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8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8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罪肯定不会,箭筈关战败罪在没立,银术可最多是用人失当。他亲自督战的黄牛埔本身进展不错,可惜最终功亏一篑。

    正值用人之际,对银术可还多有仰仗,怎么好怪罪呢?

    至于他的建议,完颜宗辅倒是有认真考虑。

    架桥渡渭水,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相对对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抛开一切计策,不急功近利,持久作战。

    用“最笨”的方式,正面交锋,一点点推进,碾压宋军空间。

    如此,宋军将会失去所谓天时地利优势,那些鬼伎俩也不会再有用武之地。

    论正面交锋,短兵相接,天下有谁是金军的对手呢?

    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平坦的渭河沿岸,金国骑兵无人能敌,所向披靡。

    完颜宗辅同意,他没有更好的主意,银术可在前线以上万条人命、鲜血、荣誉为代价,总结出的经验,可行性颇高。

    更多的兵马,粮草物资从京兆府调动而出,前往渭滨前线。

    包括三太子自己,都准备动身前去坐镇督战的时候,完颜希尹来了。

    作为奉皇命南下劳军的使者,从淮水到荆襄,最终来到关中,可谓是风尘仆仆。

    完颜宗辅不敢怠慢,但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这个时机真是太不巧了。

    金军大举南征,其他两路人马虽无突破,但至少没有重大失败。

    倒是自己这边,完颜娄室之死震动非常,本想着让银术可复仇,一雪前耻的。

    没想到又折损万余兵马,完颜希尹在这个当口奉皇命而来,着实让人尴尬,不知如何面对。

    出乎预料,完颜希尹并未冷嘲热讽,反而帮忙出起了主意。

    “三太子,挞懒都统有求和之意,所以关中战事若能有所进展最好,对峙相持也可,不必操之过急。”

    听到这个说辞,完颜宗辅略微释然,希尹之见,倒是与银术可连营对峙之策不谋而合。

    “挞懒意欲和谈?”

    “是!”

    完颜宗辅并不觉十分意外,金国上下皆知,挞懒是主和代表。但到底是战是和,并非他一人说了算,还要看皇帝,以及元帅府和自家兄弟兀术的意思。

    “元帅和四太子眼下正在猛攻襄阳,若是小胜之局,大抵也会赞同和谈。”

    完颜宗辅闻言,当即心中有数,看来荆襄进展也不顺利,粘罕与兀术竟都没有必胜信心。

    若不能大胜灭宋,唯有趁着些许优势,和谈争利了。

    “三太子,臣有个小小的建议。”

    “相国请讲。”

    完颜宗辅素知希尹足智多谋,虽说曾以此坑害过弟弟兀术,但眼下并非计较的时候,没准他真有什么锦囊妙计也未可知。

    “汉人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除了战场上一决雌雄之外,还需谋略和外交,双管齐下。”

    完颜希尹道:“挞懒都统那边,已经安排在宋国内部动手脚;西北这边,三太子其实也可以做点文章。”

    “何意?”

    “引外援。”

    “何人可为奥援?”

    “西夏,党项人!”

