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45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45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过了黄河之后,她突然傻眼了。

    徐还竟然没有迎接,新郎官压根就没在。

    就连那五万大军,也不见了踪影,黄河边压根就是一座虚张声势的空营。

    “折将军,徐郎人在何处?”

    “夫人见谅,恕末将不能多言,实际上末将也不知晓。”

    折彦野躬身一礼:“请夫人稍安勿躁,权当国公就在此间,出行游玩照常进行。

    当然了,末将会安排一名与国公身形体貌相似之人,以惑宵小耳目,还请夫人担待。”

    余里衍一脸震惊,原来徐还竟早有另外的安排。

    迎亲是假,竟另有图谋。

    那么这场联姻,这桩婚事,会不会也另有图谋呢?

    徐郎,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不告诉自己,会对契丹有所不利吗?

    史书上的那么多先例告诉她,在军政大事面前,一个出嫁,尤其是和亲的公主,根本不会被在意。

    难道徐郎也会如此对待自己吗?

    一个很直接的事实,五万大军不在,契丹实际并无外援,如果此时金军去而复返?

    余里衍不敢想下去。

    难道徐还全无援助契丹之心,只是打着迎娶自己的名义,欺骗天下,另有所图?

    “夫人切莫胡思乱想,为今之计,还请配合,唯有如此安能四方安定。一切等国公回来,自会告知,切勿心生误会。”

    折彦野大概看出了余里衍的心态,提醒劝慰。

    是啊!

    除了这样,还能如何?

    现在要是不演戏,消息传出去被金贼发觉异常,对契丹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还有,折彦野其实在不断提醒暗示,她如今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契丹公主,而是大宋秦国公夫人。

    身份不同,行事的态度和方式也应不同。

    余里衍无可奈何,只得默认这样一个事实。

    新婚的喜悦也因此大打折扣,她现在只想知道,徐还到底去哪了?他意图何在?

    契丹公主出嫁,宋国驸马迎亲。

    府州一下子热闹起来,很多人看到小夫妻俩或策马,或乘车出游,然后一起在黄河岸边校阅操练的宋军。

    至于婚礼,暂时没有进行。

    据说是要回到凤翔府再进行,这都不重要,名分已定,何况恐怕已经先洞房了。

    这桩婚事,最安心的是契丹人。

    其次安心的应该是党项人,确认徐还带着兵马,前往府州迎亲之后,李乾顺松了口气。

    徐还此举摆明是要先攻金军,如此甚好。

    可惜的是宋金两军没有直接立即开战,不过为了确保契丹安全,徐还至少要在府州停留一个多月时间。

    这样的话,即便想对西夏动手,还得十月、十一月。

    那个时候,应该能从西线抽调部分兵力回来。

    而且冬季开战,气候条件对西夏更为有利,尤其是寒冬黄河封冻,兵马调运和后勤补给会很方便。

    相比黄河两岸的一片平原,宋军的补给绕不开陇山和陇山,翻山越岭的难度和代价绝对不小。

    而且宋军将士未必能适应西北严寒天气,那时候开战,天时将是西夏最大的帮手。

    所以李乾顺近来没怎么在意东线,全力投入到西南方对羌人和吐蕃人的战事。

    横山,枕戈待旦的西夏兵卒也都松了口气。

    从大将李良辅到下面的兵卒,都认为宋军短时间内不会袭扰横山,可以趁此机会休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本来设立的许多岗哨,也都放松警惕,形同虚设。固若金汤的横山防线也变得处处漏洞,虚弱不堪。

    入夜之后,党项兵卒也都打大胆入睡。

    连日的严阵以待也是一件很疲惫的事情,而且到底已经是九月里。夜里起了西北风,寒意浓重,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外面吹寒风。

    主将李良辅也回了自己的中军帅帐,脱下铠甲,好好泡了个热水澡。

    大帐的床榻之上,早有一个娇滴滴的美人等候。

    这是属下人从天山寻到了西域美人,皮肤白皙,容貌和身段都远远超过了脸蛋通红,身材粗壮的党项牧羊女。

    甚至比宋国南方女子都要漂亮,而且充满异域风情。

    美人已经送回来多日,可惜唯恐宋军来袭,整日里忙于安排防务,小心防备,根本无暇一观容貌,一品滋味。

    直到这两日,确认宋军在府州驻扎,不会西进,李良辅才松了口气,哪里还按捺的住?

