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42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42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里衍进入小院的时候,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儿便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表姐!”

    “明月,你娘亲呢?”

    看到小女孩,余里衍便心中黯然一叹。

    当年萧秋荻被耶律奴哥绑架,囚禁在大同郊外的寺庙里。

    好在后来被徐还所救,但回来之后,萧秋荻便沉默寡言,不久之后更发现身怀有孕。

    云英未嫁,身怀六甲,孩子是谁的?

    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耶律奴哥,那个禽兽不如的坏痞子。

    后来查实,寺庙里的某些饮食中添加有催情药物,于是人们便顺理成章想到了一种不堪的可能。

    秋荻夫人是受害者,不能指责她,耶律余睹甚至为此满怀歉疚。

    虽然萧秋荻腹中是他耶律家的侄孙,但他还是建议,让秋荻夫人打掉孩子,以免徒增伤感。

    谁知被萧秋荻一口拒绝,继续深居简出,默默待产。

    那年八月十五,她生下一个女孩。

    明月皎皎,当空高悬,望月思人,她给女儿取名——明月。

    萧明月,随母姓。

    从那时候起,在所有人眼里明月只是秋荻夫人的女儿,大家很默契地绝口不提其父。

    转眼间,当初那个小婴儿已经长成一个粉嘟嘟的小姑娘。

    模样像她的母亲,漂亮可爱。

    萧秋荻也分外疼爱女儿,视若瑰宝,并未因父亲之故有丝毫厌恶。

    幼年亲自哺育照顾,这两年则经常带女儿射猎游玩,或是黄河边垂钓。

    没有人知道,她经常抱着女儿隔河遥望南方,思念一个人。

    “娘亲在呢,我带表姐去。”

    明月笑脸可爱,拉着余里衍的手就往房间里走去。

    余里衍进门的时候,萧秋荻刚好放下手中的小衣服。

    “做了娘亲果然不一样,以前勒马持锐之手,如今做起女红来竟也如此灵巧。”

    听到余里衍的打趣,萧秋荻淡淡一笑,问道:“看你神色,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姨母果然好眼力了。”

    余里衍叹道:“确实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

    “看样子至少不是坏事。”

    “嗯!”

    余里衍点点头,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他来提亲了。”

    “提亲?谁啊?”

    萧秋荻面露喜色,含笑询问。

    “徐还”

    “啊?”

    针尖刺破了手指,萧秋荻惊呼一声,颤声道:“他向谁提亲?”

    话音落地,看到耶律余里衍含羞的神情,萧秋荻瞬间便全明白了。

    “他向你提亲”

    萧秋荻神色不由一黯,沉默半晌才道:“好事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姨母真这么想?”

    “嗯!”萧秋荻缓缓放下针线,双手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

    “他提亲是有目的的,我若不嫁,宋军就不救援契丹;可若嫁了,复国也就”

    直到此时,萧秋荻才彻底回过神来。

    “他终究还是要讲条件。”

    萧秋荻突然有些后悔,不该让萧百发看情况的,那个竹筒该直接送给他才是。

    看过之后,他应该不会见死不救吧?

    可是如今,他直接向余里衍提亲,这些话便不能再说,永远不能说

    “他派人传话,亡国总好过灭族;姨父不反对,他担心自己的身体,怕我以后难掌大局,所以”

    “那你怎么想?”

    “我心里有点乱,想听听姨母的意见。”

    萧秋荻曾是契丹复国最坚定的支持者个践行者,余里衍难免有些顾虑。

    “我不反对,如今这般局势,其实也没有多余选择。

    你若愿意那便嫁吧!”

    一旁玩耍的明月闻声,突然问道:“娘亲,表姐要嫁人吗?嫁给谁啊?”