    开春之后,关中大地复苏,沿着渭水,两岸绿植发芽,春意盎然。

    凤翔府附近的渭水河面上,突然架起了好几座浮桥,大队的金军渡过渭水,开始在渭滨扎营。

    数日之后,倒不至三国刘备那般连营数百里,但连营十里倒是有的。

    如此一来,宋金两军便在渭水边,相隔数十里对峙。

    金军前锋则是不是骚扰宋军把守的关隘、要冲,由银术可亲自主持,不断推进,施加压力。

    完颜宗辅则亲自带着大军赶来支援,随行而来的还有大批粮草,摆明了是要与宋军持久抗衡。

    消息传到和尚原,宋军将领们不由为之沉默,徐还的脸色也低沉了不少。

    毫无疑问,这个趋势对大宋不利。

    看来两次失败之后,金军已经放弃速战速决,一举破秦陇的打算,改变了策略。

    不再主动进攻,那么宋军仰仗的地利优势就不存在了,不得不转而正面直接抗衡。

    前些天黄牛埔的战况便是教训,死伤太过惨重,宋军在这方面是短板,短期内难有提升。

    金军这般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宋军的防守难度很大。

    麾下将领们倒是有建议,坚守不出,与金军对峙相抗。

    但金军能在渭滨连营,摆明了是要打持久战,这样相互对峙下去,吃亏的是宋军。

    徐还很清楚,长久相持拼的不是交战胜负,而是粮草与后勤补给。

    宋军粮草均是从蜀中运送北上,蜀道艰难,粮草运送的成本可想而知。

    而金军则是关中以战养战,肆意劫掠,从平原上运输而来,甚至可以借助渭河水运,相当便捷。

    优劣之势,显而易见。

    虽说成都路转运使赵开一直保证大军粮草供给,但长此以往,即便赵开不说什么,下面的人员就会叫苦。

    粮草若无保证,前线何谈从容开战?

    至多半年时间,川陕一带,进入夏秋之后,雨水连绵,蜀道将会更加艰难,粮草运送压力会成倍增加。

    若前线宋军迟迟不能一定程度自给,压力无疑会更大。

    这一点上,与岳飞所在的荆襄不同。

    岳飞有汉水之利,便于粮草供应,可以坚守,但自己却没有那么多时间。

    若长时间无所建树,粮草军饷靡费,对军心不利,朝野上下指不定也会有风言风语。

    到时候对自己的指责、质疑无疑会增加,焉知赵构会不会动摇,甚至有所猜疑。

    事到如今,徐还已然不敢再奢望赵构对自己深信不疑。

    将在外,手握大军,猜忌是必然的。

    毫无疑问,眼前的局面对自己很不利。

    箭筈关、黄牛埔虽然战败,但银术可到底经验老道,敏锐发现了宋军的劣势,自己的为难之处。

    转攻为守,联营对峙,顷刻间便像是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徐还难免心情沉重,如此情势下,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主动出击。

第四〇〇章金军的弱点() 
主动出击,无疑是冒险之举,但别无选择。

    中军大帐里,当徐还提议之后,众将或有疑虑,但都不曾反对。

    局势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一遭,只能与金军正面交锋。

    风险与压力固然存在,但总要去尝试挑战,岂可未战先惧?

    若能大获全胜,不仅收复关中在望,将士心态也会大有改观。

    某种程度上,对于宋金双方而言,这都是一场信心之战。

    既是主动出击,首先要有所试探。

    徐还派出了吴玠与牛皋,兵分两路,袭扰金军渭滨大营。

    目的只在试探虚实,故而徐还严令,不可冒进,不可贪功,见势不对,立即掉头返回。

    两人领命而去,当日既返,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牛皋这边倒没什么,吴玠一路兵马却折损了数百人,并有一员战将生死不明。

    原来他们在渭水边与一股金军遭遇,交手之战斩获不少,余下金军仓皇逃窜。

    吴玠麾下有一将领杨政,求胜心切,意图全歼金军,先声夺人,给金军一个下马威。

    且不说想法如何,行为已然违背命令。

    即便全歼敌军,带回金军首级,多半也无功有罪。

    可惜他连论功过的机会都没有,杨政的运气实在不算好,追击途中遭遇了金国援军,反而落入重围。

    一开始吴玠没能及时阻止,待发现时情形已然不妙,也曾试图解救。

    但金将折合率援军及时赶到,人马众多,为了大局和自身安全,吴玠无奈,只得率部匆匆返回。

    初战便违背帅令,损兵折将。

    虽说是麾下将领自作主张,但如今杨政已经生死不明,无法问责。

    作为率军出击的将领,吴玠的责任怎么也绕不过去。

    故而一回到中军大帐,自知之明的吴玠便立即向徐还请罪。

    罪责当然有,不过徐还只是笑了笑:“晋卿,御下不严,此乃你之过,但究其原因是杨政自作主张,乃他之罪。

    你,罚俸半年,戴罪立功。

    至于杨政,无论生死,他都没有活路了,算是给三军将士一个教训。”

    “遵命!”

    吴玠知道,秦国公这是给自己面子。

    至于杨政,即便将来能活着回到宋营,等待他的也是军法从事。

    “此去试探,有何收获?”