    折腾西夏许久,让人不得安宁的徐还在府州新婚燕尔,洞房花烛,自己也该趁机好好放松一下。

    沐浴之后的李良辅,来不及擦干身上的水渍,便匆匆往后帐的床榻走去。

    然后直接先开皮褥子,仔细瞧了一眼皮肤如同胭脂白玉般的异域美人,便一声邪魅狂笑,迫不及待地扑了上去。

    没有任何情趣铺垫,完全一副直接攻城拔寨的架势。

    然而就在即将入巷,纵马驰骋之际,急促的呼喊声在大帐外响起

第四九三章声东击西() 
徐还没有在府州,而是在——横山。

    迎亲是真,但等候余里衍,共游、校阅兵马是假。

    五万大军在府州仅仅驻扎了一天,便趁着天黑悄然离开,向西疾驰。

    目标正是西夏横山防线。

    没错,徐还从始至终没有改变过策略,先灭夏,后伐金。

    西夏虽然丢失了部分国土,但仍旧是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而且狼子野心,蠢蠢欲动。

    如果背后有这样一个随时可能扑上来撕咬的恶狼存在,怎么敢轻易东进呢?

    所以,必须灭夏是必须之举。

    也正是他前来西北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朝廷,对天下有所交代,否则容易落下口实,舆论对自己不利。

    至于迎娶余里衍,确实不假。

    但若非万不得已,徐还并无进军河套,乃至晋北的想法。

    迎亲更多是个计策,吓退粘罕,迷惑李乾顺。

    趁着所有人不注意,猛然直扑横山。

    如此举动,才有办法给赵构一个说法,解释所谓联姻契丹的权宜之计,避免立即公然撕破脸皮。

    如此也是攻伐西夏代价最小的方式,突然袭击,减小伤亡,出其不意。

    趁着西夏边防兵马松懈之机,一举突破,攻入腹地。

    果不其然,西夏人以为徐还的精力和兵力会放在黄河东岸,援助契丹,或与粘罕纠缠。

    哪曾想到,宋军铁骑在夜晚踏破横山大营。

    兵卒们正在酣睡,主帅李良辅正在大帐里逍遥快活,整个防线可谓形同虚设。

    本来几处颇为险要的关隘,直接被宋军一冲击破。

    等到西夏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横山防线已经门户洞开。

    可怜李良辅兴致正浓,正要入巷,与榻上异域美人缠绵,突然惊闻宋军来袭的消息,惊恐之下瞬间就萎了,极有可能步赵构的后尘。

    李良辅匆忙披上盔甲,出营准备组织抵抗,可惜西夏兵马已经溃不成军,一切显得徒劳。

    而且宋军的喊杀声已经在近前,漫山遍野的火把让人莫名害怕。

    宋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啊?

    晚了,完了!

    眼看着兵卒四散奔逃,呈溃败局势。

    李良辅知道,横山已经没救了,为今之计必须尽快离开,收拢残兵,再度组织防线。

    中间州县和军司无险可守,恐怕挡不住来势汹汹的宋军,那么只有先去夏州,甚至撤去西平府了。

    西夏在黄河东岸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池,也是他们最后的防线。

    李良辅回头望了一眼大帐,赤条条的异域美人还在那,没能一尝滋味实在可惜了。

    当此之时,宋军前锋已经逼近,已经顾不上一个女人了。

    李良辅叹息一声,匆匆翻身上马,快马加鞭,仓皇逃走。

    随着主帅的逃跑,西夏彻底失去横山防线,东部门户洞开。

    天亮之时,宋军已经彻底占领横山。

    徐还在牛皋和任得敬、折彦质的簇拥下,进了李良辅的中军大帐。

    一片混乱,大帐里甚至还有许多重要文书不曾带走。

    徐还立即命人收拾整理,说不定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

    很意外,大帐里还有个娇滴滴的美人,裹着毯子躲在床榻一角,眼中满是惊恐和畏惧。

    士兵们还算懂事,以为是西夏统帅的家眷,只是守住大帐,没有轻举妄动。

    栗色的头发,略微泛蓝的眼珠,露出的肩膀白如凝脂,俨然是个异域美人。

    李良辅还真是会享受,不思巩固防线,防备敌军,竟然公然携女入营,春风逍遥。

    此女要么是李良辅的侍妾,要么就是尝鲜的普通女子,没什么价值。

    徐还甚至动了心思放她走,不过转头瞧见任得敬那直勾勾,色眯眯的眼神,不禁莞尔一笑。

    “任得敬,此女就交给你了,给他找个好人家。”