第四八七章婚讯一出天下惊() 
耶律余里衍答应提亲。

    于是乎,这桩婚事立即被广而告之。

    四方闻讯,天下皆惊。

    公主本人愿意,耶律余睹赞同,秋荻夫人不反对。

    一众契丹将领或许心里有那么点不是滋味,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尤其是那句“亡国总强过灭族”,不断在他们耳边萦绕。

    他们终究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但真切的现实,复国过于一厢情愿。

    徐还已经私下保证,绝对保全契丹族,让他们不至于像曾经的匈奴、鲜卑一样,淹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私下里还有传言,徐还向耶律余睹许诺,余里衍与柔福帝姬平等地位,只序年龄。

    将来或许可以让余里衍公主的儿子为辽王。

    这其中的信息量比较大,且颇为惊人,故而只在极少数范围内传播。

    已经很不错了,总好过与粘罕拼个玉石俱焚,亡国亡种。

    总之,契丹人接受了。

    并且约定择一黄道吉日,赶在冬日来临之前就成婚。

    契丹上下一片欢腾,等候着徐还前来迎亲,也等待着宋军到来解除他们的危机。

    唯独秋荻夫人一个人,悄然伤感。

    余里衍这一嫁,往后他们就是夫妻,一家人。

    至于自己,只能永远默默站在远处。

    他或许早就忘了自己,忘了山寺禅房的夜晚

    罢了!

    反正从一开始就没有,也不该有什么非分之想,全当什么也不曾发生就是了。

    只是

    对于女儿而言,似乎有些不公平。

    明月已经四岁了,和旁的孩子一起玩过之后,总会问起爹爹在哪?

    她从来讳莫如深,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

    将来有一天,他很有可能知晓明月的存在,他会怎么想?会是什么态度呢?

    萧秋荻摇摇头,怅然若失

    金国西征大营。

    粘罕接到消息时,愕然半晌。

    宋国驸马和辽国公主,还有这种操作?

    完全超出正常认知啊!

    当然了,作为经历过无数风浪的金国元帅,粘罕也很快镇定下来,思索这桩婚事带来的后果。

    宋辽联姻?可以这么说,只是联姻方式略微古怪罢了。

    那么是否意味着宋军将会光明正大救援契丹呢?

    从与云内州传出的消息,徐还不日将会过黄河迎亲。

    到底是迎亲,还是率大军出动,这就很难说了。

    金军出动数月,面对契丹人的顽强抵抗,已经损失惨重,疲惫不堪。

    如果不是契丹防线岌岌可危,看到破敌的希望,将士们早就无心恋战了。

    倘若这时候,宋军作为生力军投入战场,恐怕难以抵挡。

    尤其是率军之人是徐还,一个煞神般的人物,包括自己在内的大部分金军将帅都在他手下吃过亏。

    这个名字,在金军之中已经有一定威慑,让兵卒胆寒。

    就连粘罕自己,虽然一心想找徐还报仇,却也没多少信心胜过他。

    兀术已经渡河南下,不过黄河的默契已经打破,徐还有充足的理由渡黄河北上。

    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恐怕临安也鞭长莫及。

    该当如何是好呢?

    只能密切关注徐还的动向,随机应变

    至于援助,金国内部就不要指望了。

    兀术兄弟已经南下,挞懒也动了,这次立储把吴乞买彻底得罪,根本不可能派遣援兵。

    后无强援,不过西夏那边,或许可以动点心思。

    毕竟徐还是打着征讨西夏的名义北上,岂能无所作为?

    李乾顺难道就无动于衷,一点也不着急吗?

    兴庆府,李乾顺也听到联姻的消息。

    很少有人能想到,李乾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窃喜。

    徐还和契丹公主联姻,那么宋军肯定要先救援云内州,和金军厮杀。

    如此甚好!

    有些时候,明知唇亡齿寒,却仍旧对以邻为壑乐此不疲。

    说到底,自身利益为重。

    宋军向东,西夏就能有喘息之机,趁机解决西边的羌人和吐蕃人。

    若宋金两败俱伤,皆是可以率军入侵,夺回被徐还抢走的地盘。

    最不济,也能缓过神来,退守横山、陇山,保全现有疆土,继续在西北称王称霸。

    只是,事情果然能如自己所料想的这般吗?

