备挖坑埋种

第六一二章怀疑的种子() 
见到秦桧的,岳翻怒目圆睁,咬牙切齿,眼睛里全是愤恨与杀意。

    自己兄弟的牢狱之灾是怎么来的?兄长又是怎么含冤而死的?

    全都是拜眼前这位奸佞老贼所赐,岂能不恨?

    “岳翻,委屈你了。”

    “哼,用不着惺惺作态,猫哭耗子假慈悲。”

    面对岳翻的不友好,秦桧丝毫不恼怒,笑道:“老夫是奉圣谕前来探望,即便尊驾不愿领老夫的情,官家的关怀总不会拒绝吧?”

    岳翻清楚赵构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已然毫无好感,甚至可以说心生怨怼与恨意,但到底君臣有别。

    且赵构已经成功摘出洗白,并且为岳飞翻案,这等时候他不能不领情,更不能大逆不道,至少不能被抓到把柄。

    “多谢官家厚爱。”

    “这就对了嘛!”

    秦桧笑道:“岳将军遇害风波亭,实属遗憾。”

    “是吗?家兄遇害,某些人不是拍手称快吗?”

    “有吗?万俟楔和罗汝楫都已经罪有应得,还请岳翻将军早日释怀。”

    “他们会不会是替罪羔羊,背后有无他人指使呢?”

    岳翻反问道:“却不知朝廷调查与否?其实也不用调查,秦相公总揽朝局,洞见高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