    徐还吩咐一声,转身便走。

    任得敬心中则是一阵兴奋,找个好人家,任家可就是好人家嘛!

    这般娇嫩可人,自己定然不会辜负她。

    娇滴滴的异域美人,秦国公自己竟然无意占有,便宜自己,算是信任与恩宠吗?

    殊不知徐还早就司空见惯,对这等不知经过几手,且带着一股“异香”的女子毫无兴趣。

    再者,身为前线主帅,该考虑的始终是战局,根本无心其他。

    攻克横山,往西到黄河岸边几乎是一马平川。

    中间的静州、夏天等城池,也不知道李良辅守不守,反正他都守不住。

    西平府,冰封之前饮马黄河,是徐还的下一个目标。

    为此,他已经准备很久。

    吴磷、吴玠兄弟先于自己出发,想必现在也该动手了。

    对西夏的战事,徐还并不担心。

    只要各路人马配合得当,依靠强大的武器优势,当能稳步推进。

    徐还担心的是身后。

    按照时间推算,此时余里衍差不多已经到了府州。

    没见到自己,她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觉得自己骗她呢?

    夫妻之间,若是因此生出隔阂来就不好了。

    徐还甚至在想,要不要接余里衍来前线,在自己身边,解释清楚,她或许能安心些。

    至于携带女眷入营虽不合适,却也并非找不到理由。

    辽国公主耶律南仙曾是李乾顺的皇后,辽国灭亡之后自尽而死,这个罪名完全可以扣到李乾顺头上。

    余里衍前来为姑母报仇,完全合乎情理。

    至于府州那座空营,短时间内骗骗人还可以,横山这边一动手,空营计也就破产了。

    然后契丹人会怎么想?

    欺骗?

    若是因此和契丹人闹出什么嫌隙,绝非好事,这是早日接余里衍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宠爱善待公主,是安抚契丹人情绪最好,也是有最有效的办法。

    尽早生出一个有契丹血统的孩子,更是最好不过。

    前提是已经离开的粘罕不要掉头,如果契丹人再度面临金军进攻,可就有些麻烦了。

    短时间内,宋军不便两线作战,能够提供给契丹的救援十分有限。

    自己这个声东击西的妙计,也会因云内州告急而显得不完美,甚至功亏一篑。

    但时至此刻,已经没有别得选择,只能孤注一掷,往西挺近。

    但愿,但愿粘罕已经撤军走远,不会去而复返

第四九四章兵入夏州() 
徐还一招声东击西,骗了所有人。

    天下人都以为他率兵声援契丹时,他突然虚晃一枪,直奔横山。

    攻克横山,五万精锐宋军没有任何停留,直奔夏州。

    至于横山脚下的静州,早已被宋军顺势拿下,嘉宁军司的兵马见势不妙也望风而逃。

    夏州是定难五州故地,也是西夏昔日首府,国号来源,可谓意义重大。

    李良辅逃奔到夏州,收拢残军,本是想要据城而守的。

    不管怎么说都是西夏的龙兴之地,要是轻易丢了,回去之后很难向李乾顺交代。

    不过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徐还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宋军来的很快,以至于李良辅来不及重新整顿兵马布防。

    从横山逃出来的西夏兵卒,一个个仍旧处在惊恐仓皇中,且疲惫不堪,很多人是从睡梦中醒来逃命。

    除了一身单薄的衣服,什么都没有,可谓是丢盔弃甲。

    而且因为西夏近期专注西线战事,东线横山准备不足,粮草短缺。

    大部分都堆积在横山前线,现如今全部落进宋军手中,夏州城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

    此等艰难情况,如何坚守?

    把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