    凤翔府,当有人问起打算时,徐还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回答。

    事情比料想的顺利,折彦野前去提亲,契丹人没有拒绝,甚至没有迟疑。

    婚事就这样谈成了,冬日之前迎亲。

    那个英姿飒爽的契丹公主成了自己的未婚妻,想起当初在东北山林里初遇的情景,徐还宛在梦中。

    “这算是姻缘天注定吧!”苏红袖忍不住打趣一声。

    两日之前,苏红袖刚刚从蜀中北上,赶到凤翔府。

    作为婚事早定的红袖夫人,孟太后在柔福帝姬的劝说下,已经点头答允。

    可惜徐还在临安一待就是两年,两人天各一方,以至于徐还又纳了一房妾室,有孕在身。

    又准备联姻契丹公主时,婚事仍旧没有着落,苏红袖不免着急了。

    苏家也已然不在乎婚礼仪式,要紧的是苏红袖早日到徐还身边,名副其实,子嗣为重。

    此番徐还直接从襄汉入秦,不曾路经蜀中,故而苏红袖只得自己跋山涉水,赶到凤翔府。

    赶在余里衍之前,住进东湖别院。

    没有锣鼓喧天,但有洞房花烛,初承恩泽的苏红袖容光焕发,满眼柔情蜜意。

    过来人的黄若彤却忍不住摇头:“唉,又祸害了一个好姑娘,真不知道徐郎前世做过什么好事,这么好的福气。”

    徐还笑道:“是啊,有你们这样的娇妻美妾,老天待我不薄,夫复何求?”

    “知道就好,往后可不许喜新厌旧”

    “我是那种人吗?一碗水端平,谁都不会亏待的。”

    “那徐郎准备何时前往云内州迎亲呢?”

    “迎亲是要的,但是我云内州”

    徐还摇摇头,脑子里思绪有些乱,这是一盘大棋,可不能随意落子。

    尤其是这至关重要的第一子,落在何处很有讲究,必须深思熟虑。

    时至今日,他还没有完全想好。

    毕竟这一步,不只要看前方,还要考虑身后。

    迎娶余里衍这么大的事,临安恐怕早就炸锅了吧?

第四八八章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临安确实一片哗然。

    驸马纳妾不是不可以,皇家向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甚至主动成全。

    赵构赐封黄若彤,孟太后准许苏红袖进门,宋五娘入府也不曾遭到反对。

    但如今,徐还竟然背着朝廷,未经准许和契丹公主定亲,闹得纷纷扬扬。

    宋国驸马迎娶契丹公主,这算怎么回事?

    不仅仅是有损皇家尊严的事情,更有违国体。

    如此做法,置柔福帝姬于何地?置赵宋皇室于何地?置大宋朝廷于何地?

    甚至有人觉得,徐还此举,等若抛弃福国长公主,反叛大宋。

    消息一出,弹劾不断。

    各种难听的话语,甚至认为徐还是数典忘祖,有不臣之心。

    赵构傻眼了。

    他料到放徐还回西北可能会有风险,却一直心存侥幸。

    即便有所预料和应对,也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徐还到底要做什么?

    作为皇帝,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桩婚事。

    皇族权贵,乃至这种异国联姻,姻缘之后的利益才是真正的重点。

    徐还娶了契丹公主,意味着云中数十万契丹部族,数万契丹兵马归其所有,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也就此纳入囊中。

    他的势力,越发壮大。

    到了这个地步,即便赵构不得不怀疑徐还的动机和心态。

    即便他不想谋反,却已经有了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实力和条件。

    徐还,真的会反吗?

    他蛰伏两载是韬光养晦?是包藏祸心?

    赵构突然有些后悔放他离开,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放虎归山。

    可是感情上他又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也许这桩婚事,另有隐情吧!

    随同消息传来的,还有徐还的奏疏,大概解释了这件事。

    言下之意是唇亡齿寒,必须保全契丹,此举是做给金国看的,目的在于恫吓粘罕,声援契丹。

    同时也是为了粉碎契丹复国之计,避免草原上再崛起一个国家,养虎为患,避免海上之盟的悲剧重演。

    徐还理所当然地请罪,声称事情紧急,来不及请示临安,不得不擅自决定,向朝廷与官家请罪云云。

    同时还提到,此乃权宜之计,自己在筹谋一件大计。为防奏疏往来泄露消息,不便详述,敬请官家拭目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