    牛皋道:“金营防守严密,难以奇袭劫营。”

    “晋卿,你怎么看?”

    “金营也有其缺陷。”

    “哦,怎么讲?”徐还顿时来了兴趣。

    “此段渭水谷地相对狭长,两岸多山、塬,金军无法纵向扩大营地,故东西连营十余里。

    首尾相隔甚远,若能拦腰斩断,或从两侧共同发起进攻,或有奇效。”

    这点徐还明白,后世的宝鸡就是沿着渭水的狭长城市,金军扎营难免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不过完颜宗辅与银术可既然敢这么做,自有凭恃,东西两端肯定都有精锐驻扎。

    北边是渭水,南边是高差数百里的山、塬,大队人马难以行进,根本无法偷袭。

    吴玠摇头道:“虽有弱点,却无法利用,所以金营亦可谓是固若金汤,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等到夏秋之时,渭水暴涨,大洪水。”

    水淹倒是古代战争常用手法,但对天时地利的依赖太大。

    关中雨季要等到夏秋,数月之后焉知局势如何,完颜宗辅与银术可怎么可能给自己留时间?

    即便熬到夏秋,雨势难料,截断渭水修堤拦洪决口放水倒是一计,但工程太大,也容易被发现。

    金营只需移驻高地,一切白搭。

    不过金军连营的弱点摆在那里,若不利用,着实可惜。

    史书兵策都有成功先例,当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那可是千载佳话。

    徐还眉头一动,问道:“今日是何风向?风势如何?”

    渭滨金营,金军正在小庆功。

    今日成功击退了宋军两路偷袭,斩杀数百宋军,还擒获了一名将领。

    最重要的是,从这名宋将口中探听到一些宋军动向。

    宋国将领,包括徐还在内,都焦略非常。

    黄牛埔鏖战宋军死伤惨重,寻常兵卒都对金军十分畏惧,宋军现在束手无策。

    听到这个消息,金军上下都十分高兴。

    蜀道难,他们早有耳闻,宋军的粮草供应艰难是弱点,银术可看的很准确。

    无法断其粮道,但两军对峙,持久拖延,只要到了时间,足以使宋军崩溃。

    当然了,徐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今日的试探便是明证。

    可又能怎样呢?

    两路人马均无进展,损兵折将。

    在这河谷平原上,想要突破金军连营与铁骑,无疑是痴人说梦。

    银术可松了口气,在付出惨痛代价,甚至险些英名尽毁的情况下,总算找到了宋军的弱点,扼住了七寸。

    虽说多耗费点时间,只要最终能够获胜,倒也值得。

    完颜宗辅亦面带喜色,他要得也只是胜利,至于时间,久一些又何妨?甚至可以说正中下怀。

    完颜娄室一死,关中成为真空地带,不属于金国任何一个派系。

    如此这般送到嘴边的肥肉,三太子岂能放过?

    多花点时间,将宋国陕西路彻底吃下来,且不说得陇望蜀,就单单是秦陇之地,也足以让自己力量壮大。

    从而在朝堂上与粘罕、挞懒等人分庭抗礼。

    与弟弟兀术联手,连皇帝吴乞买亦可全然不惧,金国储君人选与权力分配,自可占据优势。

    唯一“郁闷”的大概只有完颜希尹,他的建议被搁置了。

    联合西夏,引为奥援,本来三太子已经有所意动,但一见战况局势好转,加之心中噼啪作响的小算盘,顿时改了主意。

    金军战略是拿下秦陇之后,威慑西夏。如果此时提出联合,岂非在党项人面前露怯,不利后续方略。

    三太子的理由很充分,完颜希尹碍于身份,也不好多说什么,心中却有些许不安。

    眼下宋金交战,局势只是略微好转而已,那徐还素来诡计多端,岂会坐以待毙?

    指不定正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呢!

    三太子与银术可,似乎太乐观了。

    希尹暗叹一声,准备返回营帐就寝,既如此,还是尽早启程北归吧!

    然而就在他进帐的一瞬间,眼角余光略过,天空似乎闪过一丝异样光亮

第四〇一章神火飞鸦() 
不止是完颜希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